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运算器

相关博文
  • 热度 18
    2014-8-25 09:33
    1260 次阅读|
    0 个评论
    MCS — 51 单片机系列 按工艺划分: ◆ HMOS 工艺产品:如 8031 、 8051 、 8751 等; ◆ HCMOS 工艺产品:如 80C31 、 80C51 、 87C51 等;按 ROM 的类型划分: ◆ ROM 型产品、 ◆ PROM 型产品、 8051 ◆ EPROM 型产品、 87C51 、 87C52 ◆ Flash 型产品: AT89C51 、 AT89C52 (二) MCS — 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一、 8051 微处理器 CPU ◆ 1 、运算器 :由算术逻辑单元 ALU、累加器ACC、B寄存器、两个暂存寄存器、程序状态寄存器组成 PSW ; 8 位,可以进行算术云算(加,减,乘,除,乘除运算与寄存器 B 有关)、逻辑运算及移位运算等。 ◆ 2 、控制器:由指令寄存器 IR 、指令译码器 ID 、定时及控制逻辑电路、程序计数器 PC 组成,使单片机的运行控制中心。 PC 的结构与功能: 16 位的程序寄存器,控制程序的执行。 IR , ID 的功能; 二、 8051 的片内存储器 ◆ ROM : 4KB ,地址 0000H--0FFFH (使用时) ◆ RAM : 128B ,地址 00H--7FH 三、 8051 的 I/O 端口电路 四、定时器 / 计数器: 2 个 16 位的定时器 / 计数器 五、中断控制系统: 5 个中断源,其中两个外部中断、两个定时 / 计数器中断、 1 个串行口中断。 六、串行口: 1 个全功能异步串行口 七、时钟电路:在时钟电路的外部添加晶振及电容就可以组成完整的震荡电路,为系统工作提供时钟。 八、总线:通过内部总线把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 MCS-51 单片机的信号引脚 一.引脚简介: 输入 / 输出口线: ◆ P0 口:地址 / 数据复用口 ◆ P2 口:高 8 位地址口 ◆ P1 口:一般 I/O 口 ◆ P3 口:一般 I/O 口、第 2 功能口(串行口) 口及口线的表示方法: P0 、 P1 、 P2 、 P3 ; P1.0 、 P1.1 ALE :地址锁存控制信号,用于外部存储器或 I/O 端口总线访问的同步控制,从而使总线上的地址 / 数据信号有序的流动。 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当 PSEN 信号为低时表示对外部程序存储器进行访问。 RST :系统复位信号,该引脚上的高电平(两个时钟周期以上)会使系统进入复位状态。 XTAL1 、 XTAL2 :外接晶振引脚 VSS 、 VCC :地、电源 二. 信号引脚的第二功能 1). P3 口的第二引脚功能 RXD(P3.0) :串行数据接收端 TXD(P3.1) :串行数据发送端 /INT0(P3.2) :外中断 0 申请信号输入端 /INT1(P3.3) :外中断 1 申请信号输入端 T0(P3.4) :定时器 / 计数器 0 计数输入端 T1(P3.5) :定时器 / 计数器 1 计数输入端 /WR(P3.6) :外部 RAM 写选通 /RD(P3.7) :外部 RAM 读选通 PROG(ALE) :编程脉冲输入端 Vpp(/EA) :编程电压加入端 VPD(RST) :备用电源输入端 三. 单片机的三总线结构: 地址总线: P0 : A0~A7 , P2 : A8~A15 数据总线: P0 : D0~D7 控制总线: /WR 、 /RD 、 /PSEN 、 ALE 、 /EA 四) MCS--51 单片机的时钟与时序 一、时钟方式: 1 )、内部时钟方式: 2 )、外部时钟方式: XTAL1 — GND , XTAL2 —外部时钟信号 二、时序信号: ◆ 晶振周期: T0 ◆ 状态周期: 2T0 ◆ 机器周期: 12T0 ◆ 指令周期:至少 12T0 三、 8051 的取指与指令的执行 (一)、单周期指令 (二)、双周期指令 (三)、多周期指令 《电子设计技术》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 热度 17
    2012-5-22 09:21
