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艾迈斯欧司朗

相关博文
  • 2025-1-29 13:41
    0 个评论
    十几年前,荧光灯基本统治了整个照明市场。但现在白光LED的崛起,说明伴随技术进步,颠覆和取代都只是时间问题。 上半年,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了《2024深紫外线LED市场趋势与产品分析》,指出受惠于光固化、医疗、杀菌净化(Disinfection / Purification)、光触媒空气净化(Photocatalytic Air Purification)、美黑(Tanning)/植物照明/食品保鲜等多项应用开展, 2028年UV LED市场产值将有望达到3.09亿美金。特别是艾迈斯欧司朗,受惠于亚太地区UV-C LED营收成长,首次进入前10名。 1、UV-C LED的“人生起伏” 大众熟知的UV其实包含3个波段,320nm~400nm的低频长波UV-A;280nm~320nm的中频中波UV-B,再到100nm~280nm的高频短波UV-C。三个波段各有所长,UV-A LED搭配光触媒技术可达到空气净化功能;UV-A以及UV-B LED可应用美黑/植物照明以及食品保鲜;UV-C LED则更针对杀菌净化的市场需求。 事实上,前几年饱受疫情困扰时,UV-C LED市场曾迎来一波小爆发,在大众认知到UV-C具有消杀功能后,短期内便在消费端集中产生了一批需求,当时,UV-C LED的市场发展速度也领衔于整个LED技术领域。 后来,随着疫情的有效防控乃至淡出日常生活,UV-C LED的市场逐渐回归冷静。在谈及当时这一波市场起伏时,艾迈斯欧司朗市场经理范镓表示,“这是一个过程,大家需要平静下来重新看待,未来行业人员的目光也将不再集中于纯消费类的单品,而是转向水消毒、表面消毒以及空气消毒等更加专业的领域。” 确实,据TrendForce介绍,当前UV-C LED厂商正持续推出≥80mW单晶高功率与UV-C COB LED集成化封装,且预期2H24-2026将有机会再次导入至家电与动态水杀菌市场应用。除此之外,国内知名新势力车企也采用UV-C LED空气杀菌,订单期间为2023-2025年,也将有机会带动其他车厂导入车用空气杀菌应用。 Future Market Insights也在一份关于“UV LED市场”的报告中指出由于企业和机构正在寻求有效的消毒方法,UV-C波长的LED需求很高。各种消毒设备使用UV-C LED进行便携和固定使用,包括手持消毒器、空气净化器、水消毒器和表面消毒器。在印刷、汽车、电子和医疗保健等行业中,通过UV-B/C LED光固化的油墨和涂层越来越受欢迎,增加了对UV LED的需求。 今年中,福建省泉州水务集团就成功落地国内首套UV-C LED二次供水泵房专用紫外线消毒器,打破了使用传统汞灯杀菌在二次供水领域的应用。 2、高明之处 紫外UV-C LED是新型第三代半导体光源,相较于传统汞灯在环保、高效、精准、节能和安全等方面具有多项优势,推动了传统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革新。而长期而言,相较于UV-C灯管,UV-C LED拥有较长的寿命与更简易的光学设计等优势。 因此TrendForce在调查了主要净水厂观点后总结道,当UV-C LED光电转换效率(WPE) ≥10%,价格接近于USD 0.1/mW,将有可能导入至工业水处理市场。 因此,随着UV-C LED光学功率与产品寿命提升至工业/商业要求,将有机会于2026-2027年正式进入工业/商业动态水杀菌市场。 艾迈斯欧司朗最新发布的创新型UV-C LED OSLON® UV 3535,正是旨在满足市场对无汞、高效UV-C消毒及治疗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 OSLON® UV 3535 LED单芯片,其峰值发射波长为265nm;典型值115mW的卓越光输出功率,电光转换效率(WPE)高达5.3%,可以实现极致的杀菌效果,为行业树立了全新的标杆。此外,它还具有紧凑的3.5mm×3.5mm标准尺寸设计,R70B50寿命超过20,000小时。 据悉,OSLON® UV 3535 LED性能的大幅提升,得益于封装设计与半导体技术的双重革新。