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艾迈斯欧司朗

相关博文
  • 2025-3-22 21:05
    167 次阅读|
    0 个评论
    中国力量卡位人形机器人军备竞赛
    人形机器人产业节奏预估:2024年原型机元年,2025年小规模量产元年。 当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以灵动的手部动作在春晚舞台上演创意融合舞蹈《秧Bot》,舞出"中国智造"时,电视机前十几亿观众第一次深刻意识到: 那个需要仰望波士顿动力的时代正在落幕。 *图源:宇树科技 短短数周后,宇树G1机器人又用一段丝滑的街舞在网络收割亿级播放量,钢铁之躯跳出赛博朋克的浪漫。2月11日,宇树科技在其京东官方旗舰店上架了两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型号分别为Unitree H1和G1。2月12日,9.9万元的G1人形机器人首批销售订单就已售罄。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军团,正在以"中国速度"刷新世界认知。 而DeepSeek R1模型的横空出世,更在科技圈投下震撼弹,性能逼近OpenAI o1正式版,推理成本却仅为OpenAI o1的几十分之一,在帮助中国的AI发展摆脱“算力焦虑”后,更将为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在“大脑”的竞赛中撕开一道口子。 这场硅基生命的迅猛发展,或许正在启示我们:在2025年乃至往后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并非由单一力量所定义,而是多元因素共同塑造的结果。 1 来自摩根士丹利的肯定 近日,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深度报告——《The Humanoid 100: 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 首次梳理了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百强上市公司名单(其中中国占据35家), 并认为这些公司将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摩根士丹利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估计人形机器人潜在的市场总规模(TAM)可达60万亿美元。 *图源:摩根士丹利 在报告中摩根士丹利还表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的进展仍然最令人瞩目,初创企业将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本地应用机会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人形机器人总量达到5900万台。 同时,摩根士丹利将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公司划分为 大脑、身体、集成 三大类别。 *图源:摩根士丹利 2 三大类别的实力分析 人形机器人的"大脑"主要由半导体和软件组成,其中最关键的是用于自主性的基础生成式AI模型,以及用于训练的仿真模型和数字孪生技术。在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中, 全球有22家"大脑"公司进入 ,包括我们熟知的英伟达、微软、谷歌、Meta、三星等科技巨头,以及Arm、新思科技等芯片设计公司,也有美光、海力士等存储芯片龙头,以及提供AI基础模型的百度、提供视觉芯片的地平线以及助力半导体代工业务的台积电等等。 而在“身体”方面,共包含64家公司, 涵盖传感器、电池、电机、减速器等硬件。中国力量占主导地位,具备更为完备的零部件供应链。 聚焦到人形机器人传感器产业链,报告将它主要分为雷达激光雷达、图像视觉传感器、磁传感器、力触觉传感器四块。 雷达激光雷达版块中,速腾聚创赫然在列。在盖世汽车研究院公布的2024年1~11月激光雷达装机量排行榜中,速腾聚创以45.6万套装机量占据了34.7%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充分说明了其技术的成熟度和产业化能力。 去年4月份的北京车展上,速腾聚创也首次展示了最新的MX激光雷达(如下图所示)。 这一产品正是融合艾迈斯欧司朗成熟的EEL SPL系列边发射激光器(EEL)技术,这款发射器技术不仅为激光雷达提供了高精度的激光输出,更能赋予汽车和机器人超越视觉的感知能力。 据悉,作为全球领先的LiDAR光源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也是速腾聚创紧密的合作伙伴, 速腾聚创现有的多个系列激光雷达均搭载了艾迈斯欧司朗的激光器,赋能面向自动驾驶、ADAS、机器人等多领域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二者也致力于合力推动激光雷达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化发展。 