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绵阳

相关博文
  • 热度 17
    2015-1-16 10:31
    1161 次阅读|
    0 个评论
    他身形瘦削、不善言辞,却思维敏捷,极具创新开拓意识,身边聚集了一群思维活跃、走在时代尖端科技前沿的朋友;他从陕西一个偏远山村走来,从小父母双亡,白手起家,历经曲折,却志在用机器人改变现代人的生活;他从长虹集团一个普通的生产工人做起,静守孤独,最终完成自己的华丽蜕变,成立了如今的绵阳帝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标”),并成功入驻我市科创区灵创孵化器。 他叫张文博,今年31岁。人们认识他,始于2014年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小机器人”。科博会期间,一个个像洋娃娃一样乖巧可爱的小机器人“小优”可谓赚足了眼球,人们不仅仅被“小优”能进能退、可爱乖巧的外形打动,更是为这些小娃娃“身兼多能”而拍手叫绝。程序设置好后,只需你对着小机器人下达指令,他就可以帮助你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任何动作,“好神奇啊,忙着上班的父母可以用他们来帮着监督小孩、照顾老人,即使人在外,也能通过物联网手机终端随时了解家里的情况,并下达指令。”“我就是想通过这种小巧、方便同时又美观的互动型机器人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减轻上班一族的家庭负担。”目前,帝标已经测试成功了具有教育、家庭辅助、高空擦玻璃、娱乐、旅游导游等功能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实现集幼儿教育、娱乐、智力开发、健康医疗、智慧小区物联网为一体的操作,大大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他们依托物联网,能够进行人机互动,人机交流,同时识别中英文语音,接到指令后,能为老人唱歌跳舞解闷,给孩子讲故事、进行习题解答解惑,还可以通过机器人操作家里的家电、远程监控等,具有强烈的生命特征。 从2003年来到绵阳开始第一份工作算起,张文博也“摸爬滚打”了十余年。2006年他开始自主创业,成立了绵阳新原素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从此,创业之路生生不息。早年就对机器人有浓厚兴趣的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机器人行业的关注、琢磨、研究,终于,历经前期多年的准备,恰逢我市创业环境优渥,科创区对高科技研发企业给予了免租金和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各级创业服务机关给科技型中小企业打开了快速服务通道,并有专人负责接洽事宜。很快,2013年,投资200万元的绵阳帝标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驻灵创孵化器。公司成立后,不断测试新研发机器人的功能、程序稳定性。至于市场回报,张文博坦言,还从没预期过,“我不在乎这中间得花多少时间试验,也不在乎试验过程中浪费了多少原材料,我的初衷是让这些机器人的功能尽量完善一点,程序实用一点,让青年老少都能操作自如,只有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我才会全面投向市场。” 诚如张文博所言,公司成立之初,只有员工8人,全部从事家用机器人物联网的研究与开发,如今公司员工27人,而技术团队占据19人,通过不断研发,引进新项目,公司形成了“技术领先,校企合作,服务社会”三位一体的经营理念。目前,公司研发的机器人除了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领域,还可以应用到工业制造、服务等领域,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开启机器人互动的新时代。
  • 热度 28
    2011-5-12 17:35
    2238 次阅读|
    2 个评论
    文/图 作者:毛启盈 5.12地震灾难已过三年,灾区人们的物质生活正逐渐走向正轨,但心灵创伤恢复之路仍需要科学的关注和指引。用一位心理医生的话说,人们“精神家园”重建需五至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在“精神家园”的重建中站在高科技前沿的通信以及互联网,这是灾后信心重建的无形力量。 近日,通信产业报(网)记者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先后深入到都江堰、绵阳、什邡、绵竹等地采访。通过零距离的接触与倾听,记者了解到灾区人民已经从板房搬家到楼房,而手机、互联网以及社区信息化,对其创伤恢复起到无法取代的作用,尤其是通过手机测评等理疗方式,让他们重新找到心灵的归宿和生命的价值。 根据工信部披露数据,三年来,累计完成通信恢复重建投资188.8 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103%,大力建设宽带、泛在、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灾区通信一步跃入现代化。灾区宽带接入能力大大提高,城市基本具备户均8M以上接入能力,超过80%的农村地区具备户均4M以上接入能力,北川新县城已具备户均20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所有县城实现了3G覆盖,通电话的行政村、自然村比震前分别增加289个、1840个,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话、乡镇乡乡通宽带。另外,在IPTV、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实现了应用,灾区群众与全国同步享受到3G业务和三网融合业务。 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新兴传媒,扩大人际圈子,随时随地沟通,为灾区人民重拾自信,其积极意义不亚于物质援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受到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采用互联网等通讯手段进行干预,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一,目前,某些地区宽带广电网络为农村提供了便利,但是,纯广电系的光纤入户,上网环境不容乐观。据了解,都江堰翠月湖镇五桂村东桂园社区,10个农民居住区已通光纤。该镇一领导告诉记者,网络是由当地一家广电系运营商光纤网络,可以通过光纤看电视上网,虽然远离了“卫星锅时代”,但是家里上网速度并不理想。 其二,电脑普及程度并不理想,没有电脑不能上网,有电脑没有接入网络也不少。什邡镇一位初中女同学告诉记者,“妈妈怕我商不健康网站,没有介接入网络”。而这些不能上网的孩子,网吧便是常客。所以,在灾区的一个小镇,适合年轻人,除了练歌房就是网吧。记者在都江堰翠月湖镇某社区采访时,一群孩子不约而同地围着村上的两台电脑玩起了游戏。 其三,3G网络覆盖不足,3G宣传不够,智能终端匮乏。记者从成都去往都江堰途中,中移动全球通信号时断时续。手机玩微博并不顺畅,QQ时常掉线。 “在都江堰,移动没有信号很正常”在客运站附近一位休闲场所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一位使用中移动网络的同学说,“我们用手机上网就是上QQ。”记者问“有没有使用3G网络?”她的回答颇似幽默:我一直都在使用3G网络,3G就是3Q,腾讯和360就是3G。其实,此前电信完成灾区所有县城3G网络的覆盖。但是,3G走向农村需要一个过程。记者还发现,山寨机在灾区随处可见。在德阳某村镇中学,几乎80%同学使用山寨手机,智能手机普及率较低。 其四,在通信上,现代和传统模式共存。在什邡市师古镇共和村委员大楼上就安装着着一个大喇叭,这是用户着急村民,据说要在七月份每家屋顶都要安装一个。“通信靠吼”这种原始的通信方式,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因地制宜。但在网络时代,通信已经很发达之时,不宜提倡和推广。   可以肯定的是,一路上使用手机上网的人随处可见。记者也是利用手机,随时发布灾区重建新闻。绵阳南收费站封路,路人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发微博,这一幕令人欣慰。 (文图作者毛启盈独家发布,拒绝任何形式转载)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