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
2023-7-26 09:25
878 次阅读|
0 个评论
技训专题一 常用电子器件的认识及检测 实训目的 (一)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原理 (二)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 实训难点 能够熟练识别、检测各种常用元器件 子项目 (一)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二)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三) 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四)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五)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六) 特殊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一)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实训器材 各种电阻器、电位器、万用表 知识准备 电阻器的分类、标称方法、检测方法 实训课时 2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1. 电阻器的外形识别与型号 ( 1 )电阻器的识别 电阻器分两大类:常用电阻器、电位器。外形如图所示: 图 1 常见电阻器、电位器外形 ( 2 )电阻器与电位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 3 )电阻器标志方法 标称值是指电阻表面所标识的阻值。其表示方法有直标法、文字符合法、色标法。 a. 直标法;直接用阿拉伯数字和单位符号标出。 一般用于功率较大的电阻器。如: RJ1w 2.7K Ω± 5% b. 文字符号法:将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起来表示出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 如:欧姆Ω 兆欧 M Ω 吉欧 G Ω 符号前为整数,符号后面数字第一位小数和第二位小数。 如: 0.2 Ω可标为Ω 2 4.7k Ω可标为 4k7 c. 数码法:数码法是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阻值的有效数,第三位数字表示有效数后零的个数。例如, 100 表示 10 Ω, 102 表示 1k Ω。当阻值小于 10 Ω时,以 *R* 表示,将 R 看作小数点,例如, 8R2 表示 8.2 Ω。 d. 色标法:用不同颜色的色带或色点在电阻器表面标出标称值和允许误差。一般小功率电阻器使用。 2 .电阻器、电位器的测量 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使用 MF47 型(或 500 型)万用表,水平放置,以免造成误差。将两根表笔严格按颜色和正负插入表笔插孔内。一般表红表笔为 “+” ,黑表笔为 “-” 。拨动转换开关,选择合适的档位。 3 .电阻器的质量判别 电阻器的电阻体或引线折断、烧焦等,可以从外观上看出。电阻器内部损坏或阻值变化较大,可通过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来核对。若电阻内部或引线有毛病,以致接触不良时,用手轻轻摇动引线,可以发现松动现象;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时,就会发现指针指示不稳定。 4. 电位器的质量检测 电位器是通过旋转轴来调节阻值的可变电阻器,普通电位器由外壳、旋转轴、电阻片和三个引出端子组成。 电阻片 A 、 B 两端的电阻值就是电位器的阻值,将万用表的两根表笔分别连接被测电位器的的 C 、 B 端,这是活动臂与两端的电阻值随触点的位置而改变。顺时针旋转电位器, C 、 B 间的阻值应从零变化至电位器的标称值; A 、 C 间的阻值变化相反。将表笔接中间焊片及电位器的任何一端,旋转电位器轴柄,如表针平稳移动而无跌落、跳跃或抖动现象,则说明电位器正常。 5. 电阻的认读及测量,并填写下表。 表 1 电阻大小范围 色环示值 误差示值 使用仪表档位 测量值 表 2 由色环写出具体阻值 由具体阻值写出色环 色环 阻值 色环 阻值 阻值 色环 阻值 色环 棕黑黑 棕黑红 0.5 Ω 3k Ω 红黄黑 绿棕棕 1 Ω 8.2k Ω 橙橙黑 棕黑绿 36 Ω 6.8k Ω 黄紫橙 蓝灰橙 220 Ω 24k Ω 灰红红 黄紫棕 750 Ω 39k Ω 白棕黄 红紫黄 1k Ω 100k Ω 黄紫棕 紫绿棕 1.2k Ω 150k Ω 橙黑棕 棕黑橙 2.7k Ω 47k Ω 注意事项 1. 拿固定电阻起两只手的手指不要触碰在被测固定电阻器的两根引线上,否则人体电阻与被测电阻器并联,影响测量精度。 2. 尽量选择被测阻值在接近表盘中心阻值读数的位置,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3 . 若万用表的指针示数超过分度盘的 2/3 ,则说明选择的档位太小,应换选大档位;若万用表的指针示数接近 0 刻度线,则说明选择的档位太大,应换选小档位。 4. 利用背景颜色区别电阻器的种类:一般用浅色(淡绿、浅兰、浅棕)表示碳膜电阻器,红色、棕色表示金属膜电阻器,深绿、灰色表示线绕电阻器。 (二)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实训器材 各种电容器,万用表 知识准备 电容器的分类、标称方法、检测方法 实训课时 2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1. 电容器的识别与命名 电容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高、低频电路中和电源电路中,起退耦、耦合、滤波、旁路、谐振、分频、定时等作用。 ( 1 )电容器的外形识别 图 1 常见电容器的外形 ( 2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 3 )标志方法 a. 标称容量:是标志在电容器上的 “ 名义 ” 电容量。 电容单位:基本单位是法拉( F ) 法拉太大,常用: mF (毫法)、μ F (微法)、 nF (纳法)、 pF (皮法、微微法),换算关系如下: 1F = mF = μ F = nF = pF b. 标志方法 1) 直标法:①直接标明容量和单位。 如 15v220uF 470p250v 有些电容采用 “R” 表示小数点。 如 R47uF 表示 0.47uF 如果是 “ 零点零几 ” 常把整数位的零省去。如: 01uF 表示 0.01uF ②只标数字不标单位的表示法(体积小的) 整数部分有有效数字,单位为 pF 。 如: 5.1 表示: 5.1pF 4700 表示: 4700pF 整数部分无有效数字,单位为μ F 。 如: 0.01 表示: 0.01 μ F .068 表示: 0.068 μ F 2 )字母表示法 国际电工会 (IEC) 推荐的标注方法。常用 2-4 位数字和一个字母(表示数值的量级)来表示。 字母表示小数点的位置 数字+字母+数字 表示:整数 . 小数 统一用 pF 做单位,但不写出,而标记 p 、 n 、 M 、 G 为辅助单位,表示: pF 、 npF ( 103 )、 MpF ( 106 )、 GpF ( 109 )。 3 )数码法: 通常由 3 位数字表示,不标单位。单位为 pF 。 从左标起,第一位、第二位为电容量值的有效数字,第三位为倍率。如 103 表示 10 × 103 = 0.01uF 229 表示 22 × = 2.2pF (注意:第三位 9 表示 10-1 ) 4 )色标法 ( 国外标识法 ) 在电容上标注色环或色点来表示容量及允许偏差 , 单位: pF 。 第一、二环表示有效数值,第三环表示倍乘数,第四环表示允许偏差(普通电容器)。 2. 电容 容量检测 用万用表两个表笔接触电容器两引线(冲放电实训),观察表头摆动估算容量。下表使用 MF - 47 型万用表(指针式)。 3. 漏电阻测量 一般在 10 ~ 1000M Ω 。可用兆欧表测量。 用万用表(指针式)测量: ★通常, 2.2 μ F 及以下电解电容器用 R × 10 k 挡, 4.7 ~ 22 μ F 的用 R × 1k 挡, 47 ~ 220 μ F 的用 R × 100 挡, 470 ~ 4700 μ F 的用 R × 10 挡, 大于 4700 μ F 的用 R × 1 挡 若测出一定的电阻值或阻值接近 0 ,则说明该电容器已漏电或已击穿损坏。 ★测完后,可以与正常电容表针摆幅对比。 若测量电容器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 0 ,则该电容器已击穿损坏。 4. 电解电容正、负极性的判别: 标志不清时用指针式万用表的 R × 10k 挡测量电容器两端的正、反向电阻值,当表针返回稳定时,比较两次所测电阻值读数大小。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为电容器的正极,红表笔所接是电容器负极。 注意事项 1. 划分档段,不绝对。有其它划分方法。 2. 注意换挡后应调零。注意放电! 3. 待表针稳定后读取数值,电解电容,所指示的漏电电阻值会大于 500 k Ω,若漏电电阻小于 100 k Ω ,则说明该电容器已漏电严重,不宜继续使用。 4. 用 R × 10 k 档测 0.01 μ F 以下无极性电容,指针摆动很小,基本为∞,不能认为此电容开路。 5. 从电路中拆下的电容器(尤其是大容量和高压电容器),应对电容器先充分放电后,再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否则会造成仪表损坏。 名称 型号或参数 极性测试 序号 说明 电 解 电 容 器件的好坏鉴别 测量器件名称 容量 正反向电阻或电 测试结果 电容 0.1. <1µ < 0.1 µ 100µ (三)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实训器材 各种电感器、变压器、万用表 知识准备 电感及变压器的特性及用途 、 识别和检测电感器和变压器 实训课时 2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1. 电感器的识别与命名 ( 1 )电感器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自感作用的电感线圈。另一类是应用互感作用的变压器。 ( 2 )作用: a. 做为滤波线圈阻止交流干扰(隔交通直)。 b. 可起隔离作用。 c. 与电容组成谐振电路。 d. 构成各种滤波器、选频电路等,这是电路中应用最多的方面。 e. 利用电磁感应特性制成磁性元件。如磁头和电磁铁。 f. 进行阻抗匹配。 g. 制成变压器传递交流信号,并实现电压的升、降。 ( 3 ) 电感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SHAPE \* MERGEFORMAT ( 4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及标志方法 电感线圈的主要技术参数有电感量及允许误差、标称电流、品质因数( Q 值)、分布电容等。 a. 电感量: 反应电感储存磁场能的本领,它的大小与电感线圈的匝数、几何尺寸、有无磁心(铁心)、磁心的导磁率有关。在同等条件下,匝数多电感量大,线圈直径大电感量大,有磁心比没磁心电感量大。 用于高频电路的电感量相对较小,用于低频电路的电感量相对较大 。电感量的单位为亨( H )。 电感线圈的标注方法: ①直标法:电感量用数字和单位直接标注在外壳上。单位 uH 或 mH 。如 220uH ± 5% ②色标法:卧式的与电阻色环法相似。立式的常采用色点法。 单位 uH ③数码法:采用三位数码表示,前两位有效数,第三位零的个数 . b. 标称电流值:电感器长期工作不损坏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5 )电感线圈的种类: 按结构分有固定电感、可调电感 a. 固定电感器 为了增加电感量和 Q 值并缩小体积,线圈中常放置软磁材料制作的磁心或硅钢片制作的铁心,故又有空心电感器、磁心电感器和铁心电感器。 b. 微调电感器:在线圈中插入磁心,并通过调节其在线圈中的位置来改变电感量。如收音机中磁棒天线就是改变微调电感器,与可变电容组成谐振电路,从而实现对所选电台信号频率的选择。 可调式电感器又分为磁心可调电感器、铜心可调电感器、滑动接点可调电感器、串联互感可调电感器和多抽头可调电感器。 ( 6 )变压器的分类 (一)按工作频率分类 变压器按工作频率可分为高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和低频变压器。 (二)按用途分类 变压器按其用途可分为电源变压器、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脉冲变压器、恒压变压器、耦合变压器、自耦变压器、隔离变压器等多种。 2 . 电感线圈的检测 电感元件的绕组通断、绝缘等情况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检测。 ( 1 )将万用表置于 R × 1 档或 R × 10 档,用两表笔接触在路线圈的两端,表针应指示导通,否则线圈断路。焊开一脚,如果线圈较细或匝数较多,指针应有较明显的摆动,一般为几欧姆~十几欧姆之间,如阻值明显偏小可判断线圈匝间短路;不过有许多线圈线径较粗,电阻值为几欧姆,甚至小于 1 Ω , 这是可改用数字万用表 200 档测量。 ( 2 ) 判断初、次级线圈 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次级引脚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一般初级侧标有 220v 字样,但有时标记模糊,可根据初级绕组线径细、匝数多,次级线径粗、匝数少判断,同时初级直流铜阻 次级直流铜阻。 3 .检测判断各绕组的同名端 在使用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电压,可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参加串联的各绕组的同名端必须正确连接不能接错,否则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 方法与技巧 仅以测试次级的绕组 A 为例。假定 E 正极接变压器初级线圈 a 端,负极接 b 端,万用表的红笔接 c 端,黑表笔接 d 端。当开关 S 接通的瞬间,变压器初级线圈的电流变化,将引起铁心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次级线圈将产生感应电压,此感应电压使接在次级线圈两端的万用表的指针迅速摆动后又返回零位,因此观察指针的摆动方向就能判断出变压器各绕组的同名端,若指针向右摆,说明 a 与 c 为同名端, b 与 d 同名端,反之向左摆,说明 a 与 d 是同名端。 (四)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实训器材 各种二极管、万用表 知识准备 二极管的特性及用途 、 识别和检测二极管 实训课时 2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一. 二极管理论常识 1. 二极管的分类 二极管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它主要起开关、限幅、箝位、检波、整流及稳压的作用。 按材料分:有硅二极管、锗二极管(锗管正向压降比硅管小)和砷化镓二极管。 按用途分:可分为普通二极管和特殊二极管。普通二极管包括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特殊二极管包括变容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2. 二极管的结构 二极管根据结构不同又可分为点接触型和面接触型两类,一般锗管作成点接触型,面积小,只能承受较小的电流和反向电压,但高频特性好,所以适合高频和小功率工作,及数字电路的开关元件; 硅管 一般作成面接触型,面积大,能通过较大的电流,但结电容较大,不适宜高频电路中应用,故多用作整流元件或做开关管。 3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4 .二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 例: 2 A P 9 序号 普通管 N 型锗材料 二极管 二.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 1. 普通二极管的测量 通常小功率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 300 欧— 500 欧,硅二极管为 1 千欧或更大些。锗管反向电阻为几十千欧,硅管反向电阻在 500 千欧以上。正反向电阻差值越大越好。 将万用表拨到欧姆档(一般用 R*100 或 R*1K 档,不要用 R*1 或 R*10K 档。因为 R*1 档使用的电流太大,容易烧坏管子,而 R*10K 档使用的电压太高,可能击穿管子),用表笔分别与二极管的两极相连,册出两个不同的阻值,在所测得得阻值较小的一次与黑表笔相接的一端即为二极管的正极。