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艾迈斯欧司朗早有“出圈之作”。 把时间拉回到2021年4月1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机智号”无人直升机成功完成火星首飞,并完成3米高度悬停30秒的高难度动作。 人造航空器首次在另一个行星上受控飞行的精彩表现,通过距此约76米外的“毅力号”探测器传回地球。值得一提的是,“毅力号”火星车搭载的23台相机中, 有10台采用了艾迈斯欧司朗的CMV系列CMOS图像传感器。 上图的全景图片正是毅力号上搭载艾迈斯欧司朗CMV系列图像传感器的导航相机拍摄,由6张单独的图像在传回地球后拼接而成。 艾迈斯欧司朗在图像传感器领域也依赖不同的产品矩阵,打出了差异化的应用赋能思路——CMV系列、CSG系列以及Mira系列均为全局曝光型面阵图像传感器,其余Dragster和4LS为线阵图像传感器。 以Mira系列为例,在全图像分辨率下,它的最大帧速率为120fps,此外Mira系列具有量子效率QE近红外增强功能,例如Mira220在很多2D或3D传感系统使用的940nm近红外波长下具有高信噪比和高量子效率,最高可达38%;Mira050在940nm波长时的量子效率为36%。搭配艾迈斯欧司朗高效率红外光源,Mira系列更将降低整个系统功耗。 将于今年上半年量产的Mira016这颗产品,更是在暗噪声方面相比前两代产品做了不少优化,因此,它在暗光环境下,同样可以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同时,满井电荷(FWC)的性能提升,也使得它可以在使用中获得更广的动态范围。如果大家对这颗料有兴趣,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去申请Mira016样片来测试。 乘势新能源汽车发展之风而起的位置传感器,更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收获更多机会。 艾迈斯欧司朗磁性位置传感器高达20,000A/m的抗干扰能力,相比市面其他产品几乎带来20倍的性能优势 ,它极强的抗外部磁场干扰的能力结合创新的封装选择使得在高性能应用市场带来突破口。 新能源汽车之外,机器人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极具前景的发力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在“身体”层面的主导地位,并不单单是指“能造出来”,而是“制造-规模-成本”正向循环的加速进化逻辑。 从宏观来看,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庞大的入局规模,使得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中具备“足不出户”即可链接产业上下游的优势,这种优势将大幅缩短人形机器人厂商的研发周期。 更为深层的影响是,物理距离的拉进,将形成产业上下游的共建效应,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合力共探零部件的优劣势,共同攻关迭代,“集群效应”的优势将在2025年乃至其后的数年中更多显现。 艾迈斯欧司朗在去年8月就已正式启动中国发展中心(China Development Center,CDC),它隶属于艾迈斯欧司朗集团CMOS、传感器和ASIC (CSA)事业部,旨在推动大中华区的业务增长和技术创新。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势态,并释放出强大的创新潜能,比如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AI等,参与到这片创新热潮,以自身技术优势赋能创新发展,更将创新普惠全球正是艾迈斯欧司朗CDC未来工作的核心。 3 量产元年是否到来? 事实上,在“大脑”和“身体”构建之后,人形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验证转向商业闭环所需要的关键一跃,就是量产。 在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中,“集成”类别有22家企业,其中,中国占据10 家席位。人形机器人集成商拥有 研发完整人形机器人 的能力,参与者主要有 四类 ,分别是 汽车公司、消费电子公司、电商和互联网公司、传统机器人制造商 。 而在摩根士丹利列觉的目前全球知名的16款人形机器人产品中, 有 6 款由中国企业研发。 *图源:摩根士丹利 其中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的企业均来自中国,分别是 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智能、优必选、宇树科技。 但业界也表示,量产这个词放在汽车产业里,一般是指万台起步,但人形机器人貌似还没哪家做了1万台,而且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制造能力,而是应用需求。 