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小米note

相关博文
  • 热度 46
    2015-2-2 17:44
    5918 次阅读|
    19 个评论
    "顶尖科技"和"偷工减料",这两个词都取自小米联合创始人  @林斌_Bin  的微博。林先生应该是骄傲地将小米NOTE的”美和体验“归结为自身“源于顶尖科技“,而将友商华为定价3000多的mate 7视为了”偷工减料“——事实真是这个理儿吗?照例,从我的专业(无线性能)角度,把道理讲讲清楚。 【一】小米人眼中的顶尖科技 从 @雷军  雷总的“美和体验源于顶尖科技”的原文,第一点曲面玻璃到第六点骁龙810,我不知道哪个属于所谓的顶尖科技,但至少第六点“骁龙810”就算是顶尖科技,也不是小米自身的——说到这,认为我马上要拍华为麒麟芯片马屁的米粉先稍安勿躁,等我说完再喷, 我无意在芯片研发上展开话题。 很显然,雷总或林先生是把硬件配置上的”顶尖零部件“作为了自身的顶尖科技,也许会有米粉们坚持认为:如果能通过选型世界一流的高配置的零部件,使得整机性能一流,那么这就是带给用户体验的顶尖科技了,用户并不关心哪个部件非得是自身研发的,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 ,iphone也不能把所有器件都自己进行研发、生产不是?! 我完全同意以上观点,所以我提的问题是: —— 选了世界一流的高配置器件,就一定能使得整机性能一流吗? 答案是:不一定。 所以林总说了, ” 要做好像小米Note顶配版这样高配置和高质量的手机,需要在软件、 硬件、系统优化上投入巨大的研发资源 ,才能做出让发烧友满意的产品。 “ 【二】 小米”顶尖科技“是否对整机进行了优化?——无线性能上,没有! 曲面玻璃,HIFI,阳光屏...这些我都不懂,但是既然雷总提了”骁龙810“的”超强4G网络“,我的专业要质疑的,正是这一点:小米对NOTE整机的4G下载速率进行性能优化了吗??小米投入了哪些”巨大的研发资源“结合骁龙810芯片对MIMO性能进行了优化?? ——我认为,小米没有做有效的优化,不是工程师们不想,而是他们目前并没有掌握针对MIMO 手机性能进行优化的方法,天线和射频的研发还是按照2G或3G手机的单天线设计思路完成的,也许做了整机TRP/TIS的OTA测试,但并没有针对4G的主副接收天线对整机进行优化—— 米粉肯定会说,”你认为“算个球啊,求证了吗?!没事儿,请尽情转发,如果我说错了,我会认打脸的!    【三】华为的4G手机MIMO无线性能有没有优化? 直接的答案是,还没有。 但客观的说,他们应该已经开始在做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国内的专利号CN 102833768A,不过这篇专利在我看来在MIMO OTA方面并没有太核心的内容,但至少说明华为终端那边从2012年开始已经在为MIMO性能的优化做准备了。 写到这,我猜有八成米粉肯定认为我是收了华为钱来放冷*的:你手上怎么可能有华为的专利?!——兄弟,我手上不但有华为的专利,我手上还有apple的,所有跟MIMO OTA相关的英文paper和专利,我过去4年里面大多数都浏览了一遍。我要是为了放谁冷*,需要从4年之前开始准备么…… 【四】华为Mate 7都没开始做MIMO OTA优化,那谁做了?! 简单点说, 国内的手机品牌都还没对4G手机做性能优化, 但华为终端那边是准备的最早、最充分的,现在联想(国内)那边可能也开始有工程师在做技术储备了。 我赌一把吧: 小米或其他国产手机品牌的工程师(锤子、一加、魅族、努比亚...)可能目前还看不懂我说的MIMO OTA技术部分的内容,更不用说优化条件了——可能是我自大了,期待打脸... 国外的,你们马上见到的MOTO X,应该是调测过MIMO OTA性能的。 苹果、三星就更不用说了。 照例,感谢花时间阅读到现在的朋友,给大家分享一张MOTO 在美国实验室的测试系统图。 【五】华为有没有”偷工减料“? 谈了这么多”顶尖科技“的事情,现在咱们来聊聊”偷工减料“的问题。 