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而液晶驱动线路作为核心组件,承担着控制液晶分子偏转、实现图像显示的重要任务。随着显示技术不断升级,对液晶驱动线路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研究其修复方法对保障显示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液晶驱动线路概述 2.1 线路结构 液晶驱动线路主要由栅极驱动电路(GOA 电路)、源极驱动电路以及相关控制电路构成。栅极驱动电路负责逐行扫描液晶面板,控制像素的开启与关闭;源极驱动电路则为像素提供图像数据信号,两者协同工作实现画面显示。此外,还包括时序控制电路,用于协调各部分工作时序,确保信号准确传输 。 2.2 工作原理 在工作过程中,栅极驱动电路接收起始脉冲信号和时钟信号,按顺序激活液晶面板的栅极,使对应行像素处于可接收数据状态。此时,源极驱动电路将图像数据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源极线传输至对应像素,控制液晶分子偏转角度,改变透光率,从而实现不同灰度和色彩的显示。时序控制电路则对整个过程的信号传输和操作时序进行精准把控。 三、常见故障类型 3.1 信号传输故障 线路断路、短路会导致信号无法正常传输。断路可能由生产工艺缺陷、物理损伤引起,致使对应像素无法接收驱动信号,出现显示异常区域;短路则可能因元件损坏、线路绝缘层失效,造成信号干扰,产生横纹、花屏等现象。 3.2 时序错乱故障 时序控制电路故障或外部干扰,会使栅极和源极驱动信号的时序不匹配,导致图像错位、闪烁,严重影响显示效果。此外,驱动芯片性能下降、信号传输延迟等问题,也可能引发时序错乱。 四、修复方法 4.1 信号传输故障修复 对于断路故障,可采用激光修复技术,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量融化断路处的导电材料,实现线路连接;也可使用纳米导电材料填充断路部位,形成导电通路。针对短路故障,需借助高精度显微镜定位短路点,移除短路源,修复或更换受损元件与线路,恢复绝缘性能。 4.2 时序错乱故障修复 通过专业测试设备检测驱动信号的时序参数,与标准值对比分析。若因时序控制电路故障导致,可更换故障芯片或调整电路参数;若是外部干扰引起,可加强线路屏蔽,优化信号传输路径,确保时序恢复正常。 高精密激光线路修复机 新启航半导体有限公司水冷手动激光修复设备搭载 NW 激光器含精密光学、镭射加工/观测专用显微镜、镭射加工/观测专用光学物镜,X/Y 手动调节、Z 轴半自动调节,大理石精密光学基础载物平台。可针对工件特定材质层进行短路缺陷修补处理,具备强大的镭射修复能力。 1,适用场景 适用于TFT-LCD系列液晶面板,可适用面板尺寸15.6寸至120寸。修复LCD不良现象:亮点、暗点、断半线、竖彩线、竖彩黑线、单竖黑线、双竖黑线,横网等进行镭射修复。 2,先进的控制系统 使用了多线程技术,COM 技术及运动算法,图像视觉算法,实现电机驱动系统,激光控制系统,图像识别系统的联动控制,对机器实现微米级控制,准确找到产品缺陷点。全自动四孔鼻轮调焦(可选配四孔电动鼻轮),可供用户具有更多是选择;并且设备操作界面简单直观,降低人员的操作门槛。 3,高兼容性软件系统 不同型号的激光控制器通讯协议是不一样的,为兼容不同激光器,软件将不同型号激光器通讯集中到一个软件中,使用软件选项来激活当前激光器,这样做到激光器对操作者来说是透明的,操作人员只关注工艺与功能,不必关心具体所使用的激光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