产品采用了开放式3535陶瓷封装以及最新一代AlGaN基倒装芯片技术。与传统的UV-C光源相比,这种倒装芯片光源在波长选择、输出功率调节以及即时启动功能方面展现出更为显著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其实,就波长选取方面,265nm是业界公认消杀效果最好的理想波长。 之前,艾迈斯欧司朗表示在兼顾外延材料及出光效率、杀菌效率各维度后,最具性价比的波长范围是265~275nm。 而围绕275nm,艾迈斯欧司朗之前就已推出系列产品OSLON® UV 3636(低、中功率3个版本),其中2款小功率产品可以用于饮水机上静态的净化水;而中功率、42mW的产品,可用于低流速的过流水,以及表面杀菌等场合; 此外,艾迈斯欧司朗还聚焦273nm波长推出100mW大功率的UV-C LED产品OSLON® UV 6060,该产品的效率在6%,因此也将成为大流速流水消杀的一个新选择。 去年初, 基于275nm的OSLON® UV 3535系列中功率UV-C LED顺势发布, 其中,SU CULDP1.VC型号在驱动电流为185mA时的典型输出功率为40mW,SU CULEP1.VC型号在驱动电流为350mA时的输出功率为75mW。 然而,在265nm这一被公认为杀灭病原体效果最佳的理想波长下,既要实现期望的效率,又要维持长久的使用寿命和出众的性价比,这无疑是一项更为艰巨的挑战。 艾迈斯欧司朗最新推出的这颗UV-C LED产品OSLON® UV 3535,正是围绕265nm波长实现了创新突破。 3、差异化的策略布局 对于市场定位,艾迈斯欧司朗的初衷是希望为市场提供一些差异化的产品,为客户带来更多选择。 差异化主要是指通过提高产品的输出功率,从而帮助客户相应减少使用颗数。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艾迈斯欧司朗对于更广泛的市场需求也给出了自己的应用拓展路线。 早期更集中于消费类,比如消毒笔、消毒包以及一些小家电,例如洗衣机、洗碗机等,但近几年,伴随UV-C LED效率的逐步提升,艾迈斯欧司朗将致力于专业领域,例如高流速的流水消毒,甚至是工业级净水领域。 十几年前,荧光灯基本统治了整个照明市场,当时业界普遍认为包括HID这类大功率的气体放电灯是无法被 LED 取代的。但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其实取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白光LED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UV-C LED似乎也在经历同样的迭代周期。 随着发光效率的持续爬坡,成本的逐渐降低,一个以长寿命、高可靠性、低维护成本为优势选择的UV-C LED消杀市场完全值得期待。
  • 2025-1-29 13:31
    0 个评论
    中国扫地机器人崛起!看艾迈斯欧司朗如何助力室内 “自动驾驶”
    扫地机器人,实质上是一款集软硬件于一体的微型自动驾驶系统。 由此可见,在这个行业,研发投入至关重要。 近年来,各大厂商纷纷施展浑身解数,不断精进技术——从LDS(激光雷达)技术的广泛应用,到全能基站的快速崛起,再到扫拖一体机的惊艳亮相…… 这些创新技术推动扫地机器人实现了 从“能用”到“好用”的飞跃式发展。 01 “中国力量”出成绩! 根据IDC 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扫地机市场中,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累计超过60%。并且在技术上,国内厂商也领先于海外品牌。 *图片来源:IDC中国 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消费家电品类,扫地机器人一度是科技与创新的代名词。根据扫地机器人产品的持续进化历程,长江证券的研报将该行业的发展阶段分为产品导入期、导航进化期、清洁避障期和多功能集成期。 导入期(1996-2009)。 在该阶段,扫地机器人大多依靠超声波和陀螺仪实现基础避障,产品运动的随机性很强,效率很低。 