因此,大家认为关于量产更为靠谱的观点是,2025年可能是会有一些小规模量产,但到不了大规模的地步。 比如在一些细分场景会真正有一些小批量的落地,这是基本可以预见的。但这距离真正我们所预期的大规模量产还有距离。毕竟大家所说的大规模量产,本质上还是有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的落地带来的量产。 工业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试验场。 我们已经看到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H1开始在蔚来汽车工厂尝试参与工作;Figure 01已经进入宝马工厂实训;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S已经先后走进比亚迪、蔚来、东风柳汽、极氪等汽车工厂“打工”;智元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远征A1也在汽车工厂完成了底盘装配和外观质检等任务…… 但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工业制造只是其一,物流、医疗保健、教育和娱乐等行业都将获得显著受益。 就在昨天,人形机器人领域又有了新进展,世界上第一个双足肌肉骨骼机器人Clone再次更新。短短几个月,这家来自波兰的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 Clone Robotics 就首次攻克了仿生学界最困难的部分,做出了真实的人体下肢结构。 其实,仿生机器人也是人形机器人研究中的重要一脉,它们以自然为师,通过柔性材料的伸缩运动,不仅能实现更自然流畅的动作,还能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 网友都戏称“这个机器人确实是用来帮忙做家务的”。你看,人形机器人“扭进寻常百姓家”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 2025-3-20 15:45
    262 次阅读|
    0 个评论
    流感季急诊室外彻夜排起的长队,手机屏幕里不断闪烁的重症数据,深夜此起彼伏的剧烈咳嗽声——当病毒以更狡猾的姿态席卷全球, 守护健康的战争早已从医院前移到每个人的身上。 在医学界公认的「72小时黄金预警期」里,可穿戴设备闪烁的光芒正穿透皮肤组织,持续捕捉血氧浓度、心率变异性和体温波动数据。这不是科幻电影的末日警报,而是光电传感器发出的生命预警,当体温监测精度精确到±0.0℃,当动态血氧检测突破运动伪影干扰……科技正在重新定义健康监护的时空边界。 从智能手表到耳机,再到智能戒指和智能衣物,这些小巧的设备通过精密的光学元件和传感器,为大众实时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关键健康数据。 在这一领域, 一项项巧妙的设计正悄然改变游戏规则,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比如在发射端、接收端乃至OFE中采用一些创新设计既能提升系统光效,又能降低系统功耗;又比如通过优化灯与光电二极管的排布,即可降低串扰,进而提升信号采集和系统性能…… 可以说,今天将奉上2025年智能手表/耳机/戒指都会用到的“设计秘籍”。 对于光学设计工程师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思维盛宴。 一探究尽! 01 发射端“黑科技” 多波长光源集成与独立性设计参考 在可穿戴设备中,光电传感器的核心功能是通过发射光信号并接收反射光信号来监测生命体征。发射端通常由LED或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组成,而接收端则是光电二极管(PD)。艾迈斯欧司朗在这两个关键部分都进行了创新设计,以确保高效的光信号发射和接收。 比如,在发射端设计时,艾迈斯欧司朗采用了多波长光源的集成方案。 将上图放大,并观察右下角的产品图,就可发现其最新的三合一发射器SFH 7018就集成了三颗发射芯片,包含绿色、红色和红外三种波长的光源。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同时支持心率和血氧的监测,还通过独特的光学结构设计提高了光效。 SFH 7018的设计中,绿色、红色和红外光源被集成在一个封装内,并且采用了双反射碗的设计。众所周知,光发射出来后,会投射到外壳部分并产生极其复杂的全反射,这些反射回来的光通过反射碗的二次甚至三次利用,能从整体上提高光的发射效率及利用率,因而最终提升这个系统的光效。 而这种设计不仅能提高光效,还减少了不同波长光源之间的相互干扰。例如,绿色光源在点亮时可能会激发红色光源产生荧光效应,而双反射碗的设计有效避免了这种荧光激发干扰,确保了每种光源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此外,SFH 7018还通过低电压设计和高亮度输出,进一步优化了系统的功耗和性能。例如,绿光在200mA脉冲电流下的电压仅为2.65V,远低于市场上常见的3.5V以上电压。