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自律

相关博文
  • 热度 8
    2019-4-19 22:50
    7624 次阅读|
    5 个评论
    之前看过一句话这样描述国内外的生活状态:国外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国内是好挤好乱好热闹。 大概是厌倦了紧张的生活,或者说加班已经成了国内多数企业的潜规则,所以996的话题一再引起大家的热议。 争论并不能解决问题,他只能反映问题的存在。如果一个问题在大范围内引起讨论,那么,他必然发生在多数人身上,我作为其中的一员,并不想争论个是非高低,但是这件事背后所反映的问题的本质,很值得我自己反思。 问题一:我反对的不是996,反对的是996却没有工资。 其实参与讨论的很多人并不反对996,只是他们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如果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那么966也未尝不可。这个问题仔细追究起来,其实可以衍生出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究竟是我多付出了老板才给到我对应的薪资水平还是老板先给到我一个高的薪资水平我才付出对应的努力? 这里面的付出与回报其实还存在一个难以量化的问题,这不像干体力活,砌砖或者扛沙袋,砌一个砖或者扛一个沙袋多少钱,最后算一下总数,再乘以个单价,就是你对应的报酬。现在多数的项目都是项目驱动型的,一个项目是由多个部门的人员协同完成的,这里很难对员工的付出做定量的计算,所以只能按照不同的岗位给到一个市场价,如果你觉得你付出的多,比市场价要值钱,那么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跟老板谈,说要加工资,并且说出理由,如果老板也觉得你值这个价,那么涨工资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对于这个问题,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应该先付出,只有你的付出和能力被老板看到和认可了,你才能得到相应的工资,当然,也有的老板一上来就给你一个远高于你正常能力的工资,他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反向激励你加倍工作,不过这样的老板我听说过还没遇到过。 还有一种人是整天抱怨着996,但是却不辞职离开公司,如果你干的不爽,或者觉得钱没给到位,那么完全可以选择离开另谋高就。最差的状态是一边抱怨,另一边却又舍不得离开。 问题二:整天996,我都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996的人似乎没了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没时间陪老婆孩子,没时间陪女朋友,没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没时间充电学习……,总之,除了工作,你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需要处理。 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大概是因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吧,我曾对我爸说:“你不要总是逼着我学习了,压力太大了,我受不了。”那个时候,我除了学习,干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呢?是看电视剧。我想几乎所有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想法:等我自由了,我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总是会不怀好意的追问一句:“那么,请你说一下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被我问过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清晰回答上来自己到底想做的是什么。 这其实说明一个问题,不是因为996了我们没了自己的时间,没了自由,而是因为我们厌倦了这种疲惫的状态却又陷入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纠结,于是我们给了自己一个美好的幻想,等我有时间了,我要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其实当你这样想的时候,说明你还没有想好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你真的想清楚了,你早就行动去做了,而不是还仅仅停留在想的层面上。 那么,我又为什么愿意选择996呢?即便是公司没有要求,我也觉得996还基本算是一个理想的作息时间。当然我也觉得只要效率高,一天八小时足够了,只是今天有谁能够做到每天八小时高效的度过?且不说一天做了多少工作,就说谁能做到在一天之内不浏览手机信息,不看网页新闻,不找同事闲聊,不在厕所呆着不出来,完全专注于工作相关的事务上?每天的干扰太多,我们很难一直集中精力在工作这一件事情上。 既然很难集中精力,那就相对延长下工作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低效,从另一个层面讲,工作是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靠这份工作养活自己,我有责任把他做好,这既是我的职责,也是我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当然凡事不能以最低要求来管理自己,我想通过加班的时间,来强化自己的工作技能,在短的时间内获得快于其他人的成长。我靠这个吃饭,即便是我不喜欢,但我有必要精进自己的手艺,让自己在市场当中更值钱。 问题三:拿命养钱,还是拿钱养命? 我初中学校的宿舍墙上我记得有句话: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套用到工作上就是:人工作是为了赚钱,但是人赚钱不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所以,工作对于我们来讲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我在上篇文章中提到,因为通宵加班,导致我上火牙疼,今天去医院查了下,智齿发炎了,需要拔牙。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个没毛病,但问题是996和健康冲突吗?