代表性产品包括1996年伊莱克斯发布的“三叶虫”扫地机器人和2002年iRobot发布的首款消费级量产扫地机器人Roomba; 导航进化期(2010-2016)。 这一阶段,导航开始出现革新。 其中2010年Neato发布XV-11,该产品使用可360度旋转的激光测距仪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并进行即时定位与环境地图构建;2015年iRobot发布首款采用vSLAM(以摄像头作为传感器)的扫地机器人Roomba 980;2016年,石头科技发布首款产品米家扫地机器人,凭借LDS激光雷达+SLAM算法和售价仅1699元的超高性价比,成为激光导航技术在行业内被普遍应用的起点; 清洁避障期(2018-2020)。 这一阶段扫地机器人产品在清洁和避障功能层面持续进化。 清洁层面,2018年iRobot发布全球首款自集尘产品i7+,2019年中国云鲸发布首款自清洁拖扫一体机器人J1,此后中国厂商持续跟进,补足自集尘自清洁功能; 避障方面,科沃斯在2019年发布行业内首款拥有AIVI人工智能和视觉避障技术的DG70,在 2020年的T8系列采用AIVI视觉避障和3D结构光技术,石头则在2020年发布首款主动避障机型T7 Pro,采用双目摄像头和AI算法对物体进行识别; *艾迈斯欧司朗Belago红外LED 事实上,在上游环节,产业链玩家也始终致力于创新。近期,全球领先的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艾迈斯欧司朗宣布与国内领先的多行业三维视觉方案提供商超节点创新科技(Supernode)联合推出采用艾迈斯欧司朗先进Belago红外LED的家用扫地机器人解决方案。 图:双目立体视觉模组 来源:超节点创新科技 这一合作将大幅提升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能力,众所周知,导航系统是扫地机器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神经中枢”,承担着收集环境信息、确定自身定位和进行路径规划等职能。 多功能集成期(2021年至今)。 扫地机器人及基站的功能不断丰富,进一步解放双手。 以科沃斯和石头2023年发布新品为例,科沃斯DEEBOTX1S Pro基站具备银离子除菌、热水洗拖布等十大功能于一体,石头G20基站具备包括自动添加清洁液等九大功能。 研报介绍道,伴随着扫地机器人行业进入到清洁避障期和多功能集成期后,中国厂商开始逐步引领行业技术升级。 02 长期需求明确叠加价格下拓打开增量, 持续加码 “幸福感” 走过增长最为迅速的阶段,扫地机器人行业现在慢慢进入到相对缓和的时期。 根据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扫地机器人品牌集中度较高,TOP 5品牌占比已超过90%。 从长期来看,扫地机器人产品对应的地面清洁需求属于刚性需求,叠加劳动替代的最终导向,产品的长期增长逻辑明确。 根据《中国家庭擦地需求与专用擦地机器人技术趋势白皮书》,地面清洁是一项体能消耗较大的活动。而就我国居民的清洁习惯来看,约1/3的被调查者每周擦地频次在3次以上,约1/3的被调查者擦地花费时间在30分钟以上。 因此,根据《2022年轻人潮流电器新品报告》,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将扫地机选为“让人获得幸福感的家电”。 而从上游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也能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感”的提升: 比如以Belago 红外LED 的高密度点阵和红外补光功能,不仅可以提升扫地机器人的避障精度,也能极大增强它在复杂环境下的导航能力; 据悉,艾迈斯欧司朗Belago 1.2 Dot Pattem llluminator红外LED具有出色的红外补光功能,能够在940nm波长下产生约5,000个点,立体匹配算法可以利用这些点阵图案来处理低纹理情况,并实现高精度的深度图,更能减少进行深度计算所需的计算负荷。 同样,借助多颗Belago红外LED,视觉识别方案可以实现在强光下最远可识别距离达到60~70m。