这种低电压设计不仅降低了系统的功耗,还减少了对额外升压电路的需求,简化了硬件设计。 02 接收端秘籍 高灵敏度PD设计,专治信号“先天不良” 在接收端,艾迈斯欧司朗的光电二极管(PD)SFH 2075和SFH 2076,在芯片端做了蓝绿增强,从而使得芯片对蓝光和红光的波段的敏感度明显从这个黑色的线(下图右侧图中)又做了一个提升,其中绿光波段更是达到了接近30%的提升。 由于测量心率时主要依赖绿光波段,蓝绿增强会使得PD更加敏感了,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心率监测的准确性,还降低了系统的功耗。 03 LED与PD排布也有玄学? 看看大师怎么选 在可穿戴设备中,LED与PD的排布对信号采集的质量至关重要。艾迈斯欧司朗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提出了多种优化的排布方案,以确保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都能获得最佳的信号采集效果。 通常,LED与PD排布方案主要分为线性排布和环形排布两种。 线性排布通常适用于空间有限的设备,如智能戒指或耳机。在这种排布中,灯和PD以线性方式排列,确保光信号能够有效地穿透皮肤并被PD接收。 环形排布则更适合于智能手表等设备。在这种排布中,灯和PD以环形方式排列,通常中间是灯,周围是PD。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光信号的均匀性,还减少了环境光对信号采集的干扰。艾迈斯欧司朗还推出了三颗发射器和三颗接收器的交叉环形排布方案,确保了信号采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但无论哪种排布设计,其中的器件间距,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挡板都是需要特别设计,也是最能体现创新思维的方面。
  • 2025-3-20 14:26
    185 次阅读|
    0 个评论
    艾迈斯欧司朗×福尔达:定义座舱照明新范式
    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SIX:AMS)近日宣布,凭借AS1163独立智能驱动器(SAID)成为中国领先的智能集成系统产品汽车制造商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尔达”)环境动态照明应用的关键供应商。此次合作标志着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充分展现了AS1163在优化动态照明应用系统成本方面的多功能性和先进性能。该产品支持传感器集成,拥有专为车顶照明设计的超薄外形,并能提升车内照明系统的性能。 AS1163是一款先进的智能LED驱动器,能够与开放系统协议(OSP)网络无缝兼容。其创新设计使低功率或中功率LED无需本地微控制器,即可实现直接接入OSP网络的同等功能。这一特性极大地简化了空中(OTA)固件更新的实施,也是现代软件定义车辆架构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 艾迈斯欧司朗光学解决方案产品线负责人 Alex Lollio 表示: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福尔达在其创新产品中采用了我们的AS1163产品。我们希望能够携手福尔达,共同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推动汽车动态照明技术的发展。 AS1163标志着汽车车内照明技术的重大飞跃。同时,它作为连接桥梁,使任何带有I2C接口的组件(如传感器或执行器)都能轻松接入OSP网络,实现在OSP通信模式下与OSIRE智能LED的无缝集成。凭借AS1163的先进功能和高度灵活性,它已成为现代汽车照明系统的理想之选。” 与福尔达的合作充分展现了AS1163的卓越性能和高度适应性。福尔达已将AS1163集成至其最新车型中,利用其功能打造出动态和定制化的照明效果。这一集成显著提升了驾驶体验,为车顶照明、环境照明及舱内照明等多种应用提供卓越的照明解决方案。 福尔达公司高层 表示:“我们将AS1163集成至车内照明系统,为客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照明体验。AS1163所实现的动态、可定制的照明效果,不仅提升了车辆的美观度,更增强了其功能性。” AS1163能够驱动多个RGB LED通道,非常适用于车顶照明场景。其高分辨率亮度调节和动态照明效果,使福尔达能够为客户提供独特且极具吸引力的车顶照明解决方案。这不仅增强了车辆的美观性,还提高了能见度。 环境照明对营造舒适宜人的车内氛围至关重要。AS1163支持灵活驱动RGB和单色LED,满足复杂环境照明设计的需求。系统可根据驾驶者的心情与偏好定制光影效果,带来独特奢华体验。其16引脚QFN封装纤薄,输出电流可调,非常适合舱内照明长条形薄LED灯带。 AS1163支持从低功率LED(用于柔和照明)到中功率LED(满足更高照明需求)的广泛照明配置。这一多功能性确保福尔达产品配备最先进的舱内照明技术,既实用也时尚。 AS1163在福尔达的成功应用,彰显了艾迈斯欧司朗对汽车照明创新和卓越的执着追求。随着行业发展,AS1163作为先进照明解决方案的核心驱动力,助力汽车行业迈向更智能、高效、可定制的照明系统。
