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经验

相关博文
  • 热度 5
    2023-3-23 13:45
    3082 次阅读|
    0 个评论
    【PCB笔记】PCB设计经验总结
    大家知道,基本上所有电器都会用到 PCB,大到宇宙飞船,小到蓝牙耳塞。PCB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 ,甚至决定产品的成败。 那么在 PCB设计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或者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让工程师设计出性能优良的PCB电路呢?笔者从以往的经历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1. 选择合适的 PCB板材, 选择 PCB 板材必须在满足设计需求和可量产性及成本中间取得平衡点。设计需求包含电气和机构这两部分。通常在设计非常高速的 PCB 板子 ( 大于 GHz 的频率 ) 时这材质问题会比较重要。例如,现在常用的 FR-4 材质,在几个 GHz 的频率时的介质损 (dielectric loss) 会对信号衰减有很大的影响,可能就不合用。就电气而言,要注意介电常数 (dielectric constant) 和介质损在所设计的频率是否合用。 2. 选用合适的 PCB 层数,从层数上, PCB板可以分为单层板、双层板和多层板。各种电子元件都是被集成在PCB板上的,在最基本的单层PCB上,零件都集中在一面,导线则都集中在另一面。这么一来我们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这样接脚才能穿过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脚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为如此,这样的PCB的正反面分别被称为零件面(ComponentSide)与焊接面(SolderSide)。双层板可以看作把两个单层板相对粘合在一起组成,板的两面都有电子元件和走线。有时候需要把一面的单线连接到板的另一面,这就要通过导孔(via)。导孔是在PCB上,充满或涂上金属的小洞,它可以与两面的导线相连接。现在很多电脑主板都在用4层甚至6层PCB板,而显卡一般都在用了6层PCB板,很多高端显卡像nVIDIAGeForce4Ti系列就采用了8层PCB板,这就是所谓的多层PCB板。在多层PCB板上也会遇到连接各个层之间线路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导孔来实现。由于是多层PCB板,所以有时候导孔不需要穿透整个PCB板,这样的导孔叫做埋孔(Buriedvias)和盲孔(Blindvias),因为它们只穿透其中几层。盲孔是将几层内部PCB与表面PCB连接,不须穿透整个板子。埋孔则只连接内部的PCB,所以光是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在多层板PCB中,整层都直接连接上地线与电源。所以我们将各层分类为信号层(Signal),电源层(Power)或是地线层(Ground)。如果PCB上的零件需要不同的电源供应,通常这类PCB会有两层以上的电源与电线层。采用的PCB板层数越多,成本也就越高。当然,采用更多层的PCB板对提供信号的稳定性很有帮助。 3. 合理布局各个 PCB模块。 首先,要考虑 PCB尺寸大小。PCB尺寸过大时,印制线条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过小,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条易受干扰。在确定PCB尺寸后.再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最后,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按照电路的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来进行布局。元器件应均匀、 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在高频下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器件之间的分布参数。一般电路应尽可能使元器件平行排列。这样,不但美观.而且装焊容易.易于批量生产。位于电路板边缘的元器件,离电路板边缘一般不小于2mm。电路板的最佳形状为矩形。长宽比为3:2成4:3。电路板面尺寸大于200x150mm时.应考虑电路板所受的机械强度。 4. 合理走线。 输入输出端用的导线应尽量避免相邻平行。最好加线间地线,以免发生反馈藕合。印制摄导线的最小宽度主要由导线与绝缘基扳间的粘附强度和流过它们的电流值决定。当铜箔厚度为 0.05mm、宽度为 1 ~ 15mm 时.通过 2A的电流,温度不会高于3℃,因此.导线宽度为1.5mm可满足要求。对于集成电路,尤其是数字电路,通常选0.02~0.3mm导线宽度。当然,只要允许,还是尽可能用宽线.尤其是电源线和地线。导线的最小间距主要由最坏情况下的线间绝缘电阻和击穿电压决定。对于集成电路,尤其是数字电路,只要工艺允许,可使间距小至5~8mm , 印制导线拐弯处一般取圆弧形,而直角或夹角在高频电路中会影响电气性能。此外,尽量避免使用大面积铜箔,否则 .长时间受热时,易发生铜箔膨胀和脱落现象。必须用大面积铜箔时,最好用栅格状.这样有利于排除铜箔与基板间粘合剂受热产生的挥发性气体。
  • 热度 21
    2015-6-1 14:37
    987 次阅读|
    2 个评论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一) 运算放大器通过简单的外围元件,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运算放大器有好些个型号,在详细的性能参数上有几个差别,但原理和应用方法一样。 运算放大器通常有两个输入端,即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有且只有一个输出端。部分运算放大器除了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外,还有几个改善性能的补偿引脚。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光线强弱的变化而明显的变化。所以,能够用来制作智能窗帘、路灯自动开关、照相机快门时间自动调节器等。 干簧管是能够通过磁场来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子元件。干簧管内部由软磁金属簧片组成,在有磁场的情况,金属簧片能够聚集磁力线并使受到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二) 电容的作用用三个字来说:“充放电。”