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至26日,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SNEC)在上海举行,“新能源人”齐聚一堂。时隔两年,SNEC展会吸引了超过50万人注册,3100多家企业出席,吸引大批海内外观众前来,展览规模创世界之最,无疑把新能源的市场热度再次推向一个制高点。 势能资本创始人黄俊受邀出席SNEC 第七届国际储能技术和装备及应用(上海)大会。会上,黄 俊发表 题为《储能领域的资本市场和创新机会》主题报告, 分 享势能资本对当前全球储能产业复杂竞争格局的思考,并探讨国内储能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投资机会。 势能资本创始人 黄俊 (1) 全球碳中和战略是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我国来看,能源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所有排放量的8 8% ,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占所有能源领域排放量的 42.5% ,因此,能源电力领域的低碳减排成为了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2) 围绕碳中和目标,能源结构升级、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储能逐渐被提 上 日程; (3) 风光发电具有天然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带来能源消纳难题,而配置储能可解决新能源发电占比提升带来的能源消纳难题 ; (4) 从全球和中国的风光发电装机容量来看,到2 030 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8 90GW 、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 61GW ,风光装机容量占比将达4 6% ;中国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 17GW 、风电装机量将达到1 08GW ,风光装机容量占比将达到5 0% 。面对巨大的配储市场空间, 全球和我国的 储能总需求 预计将分别达到1 164GW h和3 74GWh 。同时,从全球和我国的风光装机容量占比可以看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及增速远超风电,而我国则是风电装机容量占比增长较快,可以看出,全球范围内,光伏侧配储的需求更高,我 国 在风电侧和光伏侧均存在广阔的配储市场空间。 (5)从资本市场维度观察,类比消费电子、电动汽车领域锂电发展,储能系统是资本布局新能源领域的下一站 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对于更高能量密度-安全性&经济性的电池系统的需求促进了锂电产业发展,也激发了资本对电池技术的关注,下游需求的迭代也不断催生从液态电解质-半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的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技术的发展; 类比于消费电子电池和动力电池发展历程,当前新型储能技术对建设选址要求相对更低、安全性 &经济性更优 ,将 随着 风电、光伏领域的 发展 不断渗透。同样,资本也将在储能行业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同时,相比于消费级和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浪潮, 单 从锂离子电池维度对比,由于储能系统 对整体 容量、 电池寿命、循环次数、运行环境等的要求更高,相应的系统管理难度将成千上万倍提升,这意味着储能领域具备更高的技术壁垒,具备核心技术实力的企业也将有机会建立更深的护城河、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发电侧、电网侧、终端用户 侧不同 细分场景对于储能分别有不同的需求。 例如, 源网侧用于 电力调峰的储能系统对于储能时长的要求更高,平滑控制能源波动随机性、间歇性及满足并网要求方面对于短时储能方案的需求更高。未来各类时长储能方案均有一定的适用场景,对应的市场空间也各不相同。 各类储能技术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不同用途。 例如,超级电容器、超导磁储能、飞轮储能、钛酸锂电池等属于短时储能技术,可以 满足源网侧 调频的需求; 锂 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钒液流电池的储能市场介于1-4小时,更适用于中 短市场 的储能场景,例如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跟踪计划出力、二次调频、提高输配电设施利用率等;压缩空气、储热蓄冷、储氢储碳、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铅炭电池、空气电池等长时储能技术将主要 用于源网侧 的削峰填谷和负荷调节。 