而这些技术优势使Belago不仅适用于 家用扫地机器人,也为工业服务机器人如AGV(自动导引车)和无人的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又比如,通过监测3D传感器视角之外的盲区,艾迈斯欧司朗的 1D飞行时间技术 可用来辅助3D传感器,例如可用于斜度检测,或者用作低成本机器人的主要间隙传感器。 就其多区域 dTOF 传感器 TMF8821来说,它集成了广区域,高 SNR,远距离,低功耗,抗干扰,弹性化设计等优势,极大丰富和满足了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需求,能极大助力机器人的寻路控制。 再比如,结合可辨识地板材料或花园状态的 多光谱技术 、高分辨率成像和大视场深度测绘,各种过程都可得到即时优化。 此外,高精度的 位置传感器 能够帮助家用机器人的电机驱动更加精确地控制力矩与速度,同时通过减少消耗来提高功率,并缩小电机尺寸。 当前,扫地机器人在大多数国家渗透率仍低,对应发展空间巨大。根据欧睿披露数据,2023年全球视角下渗透率超过20%的国家仅有挪威和西班牙,而美国渗透率达到17.1%,中国则仅超过5%。 对照同为劳动替代逻辑的洗碗机和洗衣机,洗碗机在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渗透率已超过70%,而洗衣机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渗透率已超过90%。由此来看,扫地机器人在大多数国家的渗透率表现仍处于较低水平,对应空间巨大。 短期来看,中国扫地机器人销量遇冷一度让人担忧扫地机器人产品渗透率抬升是否是伪命题。但回看中国扫地机器人,当前全能型基站产品价格带下拓,有望打开增量空间。 根据GFK数据,自2022年3月份开始,中国市场全基站产品价格下降明显,2022年1月份全基站产品均价为6102元,而2024年2月,这一数据已经下降至3768元。参考2023年以来中国扫地机器人销量同比为正且在前三个月维持200%以上同比增长,后续全基站产品价格带下拓有望进一步打开全球销量层面的增长空间。 03 千帆竞发:中国品牌之崛起 国产品牌正凭借优异的产品力持续抢占市场份额。从亚马逊主要站点表现来看,中国品牌销额市占率上升趋势明确。 根据GFK《2023年清洁电器盘点:全球经济弱周期下的清洁电器市场发展》报告,除拉美和北美市场,中国品牌在海外其他市场当地在销额口径均逐步取得市场引领地位,自主品牌的成功不仅实现了中国产能海外表现, 同时打通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升级之路。 据IDC《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显示,二季度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511.7万台,同比增长15.7%。就2024年上半年整体来看,随着产品功能升级,扫地机器人产品新品发布节奏加快,高端线产品出货占比提升带动平均单价上涨,二季度国内市场上涨至485美金。 *图片来源:IDC中国 同时,中国厂商“走出去”步伐加快,尤其在发达国家市场,国产全能款扫地机器人凭借性能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例如,某国内领先厂商也在2季度出货量全球第一,这也是中国厂商首次在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登顶。 出海风正劲,欧睿预计到2028年扫地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9.7亿美元。 对于中国厂商而言,短期内抢夺海外品牌市场份额以及中长期内与其他中国企业的竞争过程中,渠道力和品牌力均至关重要,但产品力才是基石。 据IDC咨询介绍,未来扫地机器人产品性能的竞争重点将围绕解决清洁盲区所需的超薄机身、底抬升高度、越障高度等展开。同时,针对毛发缠绕问题,厂商也将在滚刷防缠绕技术、大吸力等方面持续进行差异化的产品升级。
  • 2025-1-29 12:53
    0 个评论
    艾迈斯欧司朗带你探索IR:6的“宇宙与星空”!