不要小看这三个字,就因为这三个字,电容能够通过交流电,隔断直流电;通高频交流电,阻碍低频交流电。 电容的作用如果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直通交,通高阻低。”这八个字是根据“充放电”三个字得出来的,不理解没关系,先死记硬背住。 能够根据直流电源输出电流的大小和后级(电路或产品)对电源的要求来先择滤波电容,通常情况下,每1安培电流对应1000UF-4700UF是比较合适的。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三) 电感的作用用四个字来说:“电磁转换。”不要小看这四个字,就因为这四个字,电感能够隔断交流电,通过直流电;通低频交流电,阻碍高频交流电。电感的作用再用八个字来说那就:“隔交通直,通低阻高。”这八个字是根据“电磁转换”三个字得出来的。 电感是电容的死对头。另外,电感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电流和磁场必需同时存在。电流要消失,磁场会消失;磁场要消失,电流会消失;磁场南北极变化,电流正负极也会变化。 电感内部的电流和磁场一直在“打内战”,电流想变化,磁场偏不让变化;磁场想变化,电流偏不让变化。但,由于外界原因,电流和磁场都可能一定要发生变化。给 电感线圈加上电压,电流想从零变大,可是磁场会反对,因此电流只好慢慢的变大;给电感去掉电压,电流想从大变成零,可是磁场又要反对,可是电流回路都没 啦,电流已经被强迫为零,磁场就会发怒,立即在电感两端产生很高的电压,企图产生电流并维持电流不变。这个电压很高很高,甚至会损坏电子元件,这就是线圈 的自感现象。 给一个电感线圈外加一个变化磁场,只要线圈有闭合的回路,线圈就会产生电流。如果没回路的话,就会在线圈两端产生一个电压。产生电压 的目的就是要企图产生电流。当两个或多个丝圈共用一个磁芯(聚集磁力线的作用)或共用一个磁场时,线圈之间的电流和磁场就会互相影响,这就是电流的互感现 象。 大家看得见,电感其实就是一根导线,电感对直流的电阻很小,甚至能够忽略不计。电感对交流电呈现出很大的电阻作用。 电感的串联、并联非常复杂,因为电感实际上就是一根导线在按一定的位置路线分布,所以,电感的串联、并联也跟电感的位置相关(主要是磁力场的互相作用相关),如果不考虑磁场作用及分布电容、导线电阻(Q值)等影响的话就相当于电阻的串联、并联效果。 交流电的频率越高,电感的阻碍作用越大。交流电的频率越低,电感的阻碍作用越小。 电感和充满电的电容并联在一起时,电容放电会给电感,电感产生磁场,磁场会维持电流,电流又会给电容反向充电,反向充电后又会放电,周而复始……如果没损耗,或能及时的补充这种损耗,就会产生稳定的振荡。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四) 耦合是传递信号的意思,光电耦合器自然就是用光来完成传递电信号的元件,通常是指有一个发光部分和接收部分对应并制作在一体的电子元件。通常四个有效引脚(即四个引脚接入电路中起作用)为一组。 光电耦合器的优点是能够轻松实现电源隔离,在用市电的开关电源初次级隔离中最为常用。另外,在计算机外设通信中,也有较多的应用,一个元件中能够集成有多组光电耦合器(每组最少四个引脚)。 压电陶瓷片能够做性能优良的震动检测器,它是一种电声器件,当加上音频电压后,能够听到声音;当受到振动(产生机械形变)后,能够感应出微弱的电压。 焊接时,适当的调整被焊接处、烙铁头、焊锡丝(带助焊剂),让三点合一,充分接触,当焊接处已经有了适当的焊锡和助焊剂时,就应撤走焊锡丝。焊接进程通常掌握在2-3秒比较合适。 助焊剂:松香水常在工厂当做助焊剂用。大家能够业余自制,用工业酒精(医用酒精较贵,没必要)熔解松香即可。留意:一次不要配得太多,浓度能够灵活掌握。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五) 二极管的作用和功能用四个字来说:“单向导电。”二极管常用来整流、检波、稳压、钳位、保护电路等。 在随身听的供电回路中串上一只整流二极管,当直流电源接反时,不会产生电流,不会损坏随身听。 给二极管(硅资料)加上低于0.6V的正向电压,二极管基本上不产生电流(反向就更加不能产生电流啦),这个电压就叫死区电压、门槛电压、门限电压、导通电压等。 三极管的作用和功能因为四个字来完成:“电阻可变。”由于三极管等效成的电阻值能够无限制的变化,所以三极管能够用来设计开关电路、放大电路、震荡电路。 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乘以放大倍数,当基极电流大到一定水平时,集电极的电流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再增大了,这时集电极电压已经等于或接近发射极电压了,相当于电阻值变成0欧姆。 确信三极管的放大状态绝招: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型器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场效应管性能优量,但在分立元件中,低电源电压适应性比三极管要差。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很容易被静电损坏,所以,场效应管中大多都有保护二极管。 可控硅实际上是一个高速的、没有机械触点的电子开关,这个开关需要用一个小电流去掌握。这个开关具有自锁功能,即导通后撤走掌握电流仍能维持导通,而一旦截止后,又能维持截止状态。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六) 电阻通常都采用色环标示法。色标法就是用棕、红、橙、黄、绿、兰、紫、灰、白、黑十种颜色代表1234567890十个阿拉伯数字,金、银两种颜色代表倍率0.1、0.01或误差5%、10%。套件中附有颜色样本的实物和多款色环电阻 常见的四道色环要读取三位有效数字,一二位表示有效数,第三位表示倍率。例:黄紫红金,三位有效数为472,表示47乘以102(或加两个0)等于4700,即4.7K欧姆;再如:棕黑黑金,三位有效数为100,表示10乘以100(或加0个0)等于10,即10欧姆。 在实验进程中,如果三极管的基极和其它引脚间不具备有单向导电特性的(或说单向导电特性不明显),就说明三极管是坏的;另外,即使单向导电特性正常,但不能受基极控制或不稳定,也说明三极管是坏的,或性能很差。 可控硅在控制极加上合适的触发电流,可控硅就能够从断开状态变成为导通状态,这时,我们取消控制极的触发电流,但可控硅仍然能维持导通状态。如果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开始变小,当小于维持导通的能力时,可控硅才关断,直到下次触发时才会导通。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七)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211年)就发明了司南。 