同理,在所测得阻值较大的一次,与黑表笔相接的一端即为二极管的负极。如果测得的反向电阻很小,说明二极管内部短路;若正向电阻很大,则说明管子内部断路。在这两种情况下二极管就需报废。 2 .稳压二极管的测量 一般使用万用表的低阻档( R*1K 档以下)测量稳压二极管时,由于表内电池 1.5V ,这个电压不足于使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因而使用低阻档测量稳压管正反向电阻,其阻值应和普通二极管一样。 3. 检查测试元器件并填于下表 . 名称 型号或参数 极性测试 序号 说明 二极管 4. 二极管质量鉴别 测量器件名称 引脚电压(电阻) 正反向电阻 测试结果 二极管 A K (五)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实训器材 各种三极管、万用表 知识准备 三极管的特性及用途 、 识别和检测三极管 实训课时 2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一. 三极管理论常识 1. 三极管的分类(是种类最繁多、外形最千姿百态的一大类) ( 1 )按材料和导电类型分 锗( PNP NPN ) 锗多用 PNP 硅( PNP NPN ) 硅多用 NPN ( 2 )按功率分 大功率 3w(1W) 中功率 Pc 0.5-3w(1W) 小功率 Pc<0.5w ( 3 )按频率分 高频 3MHz 低频 fT<3MHz ( 4 )按用途分 可分为放大管、开关管、达林顿管、高反压晶体管、光敏晶体管、磁敏晶体管。 ( 5 )按制作工艺分 平面型三极管、合金型三极管、扩散型三极管 2. 三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 例: 3 A X 81 序号 低频小功率管 PNP 型锗材料 三极管 二.三极管的检测 1 .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 ( 1 )根据三极管外壳上的型号 , 初判其类型。 ( 2 )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基极 用万用表的 R*1K 或 R*100 档测量。 用黑表笔接触某一管脚,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如表头读数都很小,则一黑表笔接触的那一管脚是基极,同时可知此三极管为 NPN 型。若用红表笔接触某一管脚,而黑表笔分别接触另两个管脚,表头读数都很小时,则与红表笔接触的 那一个管脚是基极,同时可知此三极管为 PNP 型。用上述方法既判断了三极管的基极,又判定了三极管的类型。 图 1 典型三极管的管脚排列图 图 2 三极管基极的测试 ( 3 )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 以 NPN 型三极管为例,确定基极后,假定其余的两只管脚中的一只是集电极,将黑表笔接到此脚上,红表笔则接到假定的发射极上。用手指把假设的集电极和已测出的基极捏起来(但不要相碰),看表针指示,并记下此阻值的读数。然后再作相反的假设,即把原来假设为集电极的脚假设为发射极,作同样的测试并记下此阻值的读数。比较两次读数的大小,若前者阻值较小,说明前者的假设的对的,那么黑表笔接的一脚为集电极,剩下的一脚便是发射极。 若需判别的是 PNP 型三极管,仍用上述方法,单必须把表笔极性对调一下。 ( a ) ( b ) 图 3 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的判别 ( 4 )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 的估测 一般的万用表具备测 的功能,将三极管插入测试孔中即可从表头刻度盘上直读 值。 ( 5 )硅管和锗管的判别 根据硅管的发射结正向压降大于锗管的正向压降的特点 , 来判断其材料。一般常温下 , 锗管正向压降为 0.2 ~ 0.3V, 硅管的正向压降为 0.6 ~ 0.7V 。根据图 3.5.9 电路进行测量 , 由电压表的读数大小确定是硅管还是锗管。 图 4 判断硅管和锗管的电路 2. 检查测试元器件并填于下表 . 表 1-1 元器件表 名称 型号或参数 极性测试 序号 说明 三极管 3. 检查器件好坏并填于下表 表 1-2 器件的好坏鉴别 测量器件名称 引脚电压(电阻)(在路值测量值) 正反向电阻或电压(极间参数) 测试结果 三极管 CE CE BE BE CB CB (六)特殊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实训器材 光敏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单向晶闸管、单结晶体管、万用表 知识准备 以上各种元器件的特性及用途 、 识别和检测 实训课时 4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一. 特殊用途的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1. 发光二极管的检测 发光二极管一般用磷砷化镓、磷化镓等材料制成,内部是一个 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故可用万用表测量其正反向电阻来判别其极性和好坏,方法类似于一般二极管的测量。 测量时,万用表置 R*1k 或 R*10k 档,测其正反向电阻值,一般正向电阻小于 50k , 反向电阻大于 200k 以上为正常。 发光二极管的 工作电流是重要的一个参数。工作电流太小,发光二极管点不亮,太大则易损坏发光二极管。 2 .光电二极管的测量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把光照强弱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光电二极管的顶端有一个能射入光线的窗口,光线通过窗口照射到管芯上,在光的激发下,光电二极管内产生大批“光生载流子”,光电二极管的 反向电流大大增加,使内阻减小。常用的光电二极管为 2CU 、 2DU 型。 光电二极管的 正向电阻值是 不随光照而变化的阻值,约为几千欧。其反向电阻在无光照时应大于 200k ,受光照时,其反向电阻变小,光照越强,反向电阻越小,甚至仅几百欧。去除光照,反向电阻立即恢复到原来值。 根据上述原理,用万用表测光电二极管的反向电阻,边测边改变光电二极管的光照条件(如用黑纸开启或遮盖管顶窗口),观察光电二极管反向电阻的变化。如在有光照和无光照时,反向电阻无变化或变化极小,说明该管已经失效。 二.特种半导体器件 1 .单结晶体管的测量 单结晶体管亦称双基极二极管,它是具有一个 PN 结的三端半导体器件。它是利用发射极注入的空穴(电子) , 在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引起电导率调制,从而产生负阻特性的器件。它的特性完全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晶体管,其特性粗看与闸流管相似。 在发射极开路的条件下,用万用表 R*100 或 R*1k 档测量 B 1 — B 2 间的阻值,应在 2k — 10k 之间,阻值过大或过小均不宜使用。 E — B 1 间的电阻和 E — B 2 间的电阻近似相等,约为几百欧。 2 .单向可控硅的测量 单向可控硅也叫晶闸管,是一个四层三端器件,有三个 PN 结,其中控制极 G 和阴极 K 之间是一个 PN 结。 ( 1 )电极判别 万用表置 R*1k 档,将可控硅其中一段假定为控制极,与黑表笔相接,然后用红表笔分接另外两个脚。若有一次出现正向导通,则假定的 控制极是正确的,而导通那次红表笔所接的是阴极 K ,另一个则是阳极 A 。如果两次均不导通,则说明假定的不是控制极,可重新设定一端为控制极。 ( 2 )好坏判别 由结构简图可知,在正常情况,可控硅 GK 是一个 PN 结,具有 PN 结特性,而 GA 和 AK 之间存在反向串联的 PN 结,故其间电阻值均为无穷大。 如果 GK 之间的正反向电阻都等于零,或 GK 和 AK 之间正反向电阻都很小,说明可控硅内部击穿短路。如果 GK 之间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说明可控硅内部短路。 将万用表置 R*1 档,红表笔接阴极 K ,黑表笔接 A 的瞬时碰触控制极 G( 给 G 加上触发信号 ) ,万用表指针向右偏转,说明可控硅已经导通。此时即使断开黑表笔与控制极 G 的接触,可控硅仍将继续保持导通状态。 3 .特殊器件的鉴别 填表 名称 功能说明 测试方法原理说明 测试步骤 光敏二极管 单结晶体管 发光二极管 可控硅 说明 : 以上表格及元气件可根据实训情况选用不同的形式及种类 . 技训专题二 常用仪表的用法及测量 实训目的 (一) 掌握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及维护常识 (二) 会利用示波器及万用表进行电路的测试 . (三) 了解示波器及万用表的结构并会进行简单的检修 . 实训难点 (一) 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电子仪表。 (二) 会进行维护和检修各种仪器仪表 子项目 (一) 万用表的使用和维护 (二) 示波器的使用和维护 (一) 万用表的使用和维护 实训器材 万用表、常用元器件 知识准备 以上各种元器件的特性及用途 、 识别和检测 实训课时 4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一.指针万用表的使用 指针式万用表具有指示直观。测量速度快等优点,但它的输入电阻小,误差较大,所以一般用于测量可变的电压、电流值,通过观察表头指针的摆动来看电压、电流的变化范围。 指针万用表主要由表头、测量电路元器件及转换开关组成。它的外形有便携带式、袖珍式两种。标度盘、转换开关、调零旋扭、测试插孔等装在面板上,各种万用表的功能略有不同,但最基本的作用有四种:一是测试直流电流;二是测试直流电压;三是测试交流电压;四是测试直流电阻。有的万用表可以测量音频电平、交流电流、电容、电感及晶体管的 p 值等,由于这些功能的不同,万用表的外形布局也有差异。 为了用万用表测量多种电量,并且有多个量程,就必须通过测量电路的交换,把被测的量变换成磁电式表头所能接受的直流电流。万用表的功能越多,其测量电路越复杂。在测试电流,电压等的测量电路中有许多电阻器。在测试交流电压的测量电路中还包含有整流器件,在测试直流电阻的测量电路内还应有干电池作电源。 指针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是用来选择不同被测量和不同量程的切换器件。它包含有若干固定接触点和活动接触点,当固定触点和活动触点闭合时就可以接通电路。其中固定触点一般称为“掷”,活动触点一般称为“刀”。旋转开关时,各刀与不同的掷闭合,构成不同的测量电路,另外,各种转换开关的刀和掷随其结构的不同而数量也各有不同。万用表常用的有四刀三掷,单刀九掷,双刀十一掷等。 万用表的种类和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使用时,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才能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1) 插孔和转换开关的使用 首先要根据测试项目选择插孔或转换开关的位置,由于使用时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交替地进行,一定不要忘记换档。切不可用测电流或测电阻的档位去测电压。如果用直流电流或电阻档去误量交流 220V 电源,则万用表会立刻烧毁。 (2) 测试表笔的使用 万用表有红、黑两根表笔,别看它就两根,使用中能否运用自如,也是大有学问的,如果位置接反、接错,将会带来测试错误或烧坏表头的危险。一般万用表的红笔为“ + ”,黑笔为“一”。表笔插入万用表插孔时一定要严格按颜色和正负插入。测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时,一定要注意正负极性。测电流时,表笔与电路串联。测电压时,表笔与电路并联,不能搞错。在测量电压或电流的过程中,还要转换开关。 3) 如何正确读数 万用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位上。如不指零位,可调整表盖上的机械零位调节器,调至零位。 万用表有多条标尺,一定要认清所对应的读数标尺,不能图省事而把交流和直流标尺任意混用,更不能看错。 万用表同一测量项目有多个量程,例如直流电压量程有 1 伏、 10 伏、 25 伏、 100 伏、 500 伏等,量程选择应指针移动到满刻度的 2 / 3 附近。测电阻时,应将指针指向该档中心电阻值附近,这样才能使测量准确。 2 .操作 (1) 电阻的测量 取不同规格的电阻和电位器,用指针万用表进行测量,步骤如下: 万用表测量电阻时,首先应该将两根表笔短接,拧动调零电位器调零,使指针指在欧姆零位上。而且每次换档之后也必须重新调整零电位器调零。 选择欧姆档位时,应尽量选择被测阻值在接近表盘中心阻值读数的位置,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度。如果被测电阻在电路板上,则应焊开一端方可测试,否则被测电阻有其它元器件分流,读数不准。测高阻值电阻时,不要两手手指分别接触表线及电阻引线,以防人体电阻分流,增加误差。阻值要求不严格的电阻,阻值在± 20 %内属合格,同时应注意,万用表本身一般也有± 2.5 %的误差。在测量时应特别注意不能在带电情况下测量电阻器。 在用万用表测量电位器时,先将红、黑表笔测量电位器两焊片,其阻值应与标称相同。然后将表笔接中心抽头及电位器任何一端,旋转电位器轴柄 ( 如直线式电位器可移动滑动臂 ) ,如表针徐徐变动而无跌落现象,则说明阻值变化连续而平滑,该电位器正常。如果阻值变化不均匀,则可能是动片接触不良。如果阻值突变或最小阻值不够小,最大阻值不够大 ( 未达到标称值 ) ,则可能是碳膜局部损坏。 2) 对地测量电阻值 所谓对地测量电阻,即是用万用表红表笔接地,黑表笔进行测量被测电路的某点 ( 如元件、集成电路各引脚等 ) 在路电阻值,与正常所测得的电阻值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范围的。 测量时,取一手机电路板,电阻档位设置在 RxlK 档,测量手机电路板某点的电阻值,并与正常的比较,观察是否相同。 若测量相差较大,说明该部分电路存在故障。如滤波电容漏电、电阻开路或集成电路损坏等。 (3) 晶体二极管的测量 通过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可以检查二极管的好坏。一般要求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几百倍。这就是说,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反向电阻愈大愈好。 取不同规格的二极管进行测量,方法如下: 把万用表的量程旋转到欧姆档 x100 或 xIK 档来测量二极管。不能用 X10 档,也不能用 x10K 档。因为前者电阻太小,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太大,易烧坏二极管,后者因万用表内部电压较高,容易击穿耐压低的二极管。 如果量出的电阻只有几百欧到几千欧 ( 正向电阻 ) ,则应将表笔对换一下再测,这时量出的阻值应是几百千欧 ( 反向电阻 ) ,说明这只二极管可以使用。当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红表笔所测的那一头是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所测的一头是该二极管的正极。 (4) 直流电压的测量 将万用表调在直流电压档,选择表头指针接近满刻度偏转 2 / 3 的量程。如果电路上的电压大小估计不出来,就要先用大的量程,粗略测量后再用合适的量程,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电压过大而损坏万用表。 测量的时候把万用表与被测电路以并联的形式连接上。把万用表上的红表笔触在被测电路的正端,而把黑笔触到电路的负端上,不要触反了。在测量比较高的电压时应该特别注意两只手分别握住红、黑表笔的绝 缘部分去测量,或先将一根表固定在一端,而后再将另一根表笔去触及被测试点。 (5) 交直流电压的测量 测量交流电压与测量直流电压相同,只要把万用表调在交流档即可。 注意事项 1. 使用万用表之前,应熟悉各转换开关、旋钮或按键。专用插口,测量插孔以及相应附件的作用,了解每条刻度线对应的被测电量。第一次拿起表笔准备测量时,务必核对测量种类及量程选择开关是否拨对位置,否则可能损坏万用表。 2. 万用表在使用时一般应水平放置,在干燥、无振动、无强磁场。环境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使用。 3. 测量完毕,应将量程选择开关拨到最高电压档,防止下次开始时不慎烧坏万用表。 (二) 示波器的使用和维护 实训器材 双踪示波器、实验台、函数发生器 知识准备 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掌握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实训目的 1 .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方法; 2 .学会用示波器观察波形以及测量电压、周期和频率等。 