    125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单片机简介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   1.单片机的组成   单片机要自动完成计算,它应该具有哪些最重要的部分呢?           我们以打算盘为例计算一道算术题。例:36+163×156-166÷34。现在要进行运算,首先需要一把算盘,其次是纸和笔。我们把要计算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第一步先算163×156,把它与36相加的结果记在纸上,然后计算166÷34,再把它从上一次结果中减去,就得到最后的结果.   现在,我们用单片机来完成上述过程,显然,它首先要有代替算盘进行运算的部件,这就是“运算器”;其次,要有能起到纸和笔作用的器件,即能记忆原始题目、原始数据和中间结果,还要记住使单片机能自动进行运算而编制的各种命令。这类器件就称为“存贮器”。此外,还需要有能代替人作用的控制器,它能根据事先给定的命令发出各种控制信号,使整个计算过程能一步步地进行。但是光有这三部分还不够,原始的数据与命令要输入,计算的结果要输出,都需要按先后顺序进行,有时还需等待。如上例中,当在计算163×156时,数字36就不能同时进入运算器。因此就需要在单片机上设置按控制器的命令进行动作的“门”,当运算器需要时,就让新数据进入。或者,当运算器得到最后结果时,再将此结果输出,而中间结果不能随便“溜出”单片机。这种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一定管理的“门”电路在单片机中称为“口”(Port)。在单片机中,基本上有三类信息在流动,一类是数据,即各种原始数据(如上例中的36、163等)、中间结果(如166÷34所得的商4、余数30等)、程序(命令的集合)等。这样要由外部设备通过“口”进入单片机,再存放在存贮器中,在运算处理过程中,数据从存贮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运算的中间结果要存入存贮器中,或最后由运算器经“出入口”输出。用户要单片机执行的各种命令(程序)也以数据的形式由存贮器送入控制器,由控制器解读(译码)后变为各种控制信号,以便执行如加、减、乘、除等功能的各种命令。所以,这一类信息就称为控制命令,即由控制器去控制运算器一步步地进行运算和处理,又控制存贮器的读(取出数据)和写(存入数据)等。第三类信息是地址信息,其作用是告诉运算器和控制器在何处去取命令取数据,将结果存放到什么地方,通过哪个口输入和输出信息等。       存贮器又分为只读存贮器和读写存贮器两种,前者存放调试好的固定程序和常数,后者存放一些随时有可能变动的数据。顾名思义,只读存贮器一旦将数据存入,就只能读出,不能更改(EPROM、E2PROM等类型的ROM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更改、写入数据——编者注)。而读写存贮器可随时存入或读出数据。     实际上,人们往往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并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单片机除了进行运算外,还要完成控制功能。所以离不开计数和定时。因此,在单片机中就设置有定时器兼计数器,其基本结构与本连载之(二)中的举例类似。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知道了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即单片机是由中央处理器(即CPU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只读存贮器(通常表示为ROM)、读写存贮器(又称随机存贮器通常表示为RAM)、输入/输出口(又分为并行口和串行口,表示为I/O口)等等组成。实际上单片机里面还有一个时钟电路,使单片机在进行运算和控制时,都能有节奏地进行。另外,还有所谓的“中断系统”,这个系统有“传达室”的作用,当单片机控制对象的参数到达某个需要加以干预的状态时,就可经此“传达室”通报给CPU,使CPU根据外部事态的轻重缓急来采取适当的应付措施。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单片机的组成,余下的问题是如何将它们的各部分连接成相互关联的整体呢?实际上,单片机内部有一条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纽带”,即所谓的“内部总线”。此总线有如大城市的“干道”,而CPU、ROM、RAM、I/O口、中断系统等就分布在此“总线”的两旁,并和它连通。从而,一切指令、数据都可经内部总线传送,有如大城市内各种物品的传送都经过干道进行。     2.MCS-51的CPU和存储器     (1)CPU结构        单片机8051的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一、运算器       运算器以完成二进制的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为核心,再加上暂存器TMP、累加器ACC、寄存器B、程序状态标志寄存器PSW及布尔处理器。累加器ACC是一个八位寄存器,它是CPU中工作最频繁的寄存器。在进行算术、逻辑运算时,累加器ACC往往在运算前暂存一个操作数(如被加数),而运算后又保存其结果(如代数和)。寄存器B主要用于乘法和除法操作。标志寄存器PSW也是一个八位寄存器,用来存放运算结果的一些特征,如有无进位、借位等。其每位的具体含意如下所示。PSW CY AC FO RS1 RS0 OV - P对用户来讲,最关心的是以下四位。        