热度 10
2021-1-18 14:49
7906 次阅读|
6 个评论
BBC 的经典科幻剧《神秘博士》中,他的敌人很多都是思想特别集中且单一的智慧种族,好战,其中一族是赛博人,将人类改造以后去除情感,结合机器的外壳,形成具备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卓绝的身体素质、统一的网络指挥的战争民族。在这个种族里,没有个体的思维。 由于被屏蔽了情感,所以冷血无情,但是关闭屏蔽器的时候,赛博人就会异常的痛苦。 而我们正在逐步往这种方式发展,新的科技正在屏蔽我们的感知。 我一直对互联网有焦虑感,而且我用软件和设备也总会落后几代,除了苹果手机我是中国第一批用户以外;当年微信我也是三四年后才开始使用,目前用的手机也是已经落后 3 代的产品,抖音今年年底才开始使用,主要还是用来看一些官方新闻。 焦虑最早来源于毕业时候的技术脱节,大学时学的制图是 AutoCAD 98 ,用命令符敲出各种图形,编程用的是 BCB 6.0 ,画图用的是 protel 99 ,毕业后才知道, AutoCAD2004 、 DXP 更好用,而 Borland 开发工具的部门已经被剥离并出售。不过那时候学一学还可以跟得上。随后几年,各种开发工具的快速升级,尤微软的 VC 几乎每年升级一代,本来就不专业不熟练就快速的落后,几年的时间已经上手困难,感觉被时代抛弃了。 但是并不影响本职的工作,所以只是焦虑,而真正的恐惧,感觉被扼住咽喉,是字节跳动公司的出现,我对科技的感觉是像黑客帝国那样,智能技术终究会因为资源的掠夺而消灭人类的存在,所以今日头条出现并快速发展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危险的一面。 今日头条、抖音等软件很好用。 可是,这些 “好用”的感觉,是我真实的感觉存在,还是一种技术带来的错觉?网络是迎合我的喜好,还是引导我的喜好? 字节跳动出现之前,我最头疼的是谣言,很多低劣引起社会恐慌的谣言快速病毒式的传播,总会有人受骗,每个人也总会上当几次,总会有我们知识和判断力薄弱的地方,人总有弱点。 这次疫情中,美国抗疫很多 “反智”的表现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相信这是世界最强国家,是科技最先进的国家,究其原因,舆论起到巨大的作用,包括疫苗的安全性,很多明星都拒绝给孩子打疫苗;这在中国不可想象;推特不断以人工或者 AI 的方式,推波助澜,将一些对老特不利的信息过滤。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个人对于这些消息,完全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我们在使用系统和网络的时候,无法判断其发过来的消息是否是正确的。 前一阵挺大的新闻就是 30 行代码摧毁一台 27 吨发电机,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将发电机获取的转子的位置信息变成错误信息,导致错误不断累积最终发电机把自己搞死了。 而处于智能时代来临前夕的我们,就像这台发电机,我们不断地接收信号,但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接收的是不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地有网络暴力出现,不断有事情翻转,头一天我们在网络上对某件事情发泄自己的怒火,第二天又要乖乖去道歉。 带货直播就一定是好货不会翻车吗?上了央视新闻的 “某爸评测”,前阵子毒湿巾、红领巾事件的翻车,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这些其实都是隐患。 这种威胁在现在的科技时代中将是一种普遍的存在。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整个网络,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我们的喜好,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关注点。 再比如很多穿着白大褂的,讲一些似是而非的保健或者治疗手段,往往难以举报,因为举报者不能证明自身的专业性,被举报的视频也不能去证明他到底有没有错误,字节跳动的官方也不具备专业性去判断,这些 “医生”发出的错误信号就会造成很多未知的隐患。 而与之相反的,平台的 AI 却可以根据举报人数的多少去主动限流,例如某专业的儿童医生,在直播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举报过多而被终止,商家会因为利益被侵犯而花大价钱请水军去规模化的打击对手或者与利益不符的个体,而专业的个人往往处于资金的劣势被系统 AI 漏洞打压,那么作为吃瓜群众,我们是相信推广数量高、点赞数量高、粉丝量大的账户,还是相信小的账户?亦或是艰难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去评判信息是否合理或者正确? 如果我们是魏 * 则 * 西,面对搜索得到的结果怎么办?我们还会有很好的理智去质疑平台的“智能”推荐吗? 再比如陷入 “出轨”风波中的清华学姐事件,因为取个快递被人偷拍,而被恶意造谣后全网批判,虽然最后事件反转,但是一地鸡毛,键盘侠功成身退,当事人社会性死 * 亡。回过头看这样的事件,我们似乎没有办法去规避这样的事情,仅仅依靠立法或者平台的智能判断,甚至寄希望于传播者的个人道德水平都无法规避。 未来是降低现在对 AI 的依赖,还是升级 AI 让其能够更准确更快速的反应,以便早早的刹住谣言? AI 能保持公正客观吗?会不会像微软、清华等发布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没学好对话,先学会骂人了?没学会制止谣言,先学会推动谣言的传播?我想后者可能性会更高吧。 假如推送条件被平台主动附加了一些政治因素,我们能否发现并规避?就像推特那样,基于老特的政治因素,而将中国很多不利的谣言,本来就已经很反智的普通群众就会盲从,即便是加上 “疑似谣言”的标签,也并没有什么用处,改变不了盲从的本性。 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很多有能力翻 * 墙的人,接触到国外的资讯,有一些对中国的批评信息被他们认可以后,就会变得“义愤填膺”,可是他们又内心深处自以为自己是自由的斗士,反而不会接受中国的现状。尤其是在疫情初期,高知被打脸之前的模样。而之所以有这样认知的偏差,就是接收到的资讯不同,网络对某些信息有意的推送或屏蔽。 即便排除政治因素,那么持续推送某些带有明显感情或者道德取向,亦或者生命禁忌的话题或者新闻,对用户进行刻意的引导,会不会像蓝 * 鲸游戏那样逐步把我们带入深渊?再比如铺天盖地的追星的娱乐花边新闻,又对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的扭曲? 现在我们每天关注的信息就是偏重于某一个方面,明面上说,平台是依赖于我们以前浏览的内容而进行喜好识别再推送,但久而久之,我们的视角就会越来越狭窄,我们的思想也可能会越来越偏激,更依赖与平台,而不是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也将丧失个体的理性,趋向于大统一的“理智”。 那时候的我们,岌岌可危。人类最终都会成为一个个自以为有思考能力的赛博人,而网络就是我们的金属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