实训课时 4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1 . 示波器的构造 2. 使用技术要点 一般测量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对示波器均适用。此外,示波器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使用技术要点如下: ( 1 )亮度、辉度调节 使用示波器时,亮点辉度要适中,不宜过亮,且光点不应长时间停留在同一点上,以免损坏荧光屏。应避免在阳光直射下或明亮的环境中使用示波器。如果只能在亮处使用示波器,则应使用遮光罩。 ( 2 )聚焦 应使用光点聚焦,不要用扫描线聚焦。如果用扫描线聚焦,很有可能只在竖直方向上聚焦,而在水平方向上并未聚焦。 ( 3 )测量 应在示波管屏幕的有效面积内进行测量,最好将波形的关键部位移至屏幕中心区域观测。 ( 4 )连接 当被测信号为几百千赫以下的连续信号时,可以用一般的导线连接;当信号幅度较小时,应当使用屏蔽线以防外界信号影响;当测量脉冲和高频信号时,必须用高频同轴电缆连接。 ( 5 )探头 探头要专用,使用前要校正。利用探头可以提高示波器的输入阻抗,从而减小对被测电路的影响。 ( 6 )灵敏度 善于使用灵敏度开关。调节此开关,使波形在 Y 方向上充分展开,既不要超出荧光屏的有效面积,又不致因波形太小而引起较大的视觉误差。 ( 7 )稳定度 注意是、扫描“稳定度”、触发电平和触发极性等旋钮的配合使用。 3. 使用前自校 ( 1 )光迹水平位置调整 调节示波器使之出现清晰的扫描基线。 ( 2 )仪器自校几探头补偿 用探头接到 CH1 连接插座,探头的头勾在校准信号输出插座上,垂直方式开关置于 CH1 。 4 .测量电压 ( 1 )将各旋钮调到工作状态,使之出现扫描线。将电压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接地位置,调节 Y 轴“移位”旋钮使扫描线位于荧光屏幕中间,垂直方式开关置于使用通道。 ( 2 )根据被策电压类型,直流电耦合方式开关置“ DC ”( 注意电压的极性),交流电置“ AC ”。 ( 3 )将耦合方式开关再置于接地位置,然后按照直流电压极性的反方向,将扫描线调到荧光屏刻度线的最低或最高位置上,并将此线定为零电平线,此后不再动 Y “移位”旋钮。 ( 4 )测量直流电压值,选择“ DC ”位,选择 Dy 。被测点电压为: U=H ( div ) *Dy ( V/div ) *K ( 5 )测交流电压,选“ AC ”位,调节扫描线至屏幕中心,并将此线定为零电平线,此后不再动 Y “移位”旋钮。 接入被测电压,选择 Dy 。被测点电压为: u=H ( div ) *Dy ( V/div ) *K 4. 测量周期 测试前,对示波器各档扫速进行校准,并将扫描“微调”置“校准”位。 接入被测信号,调节示波器的有关旋钮,使波形的高度和宽度均比较合适,并移动波形至屏幕中心区和选择表示一个周期的被测点 A 、 B ,将这两点移到刻度线上以便读取具体长度值。 T=x ( cm ) *Dx ( t/cm ) /K 5. 测量频率 周期性重复信号的频率,可用示波器进行测量,用测周期的方法确定频率。根据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的关系,先测得信号周期,再换算为频率。 注意事项 1. 示波器要水平放置,不可倒置。 2. 示波器比较贵重,要爱护器材,轻拿轻放。 3. 遵守使用规则,定期进行维护。 技训专题三 焊接技术 实训目的 (一) 掌握焊接机理、焊接时间、焊接温度 (二) 掌握五步焊接法 (三) 了解合格焊点的质量标准及焊点缺陷产生的原因 (四) 熟练进行焊接 实训难点 (一) 五步焊接法 (二) 各种常见元件的焊接 子项目 (一) 焊接常识 (二) 焊接技术练习 (一) 焊接常识 实训器材 电烙铁、尖嘴钳、偏口钳、镊子、焊锡丝、松香焊剂、元件 知识准备 焊接技术的基本常识 实训课时 6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一. 焊接的基础知识 1 .锡焊是焊接的一种,它是将焊件和熔点比焊件低的焊料共同加热到锡焊温度,在焊件不熔化的情况下,焊料熔化并浸润焊接面,依靠二者原子的扩散形成焊件的连接。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点: ( 1 )焊料熔点低于焊件; ( 2 )焊接时将焊料与焊件共同加热到锡焊温度,焊料熔化而焊件不熔化; ( 3 )焊接的形成依靠熔化状态的焊料浸润焊接面,由毛细作用使焊料进入焊件的间隙,形成一个合金层,从而实现焊件的结合。 2 . 锡焊必须具备的条件 ( 1 ) 焊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 2 ) 焊件表面必须保持清洁; ( 3 ) 要使用合适的助焊剂; ( 4 ) 焊件要加热到适当的温度; ( 5 ) 合适的焊接时间。 3 .焊点合格的标准 ( 1 )焊点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可采用把被焊元器件的引线端子打弯后再焊接的方法。 ( 2 )焊接可靠,保证导电性能。 ( 3 )焊点表面整齐、美观:焊点的外观应光滑、清洁、均匀、对称、整齐、美观、充满整个焊盘并与焊盘大小比例合适。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焊点,才算是合格的焊点。如图 2-1 所示几种合格焊点的形状。判断焊点是否符合标准。 图 1 合格焊点 4 .焊接工具 常用的手工焊接工具是电烙铁,其作用是加热焊料和被焊金属,使熔融的焊料润湿被焊金属表面并生成合金。 ( 1 )电烙铁的结构 常见的电烙铁有直热式、感应式、恒温式,还有吸锡式电烙铁。直热式电烙铁它又可以分为内热式和外热式两种。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发热元件:俗称烙铁芯。它是将镍铬发热电阻丝缠在云母、陶瓷等耐热、绝缘材料上构成的。内热式与外热式主要区别在于外热式发热元件在传热体的外部,而内热式的发热元件在传热体的内部。 2 )烙铁头:作为热量存储和传递的烙铁头,一般用紫铜制成。 3 )手柄:一般用实木或胶木制成,手柄设计要合理,否则因温升过高而影响操作。 4 )接线柱:是发热元件同电源线的连接处。必须注意:一般烙铁有三个接线柱,其中一个是接金属外壳的,接线时应用三芯线将外壳接保护零线。 ( 2 ) 烙铁头的选择与修整 烙铁头的选择:烙铁头是贮存热量和传导热量。烙铁的温度与烙铁头的体积、形状、长短等都有一定的关系。(见图 2 所示) ( 3 )电烙铁的接触及加热方法 1 )电烙铁的接触方法:用电烙铁加热被焊工件时,烙铁头上一定要粘有适量的焊锡,为使电烙铁传热迅速,要用烙铁的侧平面接触被焊工件表面。 2 )电烙铁的加热方法:首先要在烙铁头表面挂有一层焊锡,然后用烙铁头的斜面加热待焊工件,同时应尽量使烙铁头同时接触印制板上焊盘和元器件引线 . 。 SHAPE \* MERGEFORMAT 图 3 ( a )小焊盘加热 ( b )大焊盘加热 图 2 烙铁头的形状 5 . 焊接材料 ( 1 )焊锡 常用的焊料是焊锡,焊锡是一种锡铅合金。锡的熔点为 232 ℃ ,铅为 327 ℃ ,锡铅比例为 60 : 40 的焊锡,其熔点只有 190 ℃ 左右,低于被焊金属,焊接起来很方便。机械强度是锡铅本身的 2 ~ 3 倍;而且降低了表面张力及粘度;提高了抗氧化能力。焊锡丝有两种,一种是将焊锡做成管状,管内填有松香,称松香焊锡丝,使用这种焊锡丝焊接时可不加助焊剂。另一种是无松香的焊锡丝,焊接时要加助焊剂。 2 、焊剂 由于金属表面同空气接触后都会生成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阻止焊锡对金属的润湿作用,焊剂就是用于清除氧化膜的一种专用材料。我们通常使用的有松香和松香酒精溶液。另有一种焊剂是焊油膏,在电子电路的焊接中,一般不使用它,因为它是酸性焊剂,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二.手工烙铁焊接技术 1、电烙铁的握法 为了人体安全一般烙铁离开鼻子的距离 通常以 30cm 为宜。电烙铁拿法有三种。反握法动作稳定,长时间操作不宜疲劳,适合于大功率烙铁的操作。正握法适合于中功率烙铁或带弯头电烙铁的操作。一般在工作台上焊印制板等焊件时,多采用握笔法。 ( a )反握法 ( b ) 正握法 ( c )握笔法 图 3 电烙铁的握法 2 、焊锡的基本拿法 焊锡丝一般有两种拿法。焊接时,一般左手拿焊锡,右手拿电烙铁。进行连续焊接时采用图( a )的拿法,这种拿法可以连续向前送焊锡丝。图( b )所示的拿法在只焊接几个焊点或断续焊接时适用,不适合连续焊接。 ( a )连续焊接时( b )只焊几个焊点时 图 4 焊锡的基本拿法 3 、 焊接操作注意事项 ( 1 )保持烙铁头的清洁 因为焊接时烙铁头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其表面很容易氧化并沾上一层黑色杂质形成隔热层,使烙铁头失去加热作用。 ( 2 )采用正确的加热方法 要靠增加接触面积加快传热,而不要用烙铁对焊件加力。应该让烙铁头与焊件形成面接触而不是点接触。 ( 3 ) 加热要靠焊锡桥 要提高烙铁头加热的效率,需要形成热量传递的焊锡桥。 ( 4 ) 在焊锡凝固之前不要使焊件移动或振动用镊子夹住焊件时,一定要等焊锡凝固后再移去镊子。 ( 5 ) 焊锡量要合适 过量的焊锡会增加焊接时间,降低工作速度。 ( 6 ) 不要用过量的焊剂 适量的焊剂是非常有必要的。过量的松香不仅造 成焊后焊点周围脏不美观,而且当加热时间不足时,又容易夹杂到焊锡中形成“夹渣”缺陷。 4 、焊接步骤 Ø 五步焊接法: ( 1 )准备施焊:烙铁头和焊锡靠近被焊工件并认准位置,处于随时可以焊接的状态,此时保持烙铁头干净可沾上焊锡。 ( 2 )加热焊件:将烙铁头放在工件上进行加热,烙铁头接触热容量较大的焊件。 ( 3 )熔化焊锡:将焊锡丝放在工件上,熔化适量的焊锡,在送焊锡过程中,可以先将焊锡接触烙铁头,然后移动焊锡至与烙铁头相对的位置,这样做有利于焊锡的熔化和热量的传导。此时注意焊锡一定要润湿被焊工件表面和整个焊盘。 ( 4 )移开焊锡丝:待焊锡充满焊盘后,迅速拿开焊锡丝,待焊锡用量达到要求后,应立即将焊锡丝沿着元件引线的方向向上提起焊锡。 ( 5 )移开烙铁:焊锡的扩展范围达到要求后,拿开烙铁,注意撤烙铁的速度要快,撤离方向要沿着元件引线的方向向上提起。 三.焊接练习 1 .选一废旧印制电路板,并准备若干元件(可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可控硅、集成块等),用以练习。 2 .通过焊接练习,进一步熟悉焊接知识,并掌握焊接步骤和要领。 (二)焊接技术练习 实训器材 电烙铁、尖嘴钳、偏口钳、镊子、焊锡丝、松香焊剂、各种常用元件 知识准备 焊接技术的基本常识 实训课时 6 课时 训练步骤 方法 一. 元件焊接练习 1 .选用旧印制电路板(或万能电路板),将准备的元件按类型进行分类,选择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发光二极管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备和选择)各 5 — 10 个,进行焊接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遵循五步焊接法,提高熟练程度。 2 . 焊接质量检查 ( 1 ) 目视检查:就是从外观上检查焊接质量是否合格,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用 3 ~ 10 倍放大镜进行目检,目视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 )是否有错焊、漏焊、虚焊。 2 )有没有连焊、焊点是否有拉尖现象。 3 )焊盘有没有脱落、焊点有没有裂纹。 4 )焊点外形润湿应良好,焊点表面是不是光亮、圆润。 5 )焊点周围是无有残留的焊剂。 6 )焊接部位有无热损伤和机械损伤现象。 ( 2 )手触检查:在外观检查中发现有可疑现象 时,采用手触检查。主要是用手指触摸元器件有无松动、焊接不牢的现象,用镊子轻轻拨动焊接部或夹住元器件引线,轻轻拉动观察有无松动现象。 二.焊点缺陷产生的原因 1 .桥接:桥接是指焊锡将相邻的印制导线连接起来。时间过长、焊锡温度过高、烙铁撤离角度不当造成的。 2 .拉尖:焊点出现尖端或毛刺。原因是焊料过多、助焊剂少、加热时间过长、焊接时间过长、烙铁撤离角度不当。 3 .虚焊:焊锡与元器件引线或与铜箔之间有明显黑色界线,焊锡向界线凹陷。原因是印制板和元器件引线未清洁好、助焊剂质量差、加热不够充分、焊料中杂质过多。 4 .松香焊:焊缝中还将夹有松香渣。主要是焊剂过多或已失效、焊剂未充分挥发作用、焊接时间不够、加热不足、表面氧化膜未去除。 5 .铜箔翘起或剥离:铜箔从印制电路板上翘起,甚至脱落。主要原因是焊接温度过高,焊接时间过长、焊盘上金属镀层不良。 6 .不对称:焊锡末流满焊盘。主要是焊料流动性差、助焊剂不足或质量差、加热不足。 7 .汽泡和针孔:引线根部有喷火式焊料隆起,内部藏有空洞,目测或低倍放大镜可见有孔。主要是引线与焊盘孔间隙大、引线浸润性不良、焊接时间长,孔内空气膨胀。 8 .焊料过多:焊料面呈凸形。主要是焊料撤离过迟。 9 .焊料过少:焊接面积小于焊盘的 80 %,焊料未形成平滑的过渡面。主要是焊锡流动性差或焊丝撤离过早、助焊剂不足、焊接时间太短。 10 .过热:焊点发白,无金属光泽,表面较粗糙,呈霜斑或颗粒状。主要是烙铁功率过大,加热时间过长、焊接温度过高过热。 11 .松动:外观粗糙,似豆腐渣一般,且焊角不匀称, 导线或元器件引线可移动。主要是焊锡未凝固前引线移动造成空隙、引线未处理好(浸润差或不浸润)。 12 .焊锡从过孔流出:焊锡从过孔流出。主要原因是过孔太大、引线过细、焊料过多、加热时间过长、焊接温过高过热。 技训专题四 元器件装配工艺要求 知识准备: 1、 装配工艺要求: ( 1 )电阻、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除外)均采用水平安装,贴紧印制板,电阻的色环方向应该一致。 ( 2 )发光二极管直立安装,底面离印制板 6 ± 2mm 。 ( 3 )三极管、单向可控硅、场效应管采用直立安装,底面离印制板 5 ± 1mm 。 ( 4 )电解电容器、涤沦电容尽量插到底,元件底面离印制板最高不能大于 4mm 。元片电容器底面离印制板一般为 2mm ~ 4mm 。 ( 5 )微调电位器尽量插到底,不能倾斜,三只脚均需焊接。 ( 6 )扳手开关用配套螺母安装,开关体在印制板的导线面,扳手在元件面。 ( 7 )输入、输出变压器装配紧贴印制板。 ( 8 )集成电路、继电器、轻触式按钮开关底面与印制板贴紧。 ( 9 )电源变压器用螺钉紧固在印制电路板上,螺母均放在导线面,伸长的螺钉用作支撑(印制电路板的四角也可安上螺钉)。靠印制电路板上的一只紧固螺母下垫入接线片,用于固定 220V 电源线。变压器次级绕组向内,引出线焊在印制板上。若只需使用其中一组,多余的引出线用绝缘胶布包妥后压在变压器下。变压器初级绕组向外,接电源线,引出线和电源线接头焊接后,需用绝缘胶布包妥,绝不允许露出线头。 ( 10 )插件装配美观、均匀、端正、整齐、不能歪斜、高矮有序。 ( 11 )所有插入焊片孔的元器件引线及导线均采用直脚焊,剪脚留头在焊面以上± 0.5 mm ,焊点要求圆滑、光亮、防止虚焊、搭焊和散锡。 准备材料: 1 、元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 2 、工具:万用表、镊子、钳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练、小组比赛、教师抽查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 1 、教师讲解装配工艺要求。 2 、学生根据工艺要求对元器件进行整形,各组组长检查。 3 、小组之间互相比赛,找出整形最好的一组。 4 、教师抽查学生。 操作方法: 学生利用工具在电路板上进行元器件的整形。 注意事项: 1 、元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端面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2 、怕热元件要求引线增长,成型时应绕环。 3 、元器件的标志方向应按照图纸规定的要求,安装后能看清元件上的标志。若装配图上没有指明方向,则应使标记向外易于辨认,并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读出。 4 、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标称值应处在便于查看的位置。 6 、元件成形后不允许有机械损伤。 技训专题五 电路组装与调试 实训目的 (一)电子线路组装与调试 实训难点 电子线路调试 子 项 目 一.直流稳压电源 二.限流式稳压电源 (一) NPN 型限流式稳压电源 (二) PNP 型限流式稳压电源 三.截止式稳压电源 (一) NPN 型截止式稳压电源 (二) PNP 型截止式稳压电源 四.闪光灯电路 (一) NPN 型闪光灯电路 (二) PNP 型闪光灯电路 五.可调恒流源 (一) NPN 型可调恒流源 (二) PNP 型可调恒流源 六、流光灯电路 (一) NPN 型流光灯电路 (二) PNP 型流光灯电路 七.台灯调光电路 八.熄火报警电路 九.模拟知了 十.变音门铃 一.直流稳压电源 实训一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路安装 实训目的: ( 1 )练习元器件的检测(光敏三极管、扬声器) ( 2 )练习焊接技术。 (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经过变压器 T 降压后的交流是经桥式整流电路 VD1 — VD4 变成了单方向的直流电。再利用滤波电容器 C 滤除其中的交流成分,得到波动较小的直流电,再利用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特性组成的稳压电路是一种最简单的稳压电路,适用小功率和对稳压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该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值取决于 VD5 的稳压值。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VD1 — VD4 整流二极管 IN4001*4 C 电解电容器 470 μ F/25V RP1 微调电位器 1K Ω RP2 微调电位器 10K Ω R1 电阻 240 Ω R2 电阻 510 Ω VD5 稳压二极管 2CW56 ( 7V — 8.8V ) T 变压器 220V/18V F 熔断丝 0.5A 熔断丝座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原理图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压调试电路。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3.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4.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5.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6. 焊接电路时注意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7.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8.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9.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 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路调试 实训目的: ( 1 )练习故障排除法 ( 2 )练习使用示波器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模仿训练方法、反馈训练方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调试与检测: ( 1 )检查元器件安装正确无误后,用烙铁将断口 B 、 C 、 E 连接好方可通电。特别注意检查电源变压器初、次、级是否正常? 220V 电源线是否安全?二极管极性是否正确?滤波电容器极性是否正确? ( 2 )根据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把示波器调节好。将垂直输入灵敏度步进式选择开关置“ 10V/DIV ”挡,触发信号极性开关置“ DC ”直流耦合状态。时基扫速步进式选择开关置“ 2MS/DIV ”挡,触发信号极性开关置“ + ”。触发信号源选择开关置于“ INT ”。 ( 3 )用示波器探头分别测量电源变压器次级、整流二极管输出端和滤波电容两端的波形(测量滤波电容器波形前应先把电容 C 左边的断口 D 用烙铁焊接好)。把测量到的波形绘制在技训表中。 ( 4 )将万用表拨到 R*1K 挡,在稳压管不接入的状态下,测量 RP1 ,使其阻值分别为 1K 、 750 Ω、 500 Ω、 250 Ω、 0 Ω;改变负载电阻中的 PR2 的阻值;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直流电压挡测量输出电压 VO 变化情况,把每次测得的变化数据记录在技训表中,并得出结论。 ( 5 )将万用表拨到直流电流挡,表棒串接在 VD5 上方断口 F 两端,调节微调电位器 RP1 的阻值,使通过 VD5 的电流每次分别为 1MA 、 2MA 、 10MA 、 15MA 。然后万用表拨到直流电压挡,表棒测在负载电阻 RL 两端,改变微调电位器 RP2 的阻值,分别测量输出电压 VO 变化情况。把每次测得的数据记录在技训表中,得出结论后与未接入稳压二极管时进行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得出结论记录在技训表中(每次测电流时,要把 F 断口处断开,测输出电压要把断口 F 处焊接好)。 2 、直流电源通电前自检方法: ( 1 )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次级线圈绝对不能装反。如果装反,电源变压器将烧毁,造成供电线路损坏。自检方法是:用万用表的 R*100 挡,测量电源线插头两端,其直流电阻约为几百欧,再在线路板上测量变压器次级直流电阻,阻值约为几欧姆,则电源变压器初、次级线圈装配错误,应拆下按要求重新装配。装好后,按上述自检方法再进行检查一遍。 ( 2 )整流二极管的自检方法,利用万用表的欧姆 R*10 挡,对照装配图进行测量,判断二极管的极性是否正确。 ( 3 )在装配图滤波电容前,用万用表检测电解电容器的极性标号是否正确。在通电前根据装配图进行外表检查即可。 以上三部分在通电前应重点进行检查,稍有马虎易出故障。检查故障要在断电情况下进行,注意安全。另外注意烙铁不要把电源线的外绝缘层烫伤。 3 、技能训练: ( 1 )用烙铁将 VD2 开路,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各点的波形和电压变化情况。最后把断口 B 封好。 ( 2 )用烙铁将 VD1 开路,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各点的波形和电压变化情况。最后把断口 C 封好。 ( 3 )用烙铁将 VD1 短路,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量各点的波形和电压变化情况。 (三) 将制作、调试结果填入表 2 — 1 中。 画 出 被 测 波 形 变压器次级两端 滤波电容 C 两端 负载电阻 RL 两端 调节 RP1 的阻值,分别为: 1K Ω 750 Ω 500 Ω 200 Ω 0 Ω 改变 RP2 的阻值,记录输出电压变化范围 /V 调节 RP1 的阻值,使流过 VD5 的电流分别为: 1mA 2mA 5mA 10mA 15mA 改变 RP2 的阻值,记录输出电压变化范围 /V 调试中出现故障及排除 二 . 限流式稳压电源 (一) NPN 限流式直流稳压电源 实训一 .NPN 限流式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 (NPN 限流式 ) 实训目的: ( 1 )提高学生元器件检测的速度和质量。 ( 2 )练习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 (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中 R1 、 VD5 组成分压电路,确定晶体管 VT3 发射极电位,电源工作时,输出电流 IL 同时通过电阻 R6 ,在它上面产生电压降 VR6 , VR6=IL*R6 ,其极性为右正左负。因此, VT3 发射结上的电压 VBE3=VR6 — VD5 ,稳压电源正常工作时, IL 较小,它在 R6 上的电压降不足以使 VT3 导通,所以 VT3 等保护电路不妨碍电源工作。当发生短跑或负载变化使输出电流增大时, VR6 也随着增大,使 VT3 的基极电位升高,当输出电流大到一定值时, VT3 将导通,使调整管因基极电位降低而趋于截止,限制了输出电流。这种保护电路的优点是:它的工作状态受输出电压影响较小,适合在输出电压经常变动的稳压电源中使用。这个电路多少要增加点电源内阻,所以在保证保护电路可靠的前提下, R6 应尽量选用小些。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T 变压器 220V/12V VD1 — VD4 整流二极管 IN4007*4 VD5 二极管 IN4007*4 VD6 稳压二极管 6V C1 电解电容器 220 μ F/25V C2 电解电容器 47 μ F/25V C3 电解电容器 100 μ F/25V VT1 三极管 D325 VT2 、 VT3 三极管 9013*2 R1 电阻 11K Ω R2 电阻 15K Ω R3 电阻 1K Ω R4 电阻 2K Ω R5 电阻 3.9K Ω R6 电阻 1 Ω RP 电位器 10K Ω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NPN 限流式直流稳压电源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数据测量 (NPN 限流式 )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限流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 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1、 RP 置上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VR4 VT2 管的 VE2 VR5 电容 C1 的电压 VRP 电容 C2 的电压 VD5 电容 C3 的电压 IR3 2 、 RP 置下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1 管的 VC2 VR3 VT1 管的 VB2 VR4 VT1 管的 VE2 VR5 电容 C1 的电压 VRP 电容 C2 的电压 VD5 电容 C3 的电压 IR3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正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黑表笔接地,即接电容的下端。 3、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实训三 .NPN 型限流式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NPN 型限流式)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电路中出现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练习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VO 不可调 VO 无输出 VO 比较大且不可调 VO 比较小且不可调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1 断路 C1 短路 C3 短路 VT1 的 B 、 C 极互换 VT1 的 B — E 断路 VT1 的 C — E 断路 VT1 的 C — E 短路 R3 开路 RP 中心抽头接触不良 RP 中心抽头断路 VT2 的 C — E 短路 VT2 的 B — E 短路 VT2 开路 VT6 装反极性 VT1 集射间短路 电阻 R5 短路 电阻 R3 虚焊 VD5 极性接反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二) PNP 型限流式直流稳压电源 实训一 .PNP 限流式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 实训名称: 限流式稳压电路安装 实训目的: ( 1 )提高学生元器件检测的速度和质量。 ( 2 )练习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 (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中 R1 、 VD5 组成分压电路,确定晶体管 VT3 发射极电位,电源工作时,输出电流 IL 同时通过电阻 R6 ,在它上面产生电压降 VR6 , VR4=IL*R6 ,其极性为右正左负。因此, VT3 发射结上的电压 VBE3=VR6 — VD5 ,稳压电源正常工作时, IL 较小,它在 R6 上的电压降不足以使 VT3 导通,所以 VT3 等保护电路不妨碍电源工作。当发生短跑或负载变化使输出电流增大时, VR6 也随着增大,使 VT3 的基极电位升高,当输出电流大到一定值时, VT3 将导通,使调整管因基极电位降低而趋于截止,限制了输出电流。这种保护电路的优点是:它的工作状态受输出电压影响较小,适合在输出电压经常变动的稳压电源中使用。这个电路多少要增加点电源内阻,所以在保证保护电路可靠的前提下, R6 应尽量选用小些。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T 变压器 220V/12V VD1 — VD4 整流二极管 IN4007*4 VD5 二极管 IN4007*4 VD6 稳压二极管 6V C1 电解电容器 220 μ F/25V C2 电解电容器 47 μ F/25V C3 电解电容器 100 μ F/25V VT1 三极管 B511 VT2 、 VT3 三极管 9012*2 R1 电阻 11K Ω R2 电阻 15K Ω R3 电阻 1K Ω R4 电阻 2K Ω R5 电阻 3.9K Ω R6 电阻 1 Ω RP 电位器 10K Ω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PNP 型限流式稳压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限流式稳压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限流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 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1 、 RP 置上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VR4 VT2 管的 VE2 VR5 电容 C1 的电压 VRP 电容 C2 的电压 VD5 电容 C3 的电压 IR3 2 、 RP 置下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VR4 VT2 管的 VE2 VR5 电容 C1 的电压 VRP 电容 C2 的电压 VD5 电容 C3 的电压 IR3 注意事项 : 5、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6、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负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红表笔接地,即接电容的下端。 7、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8、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实训三 . 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PNP 型限流式)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 NPN 型限流式)的调试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电路中出现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练习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VO 不可调 VO 无输出 VO 比较小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1 断路 C1 短路 C3 短路 VT1 的 B 、 C 极互换 VT1 的 B — E 断路 VT1 的 C — E 断路 VT1 的 C — E 短路 R3 开路 RP 中心抽头接触不良 RP 中心抽头断路 VT2 的 C — E 短路 VT2 的 B — E 短路 VT2 开路 VT6 装反极性 VT1 集射间短路 电阻 R5 短路 电阻 R3 虚焊 VD5 极性接反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三 . 截止式直流稳压电源 (一) NPN 型截止式稳压电源 实训一 .NPN 型截止式稳压电源的安装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 (NPN 截止式 ) 实训目的: 1. 提高学生元器件检测的速度和质量。 2. 练习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中,晶体管 VT3 称为“保护管”,它的发射极接在电源输出端。稳压电源正常工作时,它的电位保持稳定。事先选择好 VT3 的基极电位,即调节好 RP2 ,使 VT3 的基极电位比发射极电位略“低”一点,也就是说,让 VT4 的发射极加上反向偏压,这时保护管 VT3 截止,不影响稳压电源的正常工作。