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智能驾驶OS

相关博文
  • 热度 4
    2023-2-22 10:10
    1032 次阅读|
    0 个评论
    根据《车用操作系统标准体系》,车用操作系统可分为车控OS和车载OS,分别由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和车载电子设备IVI演变而来。车控OS可细分为安S和智能驾驶OS,分别面向车辆控制全车控O领域和智能驾驶领域,对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及算力等要求较高。车载OS面向智能座舱,管理信息娱乐及感知交互领域,应用于中控、仪表、T-BOX远程通信终端等部件,对实时性以及安全可靠性相关需求稍低,更注重用户体验。 随着智能座舱进一步整合包括包括仪表、中控、后排娱乐、HUD、语音系统,甚至部分 ADAS 功能(如 360环视)),主机厂对车载系统的需求变得更复杂,兼容性也将提升。 随着EE架构向集中化发展,未来在中央计算平台上将运行统一的操作系统,横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整车控制等各个领域,车载OS有望向整车OS发展。 市场方面,据麦肯锡预测,2025年广义汽车OS市场可达361亿美元。市场玩家方面,互联网巨头、车联网方案公司、整车厂及集成供应商纷纷入局,抢占核心控制点。根据各方对基础型OS改造的程度不同,车载OS分为定制型、ROM型和超级APP三类。 基础型OS市场被国外QNX、Linux、Android三家垄断,国内在这块基本没有代表产品。QNX目前占据主导,未来随着应用生态日趋重要有望被Android和Linux赶超。 定制型OS涉及内核修改,对基础型OS改造程度较深,技术和资金门槛较高,目前主要为少数科技巨头和头部OEM选择,如大众VW.OS、特斯拉Version、谷歌AA OS、华为鸿蒙OS、斑马AliOS等。 与智能座舱中常用的 QNX+Android相比,斑马AliOS和鸿蒙 OS在Linux宏内核之外研发了自己的微内核,为多核异构式操作系统,能够在底层操作系统级别实现融合,使得座舱仪表、信息娱乐等车内系统能够更好地融为一体,实现更流畅的人机交互。 ROM型OS不涉及修改内核,改造程度相对不大,为目前大多数传统品牌和新势力所选择。国外OEM多选用Linux作为底层OS,本土化时考虑转向Android。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大多基于Android开发,如比亚迪Di Link、奇瑞GKUI、蔚来NIO OS、小鹏Xmart OS等。 超级汽车APP易实现且成本低,现阶段仍为多数车主所选择。互联网厂商通过绑定车企等方式占据市场。目前国内市场主要有苹果CarPlay、百度Carlife、华为HiCar,其中Carlife基于用户群体及本土优势,搭载量迅速提升。 在车企端,部分车企基于缩短开发时间和降低成本的考虑,选择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定制专属OS,打造整体生态,并接入车联网服务。新势力大多基于Android对独立模块进行自定义设计与研发,并紧密结合自身车型,注重自主权与创新能力。 由于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底层技术不一致及软硬件无法实现完全统一兼容等问题,车载OS行业依然存在较高的壁垒。从未来趋势看,汽车操作系统与上下层双解耦是必然,上层解耦可帮助车企构建更加开放的生态,下层解耦可适配多种硬件,也将驱动产业协同整合与自主创新。同时,智能座舱将由“软件定义”向“生态定义”迈进,未来卖车将更多以卖服务的形式展开,车企的竞争优势将更多地体现在围绕车辆和用户的生态构建。 鉴于车载OS具备助力车企实现数据闭环、提高用户粘性、快速OTA等优势,车厂对车载OS自主掌控的需求比以往更强烈,纷纷加码布局。本土车企将主要以自主开发、布局上层UI及采用第三方OS为主,其中资金与技术实力较强的车企有望形成从整车、操作系统以及用户数据的完整生态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