而人类对电和磁的真正认识和广泛应用、迄今还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许多科学家对电和磁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取得了 重大进展。人们发现带电的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与磁学现象有类似之处。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总结前人对电磁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人所称的“库仑定律”,使电学与磁学现象得到了统一。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研制出化学电池,用人工办法获得了连续电池,为后人对电和磁关系的研究创造了首要条件。 1822年,英国的法拉第在前人所做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证明了“磁”能够产生“电”,这就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奠定了基础 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出比较实用的、用电码传送信息的电报机,之后,又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城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线路。 1876 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人类最早的模拟通信。英国的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磁理论”,表现为四个微分方程。这那就 后人所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得出结论: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逐渐向外传播的、看不见的电磁波。他虽然并未提出“无线电”这个名 词,但他的电磁理论却已经告诉人们,“电”是能够“无线”传播的。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八) 初学电子知识,请先把“电”当做“水”,“电路”就等于“水路”;接着了解几个常用名词术语,对照实物认识几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及其功能;最后动手做几个实验。 任何电子产品都是电子元件组成的,学习电子技术就要先学电子元件。 电子元件的组合就成了电子电路,这也是基础知识。有了电子元件、电子电路的知识,电子工具也会用啦,你就应多动手进行产品实战啦。 学电子最能尽快受益的莫过于自装音响和功放。欣赏音乐本身是一种美的享受,可是能用自己的成果来享受则更是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懂电子的朋友学电脑比不懂电子朋友学电脑要快要容易。懂电子的朋友用电脑是由电脑内部学到外部,不懂电子的朋友则是从电脑外部学到电脑内部。 哪些是“场”?运动场常指大家能够做运动的一个范围,电场是指电产生作用力的一个范围,磁场是指磁产生作用力的一个范围,其它类同。 导体,电比较容易通过的物体。绝缘体,电比较难通过的物体。导体和绝缘体并没明显的介限,导体和绝缘体是导电能力相差好些好些倍的两个物体相对而言的。 有好些物体,它们在常见的不同的物理情况(温度、电场、磁场、光照、掺杂等)下呈现出不同的导电状态。我们称这类物体为半导体。 有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就能够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我们就能够方便简单的检测和利用电能啦。 开关实际上是一个短路器和开路器,是一个电阻在零欧姆和无穷大两个阻值上变换的元件,这跟自来水开关的效果和原理是一样的。 任何时候,只要有电流流过,就必定有一个闭合的通路。这个通路就是电流回路。不考虑电源内部的情况下,电流一定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相当于一个特殊的电子元件,有闭合的通路才干产生电流。没导体及其它电子元件连接成闭合的通路就不会产生电流。 没回路就一定没电流,有电流就一定有回路。(交流电流并不需要物理上的通路,真空、空气也能形成电流回路。) 两 个不同的水位线存在一个水差,就是水压。水压之间有一根水管的话,水就会流动,水流动就会受到阻力。水管越细,阻力越大,水流越小;水压越高,水流越大。 电压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电势差,就是电压。如果电压之间有一个导电通路的话,这个通路里面就会产生电流。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水压、水流、水阻。水流动的方向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不算抽水机在内);对应电的比喻:电压、电流、电阻。电流动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不算电源在内)。 两个水位之间的水位差等于水压;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压。高水位相当于正电极,低水位相当于负电极。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九) 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电子元件有两个引脚,这些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某种规律将他们的引脚连接起来。 三极管相当于一个阻值能够受控制的电阻器,那就将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这两个脚等效成一个电阻,基极起控制作用。 所有的电子元件有两种基本的连接办法。并联: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串联: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相等的。 并联和串联是最基本的电路连接,不论多复杂的电路都能够分解成基本的并联和串联,所有的电子元件也都是因为并联和串联的接法才形成电流回路。 电阻的阻值是越并越小,相当于水管变多,通路变宽,水流的阻力变小;电阻的阻值是越串越大,相当于水管变长,通路变长,水流的阻力变大。 测量电压时一定是要把电压表并联在需要测试的两端上,电压表存在内阻会消耗小小的电流让指针偏转。通常来说,电压表内阻较大能够忽略不计。 测量电流时一定是要把电流表串联在需要测试的回路(需要先断开回路)上,电流表会对电流起小小的阻碍作用。