我认为作为一个手机制造商,可以不必对零部件或芯片进行研发,但应当从软件、硬件、系统的层面对整机的最终性能优化负责,无线性能的整机调试、优化方法——MIMO OTA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测试系统的购置,软、硬件工程师的人员开支等等,都应计入最终产品的成本当中, 仅仅计算产品的材料成本(BOM),而忽略了产品背后的研发人员常年技术积累的企业成本,我认为是非常低级的错误 ,我不认为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担任过谷歌工程院副院长的@ 林斌_Bin 先生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华为在深圳,有一个全球认证和测试实验室GCTC,维持整个实验室资质和研发人员的研究工作的成本,应该是非常庞大的一个开支——如果林先生不知道,我可以告诉您,华为终端公司的一部分实验室也在那边,我相信Mate7的一些研发和预测应该是在那边进行的。不知道林先生说的小米”在软件、硬件、系统优化上投入巨大的研发资源“,有没有类似的投入?? 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我不忌讳说参观过GCTC,当时并不是为了写这篇文章才去的,水军们非要说我是拍华为马屁,我也懒得解释。我只是想说,要做一个百年企业,无论是小米和华为,我希望双方应当围绕产品和用户,做有效和健康的市场竞争——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我能理解商业竞争与宣传过程中用词的偏激,但我无法容忍恶意的抹黑与中伤——”偷工减料“这四个字,如果是 @林斌_Bin  先生心中对华为手机成本的真实看法,那我只能呵呵了。 【结束语】 —— 我敬佩小米通过自身企业的高效管理将毛利润降低让利于消费者,好产品和低价格,这是对米粉厚爱的一种回报,但小米,或者任何一个有志于将产品研发做到极致”为发烧而生“的公司,都不应该忽视华为和华为的研发工程师们对产品的专注和付出,更不应罔顾事实恶意鼓噪,因为这是对”专注于产品“理念的亵渎。 ( 这篇文章我应该算是向着 @余承东  先生了,在2k显示屏上余先生非得叫板人家小米的高配,何必呢,作为华为人,放着自己的技术优势不说,非得跟人掰扯显示屏,眼睁睁被人家翻老账拷屏打脸…我也是醉了……人家怎么做产品是人家的事情,小米品牌如今炙手可热,华为终端难道就没好好总结过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吗?难道那么多米粉的用户体验都是宣传造势出来的?我不信!)
  • 热度 45
    2015-1-17 12:00
    3244 次阅读|
    18 个评论
    ”无线性能“的评测,是 今天所有互联网做手机及电子产品的评测团队很少涉及的话题——而支持两种4G网的 小米note发布的时候,@雷军 先生在微博表示"小米note 向 iphone 6 plus 致敬",但他大概不清楚,包含小米在内的国产手机小伙伴们都未能真正调试过整机在4G下的无线性能…我想起此前还有魅族手机也向诺基亚"致敬"...国内手机新贵们除了在外形、尺寸、颜色上频频向国际大佬”致敬“以外,有没有真正向经典致敬的诚意或内涵呢?今天,我从无线性能的角度做一个简明的观点阐述。   【引子】 这篇文章起初是即兴写的,主要是看到"致敬"二字感觉有点别扭,后来看到有人兴奋地撰文曰国产手机已到”智能手机颠覆前夜“,于是忍不住提笔从"无线性能"视角写写自己看到的国内手机品牌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给诸位头脑发热的粉丝们提个醒: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可以胸怀大志,但一定要脚踏实地!!——我提醒的不仅仅是小米,还包括其他国产厂商,文章题目只是借小米NOTE宣传的热度未散,吸引一下大家眼球      我原本想等2月份实验室升级后(能完成当今针对4G手机最严格/客观的无线性能测试,我们称之为MIMO OTA),做一次4G手机的实际下载速率测试,把国内比较热门的一些品牌旗舰机,比如华为,中兴,联想,小米,魅族等,与iphone 6+、三星的旗舰机做一个对比,看一看有没有差别——但是鉴于年关将至,以及本人一如既往的拖延症 ...我真的不太能够确定上传的时间,所以今天先写一点背景,权作铺垫吧。      【一】手机”被忽略“了的无线性能 从前或现在,由于专业性和成本因素的制约,互联网评测团队几乎从不涉及无线性能的评测话题,而一般消费者也仅仅将目光聚焦在摄像头成像,屏幕分辨率,外壳色彩等方面,似乎手机作为一个通讯工具,其无线性能是默认没问题的,但事实却并非如人所愿。   