和健康冲突的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健康出了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怎样保持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增加自己抵抗疾病的能力,这和是不是996关系还真不大。 不信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是朝九晚五正常八小时工作时间,剩下的时间大部分人都用来干什么了?充电学习,精进自己?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身边遇见的同事同学,我几乎没有看到一个人是在正常工作时间外拿时间主动提升自己或者去健身房撸铁的。我的大部分时间其实用来看电影和刷剧了,而看电视和刷剧的时候,你未必是正襟危坐的,想必多数人是葛优躺,顺便再来罐啤酒,配上花生饮料矿泉水,薯条薯片炸鸡腿。难道这样就比996健康了吗? 996的工作强度,还真不至于让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什么问题,更不至于让一个人猝死,恰恰相反,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一个人处于一定的压力水平下,他的身体机能才会处于一种最佳状态。比如有个研究机构跟踪调查了一批中彩票大奖的人,无一例外,他们马上又返贫了,而且还比之前的状态更加糟糕,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 问题四:形而上的996毫无意义 我清楚的知道我朝九晚五是一个什么状态,所以我不敢放纵自己,因为我一旦习惯了那种安逸的状态,我就很难再改变回正轨。我从上家公司离职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太安逸,活少钱也少。如果继续那么待下去我自己就待废了,我必须换个环境,让自己紧张充实起来。 当然,你可能会说你可以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学习进步啊,这种想法就像是寒暑假的时候,你兴致勃勃的跑去图书馆借了一摞书,发下宏愿要看完他,可是结果呢?你我都懂得。利用所谓的工作之外的时间提升自己也是一样的套路,回到家虽然想的是学习,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因为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做到自律真的太难。我也从网上买过很多的学习视频,开发板教程,但是基本就看了个开头,后面再看就打瞌睡了,最好的学习方式,我觉得还是在实际工作当中,用项目去驱动自己学习,边学习边总结。 既然做不到自律,那就用他律来克制自己,自律太难,他律就相对比较容易,因为人都是好面子的,一个宿舍四个人有三个人在学习,另一个在玩游戏,大概率在这种氛围下,他玩不安心,这就是他律的作用。我以前觉得靠他律显示不出自己的意志力,但是后来发现我非常难坚持自律,索性我就借用外力来约束自己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996其实只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形式,最重要的是你996了,你获得比别人多的成长了吗?
  • 热度 24
    2013-7-30 14:51
    1344 次阅读|
    4 个评论
    再论“谁制造,谁回收”定义
      “谁制造,谁回收”,顾名思义,谁制造了产品,谁负责做到回收再利用。   具体体现在制造者的产品线为从设计、生产、销售、维护、修理,延伸到回收。   循环往复,物尽其用。其实就是PDCA持续运行,人类不断进步,延长地球生命。   这看起来,也容易理解为回收是在产品线的末端,也就是最后一个环节。   所以,这些年来建立和提倡的垃圾分类行动,就是施展不开。   根本原因是没有让每个人 清清楚楚 知道分类的结果,带来了每个人都必需的切身利益。   但是,即使如此,让几十亿人都学会分类,就已经难上难。就算人人会分类了,也做到了,相信运输和再利用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比制造当初投入的更多,甚至消化不了过量的垃圾。   所以,回收的更切实际定义应该是把回收行动贯彻在产品线的每一个环节。 设计 要做到如何减少使用到最后的回收; 生产 要做到设计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和最大化; 销售 要明明白白告知使用中如何做到回收; 维护修理 要保证产品回收的经济性; 最后回收 一环做到回收废物的最小化。   可见,整个产品线的每个环节都在实施回收。   正所谓谁制造,谁回收的定义所在。   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产品的制造者和回收者,自然也就学会了垃圾分类,而自觉就落实在自身的行动中。   另文,谁制造谁回收的一次体现_20130729( 谁制造谁回收的一次体现_20130729 )。
  • 热度 28
    2013-7-29 16:09
    1833 次阅读|
    6 个评论
      “谁制造,谁回收”,顾名思义,谁制造了产品,谁负责做到回收再利用。   具体体现在制造者的产品线为从设计、生产、销售、维护、修理,延伸到回收。   循环往复,物尽其用。其实就是PDCA持续运行,人类不断进步,延长地球生命。   这看起来,也容易理解为回收是在产品线的末端,也就是最后一个环节。   所以,这些年来建立和提倡的垃圾分类行动,就是施展不开。   根本原因是没有让每个人 清清楚楚 知道分类的结果,带来了每个人都必需的切身利益。   但是,即使如此,让几十亿人都学会分类,就已经难上难。就算人人会分类了,也做到了,相信运输和再利用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比制造当初投入的更多,甚至消化不了过量的垃圾。   所以,回收的更切实际定义应该是把回收行动贯彻在产品线的每一个环节。 设计 要做到如何减少使用到最后的回收; 生产 要做到设计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和最大化; 销售 要明明白白告知使用中如何做到回收; 维护修理 要保证产品回收的经济性; 最后回收 一环做到回收废物的最小化。   可见,整个产品线的每个环节都在实施回收。   正所谓谁制造,谁回收的定义所在。   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产品的制造者和回收者,自然也就学会了垃圾分类,而自觉就落实在自身的行动中。   图文小解请见 谁制造谁回收的一次体现_2013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