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歌尔声学

相关博文
  • 热度 17
    2015-4-20 17:19
    9645 次阅读|
    4 个评论
    在微信群中看到的消息:   北京时间4月16日下午三点整,潍坊歌尔声学集团有限公司收到美国苹果公司现金邀约收购函件,合同价值74.8亿美金,美国苹果公司将全部以现金的方式收购集团公司的全部资产,并给予公司三个月的时间空窗期。一旦同意履行邀约,由于本次并购尚需当地政府,商务部和证监会等部门核准,含有重大的不确定性,故公司申请临停。   资料显示:   歌尔声学 2014年净利增长27%。歌尔声学发布2014年年报,全年净利润 16.6亿 ,比2013年增长26.84%,与前期业绩预告一致。营收方面,电声器件业务实现营收98.6亿,比2013年增长21%,毛利率28.5%,比2013年上升1.82pt;电子配件业务实现营收26.1亿,同比增长60%,毛利率23.23%,比2013年下降1.74pt。   2015年微电声器件仍将是公司的主要增长来源,但由于iPad、三星压力仍大,因此尽管歌尔在iPhone上的份额仍在上升,同时有高增长的华为订单助力,但整体增速料仍难回升,即使考虑iTV因素。而且随着苹果逐步导入音射频模组,歌尔在苹果新产品的研发上将遭遇一定阻力,需要时间去克服。   苹果要用74.8亿美金收购歌尔声学集团,难道真的是有钱任性?或者这只是股市传言,毕竟毛利率只有23.23%的公司,并且是成熟产品,苹果没有理由要买下来自己做。    
  • 热度 39
    2012-12-10 11:11
    1753 次阅读|
    0 个评论
        歌尔声学是国内电声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受话器、蓝牙耳机、高保真耳机、LED背光、3D眼镜、智能机顶盒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一系列消费电子产品。     在“苹果产业链”企业的光环下,歌尔声学还是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LG、缤特力等多家国际顶尖企业的供应商。持续扩张的产品线和客户数推动公司业绩高速成长,201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45.31亿元,净利润5.92亿元,均超越2011全年。     图:歌尔声学营业收入    数据来源:华强北指数( www.hcsindex.org )       歌尔声学在2007-2011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高达58.58%,期间全球经济还经历了2008年的大滑坡,可以说是极为优异的成绩,公司净利润增速和营收类似。引发全世界投资人、科技迷和普通消费者追捧的苹果公司也不过如此。     骄人的业绩反映到资本市场必然是一条稳步上扬的曲线。从08年5月22日上市到2012年12月4日,该公司复权价上涨7.81倍,而上证综指同期则大幅下跌43.33%。即使纵观A股市场,这也是一只少有的优质成长股。   图:上证综指和歌尔声学走势   数据来源:华强北指数( www.hcsindex.org )       毫无疑问,这样一家高速增长的企业必然有其独到的一面,当然也免不了需要享受到积极的外部环境。总结起来,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 大客户蜂窝式发展战略     市场普遍认为歌尔声学采取的大客户蜂窝式发展战略是其持续高成长的关键。歌尔声学以大客户的需求为主要驱动力,2011年对前5名公司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67.29%。公司甚至为了维护这些关系而特意在当地设立分公司。     在和大客户的合作过程中,歌尔声学不断创新业务,并对原有客户进行产品拓展。例如,歌尔声学一直为三星提供微电声器件,然后陆续切入耳机、3D眼镜等其它领域。当然,客户过于集中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     2. 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也使公司受益良多,公司在模具、零部件、设备、软件等各链条进行整合。在国内精密制造领域,目前只有鸿海、比亚迪电子等少数企业可以做到这点。在这种模式下,公司的订单完成能力在市场上将具备极大优势,这点也是很多大客户所看重的。另外,通过垂直整合还提升了公司毛利率。     3. 重视研发投入     歌尔声学在研发投入上一直颇为慷慨,这项指标可以认为是该企业有无进取心的重要凭证。持续大量的研发支出保证了歌尔声学的产品一直能处于引领行业发展的位置,同时凭借持续改进的工艺也使产品质量稳定在比较高的水平上。     该公司的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从2007年的267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0179万元,4年增幅近8倍。其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稳定在5%左右。   图: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   数据来源:华强北指数( www.hcsindex.org )     还有一点就是任何企业都离不开的产业环境,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快速增长的市场带动,微电声器件市场需求火热。在这个过程中,歌尔声学还享受到了相关电子产品的国际产能大量转移至中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