  • 2025-3-18 23:20
    114 次阅读|
    0 个评论
    CT革新!艾迈斯欧司朗首发创新封装光子计数传感模块
    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SIX:AMS)近日宣布,推出两款全新传感器模块,再次彰显其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领域的深耕发展。 这两款模块作为先进诊断成像技术的核心组件,将为肿瘤学、心血管疾病治疗等多种临床应用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支持,助力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 新产品将助力CT市场各细分领域医学影像技术升级。 针对高端CT市场, 艾迈斯欧司朗特别推出专为光子计数探测器设计的新型系统级封装传感器模块,该模块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同时提升诊断价值。艾迈斯欧司朗还推出 面向价格敏感型CT市场 的新型传感器模块,在保证高质量医学成像的同时,具备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 艾迈斯欧司朗医学影像与代工产品线负责人Ivo Ivanovski 表示: “艾迈斯欧司朗正专注于开发兼具尖端技术与成本效益的传感器模块,以实现高分辨率、信息丰富且低剂量的CT扫描。我司性能卓越且价格实惠的传感器模块,不仅显著提升现代CT技术可及性,还带来突破性的性能提升。凭借新型光子计数探测器,艾迈斯欧司朗正在医学影像技术变革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医疗治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AS5920M 首款用于光子计数探测器的 创新封装解决方案 CT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X射线生成全身或局部器官的3D图像,辅助医生诊断疾病并监测治疗效果。然而,由于CT依赖于电离辐射,如何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同时将辐射剂量降至最低,一直是普及现代医疗服务(如儿科检查和筛查应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社会挑战。 针对这一挑战,艾迈斯欧司朗推出的 AS5920M光子计数探测器,采用直接检测单个X射线光子的创新技术,突破了传统X射线探测器间接测量辐射强度的局限。 这一独特的探测技术不仅显著降低CT扫描的辐射剂量,还确保图像质量和分辨率不受影响,从而大幅拓展CT设备在监管认证的高级诊断任务及患者筛查应用中的适用范围。 图:针对高端CT市场,艾迈斯欧司朗推出BSIP封装的AS5920M,专为光子计数探测器设计 此外,新型AS5920M具备超高分辨率。其探测器像素尺寸较传统CT探测器缩小九倍,得益于出色的材料分辨能力、低噪声和优异的对比度,AS5920M能在疾病早期阶段提供精准的诊断信息,从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艾迈斯欧司朗凭借这一面向未来的创新产品,为CT系统开发商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系统级封装(System-in-Package,SiP)解决方案,有效降低系统集成复杂度。该方案将多个集成电路(IC)和被动元件集成于单一封装内,无需外部元件,从而显著优化零部件清单(BOM)。其四边可贴合的系统封装(BSIP)设计支持多设备任意方向并置,可构建大尺寸探测器区域,完美契合临床CT应用需求。 AS5952M 高性价比、高性能 64排CT成像传感器模块 为实现CT医疗服务的广泛普及,市场亟需 兼具高性价比与卓越性能的传感器模块 。AS5952M模块正是为满足医疗影像行业这一迫切需求而研发。 AS5952M模块由三片新型AS5952传感器芯片构成,采用三边可贴合设计,有效降低制造复杂度与成本。模块采用艾迈斯欧司朗晶圆厂自主研发的缝合技术,可确保长型传感器芯片具备高品质。 图:针对价格敏感型CT市场,艾迈斯欧司朗推出AS5952M,以高性价比确保高品质医学影像 同时,AS5952M集暗电流优化、噪声最小化和功耗降低等特性于一体, 是覆盖范围为4厘米的64层CT系统的理想选择 。在主流的CT细分市场中,这种宽传感器覆盖范围对于提高采集速度、减少运动伪影至关重要。 AS5952专用集成电路(ASIC)将256通道模数转换器(ADC)和光电二极管阵列集成于一个单片封装之中。这种集成设计不仅显著缩短光电二极管与ADC之间的距离,大幅缩减了成本,还实现优异的噪声控制,因此,AS5952M成为面向价格敏感型CT市场的性能与成本优化典范。
  • 2025-3-17 22:22
    142 次阅读|
    0 个评论
    小小的TA,如何成为汽车行业的“幕后英雄”?!
