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3d半导体芯片

相关博文
  • 热度 14
    2012-11-22 15:35
    1714 次阅读|
    1 个评论
    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微米等级的空间式 光调制器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 ),号称可将光学信息处理系统性能提升几个等级。   莱斯大学所开发的这种“天线单芯片(antenna on a chip)”类似运用在传感与影像装置中的元件,但不同于那些2D半导体芯片,该芯片可在3D“自由空间(free space )”运作。该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助理教授徐千帆(Qianfan Xu)表示,这种SLM芯片与目前的尖端技术有显著不同。 “利用这种元件,我们能制作出高良率的超大型阵列;”徐千帆指出:“我们所开发的元件是以硅材料为基础,可在现有商业化CMOS厂房生产,而且能以非常高的速度运作。”他与同仁已在最新的线上科学期刊《Nature》发表其研究成果;而这种天线单芯片可能不适用一般运算领域,但能应用在媲美超级电脑性能的光学处理任务上。 在目前的电脑中,光线是被局限为2D电路,与光波导(waveguide)搭配才能由此处移动到他处;研究团队表示,2D系统无法利用“光学的大量多工(multiplexing)能力”,而事实上,“多重光束能在同一个空间中传导,而且不会相互影响”。传统的整合式光学元件是仰赖像素阵列(an array of pixels),其传输能以非常快的速度改变;徐千帆表示:“在光束的路径中,可以改变光从另一端出来时的强度与相位。” 莱斯大学所开发的SLM芯片基本上是纳米级的结晶硅(crystalline silicon)肋骨状结构,在与金属电极连结的正/负掺杂(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doped)硅板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共振腔)。那些“肋骨”的位置会产生纳米等级的“扰动(perturbations)”,并协调共振腔(resonating cavity)与外部的入射光线耦合。 莱斯大学所开发的天线单芯片内部结构显微影像(来源:Xu Group/Rice University) 耦合作用会把入射光线拉进共振腔,而只有红外线会穿透硅;但徐千帆表示,一旦光线被SLM捕获,就能在由芯片这头穿透至另一头的时候被操纵,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能以非常高速进行传输的开与关。 徐千帆进一步指出,LED显示器与投影机内的微镜阵列(micromirror arrays)都属于SLM,其内部的镜子会旋转;但虽然SLM是光学系统的基本元件,其开关速度却是受限制的,有部分可达到微秒(microsecond)等级,对显示器与投影机来说很够用,但如果要进行信息处理,在每个像素里放数据,那样的速度就不太行。 据徐千帆表示,莱斯大学所开发的元件具备以10Gbps速度调制信号的潜力:“我们认为这将能大幅提升光学信息处理系统的性能。”研究团队预期,这种自由空间SLM能运用在成像、显示、全像(holographic)、量测以及远距传感等应用领域。 莱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助理教授徐千帆(最右)与其研究团队成员(来源:Jeff Fitlow/Rice University) 本文授权翻译自EE TIMES,谢绝转载   原文链接: http://www.eet-china.com/ART_8800678378_480701_NT_b8066b6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