1进位标志CY。它表示了运算是否有进位(或借位)。如果操作结果在最高位有进位(加法)或者借位(减法),则该位为1,否则为0。        2辅助进位标志AC。又称半进位标志,它反映了两个八位数运算低四位是否有半进位,即低四位相加(或减)有否进位(或借位),如有则AC为1状态,否则为0。        3溢出标志位OV。MCS-51反映带符号数的运算结果是否有溢出,有溢出时,此位为1,否则为0。        4奇偶标志P。反映累加器ACC内容的奇偶性,如果ACC中的运算结果有偶数个1(如11001100B,其中有4个1),则P为0,否则,P=1。        二、控制器       控制器是CPU的神经中枢,它包括定时控制逻辑电路、指令寄存器、译码器、地址指针DPTR及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针SP等。这里程序计数器PC是由16位寄存器构成的计数器。要单片机执行一个程序,就必须把该程序按顺序预先装入存储器ROM的某个区域。单片机动作时应按顺序一条条取出指令来加以执行。因此,必须有一个电路能找出指令所在的单元地址,该电路就是程序计数器PC。当单片机开始执行程序时,给PC装入第一条指令所在地址,它每取出一条指令(如为多字节指令,则每取出一个指令字节),PC的内容就自动加1,以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使指令能顺序执行。只有当程序遇到转移指令、子程序调用指令,或遇到中断时(后面将介绍),PC才转到所需要的地方去。8051 CPU碢C指定的地址,从ROM相应单元中取出指令字节放在指令寄存器中寄存,然后,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代码被译码器译成各种形式的控制信号,这些信号与单片机时钟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在定时与控制电路中相结合,形成按一定时间节拍变化的电平和时钟,即所谓控制信息,在CPU内部协调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运算等操作。         三、存储器                存储器是单片机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地址,256个单元共有256个地址,用两位16进制数表示,即存储器的地址(00H~FFH)。存储器中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八位二进制信息,通常用两位16进制数来表示,这就是存储器的内容。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地址和存储单元的内容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1、程序存储器          程序是控制计算机动作的一系列命令,单片机只认识由“0”和“1”代码构成的机器指令。如前述用助记符编写的命令MOV A,#20H,换成机器认识的代码74H、20H:(写成二进制就是01110100B和00100000B)。在单片机处理问题之前必须事先将编好的程序、表格、常数汇编成机器代码后存入单片机的存储器中,该存储器称为程序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可以放在片内或片外,亦可片内片外同时设置。由于PC程序计数器为16位,使得程序存储器可用16位二进制地址,因此,内外存储器的地址最大可从0000H到FFFFH。8051内部有4k字节的ROM,就占用了由0000H~0FFFH的最低4k个字节,这时片外扩充的程序存储器地址编号应由1000H开始,如果将8051当做8031使用,不想利用片内4kROM,全用片外存储器,则地址编号仍可由0000H开始。不过,这时应使8051的第{31}脚(即EA脚)保持低电平。当EA为高电平时,用户在0000H至0FFFH范围内使用内部ROM,大于0FFFH后,单片机CPU自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          2、数据存储器       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由读写存储器RAM组成。其最大容量可扩展到64k,用于存储实时输入的数据。8051内部有256个单元的内部数据存储器,其中00H~7FH为内部随机存储器RAM,80H~FFH为专用寄存器区。实际使用时应首先充分利用内部存储器,从使用角度讲,搞清内部数据存储器的结构和地址分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将来在学习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时会经常用到它们。8051内部数据存储器地址由00H至FFH共有256个字节的地址空间,该空间被分为两部分,其中内部数据RAM的地址为00H~7FH(即0~127)。