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2024-9-6 06:27
528 次阅读|
0 个评论
再读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 “地大物博”,是事实; 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② ,也是事实; 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③ ,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④ 。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 “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 “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 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 。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 “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⑥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⑦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鉴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写作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深入华北,并妄图吞并全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继续推行妥协投降政策的同时,大搞求神拜佛,麻醉自己,欺骗人民。上层社会为悲观失望的气氛所笼罩。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慨叹中国民族失去了自信力。针对这种情况,鲁迅写作了本文。在文中,鲁迅指出: 对于反动统治阶级而言,“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但是,我们从古至今,“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最后得出结论: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由于是建立在对矛盾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的基础上,所以,这样的结论是准确的、深刻的、不容置辩的。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我们会体察到: 它的无可辩驳的力量还得益于严整的结构。 文章开头两段由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三种表现(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引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调,点明了谬说出台的背景,提出了即将给予批驳的论题。 第三到第八段是文章的主体。其中,三、四、五三个段落与六、七、八三个段落自然形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部,都是按递进的顺序安排层次。前一部分中,鲁迅先指出: 就某些中国人而言,“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曾经有过“他信力”。进而又指出: 随着国土沦亡,资源丧失和“国联”的袒护日本,“他信力”也失掉了。于是,这些人愈见“玄虚”,转而去求神拜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 ‘自欺力’”。中国上层统治集团失掉了自信力——又失掉了他信力——现在正发展着自欺力,这几小段的层层递进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后一部分中,鲁迅先用一句“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一笔扫荡了阴霾,从对反动阶级的揭露过渡到对广大中国人民的歌颂。作者先举历史事实,进而又以现实生活中前仆后继地斗争着的人们为例,阐明中国人民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由古而今,由远至近,这两小段的递进的轨迹也是很清楚的。 上述第三到第八段形成的这两个部分中,虽前一部分为揭露,后一部分为颂扬,但其间关系十分紧密,主旨在这两个部分中是一以贯之的。前一部分看似顺着论敌的话,肯定并发挥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欲擒故纵的布局,为后文的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的论断蓄势,或曰是对后文的一种衬托。这样,不仅突出了中国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内容,而且因有伏有起,有退有进,在行文上形成了回旋与波澜。 在最后一段,鲁迅总结出: “要论中国人”,必须看本质,看他的 “筋骨和脊梁”。“地底下”,即指正在为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劳动人民。这个结尾,是文章内容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收住了全文。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我们不仅会为其所述之理所折服,而且也必会为其所含之情所打动。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中说:“批判并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本文在巨大的逻辑力量中包容着感情的炽火,它的通篇体现着“激情的理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个以反问句拟制的、带有论辩色彩的标题,已表现出鲁迅的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在正文写作中,更是“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爱憎分明,毫不含糊。“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 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这两段话不仅因要言不烦地概括了丰厚的内容,饱含着事实的血肉,而成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的有力论据,而且酣畅淋漓地抒写出了对从古至今的 “中国的脊梁” 的衷心礼赞,洋溢着激越的、振奋的声音。排比句式的运用,更是在造成和谐的节奏与旋律的同时,加重了气势,强化了感情,给人一种必须要尽情倾泻、欲罢不能之感。文章在写“失掉自信力” 的那部分中国人时,用的是辛辣的讽刺笔调,在批判中浓缩着斥责、卑视之情。文章中的事、理、情水乳交融,因而文章具有撼人心灵之力。 展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我们会感觉到,从总体上说,它的风格是明朗畅晓的。但在有些地方(例如结尾一段),却又是含蓄的,有弦外之音,表现出一种深沉蕴藉之美。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短文,也足可作为这种最可宝贵的性格的有力印证。它们表明: 鲁迅的精神,充分体现和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2024年北京时间9月5日晚,中国男足在日本埼玉体育场与日本队的世预赛亚洲区第三阶段C组第1轮比赛中,以0-7败于日本队,引申。 这不是永远,未来很长。 鲁迅的精神,充分体现和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