传导到投资逻辑方面,需要对不同时长下各类储能市场的市场空间以及对应的各类技术路径的储能系统的市场空间进行拆解分析。 源网侧 、用户侧储能用户盈利难是困扰当前储能产业发展的难题。 当前我国储能产业正处在电力市场化机制不完善、高安全性和经济性储能技术及产品有待开发的阶段,终端用户 配储更多 是基于政策强制而非将储能作为增加营收的方式,造成的结果是,储能系统在终端用户侧开机率低且大多数储能项目投入为沉没成本,长此以往,储能产业将可能引发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长期的发展。 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全国性质的电力自由交易市场,代理购电电价中包含对于项目建设成本回收的 考量 以及通过预测规划以确定的形式进行制定的成分,无法充分反应电力供求的变动情况,无法形成市场出清,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对储能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抑制效应。 储能产业政策的核心在于电价机制,而对于电力市场化进程的跟踪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看清产业发展的终局方向,也有助于创业者、投资者找到储能产业未来的发展机遇空间。例如,调频电价设定机制的调整将显著影响短时储能终端用户的盈利性,也将直接影响调频相关技术路径的储能项目的盈利水平及市场空间。 因此,投资者和创业者需要深入研究我国电力市场化机制改革,以终为始地思考当前的储能产业投资逻辑和发展机遇。 电化学储能产业 链核心 环节包含电芯、PCS、BMS、EMS,当前储能领域各 环节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区隔的状态,例如做PCS的厂商不涉及电芯业务,一些自 研 电芯的厂商也从主流厂商采购PCS。但是由于电化学储能各环节需要协同工作以实现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平衡,因此具备全自 研 能力的电化学储能厂商长期来看将可能形成从技术、资源到利润聚集、持续研发的商业闭环,并在远期联合各类型终端用户形成规模化电力平台综合运营业务模式。 短时储能路径下重点看好超级电容、飞轮储能和超导储能。 受限于下游需求及上游产能排期不足,超级电容厂商一直面临降本难题,预计随着政策端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的疏通,超级电容将更好地满足 源网侧短 时储能需求;飞轮储能厂商核心能力包含轴承技术、真空技术和高性能材料自 研 ,预期未来将主要用于满足电网调频需求;超导储能重点在于保持低温环境相关的材料研发。 中短时长储能领域重点关注钠离子电池及固态 锂 离子电池方向, 原材料储量的丰富性使得钠离子电池成本显著低于 锂 离子电池,关注具备上游环节自 研 能力的厂商;固态 锂 离子电池较液态、半固态 锂 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更高,关注具备固态电解质自 研 能力的厂商。 长时储能技术是未来 大储领域 调峰、工商业用户调节电力供应的重要保障,重点关注液流电池方向。 从结构原理上看,区别于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的容量和功率解耦,通过增加低成本电解液的方式为液流电池扩容不会显著影响其安全性,相较于锂离子电池能更好地适应长时储能的需求。 目前全钒液流 电池已经实现 源网侧项目 落地,锌基液流电池成本更低,未来有望 在源网侧 及用户 侧不断 渗透。 海外户储产品 在电力市场化机制相对成熟的国家具备更大的市场空间,然而美国及欧洲户 储项目 的交付周期长,且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影响了用户满意度;具备价格优势、安装便捷、易用性的国产储能产品将快速向海外市场渗透。 储氢 /运氢解决制氢和用氢端时空不匹配问题,固态储氢技术路线下储氢材料是当前资本和产业端重点关注方向 。 逆全球化背景下,碳中和领域全球范围内合作大于竞争;同时,由于海外国家的电力市场化机制更成熟, 海外储能终端用户在盈利前景的驱使下更容易接受国产高性价比的储能产品。 随着国家政策向新能源领域倾斜,我国储能领域的新设立基金数量及规模显著提升,投资 端项目 案例数量明显增多;同时,我国电力机制存在地域特色,各地区均存在代表性的储能厂商。 分析重点机构出手案例不难发现,早年布局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机构的投向正逐渐转向储能领域,具备核心环节自 研 能力的中游系统商更受青睐。 储能赛道前景广阔,原材料及生产装备、储能技术、场景应用及后市场服务领域均存在待挖掘的优质项目,投资端、产业端和政策 端需要 协同发力,共同促进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势能资本高度关注碳中和、新能源领域的交易机会,已经重点布局储能产品及储能系统、能源数字平台、氢储能、核聚变等前沿能源、电化学管理软件、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等环节。 储能领域是势能重点覆盖的赛道,希望能在充满机遇的储能赛道找到顶尖的技术厂商,帮助国内储能企业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