通常来说,电流表内阻较小能够忽略不计。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十) 电源是一个能够维持两个测试点之间电压的装置,它可以是市电,可以是电池,可以是线圈,可以是电容等。 电池提供电能的电压极性是长期固定不变的,我们称为直流电。常用的干电池的额定电压每节是1.5V。 市电供应的电能是交流电,正极和负极在时刻交替的变换着。那是因为发电机线圈是在周而复始的和磁场做相对运动,如果安装电流换向器,就能够发出直流电。 交流电是没正负极之分的,市电中的零线和火线在正负极性、电压高低等各地方的表现是一样的,是完全对称的。 市电的电压是220V50Hz,意思是说有效电压为220V,每秒中正负极要变换50次。留意:多少Hz就会变换多少次。 建议初学者多采用12V以下的直流电进行电子制作,这样成本比较低,电压比较低,万一有插接错电子元件,烧坏元件的可能性也要小。电压越低越安全(少损坏电子元件)。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十一) 在几个大型的电子系统中往往有一根很粗的导线接入大地。但电子技术中常说的接地并不是真的要求用导线去接到大地。 电子技术中常说的接地或地线往往和大地一点关系都没。电子线路中的地线是指直流电、交流电或各种电信号共用的一部分电流回路。 说某一座山的海拔多少,那就是以海平面为公共参考点。说某一点的电压有多高,就必需找一个相当于海平面的参考点,也就是电子电路图中的地线。 在大多数情况下,电源负极是各种信号共用得最多的一部分电流回路,通常以电源的负极作为地线。这时,如果某元件的脚接电源负极,那么就说那只元件脚接地。 地是我们假定的、公用的一个电压参考点。在比较复杂的电路中,往往可能会有多组电源,同时也可能会选择多个参考点,那么就可能会有多个地,这些地也不一定会连通。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十二) 耦合、旁路、退耦三个词都是传输信号、给信号提供通路的意思。其中耦合是指前后级之间传递,旁路、退耦则是指需要在对地之间提供信号通路(每级内部用)。 提供信号通路也就是构成电流回路。没电流回路就不会有电流,任何电路分析都是建立电流回路上分析的。 等效电路图就是效果一样的电路图。我们分析电路图时,需要把原来复杂的电路图简化,这样有助于展开思路,把问题简化。 等效电路图是省略在某一条件下,几个没影响的电子元件。例一定条件下:分析直流时,电容看成开路;分析交流时,电容看成是 路。电感和电容刚好相反。 电容和电感对不同频率的交流电(直流电当成0Hz的交流电)有不同的阻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当成电阻看待,并能够计算出阻抗值。 生活中的反馈是指将某件事的结果取回来,再决定某件事。例,客户反馈电视机耗电大,厂家就加以改良。电子技术中的反馈是将输出端的信号取出来又送到输入端。 正反馈是指输出信号如果变大的话,反馈到输入端后,让输出信号变更大;输出信号如果变小的话,反馈到输入端后,让输出端信号变更小。 负反馈则刚好相反,输出信号如果变大的话,反馈到输入端后,让输出信号变小;输出信号如果变小的话,反馈到输入端后,让输出端信号变大。 正反馈通常用来产生振荡信号,负反馈通常用于稳定直流工作点。在特殊情况下(放大倍数足够),正反馈能够不振荡,负反馈反而会振荡。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指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是指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点象正负反馈,通过输入温度信号来决定电阻值。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十三) 在电子电路中,能够用指定范围界限的正负电压代表日常生活中的有无、亮灭、开关等相对的二值,这些正负电压就是高电平和低电平。数字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都是高电平和低电平,数字电路是能够根据几个二值关系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得到新的二值结果;二进制是用0和1两个数字来表示所有的数量。 数字电路就是专门用来处这些数字信号的电路或电路系统。学习数字电路建议先理解二进制数。 二进制数用0和1代表数字电路中的二值(低电平和高电平),用0和1代替所有的信号。 模拟信号是一个在正负电压之间变化的信号,它应尽量的避免变化到正负电压这个最高值和最低值,否则,信号就可能会失真 D/A(数/模)、A/D(模/数)转换器是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紧密结合的常见办法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十四) 高频电路对很小的电容、电感非常敏感。任何导线、及导线之间都能够等效成电感和电容,即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 工作在高频状态下的电子元件,引脚长短、安装距离都对电路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大家在做几个高频电路(例FM无线话筒、FM收音机)地方的实验时,记住,连线要尽可能短粗,元件要尽可能的贴近线路板。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十五) 将各个电子元件或电子元件的组合及它们的连接关系用符号代替就是电路原理图。大家只要记住各种电子元件的符号和绘图规则就会看电路原理图。 有着良好习惯和丰富经验的工程师精心绘制出的图纸,通常都布局美观合理、标注清晰明确,让人很容易读懂。当读不懂某个电路图时,不一定就是你的错。 印刷线路板是电路原理图向实物的转变,是产品从设计阶段走向市场普及的必经之路。 看印刷板图比看原理图更简单,只要你认识导体、绝缘体和常见的电子元件,你就完全能够照着印刷板实物绘制出电路原理图。 在元件较多的情况下,拥有电路原理图对印刷电路板进行检测和维修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自已动手电子小制作也好,帮别人维修也好,这时就是你集累经验、学习技术的最好时机。经验是靠积累的。 很复杂的线路或很精密的产品中,往往需要用双面线路板、多层线路板。 多层线路板除了线路板的内外层能够分布连接导线以外,在板的中间层也能够有布线。多层板除了能够高密度的安装元件以外,还能够进行屏蔽,增高性能。 在电路板上找某个小电阻或小电容时,不要直接去找它们,请先找到与它们相连的三极管或集成电路,再找到它们,这样比较快。 观察线路板上元器件与铜箔线路连接情况、观察铜箔线路走向时,可以用灯照着看,将灯放置在有铜箔线路的一面。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十六) 电容是一种可以装电的容器,就好象装水的杯子一样。所以,电容可以进行充电和放电作用,充放电作用的大小决定了电容的容量。