当负载短路时,稳压电源输出端正极接“地”, VT3 发射极电位也随着降低,变成低于基极电位,这时发射极加上了正向偏压,使 VT3 导通。由于 VT3 的集电极与调整管的基极相连,使调整管截止,切断输出电流,起到保护作用。这种电路保护动作灵敏可靠,不影响电源性能,但因保护管的工作状态与输出电大市场高低有关,所以不宜用在输出电压要随时调整的电源中。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T 变压器 220V/12V VD1 — VD4 整流二极管 IN4007*4 VD5 — VD6 二极管 IN4007*2 C1 电解电容器 220 μ F/25V C2 电解电容器 47 μ F/25V C3 电解电容器 100 μ F/25V VT1 三极管 D325 VT2 、 VT3 三极管 9013*2 R1 电阻 2K Ω R2 电阻 680 Ω R3 电阻 1.6K Ω RP1 电位器 1K Ω RP2 电位器 10K Ω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NPN 截止式直流稳压电源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数据测量 (NPN 截止式 )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限流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2、 RP1 置上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IR1 VT2 管的 VE2 IR2 电容 C1 的电压 VT3 管的 VC3 电容 C2 的电压 VT3 管的 VB3 电容 C3 的电压 VT3 管的 VE3 2 、 RP1 置下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IR1 VT2 管的 VE2 IR2 电容 C1 的电压 VT3 管的 VC3 电容 C2 的电压 VT3 管的 VB3 电容 C3 的电压 VT3 管的 VE3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正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黑表笔接地,即接滤波电容的下端。 3.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实训三 .NPN 型截止式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NPN 型截止式)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电路中出现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练习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VO 不可调 VO 无输出 VO 比较小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1 断路 C1 短路 C3 短路 VT1 的 B 、 C 极互换 VT1 的 B — E 断路 VT1 的 C — E 断路 VT1 的 C — E 短路 R3 开路 RP 中心抽头接触不良 RP 中心抽头断路 VT2 的 C — E 短路 VT2 的 B — E 短路 VT2 开路 VT6 装反极性 VT1 集射间短路 电阻 R5 短路 电阻 R3 虚焊 VD5 极性接反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二) PNP 截止式直流稳压电源 实训一 PNP 截止式直流稳压电源安装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 (PNP 截止式 ) 实训目的: 1. 提高学生元器件检测的速度和质量。 2. 练习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中,晶体管 VT3 称为“保护管”,它的发射极接在电源输出端。稳压电源正常工作时,它的电位保持稳定。事先选择好 VT3 的基极电位,即调节好 RP2 ,使 VT3 的基极电位比发射极电位略“低”一点,也就是说,让 VT4 的发射极加上反向偏压,这时保护管 VT3 截止,不影响稳压电源的正常工作。当负载短路时,稳压电源输出端正极接“地”, VT3 发射极电位也随着降低,变成低于基极电位,这时发射极加上了正向偏压,使 VT3 导通。由于 VT3 的集电极与调整管的基极相连,使调整管截止,切断输出电流,起到保护作用。这种电路保护动作灵敏可靠,不影响电源性能,但因保护管的工作状态与输出电大市场高低有关,所以不宜用在输出电压要随时调整的电源中。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T 变压器 220V/12V VD1 — VD4 整流二极管 IN4007*4 VD5 — VD6 二极管 IN4007*2 C1 电解电容器 220 μ F/25V C2 电解电容器 47 μ F/25V C3 电解电容器 100 μ F/25V VT1 三极管 B511 VT2 、 VT3 三极管 9012*2 R1 电阻 2K Ω R2 电阻 680 Ω R3 电阻 1.6K Ω RP1 电位器 1K Ω RP2 电位器 10K Ω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PNP 截止式直流稳压电源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数据测量 (PNP 截止式 )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截止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4、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3、 RP1 置上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IR1 VT2 管的 VE2 IR2 电容 C1 的电压 VT3 管的 VC3 电容 C2 的电压 VT3 管的 VB3 电容 C3 的电压 VT3 管的 VE3 2 、 RP1 置下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IR1 VT2 管的 VE2 IR2 电容 C1 的电压 VT3 管的 VC3 电容 C2 的电压 VT3 管的 VB3 电容 C3 的电压 VT3 管的 VE3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负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红表笔接地,即接滤波电容的下端。 3.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实训三 PNP 型截止式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实训名称: 直流稳压电源的调试( NPN 型截止式)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解决电路中出现故障进行排除能力。 3. 进一步理解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练习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VO 不可调 VO 无输出 VO 比较小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1 断路 C1 短路 C3 短路 VT1 的 B 、 C 极互换 VT1 的 B — E 断路 VT1 的 C — E 断路 VT1 的 C — E 短路 R3 开路 RP 中心抽头接触不良 RP 中心抽头断路 VT2 的 C — E 短路 VT2 的 B — E 短路 VT2 开路 VT6 装反极性 VT1 集射间短路 电阻 R5 短路 电阻 R3 虚焊 VD5 极性接反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四 . 闪光灯电路 (一) NPN 型闪光灯电路 实训一 . NPN 型闪光灯电路的安装 实训名称: 闪光灯的电路安装 实训目的: 1. 提高学生检测元器件的速度和质量 2. 练习并提高焊接技术。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经过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后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做为 VT1 、 VT2 两个三极管组成的振荡电路的电源,其工作过程是: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由于左右两部分电路总是存在差异,假设 VC1 高于 VC2 ,通过 C1 的耦合使 VB2 增强,经过 VT2 三极管的作用,使 VC1 降低,经过 C2 的反馈,使 VB1 降低,经过 VT1 三极管的作用,使 VC2 进一步升高。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此正反馈过程迅速使 VT1 迅速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导致 VD5 导通发亮,而 VT2 迅速进入截止状态,导致 VD6 截止,发光二极管 VD6 不亮,这是一个暂态,由于电容 C1 、 C2 的充放电,这一状态是不稳定的。在此期间,由于 C2 的放电导致 VB1 降低,致使 VT1 进入截止状态,导致 VD5 不亮;同时 C1 的充电导致 VT2 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导致 VD6 导通发亮,进入第二个暂态,同样,这一状态也不能持久,再经过 C1 、 C2 的充、放电,电路又将从第二暂态,返回到第一暂态,如此反复循环,使 VD6 、 VD7 交替发亮,造成“闪光”的效果。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VD1 — VD4 整流二极管 IN4007*4 C 电解电容器 100 μ F/25V C1 、 C2 电解电容器 22 μ F/16V R1 电阻 680 Ω R2 电阻 3K R3 电阻 47K Ω R4 电阻 47K Ω *2 R5 电阻 1K Ω VD5 稳压二极管 2CW56 ( 5.1V ) VD6 、 VD7 发光二极管 红、绿色 VT1 、 VT2 发光二极管 红、绿色 T 变压器 220V/12V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 NPN 型闪光灯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闪光灯电路调试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A VT1 管的 VC1 VB VT2 管的 VC2 电容 C1 的电压 VT1 管的 VB1 电容 C2 的电压 VT2 管的 VB2 电容 C3 的电压 IR1 电容 C2 、 C3 断开时 VT1 管的 VC1 VR1 VT2 管的 VC2 VR2 VT1 管的 VB1 VR3 VT2 管的 VB2 VR4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正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黑表笔接地,即接电容的下端。 3.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5. 在测量三极管各极电压、电容两端电压时会出现万用表指针来回摆动的现象,这是因为电容的充放电造成,记数时可记下其摆动的范围。 实训三 . NPN 型闪光灯电路的调试 实训名称: 闪光灯电路调试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练习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VD6 、 VD7 都不亮 VD6 、 VD7 只亮不闪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2 断路 C3 断路 VT1 的集电极开路 VT2 的基极开路 C2 短路 C3 短路 C2 极性接反 稳压管极性接反 电阻 R2 断开 电阻 R4 短路 VT2 基射间短路 VT1 集射间短路 电阻 R5 短路 电阻 R3 虚焊 VD5 极性接反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二) PNP 型闪光灯电路 实训一 . PNP 型闪光灯电路的安装 实验名称: PNP 型闪光灯的电路安装 实验目的: 1 、提高学生检测元器件的速度和质量 2 、练习元器件整形、插件、焊接技术。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4 、理解闪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经过变压器、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后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做为 VT1 、 VT2 两个三极管组成的振荡电路的电源,其工作过程是: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由于左右两部分电路总是存在差异,假设 VC2 低于 VC1 ,通过 C2 的耦合使 VB1 降低,经过 VT1 三极管的作用,使 VC1 升高,经过 C1 的反馈,使 VB2 升高,经过 VT2 三极管的作用,使 VC2 进一步降低。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此正反馈过程迅速使 VT1 迅速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导致 VD6 导通发亮,而 VT2 迅速进入截止状态,导致 VD7 截止不亮,这是一个暂态,由于电容 C1 、 C2 的充放电,这一状态是不稳定的。在此期间,由于 C2 的作用导致 VB1 升高,致使 VT1 进入截止状态,导致 VD6 不亮;同时 C1 的作用导致 VT2 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导致 VD7 导通发亮,进入第二个暂态,同样,这一状态也不能持久,再经过 C1 、 C2 的充、放电,电路又将从第二暂态,返回到第一暂态,如此反复循环,使 VD6 、 VD7 交替发亮,造成“闪光”的效果。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VD1 — VD4 整流二极管 IN4007*4 C 电解电容器 100 μ F/25V C1 、 C2 电解电容器 22 μ F/16V R1 电阻 680 Ω R2 电阻 3K R3 电阻 47K Ω R4 电阻 47K Ω *2 R5 电阻 1K Ω VD5 稳压二极管 2CW56 ( 5.1V ) VD6 、 VD7 发光二极管 红、绿色 VT1 、 VT2 三极管 9012*2 T 变压器 220V/12V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PNP 型闪光灯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验名称: PNP 型闪光灯电路调试 实验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闪求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验记录数据表: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A VT1 管的 VC1 VB VT2 管的 VC2 电容 C1 的电压 VT1 管的 VB1 电容 C2 的电压 VT2 管的 VB2 电容 C3 的电压 IR1 电容 C2 、 C3 断开时 VT1 管的 VC1 VR1 VT2 管的 VC2 VR2 VT1 管的 VB1 VR3 VT2 管的 VB2 VR4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负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红表笔接地,即接电容的下端。而红表笔接所测点。 3 、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5 、测量三极管各极电压、电容两端电压时会出现万用表指针来回摆动的现象,这是因为电容的充放电造成,记数时可记下其摆动的范围。 