    在科技长河中,计算机芯片的演进历程,犹如一部充满创新与突破的史诗,历经数十载的迭代与发展,不断照亮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征途。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芯片的迭代步伐加速,摩尔定律如同神祗的预言,助力计算机芯片在性能和效率上不断跨越,为人类科技进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同样,在红外LED芯片技术的宏伟篇章中,亮度与效率的跃迁始终是指向未来的核心命题。 一路探索,产业链上游的玩家们也在试图给出自己的答卷。每一次技术的迭代,都是他们向宇宙深空投下的答案,以此照亮了人类应用征途的每一寸未知。 01 第6次迭代!奋力一跃! 比如,深耕红外(IR)LED领域的艾迈斯欧司朗一直拥有专属的薄膜半导体技术,历经6次迭代,前不久,官宣发布最新IR:6红外LED芯片技术。 相较于艾迈斯欧司朗现有IR LED发射器芯片, IR:6技术能将显示亮度提升35%,工作效率提高42%1! ( 1注:较新产品系列的最大提升值。本数值以SFH 4713X为例。) 这一技术突破也将助力客户在基于红外LED的应用领域, 如生物特征认证和安全摄像头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艾迈斯欧司朗OSLON® P1616高功率LED系列和OSLON® Black系列更将成为首个承载这项新技术的产品。 例如,OSLON® P1616系列下的OSLON® P1616 SFH 4180BS、OSLON® P1616 SFH 4181BS、OSLON® P1616 SFH 4182BS;以及OSLON® Black发射器的新版本OSLON® Black SFH 4713B、OSLON® Black SFH 4714B、OSLON® Black SFH 47167B。 艾迈斯欧司朗 IR:6红外技术 OSLON® Black SFH 4713B 02 论先进性 都说IR:6技术的搭载将对终端红外应用带来质的飞跃,如何体现呢? 艾迈斯欧司朗市场经理Monica就曾举例解释道,例如在机器视觉领域,原本需要集群而动的6~8颗红外LED,如今在IR:6的加持下,只需4~6颗即可完成任务。 而在智能门锁上,IR:6技术的融入,会进一步延长新品LED的待机时间,如此一来,用户也会因为充电次数的减少,体验更加流畅无阻而好感倍增。 那么IR:6缘何如此先进?助力红外LED芯片实现亮度和效率的双提升? 向下看。 作为光明的“缔造者”,LED芯片包含着复杂的层级构造,N型硅与P型硅的交织,以及那层覆盖在IC表面的薄膜和反射层(如图1所示)。这些层级在光线发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图1. LED内部结构横面图,展示内部光线反射情况 在LED内部,光点启动了一场穿越之旅,它抵达芯片表面,被薄膜巧妙地反射至硅层深处,随后触及反射层,再以特定角度反射回薄膜,周而复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角度调整,直至光线角度精确调整到可从LED发射。 经过无数次反射的磨砺,光线最终以更广阔的姿态散射而出,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成就了LED更耀眼的光输出效果。 在艾迈斯欧司朗推出的新一代IR:6红外芯片中, 创新型内部反射器有效减少了晶片的光学损耗,同时增强了辐射强度。 此外,通过改进芯片表面的 粗糙度(这是薄膜技术的一大特色) ,优化了光解耦效率,进而实现了更集中的光输出分布。 IR:6 芯片技术另一大革新在于 新型N触点(金线焊接位置)的设计 。 通过将金线焊接位置移至芯片表面中央,显著改善了电流在器件内的分布,并降低正向电压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金线焊接位置的改变 a) 原有位置在边角处 b) 新的位置更居中 作为一种创新的薄膜半导体芯片技术,IR:6将成为艾迈斯欧司朗目前推出的各款新型红外LED系列产品的核心发光元件。预计在2024至2025年期间,艾迈斯欧司朗将逐步采用IR:6芯片去替换现有的系列。 03 结果为王! 据悉,仅凭这款新型芯片—— 无需对LED封装或透镜进行任何改良,便能显著提升产品的亮度和效率。 