    随着汽车行业逐步迈向电气化和电池动力,位置传感器以及其他长期在车辆中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小型元器件正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某些电子元器件常常吸引大量关注,例如如今用于训练AI模型的强大GPU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新闻中。 而其他元器件则默默地执行着重要但鲜为人知的功能。艾迈斯欧司朗一些历史悠久的产品线便隶属于后者,其中包括磁性和电感式位置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和电池监控芯片。 工业泵和风扇等产品的制造商利用位置传感器实现电动机高效平稳运行。 在车辆的方向盘中安装电容传感器可以保障安全,它可以用于在辅助驾驶模式下可靠判断驾驶员双手是否接触。 利用艾迈斯欧司朗电池监控传感器提供的电芯级信息,电池驱动的大型工业设备可以一次充电后运行更长时间。 这些精心设计的传感器IC正在执行重要功能。此前,除去设计电路的工程师外,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它们。现在,这些“幕后英雄”因为电气化趋势也逐渐受到了汽车行业更广泛的关注。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也体现在许多原本机械控制的功能上,比如方向盘或制动控制,电池驱动的电机可以使这些功能更可靠、更高效。 得益于艾迈斯欧司朗实验室开发的独特模拟半导体技术,这些产品在位置感应性能和电池系统测量的精确性上早已实现突破,甚至早于汽车行业意识到这些需求。 如今,这些幕后英雄将为当今汽车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为大幅改善新车的舒适性、效率、性能和安全性创造可能。 Position Sensors 悠久的产品研发历史 那些开始令汽车行业为之振奋的产品,是艾迈斯欧司朗在传感和模拟半导体技术领域积累多年研发深耕的成果,源于公司贯穿整个2000年代的工程研发。 这些研究带来了多项突破,大幅提升了产品在各自细分领域的性能和价值。在电容传感器领域,艾迈斯欧司朗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灵敏度。在电池监控方面,传感器的精度、准确性和带宽大幅提升,使电池的充电状态和健康状况信息更为实用。 在位置传感器方面,ams OSRAM的工程师发现,现有的产品要么不够可靠且寿命有限(如电位器),要么体积庞大且价格高昂(如旋转变压器)。其他位置传感器制造商虽然知道磁性测量原理上是可行的,但此前所有的磁性位置传感器均会受到如高压电缆或电机等设备产生的杂散磁场干扰影响。 艾迈斯欧司朗的创新发现是差分感应:每个位置传感器IC包含四个独立的磁传感元件,并通过成对元件之间的差分测量来抵消杂散磁场的影响。 过去,其他芯片制造商采用了各种技术手段都无法达到这种性能水平,甚至至今也没有能够与之媲美的方案。在磁性位置传感器的抗杂散磁场性能方面,艾迈斯欧司朗至今仍处于领先地位。 在磁性位置传感方面的创新还扩展到了另一项技术,即电感式位置传感。艾迈斯欧司朗凭借在工程技术和半导体制造领域优势,所开发的传感器IC具有卓越的精度、灵活的集成选项和出色的抗杂散磁场性能,同时成本远低于旋转变压器。 这些产品在大规模电动车市场出现之前就已开发并投入使用。这些高性能、紧凑且可靠的艾迈斯欧司朗器件,最初主要应用在车辆、机器人、电动工具,以及工业和医疗设备等领域。 然而,事实证明,汽车行业电气化变革正需要轻便小巧、抗杂散磁场的高精度位置传感器,这与艾迈斯欧司朗最初在电动车成为主流产品前开发的位置传感器完美契合。 并且由于电池代替油箱成为车辆的能量来源,精确的电流和电压检测成为电池监控的关键功能。