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3
2014-9-17 15:29
1358 次阅读|
1 个评论
中国目前有多少机器人产业园?估计很难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国内某研究机构之前公布截至今年6月,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基地)已超过30个,产业园规划面积超过2.8万亩。但是,随着近两个月的时间推进,机器人产业园又增加了不少,例如中科大最近发起建设合肥工业园,长沙雨花区拟建千亿机器人产业园,冀州市快速推进机器人产业园建设……大大小小的机器人产业园可谓数不胜数,都想搭上工业机器人的顺风车。 但是,中国真的需要这么多机器人产业园吗? 产业园占地面积一个比一个大,规划产能一家比一家高,业内人士开始担忧,机器人会不会重蹈光伏的覆辙? 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迅速增长的形势下,大量企业看好工业机器人市场,蜂拥而上、良莠不齐造成国内工业机器人恶性竞争,使得国内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利润降低甚至无利润可图,加上各地区机器人产业园的重复建设,最终将会制约国产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 有专家表示,在短期来看机器换人是缓解了企业的用工荒,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这么豪爽地花重金购买机器人来作业。企业一定会关注机器人替代人的投资回报周期,经济型机器人并不代表低成本,大规模的机器换人时代还远远没有开始。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野蛮生长属于正常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蔡鹤皋表示,发达国家如德国,每万名工人中就有 300多台机器人,而我们只有15~20万台左右,机器人平均占有率甚至低于朝鲜。对于几乎所有新兴产业都会经历野蛮生长、重复建设和一窝蜂现象,蔡鹤皋也并不担心,他表示,日本的机器人发展也经历了这样的阶段,最后经过兼并收购形成了十几家大企业,“希望能够经过几年的实践,大浪淘沙,让那些在技术、经济上具备实力的企业能够沉淀下来,使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笔者认为,各地对于机器人产业园的上马,还是要慎之又慎,不能跟风。虽然目前中国的用工荒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制造企业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用机器人换人战略。只有那些订单比较稳定的工厂,机器人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在产品订单经常有变化,产品周期短的企业,使用机器人反而会因为需要经常编程和调试影响生产,并且成本可能反而会升高。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适合进行机器人换人的企业,这些企业又有多少会投资进行生产改造?除了分析市场容量之外,我们还要了解产业园里生产的产品,跟国际品牌相比,有多少的竞争力?我们确实不希望看到太多企业承担机器人产业野蛮生长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