以OSLON® Black SFH 4713B为例,来看如图3所示的辐射通量对比 : 在相同驱动电流下,IR:6芯片的光学功率输出最多可提升25%。举例来说,在1A 驱动电流下,850nm波长的SFH 4713B的典型辐射强度提升了 20%,达到了505mW/sr。 图3. IR:6 芯片所带来的性能提升:辐射通量对比图 如图4所示的正向电压对比: 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新芯片更低的平均正向电压,效率提升更能高达38%。在1A驱动电流下,SFH 4713B的正向电压典型值为1.61V,相较于上一代芯片,降低了约190mV。 图4. IR:6 芯片带来的性能提升:正向电压对比 新型IR:6技术使得所有生产单元的亮度特性分布更加集中。换言之,与前代芯片相比,采用新技术生产并交付给客户的产品, 其亮度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将更趋近于典型值。 这意味着,艾迈斯欧司朗所保证的最低亮度输出有了显著提升,甚至超出典型亮度值。例如,在SFH 4713B型号中,最低亮度从280mW/sr提升至450mW/sr。这一改进为光学系统工程师们设计符合特定应用需求的可靠系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4 One More Thing! IR:6 芯片还具备一项先前芯片技术所没有的新特性。 该特性可进一步提升应用性能——即在850nm和940nm的选项之外, IR:6技术还新增了920nm的中心波长。 相较于940nm的红外光,广泛使用的CMOS图像传感器对920nm的红外光更为敏感。因此,使用920nm的IR:6芯片照明的物体图像,相较于使用940nm光照明,将展现更多细节,并且拥有更高的对比度和信噪比。
  • 2025-1-29 12:40
    0 个评论
    看艾迈斯欧司朗 EVIYOS® ,如何开往像素化世界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新年夜,一位汽车驾驶员在漆黑的深夜中迷失了方向,幸好附近的一位农民拿着马灯将他引回家。这盏燃烧着煤油的马灯被称为“最早的车灯”。 2023年,艾迈斯欧司朗正式推出专为自适应远光灯(ADB)与投影式头灯设计的首代EVIYOS®高像素LED,为驾驶者夜间行车带来了全新体验。 据悉,EVIYOS®这一前沿技术已率先被应用于大众汽车的途锐与途观车型中,这些车型的头灯系统由马瑞利精心打造,每套系统均集成19,200个精密像素点。 事实上,EVIYOS®光源模块自身则可集成多达25,600个独立可控像素点。 而EVIYOS®系列首款产品问世尚不足一年, 艾迈斯欧司朗便于前不久迅速推出EVIYOS® HD 25 gen2, 以实现产品功能的升级迭代,这充分体现了艾迈斯欧司朗坚定践行与汽车行业共享发展路线图的承诺。 迭代的具体体现?如下: 亮度性能提升。初代EVIYOS® HD 25 gen1的 典型亮度值 为85 MNits。而在新一代EVIYOS® HD 25 gen2产品中, 最低亮度 已提高至85 MNits; 杂散光控制优化,极大简化头灯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工艺; 供应链更具弹性。借助艾迈斯欧司朗的内部生产能力,确保配套ASIC(用于控制LED组件)的持续稳定供应与高质量。 艾迈斯欧司朗汽车照明亚太区高级市场总监金宇清曾分析过汽车外饰照明的发展方向,他表示,就大灯而言,除硬化之外,关键的趋势就是高像素化。 特别是伴随车灯技术的发展,在基础照明之外,大灯不仅将照明向更精细化、可调节的方向升级,更是逐渐承载了投影、交互、通信等多重功能,作为提升用户体验和车辆时尚感的重要配置,高像素化是大灯实现高级功能的必由之路,高端汽车配备率持续提升。 在目前业界主流的高像素化技术路线中,综合视角、亮度、能耗等多个维度,金宇清认为以EVIYOS®系列为代表的Micro LED将成为未来大灯技术新的风向标。 未来,高像素化的发展趋势必定会由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下沉。在EVIYOS® HD 25 gen2之后,艾迈斯欧司朗已规划了EVIYOS® LED版本,专为中、低端车型设计。 相信在大众汽车之后,很多汽车制造商都将紧随其后采用EVIYOS®系列的高分辨率投影大灯。