实训三 .PNP 型闪光灯电路的调试 实验名称: PNP 型闪光灯电路调试 实验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闪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练习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VD6 、 VD7 都不亮 VD6 、 VD7 只亮不闪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2 断路 C3 断路 VT1 的集电极开路 VT2 的基极开路 C2 短路 C3 短路 C2 极性接反 稳压管极性接反 电阻 R2 断开 电阻 R4 短路 VT2 基射间短路 VT1 集射间短路 电阻 R5 短路 电阻 R3 虚焊 VD5 极性接反 注意事项: 1 、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五.可调恒流源电路 (一) NPN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 实训一 NPN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的安装 实训名称: NPN 型 可调恒流源的安装 实训目的: 1. 提高学生元器件检测的速度和质量。 2. 练习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中 ,R4 、 R5 、 RP 组成取样电路,提供取样信号; VT1 做为可调恒流源的调整管 ,VT2 是比较放大管 ,R2 和 VD5 组成了基准环节 , 提供基准电压 ,VT3 和 R1 组成限流式保护电路。当 RL 上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取样电路取出部分信号与基准电压在比较放大级比较放大后,送到调整部分,经过调整使流过 RL 上的电流趋于稳定。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T 变压器 220V/12V Z 针式插座位 CH2.5-2 VD1 — VD4 整流二极管 IN4007*4 VD5 发光二极管 绿色 C1 电解电容器 220 μ F/25V VT2 、 VT3 三极管 9013*2 VT1 三极管 8050 R1 电阻 15 Ω R2 、 R4 、 R5 电阻 2K Ω R3 电阻 3.9K Ω R6 电阻 510 Ω RL 电阻 300 Ω RP 电位器 2K Ω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NPN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NPN 型 可调恒流源的数据测量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可调恒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1.RP 置上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3 管的 VC3 VO VT3 管的 VB3 VR1 VT3 管的 VE3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VR4 VT2 管的 VE2 VR5 电容 C1 的电压 VRP VD5 上的电压 VRL VR6 IRL 2.RP 置下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3 管的 VC3 VO VT3 管的 VB3 VR1 VT3 管的 VE3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VR4 VT2 管的 VE2 VR5 电容 C1 的电压 VRP VD5 上的电压 VRL VR6 IRL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正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黑表笔接地,即接电容的下端。 3.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实训三 NPN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的调试 实训名称: NPN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 的调试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电路中出现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可调恒流源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练习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VO 不可调 VO 无输出 VO 比较大且不变 VO 比较小且不变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1 断路 C1 短路 电阻 R2 短路 电阻 R3 虚焊 VT3 的 B 、 C 极互换 VT3 的 B — E 断路 VT3 的 C — E 断路 VT3 的 C — E 短路 R2 开路 RP 中心抽头接触不良 RP 中心抽头断路 VT2 的 C — E 短路 VT2 的 B — E 短路 VT2 开路 VT6 装反极性 VT1 集射间短路 电阻 R6 短路 电阻 R6 断开 VD5 极性接反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二) PNP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 实训一 PNP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的安装 实训名称: PNP 型 可调恒流源的安装 实训目的: 1. 提高学生元器件检测的速度和质量。 2. 练习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中 ,R4 、 R5 、 RP 组成取样电路,提供取样信号; VT3 做为可调恒流源的调整管 ,VT2 是比较放大管 ,R2 和 VD5 组成了基准环节 , 提供基准电压 ,VT1 和 R1 组成限流式保护电路。当 RL 上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取样电路取出部分信号与基准电压在比较放大级比较放大后,送到调整部分,经过调整使流过 RL 上的电流趋于稳定。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T 变压器 220V/12V Z 针式插座位 CH2.5-2 VD1 — VD4 整流二极管 IN4007*4 VD5 发光二极管 红色 C1 电解电容器 220 μ F/25V VT1 、 VT2 三极管 9013*2 VT3 三极管 8550 R1 电阻 15 Ω R2 、 R4 、 R5 电阻 2K Ω R3 电阻 3.9K Ω R6 电阻 510 Ω RL 电阻 300 Ω RP 电位器 2K Ω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PNP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PNP 型 可调恒流源的数据测量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可调恒流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1.RP 置上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VR4 VT2 管的 VE2 VR5 电容 C1 的电压 VRP VD5 上的电压 VRL VR6 IRL 2.RP 置下端: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O VT1 管的 VB1 VR1 VT1 管的 VE1 VR2 VT2 管的 VC2 VR3 VT2 管的 VB2 VR4 VT2 管的 VE2 VR5 电容 C1 的电压 VRP VD5 上的电压 VRL VR6 IRL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虽然是由 PNP 型三极管组成的电路,但由于是正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黑表笔接地,即接电容的下端,红表笔接待测点。 3.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实训三 PNP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的调试 实训名称: PNP 型可调恒流源电路 的调试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电路中出现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可调恒流源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练习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VO 不可调 VO 无输出 VO 比较大且不变 VO 比较小且不变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1 断路 C1 短路 电阻 R2 短路 电阻 R3 虚焊 VT1 的 B 、 C 极互换 VT1 的 B — E 断路 VT1 的 C — E 断路 VT1 的 C — E 短路 R2 开路 RP 中心抽头接触不良 RP 中心抽头断路 VT2 的 C — E 短路 VT2 的 B — E 短路 VT2 开路 VT6 装反极性 VT1 集射间短路 电阻 R6 短路 电阻 R6 断开 VD5 极性接反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六 流光灯电路 (一) NPN 型流光灯电路 实训一 NPN 型流光灯电路的安装 实训名称: NPN 型 流光灯电路的安装 实训目的: 1 、提高学生元器件检测的速度和质量。 2 、练习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4 、理解流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由 VT1 、 VT2 、 VT3 三个三极管组成三个结构相同开关电路,分别控制相应的一组发光二极管,做为开关使用的三极管受电容 C2 、 C3 、 C4 的控制,当电容充电电压达到三极管导通时,三极管导通,对应的一组发光二极管就会发亮。比如,当 VT1 导通时,第一组发光二极管发亮。由于 VD5 ~ VD10 的作用,使三个三极管相互控制,导致任一时刻只有一组发光二极管发亮,而其它两组处于截止状态。具体原理是:某一个时刻,当 C2 充电比较快时,就会使 VT1 首先导通,导致第一组发光二极管发亮,此时会相应的出现四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 C2 通过 VT1 放电, C2 上的电压在降低;第二种现象是: VT1 导通的瞬间,会使 C3 通过 VD6 、 VT1 放电,使 C3 上的电压降低,则 VT2 就会处于截止状态,那么第二组发光二极管不亮;第三种现象是: C2 充电升高,又会通过 VD10 使 VT3 升高,导致第三组发光二极管不亮;第四种现象是:此时的 C4 继续充电。即此时的情况是: C2 、 C3 放电,而 C4 却充电, C4 充电的结果,就会使第三组发光二极管发亮,而第一组、第二组就处于不亮状态。依次分析:下一时刻,电容 C2 、 C4 放电, C3 充电,这就会导致出现第二组发光二极管发亮,而其它两组不亮。如此循环,导致三组发光二极管交替发亮,造成“流光”效果。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T 变压器 220V/12V VD1 ~ VD10 整流二极管 IN4007*10 VD11 ~ VD16 发光二极管 红、绿、白色各 2 个 C1 ~ C4 电解电容器 470 μ F/25V VT1 ~ VT3 三极管 9013*3 R1 、 R2 、 R5 电阻 5.1K Ω R3 、 R4 、 R6 电阻 51 Ω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且调零时间不能过长。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采用卧式安装的元件 , 要注意元件的标志应向外 , 并且同一元件 , 应保持标志方向一致 . 6.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7.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8.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9.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10.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1.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12. 通过调试之前应认真检查 : 比如 : 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极性,还有电路连线是否正确,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实训二 NPN 型流光灯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NPN 型流光灯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流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D6 VT1 管的 VB1 VD7 VT2 管的 VC2 VD8 VT2 管的 VB2 VD9 VT3 管的 VB3 VD10 VT3 管的 VC3 VR1 电容 C1 的电压 VR2 电容 C2 的电压 VR3 电容 C3 的电压 VR4 电容 C4 的电压 VR5 VD5 VR6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负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红表笔接地,即接电容的下端。 3.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实训三 NPN 型流光灯电路的调试 实训名称: NPN 型流光灯电路的调试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电路中出现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流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训练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三组发光二极管全不亮 三组全亮但不流动 第一组常亮,另两组不亮 第二组常亮,另两组不亮 第三组常亮,另两组不亮 第一、二两组亮,而另一组不亮 第一、三两组亮,而另一组不亮 第二、三两组亮,而另一组不亮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1 断路 C2 断路 C3 断路 C4 断路 VD5 反接 VD5 击穿 VD5 断开 VD6 反接 VD6 击穿 VD6 断开 VD7 反接 VD7 击穿 VD8 反接 VD8 击穿 VD9 反接 VD9 击穿 VD10 反接 VD10 击穿 VD11 反接 VD11 击穿 VT1 的 B — E 短路 VT1 的 B — E 断路 VT2 的 C — E 断路 VT2 的 C — E 短路 VT3 的 C — B 短路 VT2 的 C — E 互换 VT2 开路 VT3 的 C — B 短路 R1 短路 R1 开路 R3 短路 R3 开路 R6 短路 R6 开路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3. 反接处理则应将元件拆下,拆元件时,应用相应的吸锡器,注意不能将焊盘脱落,元器件防止损坏。 (二) PNP 型流光灯电路 实训一 PNP 型流光灯电路的安装 实训名称: PNP 型 流光灯电路的安装 实训目的: 1. 提高学生元器件检测的速度和质量。 2. 练习焊接技术,提高焊接质量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4. 理解流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由 VT1 、 VT2 、 VT3 三个三极管组成三个结构相同开关电路,分别控制相应的一组发光二极管,做为开关使用的三极管受电容 C2 、 C3 、 C4 的控制,当电容充电电压达到三极管导通时,对应的一组发光二极管就会发亮。