电容的种类比较多,最常见的有电解电容(容量大,有正负极)、陶瓷电容(容量小,没正负极,温度特性差)、涤纶电容(聚脂膜电容,容量小、温度特性好)等。 陶瓷电容的主要参数是容量和耐压值,特殊用途的耐高压的陶瓷电容会标出耐压值。陶瓷电容的使用不需要分正负极,两端能够任意调换使用。瓷片电容通常工作在高频。 电感是一个电磁转换元件,电能够产生磁,磁能够产生电。电感中磁场的变化会产生电流的变化;电流的变化也会产生磁场的变化 电感中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总是企图互相阻碍。电源变压器就是利用电磁转换的互感进程完成变压作用的。 电感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有阻交流电,通直流电;阻高频交流电,通低频交流电。电感常用于变压器、谐振回路等用途。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十七) 反向电压过高和正向电流过大都可能使二极管永久性损坏,二极管及其它晶体管的损坏主要是因为功耗过大(反向高压击穿瞬时功耗很大)导致PN结物理损坏。 我们可以把三极管看成是电阻值能够掌握的电阻,阻值范围能够在接近零到无穷大之间变化。所以,三极管能够用来设计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 三极管有三个管极,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基极用来控制另外两极对电流的放大作用。分析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就是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场效应管的作用和三极管的作用基本上完全一样。场效应管通常也是三个引脚,名字叫源极、漏极和栅极。栅极是用来控制另外两极对电流的放大作用的。 三极管是靠基极电流的大小变化来控制另外两极,场效应管是靠栅极电压的高低变化来控制另外两极,场效应管栅极基本上不需要消耗电流就能够控制另外两极。 场效应管也分两种类型,n沟道和p沟道。但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较低的电源电压很难发挥它的优秀性能 可控硅共有三个引脚,阳极、阴极和控制极(也有称栅极)。控制极是用来控制另外两极对电流的通断作用的。可控硅对电流的控作用只能是接通或断开两种状态。 可控硅的主要作用是用做开关,这是一种无机械触点、无火花、高速度的电子开关。一些书上也称可控硅为晶闸管。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十八) 有一种被称为膜电路的集成电路(分厚膜集成电路和薄膜集成电路),其集成进程是把电阻与连线在一块绝缘硅表面上制作而成;而三极管、二极管并不是在硅片上直接扩散生成的,只是将它们安装在这个表面上,然后用塑料把整个电路封装起来。 与门电路相当于一个乘法电路。通常有两个或以上输入端。基本规则有四种:1×1=1,1×0=0,0×1=0,0×0=0。 能够得出1×1×1=1,1×1×0=0,1×0×0=0,0×0×0=0等。 或门电路相当于一个加法电路。通常有两个或以上输入端。基本规则有四种:1+1=1,1+0=1,0+1=1,0+0=0。 能够得出1+1+1=1,1+1+0=1,1+0+0=1,0+0+0=0等。 非门电路相当于一个求反电路,有且只有一个输入端。最多只有两种情况:1=0,0=1。 异或门电路的逻辑关系比较特殊,有且只有两个输入端。最多只有四种情况:0+1=1,1+0=1,0+0=0,1+1=0。 与非门电路则是将与门的结果求反,或非门电路则是将或门的结果求反,异或非门电路则是将异或门的结果求反。
  • 热度 11
    2015-1-16 17:31
    2416 次阅读|
    0 个评论
    轻选择而重逃避的频繁试错 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本土企业在规模上变得更大,比如在2014年,全球500强里本土企业就占95席,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虽然说在规模上,本土企业完成了从"小白兔"到"大狮子"的转变,但在意识上,小国寡民的心态却还很普遍。表现在供应商管理上,就是轻选择、重逃避,这是一大误区。 先说轻选择。短期效益至上,企业大多活在当下。新产品开发总是太紧、客户订单总是太急,不是不知道供应商选择的重要性,而是时间总是不够用。匆忙之中,就在供应商选择上走捷径,将就着,结果往往选择了不合适的供应商:选一个先用着,以后再慢慢完善----你知道,业务一天忙过一天,从来就没有"以后"。说得好听点,这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试错;而在实质上,这是缺乏长远计划,为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 再说重逃避。对很多企业来说,虽说规模都到了几十亿、几百亿了,淘汰仍旧是供应商管理的主要手段。淘汰其实就是逃避的代名词。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在供应链上没有多少话语权,能够改变的非常有限,逃避往往是最理性的选择。比如供应商质量、交期、价格等出现问题时,因为太小,所以没法督促供应商改进;因为太小,所以也没有能力和资源帮助供应商改进。"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那换供应商就成了自然选择。企业规模大了,逃避主义就像浅尝辄止地挖井水,没有一个挖到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地无水,自然就不能更上层楼。规模小时,企业就像流寇,不得不做机会主义的信徒;规模大了,企业就成了大军团,得改变做法,设立根据地,通过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逃避主义说白了,还是短期利益在作祟。 在公司规模小的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案取决于供应商,双方关系由供应商主导。是的,在这个阶段,供应商主导着双方的关系,你势单力薄,改变不了它,就只有逃避的份。但等公司规模大了,双方关系的主导者变成了采购方,不改变采购方的行为,就没法真正解决问题。比如有个企业是行业的领头羊,在当地颇有影响,但由于采购额太分散,得不到供应商的足够重视,供应商的按时交货问题一个接一个,摁下葫芦起了瓢。一个供应商不行,该公司就再找新的供应商,希望新的供应商会更好。用英语中的一句话讲,就是总觉得别人家园子里的草更绿。结果你知道的:供应商越来越多,采购额越来越分散,公司的话语权越来越小,整体供应商绩效也越来越差,走上了恶性循环之路。 对这个公司来说,解决方案是集中力量来督促、帮助现有供应商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换个或增加个供应商了事。