届时,能够提高道路安全性的更优夜间视野,车辆外观设计更大的自由度,如欢迎回家时的“光毯”照明效果以及独特前部造型等个性化设计将“举手可得”。 而EVIYOS®系列在汽车大灯之外,还在不断开疆拓土,充实新的领域版图。 在CIOE中国光博会2024现场,一场涌现澎湃科技力的新应用发布会吸引了大众关注。艾迈斯欧司朗在现场携手 微型投影模块供应商小象光显 联合发布了基于Micro LED创新技术EVIYOS® Shape的全新 μLED智能投影灯MLP3000。 基于EVIYOS® Shape的μLED智能投影灯MLP3000 投影效果示例 凭借其高亮度、高效率、高可靠、像素化、微型化、智能化的“三高三化”特点,以及低功耗的叠加优势,μLED智能投影灯MLP3000可开创性地应用于 户外广告、文旅景观、商业展览等多元城市光影场景 ,助力打造极具交互感的“户外像素化”视觉体验。 EVIYOS® Shape LED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此外,据介绍,艾迈斯欧司朗也已在着手研发10万像素的Micro LED大灯。对于10万像素的μLED产品,它的视场角会足够宽,仅一颗产品就足以兼顾近光、远光以及投影所有功能。而这样卓越的性能,也势必帮助它在车灯之外,和更多应用领域产生融合,衍生出花样的视觉盛宴。
  • 热度 1
    2025-1-16 20:51
    723 次阅读|
    1 个评论
    艾迈斯欧司朗秀绝技,汽车照明的 “隐形魔法” 与万级像素传奇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驾乘体验的要求不断攀升,汽车照明系统作为确保道路安全、提升驾驶体验以及实现车辆与环境交互的重要组成,日益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 近日,2024 DVN(上海)国际汽车照明研讨会圆满落幕。作为照明与传感创新的全球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受邀参与主题演讲,并现场展示了其多项前沿技术。本届研讨会汇聚来自全球各地400余名汽车、照明、光源及Tier 2供应商的专业人士及专家共聚一堂。 在研讨会第一环节中,艾迈斯欧司朗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副总裁 Joachim Reill以深厚的专业素养,主持该环节多位行业领袖的深度分享。随后,围绕“µLED 在前照灯系统中的下一代应用” 的主题,Joachim Reill深入剖析了µLED 技术在汽车前照灯系统应用中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潜力。 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Joachim Reill深入探讨了µLED技术如何突破传统汽车前照灯系统的限制,通过更精细且强大的发光单元,实现前所未有的精准光束控制与多样化的照明效果。他指出,µLED 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度,推动未来智能交通的稳步发展。 在展示区,ams OSRAM更是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成果吸引了无数目光。其中,Eviyos 2.0®x独立驱动控制的万级像素大灯LED无疑是吸睛星品。该LED技术以其卓越的高分辨率光分布和能源效率,为汽车照明设计带来了创新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荣获2024年德国未来奖(Deutscher Zukunftspreis 2024),彰显了ams OSRAM在技术创新上的领导地位。 此外,首次在中国地区公开展示的ALIYOS™ LED-on-foil技术同样获得了广泛关注。凭借透明ALIYOS™ LED薄膜的超薄结构(<1mm),LED光源几乎可以隐形地应用到任何基材上,开启内外饰设计的新纪元。 通过此次产业盛会,ams OSRAM再次强化业界对其在全球汽车照明领域引领作用的认知。展望未来,ams OSRAM将继续以技术为驱动力,推动汽车照明向智能化、高效化、个性化发展,为全球汽车行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