比如,当 VT1 导通时,第一组发光二极管发亮。由于 VD5 ~ VD10 的作用,使三个三极管相互控制,导致任一时刻只有一组发光二极管发亮,而其它两组处于截止状态。具体原理是:某一个时刻,当 C2 充电比较快时,会使 VT1 的基极电位降低,导致 VT1 首先导通,第一组发光二极管发亮,此时会相应的出现四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 C2 通过 VT1 放电, C2 上的电压在降低,导致 VT1 的基极电位在升高;第二种现象是: VT1 导通的瞬间,会使 C3 通过 VD6 、 VT1 放电, VT3 基极电位就会升高,则 VT2 就会处于截止状态,那么第二组发光二极管不亮;第三种现象是: C2 充电,又会通过 VD10 使 VT3 集电极电位降低,导致第三组发光二极管不亮;第四种现象是:此时的 C4 继续充电。即此时的情况是: C2 、 C3 放电,而 C4 却充电, C4 充电的结果,就会使 VT3 的基极电位降低,导致 VT3 导通,第三组发光二极管发亮,而第一组、第二组就处于不亮状态。依次分析:下一时刻,电容 C2 、 C4 放电, C3 充电,这就会导致出现第二组发光二极管发亮,而其它两组不亮。如此循环,导致三组发光二极管交替发亮,造成“流光”效果。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T 变压器 220V/12V VD1 ~ VD10 整流二极管 IN4007*10 VD11 ~ VD16 发光二极管 红、绿、白色各 2 个 C1 ~ C4 电解电容器 470 μ F/25V VT1 ~ VT3 三极管 9012*3 R1 、 R2 、 R5 电阻 5.1K Ω R3 、 R4 、 R6 电阻 51 Ω 万能电路板 若干电线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且调零时间不能过长。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采用卧式安装的元件 , 要注意元件的标志应向外 , 并且同一元件 , 应保持标志方向一致 . 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11. 通过调试之前应认真检查 : 比如 : 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极性,还有电路连线是否正确,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实训二 PNP 型流光灯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PNP 型流光灯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流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VT1 管的 VC1 VD6 VT1 管的 VB1 VD7 VT2 管的 VC2 VD8 VT2 管的 VB2 VD9 VT3 管的 VB3 VD10 VT3 管的 VC3 VR1 电容 C1 的电压 VR2 电容 C2 的电压 VR3 电容 C3 的电压 VR4 电容 C4 的电压 VR5 VD5 VR6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负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红表笔接地,即接电容的下端。 3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实训三 PNP 型流光灯电路的调试 实训名称: PNP 型流光灯电路的调试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电路中出现实际问题进行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流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训练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三组发光二极管全不亮 三组全亮但不流动 第一组常亮,另两组不亮 第二组常亮,另两组不亮 第三组常亮,另两组不亮 第一、二两组亮,而另一组不亮 第一、三两组亮,而另一组不亮 第二、三两组亮,而另一组不亮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1 断路 C2 断路 C3 断路 C4 断路 VD5 反接 VD5 击穿 VD5 断开 VD6 反接 VD6 击穿 VD6 断开 VD7 反接 VD7 击穿 VD8 反接 VD8 击穿 VD9 反接 VD9 击穿 VD10 反接 VD10 击穿 VD11 反接 VD11 击穿 VT1 的 B — E 短路 VT1 的 B — E 断路 VT2 的 C — E 断路 VT2 的 C — E 短路 VT3 的 C — B 短路 VT2 的 C — E 互换 VT2 开路 VT3 的 C — B 短路 R1 短路 R1 开路 R3 短路 R3 开路 R6 短路 R6 开路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3. 反接处理则应将元件拆下,拆元件时,应用相应的吸锡器,注意不能将焊盘脱落,元器件防止损坏。 七.台灯调光电路 实训一 台灯调光电路的安装 实训名称: 台灯调光电路的安装 实训目的: 1. 提高学生检测元器件的速度和质量 2. 练习并提高焊接技术。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知识准备: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由 VT 、 R2 、 R3 、 R4 、 RP 、 C 组成单结晶体管的张弛振荡器。在接通电源前, C 上电压为零,接通电源后,电容经由 R4 、 RP 充电而电压 VE 逐渐升高,当 VE 达到峰点电压时, e-b1 间变成导通,电容上电压经 e-b1 而向电阻 R3 放电,在 R3 上输出一个脉冲电压。由于 R4 、 RP 的阻值较大,当电容上的电压降到谷点电压时,经由 R4 、 RP 供给的电流小于谷点电流,不能满足导通要求,于是单结晶体管恢复阻断状态。此后,电容又重新充电,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在电容上形成锯齿状电压,在 R3 上则形成脉冲电压。在交流电压的每半个周期内,单结晶体管都将输出一组脉冲,起作用的第一个脉冲去触发 VS 的控制极,使可控硅导通,灯泡发光。改变 RP 的电阻值,可以改变电容充电的快慢,即改变锯齿状电压的振荡频率。从而改变可控硅 VS 导通角的大小,即改变了可控整流电路的直流平均输出电压,达到调节灯泡亮度的目的。 材料准备: 1 、各种工具: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2 、元器件的选择: VD1 ~ VD4 二极管 IN4007*4 VS 可控硅 3CT ( MCR ) R1 电阻 51K Ω R2 电阻 300 Ω R3 电阻 100 Ω R4 电阻 18K Ω RP 带开关电位器 470K Ω C 涤纶电容器 0.022 μ F C3 电解电容器 47 μ F/10V H 灯泡 220V 、 25W 灯座 电源线 若干 安装线 若干 万能电路板 训练方法: 实践操作法 训练课时: 2 课时 操作步骤: 1.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2. 安装电路 根据原理图在万能板上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3. 调试电路 电路完成之后,接上所需要的电源对电路进行调试。 注意事项: 1. 检测电阻的阻值时,要注意每换一次电阻档,都要注意调零。 2. 检测三极管极性时,要按步骤认真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3. 元器件引线开始弯曲处,离元件根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2mm 。 4. 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同一规格的元器件应尽量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5. 元器件安装时,应遵循“由低到高、先轻后重、先易后难、先一般元器件后特殊元器件”的原则,比如先安装电阻,再安装三极管、电容,最后安装变压器等。 6. 元器件在万能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疏密一致,排列整齐美观。 7. 焊接电路时注意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不能装错。 8. 焊接电路时注意防止出现虚焊、漏焊、脱焊。 9. 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将焊盘焊掉。 10. 电路连线时注意防止线路短路或连线错误。 实训二 台灯调光电路的数据测量 实训名称: 闪光灯电路调试 实训目的: 1. 正确使用万用表。 2. 提高学生测量数据的速度和准确度。 3. 进一步理解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自测、互测、抽测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学生根据给出的实训数据表测试各点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 2. 学生互相交换电路板进行测量数据,并互相比较数据,有误之处要认真找出原因,避免下次错误。 3. 教师抽查某学生具体操作过程。 实训记录数据表: 调节 RP 使灯泡最亮时 调节 RP 使灯泡最暗时 测试点 测量值 测试点 测量值 RP 的阻值 RP 的阻值 VS 的阳极电压 VS 的阳极电压 VS 控制极的电压 VS 控制极的电压 电阻 R1 的电压 电阻 R1 的电压 电阻 R2 的电压 电阻 R2 的电压 电阻 R3 的电压 电阻 R3 的电压 电阻 R4 的电压 电阻 R4 的电压 电容 C 的电压 电容 C 的电压 注意事项 : 1. 测量电位时应选择接地点,通常选择滤波电容的下端。 2. 在此电路中由于是正电源,因此测量时应将黑表笔接地,即接电容的下端。 3. 测电流时,应采用测其两端的电压,再除以电阻即得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量程的选择,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尽量选用大档。 5. 在测量三极管各极电压、电容两端电压时会出现万用表指针来回摆动的现象,这是因为电容的充放电造成,记数时可记下其摆动的范围。 实训三 台灯调光电路的调试 实训名称: 闪光灯电路调试 实训目的: 1. 练习使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排故障。 2. 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3. 进一步理解台灯调光电路的工作原理 材料准备: 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镊子等 训练方法: 教师指导、 学生自行练习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同学之间互设故障 。 2. 学生采用直观法、电阻法、电压法进行故障排除。并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填入下表中。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灯泡不亮 灯泡亮度不可调 3. 学生分析下列故障原因所导致现象: 故障原因 故障现象 有一只整流二极管虚焊 C 断路 C 短路 VS 的控制极开路 R2 断路 R3 短路 R4 断路 RP 中心抽头接触不良 注意事项: 1. 检测故障时,短路、击穿的处理可以用一根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 2. 断路处理时,可以将一个电极拆焊下来。 八.熄火报警电路 实训名称: 熄火报警电路 实训目的: 1. 练习元器件的检测(光敏三极管、扬声器) 2. 练习焊接技术。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4. 练习测数据。 5. 练习设故障,排故障的方法。 实训过程: 1 、电路工作原理: VT1 、 VT2 和 VT3 等组成光控开关。当炉火燃烧时,光敏器件受到强烈的近红外线辐射,内阻很小, VT2 、 VT3 管均截止,由 VT4 、 VT5 管等组成的报警电路不工作。当炉火熄灭时,近红外光线基本消失,光敏管内阻增大,至使 VT2 、 VT3 管导通,接通了报警电路的电源,扬声器立即发出报警声。调节微调电位器 RP 可获得合适的报警灵敏度。 2. 元器件的选择: VT1 光敏三极管 3DU VT2 三极管 9011 VT3 、 VT5 三极管 9013*2 VT4 三极管 3AX83 R1 电阻 47K R2 电阻 1K RP 微调电位器 100K C1 电解电容器 100 μ F/10V C2 圆片电容器 0.033 μ F B 扬声器 8 Ω G 干电池 1.5V*4 安装线 万能电路板 3.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4. 安装电路。 根据原理图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5. 调试与检测: ( 1 )检查元器件安装正确无误后,用烙铁将断口 A 、 C 封好,接通 6V 电源。 ( 2 )用镊子短路 VT3 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报警器应发出报警信号。 ( 3 )用白炽灯代替炉火燃烧,检查光控开关的控制能力。当白炽灯亮时,光敏三极管受到光照,报警器不报警;当白炽灯熄灭时,报警器发出报警声。调节 RP ,可调节光照的灵敏度。 6. 技能训练: ( 1 )用万用表电流挡测量光敏三极管有光照和无光照两种状态时的整机电流,把数据记录在技训表上。 ( 2 )用万用表电压挡测量光敏三极管有光照和无光照两种状态时,每个三极管各极的对地电压。把数据记录在技训表上。 ( 3 )用烙铁将断口 A 焊开,相当于 VT2 基极与 RP 之间开路。观察故障现象,并记录在技训表上。分析一下故障原因。然后用烙铁将断口 A 封好。 ( 4 )用烙铁将 VT3 发射极与集电极短路,并记录在技训表上。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三极管各极电压变化的情况,与正常情况比较后,分析一下故障原因。然后用烙铁将断口 B 焊开。 ( 5 )用烙铁将断口 B 焊开,相当于 VT4 集电极与 VT5 基极之间开路。观察故障现象,并记录在技训表上。分析一下故障原因,然后用烙铁将断口 C 封好。 7. 将制作、调试结果填入中。 电压 V 测试点 报警时 不报警时 测试中出现故障及排除方法 E B C E B C VT1 VT2 VT3 VT4 VT5 九 模拟知了电路 实训名称 :模拟知了 实训目的 :( 1 )练习元器件的检测(发光二极管、扬声器) ( 2 )练习焊接技术。 (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 4 )练习测数据。 ( 5 )练习设故障,排故障的方法。 实训过程 : 1. 电路工作原理: VT1 、 VT2 两晶体三极管及 R1 、 R2 、 R3 、 R4 、 C1 、 C2 、 VD1 、 VD2 等阻容元件和发光二极管构成多谐振荡器。输出信号从 B 点通过电容器 C3 、电阻 R5 送到 VT3 管的基极。 VT3 、 VT4 管以及 R6 、 R7 、 C4 和扬声器等组成音频振荡器,其振荡频率由 R7 、 C4 的数值决定并受多谐振荡器输出电压的控制。当 VT2 管由导通变为截止时, B 点电压由低电平迅速变为高电平,这一正跳变脉冲加到 VT3 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使 VT3 管正偏压增大,音频振荡频率增高;反之,当 VT2 管由截止变为导通时,使 VT3 管正偏压减小,音频振荡频率变低。于是这一频率高低变化的音频信号经扬声器后,即发出连续不断的“知了”声音,发光管也同时闪烁,增加动态美感。 2. 元器件的选择: VT1 、 VT2 三极管 9011*2 VT3 三极管 3DD325 VT4 三极管 3CD511 VD1 、 VD2 发光二极管(红、蓝) *2 R1 、 R4 电阻 1K Ω *2 R2 、 R3 电阻 82K Ω *2 R5 、 R6 电阻 68K Ω *2 R7 电阻 10K Ω C1 电解电容器 47 μ F/10V C2 电解电容器 10 μ F/10V C3 电解电容器 33 μ F/10V C4 涤纶电容 0.022 μ F/63V B 扬声器 8 Ω 安装线 万能电路板 9V 直流稳压电源 3.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4.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5. 