此外还应整合供应商,把生意集中到数量有限的优选供应商那里,杜绝新生意流入该淘汰的供应商。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就会被自动淘汰,采购额就越来越集中,公司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能够督促供应商进一步改进,几年下来,供应商整体绩效才可能会大有改进。而这里的关键呢,就是不走逃避路线,而是积极作为,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比如集中采购额、加强采购管理,来改变供应商,达到提高供应商绩效的目的。 当公司成为行业、地区的大企业后,逃避的自由就越来越少。一方面,都发展到这种规模了,最好的供应商往往已经在跟你做生意,别的供应商没法给你更好的质量、技术;另一方面,从产能角度来说,你对产能的要求那么高,别的供应商会有那么多的富裕产能,闲置着等你用吗?想想看,如果你是个小公司,只占供应市场产能的0.5%,这生意给哪个供应商都能消化掉;现在成了大公司,需要行业产能的15%,哪个供应商会有那么多的多余产能来支持你?这样的供应商如果有的话,也早就因为产能利用率低、单位成本高而破产了。既然谁都没有这么多的多余产能,那找个新供应商,新供应商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扩张产能,所以督促和帮助现有供应商建产能往往是更理性的选择。质量问题也一样。作为大公司,质量要求一般都挺高。与其找个新的供应商摸索来达到质量标准、重复原来供应商经过的学习曲线,还不如跟现有供应商一起努力提高,把问题给解决了。 既然没法逃避,那就只有迎难而上的份儿,督促、帮助现有的供应商,驱动公司内部职能,比如设计和质量,向流程优化、设计优化要成绩,推动供应链范围内的更高阶段的降本。很多跨国企业有庞大的采购管理部门,以及技术力量雄厚的供应商开发职能,比如供应商工程师,走的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路:在商务层面督促供应商改进,在技术层面帮助供应商改进。比如苹果,全球供应经理们和技术人员都快把深圳、成都、郑州当成家了,就是督促、帮助供应商,逐个解决产品开发和量产中的诸多问题。这都是在推动流程、设计优化,从更高层次解决问题,要求跟关键供应商的深度合作。逃避政策没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没法逃避,并不是说更换供应商没有可能;只是说如果要更换,也尽量等下一代产品了:现有的产品已经开始生产了,更换供应商就如给飞驰的火车换轮子,转换成本高昂,往往得不偿失。强大如苹果者,虽说都与三星对薄公堂了,还不得不在iPhone 4、iPhone 5等产品上继续使用三星的芯片,直到iPhone 6才导入台积电,整个转换过程前后达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两个老对头,该干嘛的还得干嘛。大公司之间的关系就如大国政治,得讲策略,短期内维持现状往往是最为理性的选择。 如果说轻选择、重淘汰是宽进严出,不足取的话,重选择、轻淘汰就是严进宽出。对大企业来说,重选择、轻淘汰是遵循严格的供应商选择流程,选到最合适的供应商后,供应商还是不能满足要求,企业会迎难而上,与供应商一道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督促和帮助。督促好理解,帮助则否:不是说供应商是他们领域的专家,还要我们帮助改进什么呢?其实未必,尤其是那些规模小、管理粗放的供应商,当技术升级换代时,不管是质量、技术还是产能爬坡,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超出自身能够解决的能力,需要采购方帮助解决。丰田、本田等日本企业早就认识到这点,比如本田就有专门的供应商开发部门,帮助供应商改进生产、质量和优化设计。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北美企业也意识到了这点,表现在对供应商工程师职能的加强,把原来以质量检验为主的职能,提高到以生产流程改进、质量系统提高为主的供应商开发职能。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是大公司了,要规模有规模、要资源有资源,小供应商无力做的供应商开发(帮助供应商改进),大公司终于有实力做了,是不是在供应商选择上就可以轻率,反正不行就帮助供应商改进呗?其实正好相反。当企业做大后,因为逃避不再是解决方案,所以"首发命中率"就很重要,即在新产品开发阶段就一次性选对供应商。这就如动物世界的狮群,尽管是动物世界力量最强的捕猎集团,但面对猎物,比如成群的水牛,还是还要花很长的时间,选择最合适的那头下手。而且越是有经验的狮子,越是花时间选择合适的猎取对象。因为狮群禁不住折腾——一击不中,对狮群的能量消耗很大。即便如此,狮群捕食的成功率据说也只有25%。那些刚出道的小狮子们,愣头愣脑地见猎物就追,一无所获就不难理解了。 不光是狮子,有经验的捕猎者都是如此。在漫长的物竞天择中,动物世界认识到”重选择、轻逃避“的重要性,那就是下手前一定要仔细选择好对象,一旦进入捕猎程序,则一定要盯住一个猎物,致命一击,捕捉到手。英语里有句谚语,说要measure twice, cut once(测两次,砍一刀),而不是measure once, cut twice(测一次,砍两刀)。可惜的是,这虽是常识,但在很多本土企业反倒给忘了:我们的企业为了急于求成,习惯于“测一次、砍两刀”,还美名其曰“摸着石头过河”,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 热度 17
    2013-8-15 10:59
    1143 次阅读|
    0 个评论
    本文来自Defmacro.org,由腾讯科技翻译,讲述了创业企业的经亲历者总结出来的57条经验。内容涵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市场的定位与营销,销售计划的制定与总结,最后就是关于如何保持最佳的创业状态的内容。   那些才华横溢、经验丰富的人们已经写过不少创业经验,我想要再添加一些内容。我用过去四年的艰辛总结出了这些经验。如果你打算创业,希望你的路平坦一些。  团队建设 1、如果你的2到4人团队无法在6个月到1年内实现盈利,那么肯定出问题了。除非是你自己选择不盈利,但这必须是你的选择,而非市场原因。 2、在创始人团队中平均分配股票。 3、一直有一个期权行使计划。 4、依据一致意见做出大多数决定,但唯一一位CEO拥有最终决定权。从第一天就明确如此。 5、你作为CEO的权威是赢得的,因为你是从无到有。如果赢得胜利,这种权威会随之增长,反之则会下降。不要试图滥用你没有赢得的权威。 6、士气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自身能够永久存在。如果长时间没有胜利,你的投资者、员工、家人,以及你自己都会失去信心。努力工作,不要陷入这种境地。 7、谨慎选择最初团队成员。所有人都应当开心共事,至少拥有一项企业相关的技能,效率极高且务实。所有人都应当有产品意识,在产品与公司方面拥有共同的理念。 