在2G时代,我们的GSM制式手机跟基站通信,可以用小时候”你妈妈“(基站)喊"你"(手机)回家吃饭做比喻:你听不听的到喊话,取决于你的耳朵灵敏度(手机接收灵敏度),你要大声回话吃饭不吃饭,取决于你的嗓门(发射功率)够不够大——二者任何一个失效,回家被打屁股(手机通信失败)…手机通信失败,你第一反应是打电话投诉运营商——而实际上运营商可能是无辜的,因为可能不是基站没有布设好,而是你的手机无线性能太差。   所以在国外,为了确保手机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适应自己的基站/布网的要求,一般运营商都要对进入自己网络的手机做入库测试,手机的无线性能越好,基站就可以布的越少,运营商就可以降低成本,这种针对手机的无线性能测试被称作OTA(Over-The-Air)测试——在国外的OTA性能要求取决于运营商,是一个市场行为;在国内,2G/3G的手机, 工信部要求所有的手机厂商做强制的OTA测试,变成了一个政府行为,所以一般国内市售的手机无线性能是基本ok的。 国内经过10几年的经验积累,包含山寨机在内的大部分国内手机公司或天线供应商,都已具备了对 单天线 终端 进行OTA测试的能力和条件(如下图),这客观上保障了2G/3G手机的无线性能——此处,单天线OTA测试(又称为SISO OTA)与后面要说的4G 多入多出 OTA测试有着本质的不同。 (诸如sony,nokia,apple,samsung,blackberry都有自己的OTA测试系统,江河日下的blackberry听说有十几二十套…) 注:在早期,正式开展OTA入网测试之前,由于缺乏必要的调试手段,有一些国产手机成品的灵敏度或发射功率可能比其他品牌手机劣化10倍甚至更多,即使在进行入网测试之后,不同品牌的手机之间的测试结果也有相差2倍或更多的情况出现 。   4G以后,大家用手机不仅仅是通电话了,看视频、玩游戏、刷微博、抢火车票,用的都是数据业务,而与2G/3G系统的单根天线完全不同,4G手机运行数据业务时不仅仅是一根天线接收基站信号了,至少有两根天线同时在接收基站发来的信号,而基站也可能是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天线发数据,我们称之为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多入多出系统),能够大幅提高下载速度——无法用”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比喻形容MIMO手机的无线性能,换句话说, 不能简单用”信号强“来等同于”性能好“ ——视频卡不卡,主要取决于MIMO基带通信芯片算法与天线之间的配合——很不幸,国家出于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的需要,工信部目前针对4G手机的MIMO性能不做强制要求,因此, 目前大家手上的手机大多没有经过MIMO OTA的验证测试 ——那么,大家认为自己的手机无线性能还ok吗?看看视频,或者抢抢火车票大概就知道ok不ok啦   【二】为什么消费者需要重视4G手机的”无线性能“? 首先, 如前所述,目前,无论4G手机厂商或运营商如何宣传速度快,其实都仅仅是芯片能够达到的理论最大值 ,但很遗憾,MIMO的性能发挥除了与芯片有关,还 同时 与天线和无线信道密不可分——换句话说,传统手机设计流程是各部件单独调试的,无法完全保证4G手机 的无线性能,更不用说在缺乏MIMO OTA测试系统的情况下,国内华为、中兴、联想、小米、魅族等等小伙伴们都无法将自己的整机MIMO性能进行优化设计,而只能完全寄托于芯片了(这一点上,与WiFi的Beamforming一样是难兄难弟了…)   其次,如果你曾经被厂家精致的宣传画面迷惑,那么通过关注无线测试得出的性能却可以管中窥豹地看到一个产品或公司的背后的真正实力。 原因很简单,无线性能是一个通信设备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研发过程中技术含量最大、研发成本最高的部门之一——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手机的无线性能优越,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公司的资本、人才储备、品控能力和技术深度等综合实力。