调试与检测: ( 1 )检查万能电路板上所装配的元器件安装正确无误后(无搭锡、无装错、无短路、无断路),方可通电工作。 ( 2 )接通电源,扬声器应发出声响,同时发光二极管闪烁而扬声器不响,则应检查扬声器和音频振荡器工作是否正常。具体方法是:先用万用的 R*1K 挡测量扬声器,注意测量时间不宜过长。再检查 VT3 、 VT4 三极管是否良好及 C 、 R7 是否偏正常值。当输入 9V 工作电压时, VT3 的参考电太应为 VE=0V , VB=0.2V , VC=5.6V ; VT4 的参考电压应 VE=9V 、 VB=5.6V , VC=1V 。 ( 3 )如果扬声器发出连续不断的声响,模拟声不是“知了”声且发光二极管不闪烁,则是多谐振荡器不工作。首先应检查 VD1 、 VD2 发光二极管的极性是否接反,再检查三极管 VT1 、 VT2 的极性安装是否正确,或该晶体管是否损坏。当接入 9V 工作电压时, VT1 的参考电压应为 VE=0V , VB= - 1.3 ~ 0.7V , VC=0.1V ~ 1V ; VT2 的参考电压应为 VE=0.6 ~ 2.5 , VC=0.6 ~ 1V 。 (4) 如果 VD1 、 VD2 闪烁频率正常,扬声器仍旧发出连续不断的声响,则应检查 C3 和 R5 是否良好。 (5) 电路正常工作后,当 VT2 导通, VD2 亮,扬声器中发出频率较低的“了”声。 VT2 截止, VD2 灭,扬声器中发出频率较高的“知”声。如果要改变时间间隔的长短,可以调整 R3 和 C2 , R3 可在 68K Ω~ 100K Ω范围内选用,如果要改变音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可调整 C4 和 R5 的数值。 (6) 电路工作时,测量各点工作电压会影响声音的频率和脉冲的占空,这是因为接入万用表后影响了电路的 RC 值和负载。 3. 技能训练: ( 1 )改变 C2 电容的数值,可以改变“知了”声响间隔时间。先接上 4.7 μ F/10V ,通电听到“知了”声;再换上 22 μ F/10V 电容,通电听到“知了”声,比较两次声音的变化。 ( 2 ) C3 、 R5 在电路中是将前级振荡信号耦合至后级。断开 R5 ,前后级各自振荡, VD1 、 VD2 正常闪烁,但扬声器中只发出单一频率的叫声。 ( 3 )将制作、调试结果填入表中: 测量点 电压值 /V VT1 VT2 VT3 VE VB VC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十.变音门铃电路 实训名称 :变音门铃 实训目的 : 1. 练习元器件的检测(发光二极管、扬声器) 2. 练习焊接技术。 3. 练习在万能板上实现电路的连接。 4. 练习测数据。 5. 练习设故障,排故障的方法。 实训过程: 1. 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引入 NE555 集成电路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所示,当按下 S2 ,电源经 VD2 对 C1 充电,当集成电路④脚(复位端)大于 1V 时,电路振荡,扬声器中发出“叮”声。松开按钮 S2 , C1 电容储存的电能经 R4 电阻放电,但集成电路④脚继续维持高电平而保持振荡,这时因 R1 电阻也接入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变低,使扬声器发出“咚“声。当 C1 电容器上的电能释放一定时间后,集成电路④脚电压低于 1V ,此时电路将停止振荡。再按一次按钮,电路将重复上述过程。 2. 元器件的选择: R1 电阻 30K Ω R2 、 R3 电阻 22K Ω *2 R4 电阻 47K Ω C1 电解电容器 10 μ F/10V C2 涤纶电容 0.033 μ F C3 电解电容器 47 μ F/10V VD1 、 VD2 二极管 IN4148*2 IC 集成电路 NE555 S2 门铃按钮 B 扬声器 8 Ω 安装线 万能电路板 直流稳压电源 3. 检测元器件。 使用万用表检测所需元器件的极性与质量。 4. 安装电路。 根据电路原理图正确安装各元器件。 5. 调试与检测: 电路装配完成后,必须仔细检查焊点和连线是否符合要求,各元器件是否准确,电解电容的极性与电路原理图是否一致。经检查正确后,方可将集成电路的④脚与电源相连,此时扬声器中有声音发出。按下 S2 并调整 R2 、 R3 和 C3 的数值可改变声音的频率, C2 越小频率越高,断开,调整 R1 的阻值,使扬声器中发出“咚”声。变音门铃余音的长短,由 C1 、 R4 放电时间的长短决定,所以要改变断开 S2 后余音的长短可调整 C1 、 R4 的数值,一般余音不宜过长。本机整机电流、等待电流约为 3.5mA ,鸣叫时电流约为 35mA 。此电路一般装配无误后即可发出声音,如果发出声音后不能停止,则应检查集成电路④脚的电压值。因为④脚的电压大于 1V ,电路便振荡。如果用电压表测得④脚的电压时,振荡器过一段时间会停振,而不接入电压表振荡器不停振,多数原因是 R4 电阻开路引起的。 测量点 参考电压值 /V NE555 引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鸣叫时 0 3 . 4 3 . 9 ≥ 1 3 . 8 3 . 4 3 . 6 6 不鸣叫时 0 0 0 0 4 0 0 0 3. 技能训练: (1) 如果 VD2 接反,按下 S2 ,电源不能对 C1 充电,④脚无法达到触发电势而不能振荡,门铃电路不工作。 (2) 如果 R1 开路,当按下 S2 时,电路振荡并发出“叮”声;松开 S2 ,因为振荡回路开路而不发出声音。 (3) 改变 C2 的数值,变音门铃的音调会发生改变。 (4) 根据电路鸣叫和不鸣叫时的不同状态,测量集成电路有关引脚的电压并记录在技训表上。同时测量整机电流。 (5) 将制作、调试结果填入表中: 测量点 电压值 /V NE555 引脚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鸣叫时 不鸣叫时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排除方法 技训专题六 电子线路故障排除方法练习 实训目的 电子线路故障排除方法练习 实训 难点: 如何查找电路中存在故障。 子 项 目: ( 一 ) 观察法——静态观察法 ( 二 ) 观察法——动态观察法 ( 三 ) 电阻法 ( 四 ) 电压法 ( 五 ) 电流法 ( 六 ) 波形法 (一) 观察法——静态观察法 知识准备: 1 、观察法的定义。 观察法是一种最简单、最安全的方法,也是各种仪器设备通用的检测过程的第一步。它 是指在不采用任何仪器设备、不焊动任何电路元器件的情况下,凭人的感觉——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来检查待修电子电路故障所在的一种方法。 可分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两种。 (1) 静态观察法 又称为不通电观察法。在电子线路通电前主要通过目视检查找出某些故障,观察项目有: 观察元件有无以下现象: ①保险丝的熔断;元器件的脱焊;电阻器的烧坏;电池触点锈蚀;接插件脱落;变压器烧焦;电解电容器爆裂; ②先结合原理图观察有无装接错误。即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器的极性是否接错。 ③检查焊点有无漏焊。 ④检查焊点有无虚焊、错焊。用手或工具(如镊子)拨动一些元器件检查有无松动、虚焊现象。 ⑤根据原理图检查有无短路及连线错误。 ⑥集成电路、接插件有无插反、插接是否到位。 准备材料: 直流稳压电源的印制板、 使用工具如镊子、电铬铁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同学之间相互设故障、学生练习排故障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 1 、教师讲解直观检查法排故障。 2 、学生相互设故障。 3 、学生结合直观检查法排故障。 4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操作方法: 学生利用工具在电路板上进行故障设定与排除。 注意事项: 学生在设故障时注意元器件的安全,防止用力过大,将元器件损坏。 实验记录报告: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二) 观察法——动态观察法 知识准备: 1 、动态观察法的定义。 也称通电观察法,即给线路通电后,运用人体视、嗅觉、听、触觉检查线路故障。 具体操作如下: (1) 通电后,眼要看电路内有无灯火、冒烟等现象。 (2) 耳要听电路内有无异常声音。 (3) 鼻要闻电器内有无烧焦、烧糊的异味。 (4) 手要触摸一些管子、集成电路等是否发烫(注意:高压、大电流电路需防触电、防烫伤),发现异常立即断电。 准备材料: 直流稳压电源的印制板、 各种工具如镊子、电铬铁等。 训练方法: 讲解法、同学之间相互设故障、学生练习排故障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教师讲解直观检查法——动态观察法。 2 、学生相互设故障。 3 、学生结合直观检查法排故障。 4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操作方法: 学生在电路板上进行故障设定与排除。 注意事项: 学生在设故障时注意元器件的安全,防止用力过,将元器件损坏。 实验记录报告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三)电阻法 知识准备: 1 、电阻法的定义。 电阻是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基本特征,利用万用表测量电子元器件或电路各点之间电阻值来判断故障的方法称为电阻法。测量电阻值,有在线与离线两种基本方式。在线测量,需要考虑被测元器件受其他并联支路的影响,测量结果应对照原理图分析判断。离线测量需要将被测元器件或电路从整个电路或印制板上脱焊下来,操作较麻烦但结果准确可靠。 ( 1 )在线电阻测量 在线电阻的测量是指元器件的引脚仍在焊点上,没有脱开印制电路板时,用欧姆挡检测引脚之间阻值大小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大致判断元器件是否开路或短路,也可判断引脚是否有虚焊等故障。 ( 2 )开路电阻测量 开路电阻值的测量是指将电路元器件引线的一端或两端从电路板上拆焊下来,然后再对元器件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方法消除其他电路对被测结果的影响,能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准确度,能比较准确判断元器件的好坏。 准备材料: 直流稳压电源的印制板、 万用表、各种工具。 训练方法: 讲练结合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 教师讲解电阻法。 2 、学生用万用表测量相应点的电阻。 3 、学生互相设故障。 4 、学生根据电阻法找故障、排故障。 5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操作方法: 学生在电路板上进行故障设定与排除。 注意事项: 1 、使用电阻法时应在线路断电、大电容放电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测量结果不准确,还可能损坏万用表。 2 、在检测低电压供电的集成电路(≤ 5V )时避免用指针式万用表。 3 、在线测量时应将万用表表笔交替测试,对比分析。 实验记录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四)电压法 知识准备: 1 、电压法的定义。 电压检测法是指用万用表的电压挡测量电路电压、元器件的工作电压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所在的检测方法。电压检测法在维修中是使用最多的一个方法,通过电压的检测可以确定电路是否工作正常。电压检测法可分为直流电压检测和交流电压检测两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直流电压检测。 2 、正常直流电压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 ( 1 )从同类型的电子电路中获得。 ( 2 )通过原理分析和估算法获得电路或元器件正常工作状态下数值(如晶体管各管脚相对电压值) ( 3 )有关技术资料标明的(比如收音机) 3 、直流电压测量的主要步骤: ( 1 )、测量变压器的测量稳压电路的输出端电压是否正常。 ( 2 )、测量电路的静态直流电压,能判断各单元电路静态工作的情况,从而进一步确定故障元器件的所在。 ( 3 )、测量电路中晶体管各极对地电阻。 ( 4 )通过检测电池电压,可判断电池的好坏,一般都测量电池空载电压的大小,判断该电池的好坏。其实这种检测方法是不准确、不科学的。因为一块快释放完毕的电池,它的空载电压往往正常值。因此查电池电压时,应尽量采用有负载时的检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测量的真实性。 准备材料: 直流稳压电源的印制板、 万用表、各种工具。 训练方法: 讲练结合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教师讲解电压法。 2 、学生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各极静态工作点。 3 、学生互相设故障。 4 、学生根据电阻法找故障、排故障。 5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操作方法: 学生在电路板上进行故障设定与排除。 操作方法: 学生在电路板上进行故障设定与排除。 注意事项: 在排故障时,在线路中应查找出关键点:电路的供电电源、三极管各极电压、集成电路各引脚电压。 实验记录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五) 电流法 知识准备: 1 、电流法的定义。 电子线路正常工作时,各部分工作电流是稳定的,偏离正常值较大的部位往往是故障所在,这就是用电流法检测线路故障的原理。 电流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方法。直接测量就是将电流表直接串接在欲检测的回路测得电流值的方法。这种方法直观、准确,但往往需要对线路作“手术”,例如断开导线,脱焊元器件引脚等,才能进行测量,因而不大方便。对于整机总电流的测量,一般可通过将万用表的两上表笔接到开关上的方式测得,对使用 220V 交流电的线路必须注意测量安全。 间接测量法实际上是用测电压的方法换算成电流值,此方法快捷方便,但若所选测量点的元器件有故障,则不容易准确判断。 准备材料: 直流稳压电源的印制板、 万用表、各种工具。 训练方法: 讲练结合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 教师讲解电流法。 2 、学生互相设故障。 3 、学生根据电流法找故障、排故障。 4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操作方法: 学生在电路板上进行故障设定与排除。 实验报告记录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六) 代替检测法 知识准备: 1 、代替法的定义。 代替法就是用好的元器件去替代所怀疑的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如果故障被排除,表明所怀疑的元器件就为故障件。 代替法时往往要将被代换的元器件从电路板上拆下来,这样给维修者带来很多不便,甚至还可能损坏电路板或元器件,因此在采用其他检测方法后对某一个元器件产生怀疑时才采用。代替法使用时必须有的放失,不能盲目地乱换器件,如果频繁代换,则可能造成人为故障并使故障扩大。 ( 1 )如果怀疑电路中某一只电容开路、失效及参数下降,此时可不必将所怀疑的元器件从电路板取下,只要拿一只与原电容器容值相同或相近的好电容器并联在所怀疑的电容器上一试,就能确定原电容是否失效。但对于短路故障的电容器,此种做法无效。如果怀疑固定电阻器、电感器出现开路或失效故障时,可同样采取上述方法进行,以确定所怀疑的元器件是否为故障件。 ( 2 )如果怀疑晶体管是击穿短路故障时,为减少不便,可将三个引脚中的两上引脚脱焊,将好晶体管的两上引脚插入电路板焊好,另一个引脚与未脱焊的引脚相并即可。 ( 3 )如果怀疑某单元电路有故障时,也可以用相同功能的电路进行代换,以判断所怀疑的单元电路是否有故障,如稳压电路、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准备材料: 直流稳压电源的印制板、 万用表、各种工具。 训练方法: 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训练课时: 1 课时 操作步骤: 1 、 教师讲解代替检测法。 2 、学生互设故障。 3 、学生根据代替检测法找故障、排故障。 4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 操作方法: 学生在电路板上进行故障设定与排除。 注意事项: 1 、防止盲目乱换元器件。 2 、拆元件时注意用力不要过猛,防止损坏元件及电路板。 实验记录报告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