8、你工作采用的标准,就是你所接受的标准。选择一小部分对你最重要的、没有谈判余地的规定,并毫不松懈地予以执行。 9、解雇那些难以共事、没有效率、不可靠、没有产品意识,以及不务实的人。迅速解雇。 10、有些磨擦是好事,但磨擦过多很要命。解雇那些制造太多磨擦的人。好工作+坏习惯=你被解雇了。   资金筹集 11、如果在某一轮融资中你不得不放弃公司15%的控制权,那么公司肯定在某个方面出了问题。这是可以挽救的,但不是理想做法。 12、如果你还没有赢得人们的尊重,那么依靠吸引力融资要比依靠讲故事融资容易得多。如果你不得不依靠讲故事融资,但却没有自己的声誉,那么肯定有问题。 13、将自己的融资谈判当作一个至少可成活的产品,推出去之后,每次见面都重复。 14、大多数投资者的建议有助于公司优化和发展,虚心听取。 15、大多数投资者的建议无助于开发一款神奇的产品,没有人能帮你开发神奇产品,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16、不要留恋于融资过程。事成之后,赶紧前进。   市场方面 17、最好的产品一定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它们成功的原因在于它在某个领域胜出了其他所有产品。找到自己的这个领域,做最好的那个。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领域,那肯定有问题。 18、投入到一个既能立即见效,又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问题上。如果它无助于改善大量人群的生活条件,那就不值得去做。例如,谷歌(微博)填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巨大的空白,令数十亿人受益。它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认知周围世界的方式。努力去做这款拥有如此规模的产品。 19、刚开始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从经验来看,这个时候你只能依此而动。 20、要知道,市场瞬息万变,多个团队会几乎同时想出同一个有价值的理念。 21、接受新观念,因为这是其他社交或技术改变促成的。尽早步入正轨,但确保技术已经足以使产品变得更好。 22、如果有一个过去未奏效的理念,而且没有社交或技术变革使其现在变得可行有效,那么认定它会失败。(这是又一个市场假设理论,如果一个理念可以取得成果,那么它已经实施了。只有情况发生变化之后,它才值得再次尝试。) 23、告诉市场,不接受你的产品意味着失去战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但尊重客观趋势。如果你坚信世界需要诗歌,那么卖掉你的嘻哈歌曲,保留诗歌集。   产品方面 24、产品观念意味着一切,尽快掌握这种观念。擅长产品技术并不意味着擅长产品管理。 25、不要生产已经存在的东西。消费者不会因为它是你的就会购买。 26、确保自己知道用户别无选择而转向你的产品的原因,以及他们不会转回其他产品的原因。不要太相信自己,尽可能检验自己的假设。 27、对每个产品功能提两个问题。人们会不会因为这个功能而去购买产品?人们会不会因为缺少这个功能而不去购买?如果答不出后面这个问题,就答不出前面的问题。如果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就不要去开发这个功能。 28、生产一款尽管有不足,人们也愿意买的东西,而不要生产没有不足之处于是人们应当去买的东西。前者令人愉悦并支付购买,后者无法令人愉悦。 29、注意“鸡”与“蛋”的产品关系,确保自己的产品能够立即使用。 30、注意那些可能购买你的产品的人们,以及那些只发评论的人们之间的区别。多关注前者,忽略后者。   营销方面 31、产品至上。如果人们喜欢你的产品,最小规模的发布会也会引起关注。如果人们不喜欢产品,再大的营销也无济于事。 32、在产品中内置营销。如果可能的话,制造YouTube效应(人们不断地在你的平台上发布有趣的内容)和Facebook效应(如果用户使用了产品,他们的朋友也会使用)。 33、看看电影《寿司之神》,以这种方式做营销。选择一小部分任务,持续开展工作,每天都有新进步。 34、定期对效率进行再评估。撤消无效做法,加倍有效做法。 35、不要猜,要去考察。 36、面向你的用户去营销。吸引那些不会购买你产品的人们的注意力,实际上就是浪费时间与金钱。 37、如果你的竞争对手不说反话,你就不要去说。例如,你的竞争对手说不出你的产品很慢,那么赞扬自己产品速度快就是无效营销。另一方面,你的竞争对手称自己的软件是面向某一些程序员的,那么你就说你的软件是面向另一部分程序员的,这就是不错的营销。苹果可以不遵守这个惯例,但你不能。 38、不要对你的用户或竞争对手使用骄傲自大的语气,这不助于你销售产品,反而会破坏你的良好声誉。 39、不要对批评不屑一顾。相反,用批评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如果你认真采纳其批评建议,那么最严厉的批评者往往会成为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销售方面 40、销售能改变一切。如果产品销售出色,那么你即便搞砸了其他事情,也是可以弥补的。 41、产品至上。对于一款所有人都想要的产品,销售起来很容易,回报也很丰厚,但销售一款没有人需要的产品则是一个令人痛苦的数字游戏。 42、如果产品介于两个极端之间,那么不懈地去追求这个数字游戏吧。即便销售不好,你也会获得宝贵的经验。 43、致力于提高效率。在一位不可能购买你产品的用户身上花费时间,无异于什么工作都没有干。 44、引进比输出更容易。如果可能的话,生产一款客户向你表达了需求,并且愿意为之付费的产品。   产品开发 45、开发速度很重要。 46、不要复杂,产品越简单,你出货的可能性越大,你迅速修复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47、选择一种付出20%就能获得80%回报的执行方式。 48、只要有可能,就选择现货定制的零部件。 49、采用快速的开发速率,确保这个速率不会超过一到两周。 50、关注长远项目。如果无法保持速率,就不要去做开发。 51、关注长期的修改。如果无法在速率中修改,就不要去做。 52、如果你不得不做不符合产品速率的东西,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尽可能多的结构与评估轮次。 53、在错误的东西上工作一个月,相当于一个月没有上班。 公司管理 54、不要花太多时间来选择办公楼、会计、文员、门卫、家具、托管工具等。相信条件已经够好,不要犹豫地前进。 55、花时间找一位优秀的、不是很昂贵的律师。这很有必要。   个人状态 56、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你的创业公司贴上自己的标签(你可能会失败,但要尝试)。每天都尽全力工作,然后休息。这样在尘埃落定之后,你会因自己做过的选择而感到骄傲,无论结果如何。 57、每隔一段时间,就离开一次。去徒步旅行,看望另一座城市的家人,跳舞,玩象棋,打网球,任何事情。你会让你更有效率,让你周围的人们感觉快乐。  