在这方面,艾迈斯欧司朗的传感器IC也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这正是电气化趋势为这些传感器带来更广阔市场的原因,也是艾迈斯欧司朗正在着手将产量提高到前所未有水平的原因。 Position Sensors 不断增加的电机 催生紧凑型位置传感器需求 汽车电气化的兴起带来了诸多变化,不仅提高了安全性和用户体验,还在推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动力。 电气化需要在整车中安装电机,且空间往往非常有限。这就对紧凑型解决方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能满足汽车运行中的严苛条件,特别是振动、冲击和极端温度方面。还要避免使用昂贵的屏蔽措施。 艾迈斯欧司朗的磁性和电感式位置传感器系列正好符合这一需求。磁性位置传感器最适合用于空间最小的应用场景:它们能够与关联的无源元器件一同集成在极小的面积上,且系统集成也最为简单,其精度通常为±0.5°。磁性位置传感器的热门应用方向包括主动悬架和线控转向系统。 其他应用则需要极高的测量精度:精度越高,系统对扭矩的控制越精准,从而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流畅的操作。例如,艾迈斯电感式位置传感器在全量程360°范围内通常可以提供±0.3°的高精度,这在电动车的动力系统中尤为重要。在非全量程范围内,其精度甚至更高,因此也适用于主动踏板和线控制动系统中。 磁性和电感式位置传感器在新电气化功能中的应用远不止这些,它们在底盘位置测量和主动减震系统等领域也展现出极高的价值,同时还广泛用于天窗、车窗升降和电动座椅等传统功能中。 Position Sensors 精确的电力监控 增强对电池电量计的信心 艾迈斯欧司朗在汽车领域的另一款幕后英雄是电池监控芯片:高度集成的AS8510等器件,将极高精度的电流检测和电压检测结合在小巧的20针SSOP封装中,支持电动车的电量计功能,并监控电池单元的健康状况。 AS8510的精确电流测量帮助电动车制造商降低电量计读数所需的误差余量,从而延长车辆续航里程,提高驾驶员对剩余电池电量显示的信心。 Position Sensors 电容传感器 提升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性 随着新车配备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对先进的方向盘手部检测需求也随之而来。凭借在IQ传感领域的丰富经验,艾迈斯欧司朗为方向盘开发了一款高性能的电容传感器。这项技术已经成为可靠检测驾驶员双手放置在方向盘上的行业标准。如今,这种可靠的检测原理正扩展到汽车的其他部位,包括车门把手等重点外部应用。 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艾迈斯欧司朗具备在内部完成传感器IC生产、封装和测试全流程的能力,这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优势,因为它可以确保客户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对所有高要求客户,尤其是汽车行业尤为重要。 Position Sensors 与客户携手开发产品 在这些产品逐渐应用于电气化汽车功能的同时,艾迈斯欧司朗承诺将继续与客户合作,致力于让这些产品更便捷地应用到各种车辆设计当中。新的研发方向包括: 改进集成电路设计,为传感器提供更多基于不同测量技术的功能 增加新的接口选项 推出新的封装形式 全面支持功能安全要求 随着这些幕后英雄产品在未来车辆中的电气化和自动化功能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需求将继续加速增长。它们的成功体现了艾迈斯欧司朗多年积累的技术力,也为新一代“英雄”产品的诞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