而用做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为80H~FFH。在此256个字节中,还开辟有一个所谓“位地址”区,该区域内不但可按字节寻址,还可按“位(bit)”寻址。对于那些需要进行位操作的数据,可以存放到这个区域。从00H到1FH安排了四组工作寄存器,每组占用8个RAM字节,记为R0~R7。究竟选用那一组寄存器,由前述标志寄存器中的RS1和RS0来选用。在这两位上放入不同的二进制数,即可选用不同的寄存器组,如附表1所示。     三、特殊功能寄存器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地址范围为80H~FFH。在MCS-51中,除程序计数器PC和四个工作寄存器区外,其余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都在这SFR块中。其中5个是双字节寄存器,它们共占用了26个字节。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符号和地址见附表2。其中带*号的可位寻址。特殊功能寄存器反映了8051的状态,实际上是8051的状态字及控制字寄存器。用于CPU PSW便是典型一例。这些特殊功能寄存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与芯片的引脚有关,另一类作片内功能的控制用。与芯片引脚有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是P0~P3,它们实际上是4个八位锁存器(每个I/O口一个),每个锁存器附加有相应的输出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就构成了一个并行口。MCS-51共有P0~P3四个这样的并行口,可提供32根I/O线,每根线都是双向的,并且大都有第二功能。其余用于芯片控制的寄存器中,累加器A、标志寄存器PSW、数据指针DPTR等的功能前已提及,而另一些寄存器的功能在后面有关部分再作进一步介绍。
相关资源
  • 所需E币: 0
    时间: 2020-12-21 23:20
    大小: 393.64KB
    上传者: samewell
    基于FPGA的查表式运算器的设计与仿真
  • 所需E币: 0
    时间: 2020-9-26 00:08
    大小: 609.86KB
    上传者: LGWU1995
    基于FPGA的查表式运算器的设计与仿真.pdf
  • 所需E币: 0
    时间: 2020-9-26 00:08
    大小: 2.08MB
    上传者: LGWU1995
    基于FPGA的查表式运算器的设计与仿真.pdf
  • 所需E币: 5
    时间: 2019-12-25 12:07
    大小: 108KB
    上传者: 16245458_qq.com
    MCS—5l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第三章MCS—5l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前面介绍了微处理器、微计算机的原理和有关的概念。从这一章开始详细介绍MCS—51单片机的硬件、软件、接口及其开发与应用技术。第一节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MCS—51是Intel公司的一种单片机系列的名称。继1976年该公司推出MCS—48系列8位单片机之后,1980年又推出了MCS—51系列高档8位单片机。属于这一系列的单片机芯片有许多种:如8031、8051、875l、80C51BH、80C31BH8032、8052、8752、80C32、80C52还有其他公司的产品,AT89C、PHILIP、Winbond等,它们的基本组成、基本性能和指令系统都是相同的。为了叙述方便,今后如不作说明,则常用8051代表51系列单片机。一、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下图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功能结构方框图[pic]在一小块芯片上,集成了一个微型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每一片单片机包括:①一个8位的微处理器CPU。②片内数据存储器RAM(128B/256B),用以存放可以读/写的数据,如运算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以及欲显示的数据等。③片内程序存储器ROM/EPROM(4KB/8KB),用以存放程序、一些原始数据和表格。但也有一些单片机内部不带ROM/EPBOM,如8031、8032、80C31等。④四个8位并行I/O(输入/输出)接口P0—P3,每个口可以用作输入,也可以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