一个致力于在无线性能上做优化和研发的公司,不可能是做一锤子买卖就跑路的,相反,一个在无线性能研发上不舍得投入的公司,还不足以称作真正 的大公司。   举个例子,虽然Nokia衰败了,但Nokia留在个人无线通信领域的烙印是不可磨灭的:Nokia曾经是最早的到内置天线的应用者——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大部分其他公司都认为手机的天线时不可能内置的,因为衰减太大! 上图是我在2012年10月访问丹麦Aalborg大学Gert教授时拍摄的照片,Gert教授曾在上世纪90年代致力于内置天线的研发,并与Nokia一同成功推出商用的内置天线手机,这些创新工作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三】差距 在工业制造能力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部分手机的设计和制造都已经变成流水化作业:选型芯片,芯片厂商将给你参考设计;采购天线,天线厂家会给你做性能摸底测试…那么,除了堆砌参数和部件性能,一个手机公司最终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与世界级产品的差距究竟在什么地方?绝非”无线性能“这么简单,答案也许在下一个乔布斯的脑子里面,但鉴于我只了解无线性能测试这点儿事,我就只介绍在这个领域里面的差距: 1. HTC: 设计出世界第一款全金属外壳的HTE one,可以参考这里:http://blog.htc.com/2013/02/making-the-new-htc-one/ http://www.anandtech.com/show/6747/htc-one-review/15 2.APPLE: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最真实地在iphone身上体现无疑——虽然不自己做基带算法芯片,但是在4G还未商用之前,apple就已经开始自己做MIMO OTA测试方法的研究——这一点直到今天也是被严格保密的,外部人员无法看到真实的测试系统,但今天,各位读者有耐心看到这里,下图也就算是我送各位的一个礼物:iphone最高级别的MIMO OTA验证系统: 3.Samsung: 区别于Apple,Samsung在此领域里面未见对测试方法有深入研究(我未见,并不代表没有!)但听说是有类似以下的测试系统供产品优化调试用: 4.Intel: 2011年底开始深入MIMO OTA方法的研究和研发,相关内容也属于商业秘密,再一次,我可以告诉大家他们与Aalborg大学在2012年合作建造的测试系统外观: 5.高通公司: 听说高通公司使用的是2-Stage法来做芯片和Demo的MIMO性能验证,有别于上述几种方法,2-Stage法对于芯片的设计和验证来说是适合的;但即使同是骁龙810的基带,不同的设计水准和调试,导致最终的整机性能也是不一样的。   反观国内: 1. 国内手机厂商无一具备严格的MIMO OTA测试验证、优化能力 —— 欢迎反驳,打脸我也认,心里高兴! 2.芯片厂商如联发科、展讯等, 未见其有空口验证系统,我个人推测使用的是传导法进行芯片算法的验证——如果猜错,还请联发科、展讯的兄弟不吝指正!! 3.三大运营商目前未对终端MIMO 性能测试设定要求 ——实际上也只有中国移动对OTA有严格的入库测试(对厂家免费)要求,中国电信也做一些测试,而中国联通则完全不做要求…所以,如果你是移动用户,至少TD-SCDMA和GSM的常规无线性能是有保证的。 4.国内目前唯一具备MIMO OTA测试能力的两个实验室: A.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泰尔终端实验室(前TMC) B. 就是我们这里了,业务联系#¥%%*……还是不打广告了... 【结束语】 与上篇说WiFi的帖子一样,我认为国内当前的热闹表象之下,对于技术积累的深度还很不够,技术层面我个人最敬佩的是华为,小米至少在通信技术上的积累还欠火候,但似乎并不妨碍产品的热捧,这其实是值得所有公司思考和学习的——看到小米NOTE的价格和参数,我都动心了...国内有这么多对手机、pad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虎视眈眈的公司,在良性竞争的前提下,对消费者是件好事,宣传造势,也无可厚非,粉丝们的素质越来越高,市场总归会回归理性的,不要急,让**飞一会儿,粉丝不会永远脑残…   另外,就不要妄谈某一两款产品或公司能够颠覆智能机市场了,诚然未来是万物互联的,可穿戴设备遍布的,那你知不知道人体对穿戴设备的通信影响很大?