  • 热度 43
    2012-11-16 12:21
    7942 次阅读|
    22 个评论
         今天稍微闲点,分享一下上一个项目经验吧,当是成长轨迹吧。上篇中提到,做了一个转发器。公司是做智能家居产品的,从家庭网关到各个终端节点之间用的是无线通信,为了和现有产品配合,老大叫我做一个无线转串口的转发器,将网关发出的无线信号转换为串口信号。有丁点经验的朋友肯定一下子就找到思路了,这个很简单的嘛!刚开始我也这么觉得,现在回过头看还这么觉得,不过调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真令我抓狂。     无线部分因为原来的产品都在用,底层的初始化代码直接用的现成的,当然在这之前我也看了一下无线的手册,稍微弄明白了一些基本的原理,无线模块和CPU是通过SPI总线通讯的,拿到初始化代码后,我看原来的SPI读写函数不是我的编程习惯,我一般是先拉低电平,再读写数据,再拉高点平;而老大给我的源码确实先读写的数据,再拉低电平延时后拉高电平。我这个人有点奇葩,我觉得不符合我的习惯,我就改成和我习惯一样的,当然两种方法都没错。修改后,自我感觉良好,一仿真,发现程序呆在无线接收中断里出不来(纯粹的软件仿真,这是硬件板子还没到),我用的是Mega48的外部中断,设置的是低电平模式,一看手册,原来电平一直处于低位,怎么设置都不行,没办法,改成引脚电平中断模式,这下终于好了。当然,串口部分在学校是也用过丁点,自觉问题不大。     板子终于来了,刚来这边,人生地不熟,板子不好叫焊接的兄弟帮忙,自己动手吧,第一次焊接贴片元器件,幸好老大早有所料,叫我接收项目前,焊了三天板子(这里还有个丑事,下次和大家分享)。慢慢动手,终于一天多一点完成了三块板子的焊接(老大负责主机,他没空拿主机和我对调,叫我多焊块板子自己模拟一个主机通信)。板子焊好了,又按照无线的通信方式做了个假主机。     一切准备就绪,下载程序,半毛钱反应也没有。一下子蒙了,幸好本科的时候做过51的开发,知道把程序简化,一步步调试。先看灯吧,把板子上的灯点亮,这肯定是成功的,接下来将无线和串口分开,先调无线部分,因为无线的程序是在其他产品上测试通过的,肯定移植过来只要改一下端口,那就没问题了,立即行动,将无线程序独立出来,还是没有反应。我前面说过我将“看不惯”的程序改成了自己习惯的那种方式,会不会是那儿出问题了啊,又改回去吧,还是不行。端口是不是配错了啊,仔细一检查,真有个配错了,万分欣喜之下下载程序,还是有问题。自己的检查了端口,焊点,都没有问题啊,找老大问问吧。老大说你触发一下,看看能不能进中断,当场照办,能进,中断设置没有问题;又去找他,他说仔细核对代码,看看和成功的程序有何不同,一一对照,还是没问题,悲了个剧,我直接复制源程序过来,还是通信不成功。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一连几天,老大都叫我查代码,一看真没问题啊!问题出在哪儿呢?老大事情比较多,没办法,找Q哥吧。Q哥一直和老大在一起,老大负责主机,他负责中端设备,这程序他肯定调过,Q哥过来弄了几天也没弄出来,我在旁边看着他调试,也学到了一些方法。从焊好电路板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周了,一周时间都在围绕这个已经通信成功好多次的通信程序打转转,压力山大啊,这时感觉老大对我有点无语了,因为老大也是和这边合作的,他把我招来,当时给公司boss说我来后就能上手,结果一个小项目居然出问题,问题还出在一个成熟的地方,老大很不理解。     那几天刚来公司,刚开始适应就遇到这个难题,心里真心难受啊!都有想回学校继续“学习”的冲动了,但想想每天在学校没事可干,吃老本的情况,有有些不忍心。那是和女朋友聊天每天说起这些事,很是郁闷,她一直给我打气,一直叫我坚持,引导我分析问题,把问题细化,但每晚分析、方法之后的自信又被第二天无情的现实打击了。     心情在最底层的时候就是翻身的时候,即将成功的时候,22号早,Q哥给我装了根天线(本来觉得不到半米的近距离不需要天线),同样的程序一测试,通过了!搞了一周的时间,查了一周的错误,最后是没有装天线的缘故!又是欣喜,又是抱怨,这根小小的天线害的我啊!为了证明原来的修改没有问题,我装载了最初的那个程序,也是正确的!至此,无线调试终于告一段落!     趁势拿下串口吧!无线程序备份后(我怕又出问题,保留了一份成功的程序),添加了串口的代码,啊!串口也不成功!直接把串口拿出来调试吧,还是不行,硬件上我是通过max3232连接到RS232转换头的,因为没有笔记本串口,我们有一个USB转TTL的头子,直接在max3232的输入端取信号,发送一个数据,接收到的是别的!这时候想到的就是波特率设置相不相同,仔细检查,都是9600,接收端换到所有的波特率,都不成功。周末了,回学校放松一下...放松时没敢太放松,带着板子回去了,因为我那边有根USB转232的线,看看不取信号直接接回怎么样,回学校一插线,LED的亮度都减小了,call老大反应情况,他说回公司商议。周一一大早回公司,路上堵车,迟了约半个小时吧,从老大的表情看得出他不高兴了,来三周,每周都回去(其实都是有事),老大肯定不爽啊!周一调试,还是有问题,找老大,按照他的方法修改波特率什么的,还是没搞定,找Q哥,弄了几天也没搞定,后来Q哥说把MAX3232芯片取了吧,我说没进芯片啊,没必要取嘛,他说可能有干扰,一取芯片,好了!妥妥的!     终于松了口气了,两边都成功了,只需要和在一起,加上协议了!原来没弄过具体的协议,通过这次也加深了了解,一步步调试,终于基本上搭好了,只等着网关和上位机和我对接了(现在用的是拿另一个板子做的模拟主机,都通过了)。       我对硬件不熟悉,只有些基本的数模电知识,不知道怎么去测试硬件电路什么的,这次遇到的两个问题,都是硬件问题,都花了一周时间看程序,其实程序没有错,硬件出了故障再完美的程序也是白搭啊!通过这次的经验,现在调试出了代码,我还会花些时间了解硬件,看看硬件可能出现什么故障,以及怎么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原来很少用仿真软件仿真电路,现在也逐步在了解,做个产品,软硬件不分家,硬件是我的软肋(想对软件而言,其实软件也要更多的学习),需要花时间好好积累一些经验!       不知不觉,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了,我知道吃了亏才会进步和学习,自己懂了才是真正懂了。我也知道以后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自己多找方法解决,不要局限在程序上,更要考虑与产品相关的各个方面,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思考和解决!对公司的生活,我也以一个更加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将自己看成是公司的主人,产品的设计者,更多的融入公司文化!     菜鸟经验,当是自己成长的印迹吧,没有人是抱着单片机出生的 ,每个人都是从菜鸟走过来的,不是么?!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