这些人体信道模型的研究最后要影响到芯片和设备的设计,这是需要创新的——不是能卖手机就颠覆市场的,也得问问里面的芯片和零部件人家成本多少,赚了多少,他能买给你去”颠覆“,他就能买给别人去”颠覆“...   这个帖子应该是干货比较多了,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科普作用,   【后续】 若干品牌的4G手机的下载速率评测——MIMO OTA,敬请期待! 征求一下大家意见,主要想测哪些手机?我跟厂家没有联系,而且最后评测数据公开给大家参考也是我个人的想法,所以 可能还需要征用用户手机——如果借不到的话。   ——(这个评测,没有时间节点哈,工作忙,大家懂的... )
  • 热度 29
    2015-1-15 16:51
    2225 次阅读|
    8 个评论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摄像头的固定结构,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夹持部、外壳、第一软性材质及第二软性材质;夹持部连接于摄像头侧面,且夹持部的厚度不大于摄像头侧面的厚度;外壳与夹持部连接,且外壳为非封闭的任意形状,外壳的非封闭区域大于摄像头的镜头大小;第一软性材质填充于摄像头的正表面与摄像头所在设备的外壳之间,第二软性材质置于摄像头的反表面。本公开通过外壳与摄像头侧面的夹持部连接实现对摄像头的固定。由于通过侧面的夹持部对摄像头进行夹持,使设备的厚度不会增加。另外,填充于摄像头与摄像头所在设备的外壳之间的软性材质不与固定结构的外壳一起夹持摄像头,使得向外的张力减少,设备的外壳不会被顶开。   以上是小米专利文件中的内容,研究了一下,没发现跟做平,防抖有啥关系。   据说这种专利有很多方法可以绕开,无效化方法很多。有没有专利达人举例分享一下?
  • 热度 29
    2015-1-15 16:38
    2876 次阅读|
    13 个评论
      小米Note发布会您看了吗?您有没有感受到小米Note是一款为发烧而生的手机?   先看官微公布小米 Note的亮点:   大屏旗舰2299元:3D曲面玻璃+金属边框,5.7英寸阳光屏;独立HiFi,双4G双卡双待;索尼1300万光学防抖相机。   打动我的是HiFi。但懂的人都知道,在目前的技术下,HiFi音质好坏跟输出终端,即耳机的关系太大了。至于屏和相机,我的感叹是这都差不多了,2299元的国产手机,谁都一个样了。1月27日上市,如果要买很快就有。     雷军在微博上说的小米Note的亮点:   2015年小米新旗舰:小米Note,外观和工艺再次突破,金属边框加双面曲面玻璃,前面板2.5D玻璃,后面板3D玻璃;超级轻薄,比iPhone 6 Plus 薄0.75mm, 轻11g, 光学防抖相机整平,5.7英寸大屏;HiFi,双网通,双卡双待。顶配版,骁龙810处理器,4GB LPDDR4内存,64G存储,支持CAT9超强4G网络。    不要被雷军微博骗了。小米Note用的是骁龙801处理器,3G内存。顶配版骁龙810要3月底发布,这款手机才是真正的发烧机器。   再看看官微发布的顶配版的介绍: 【顶级科技 #小米Note#顶配版3299元】高通骁龙810,8核64位处理器;夏普/JDI 2K极清屏,NTSC色域高达95%;4GB LPDDR4内存+64GB eMMC5.0存储;支持最新4G网络LTE-CAT 9,下行速度达450Mbps;3D曲面玻璃,4.4V高电压电池;光学防抖相机,独立HiFi模块。3299元 双4G双卡双待。   高通骁龙810:20nm制程,四核A57架构+四核A53架构,8核64位处理器;Adreno 430 GPU,性能提升80%,功耗降低30%。4GB LPDDR4内存,速度提高70%。64GB eMMC 5.0高速闪存,读写速度提升2倍。   A57架构+A53架构,号称原本要用在服务器的内核被高通先一步用在手机上了。并且售价相比也很合理,64GB eMMC内存的手机只有3299元。这款机才是能够将现在的华为神机Mate7比下去的手机。   看到这里,小米粉丝们可以略松一口气,再忍一忍,等两三个月买Note顶版配吧。这才是本次发布会上最大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