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美国制裁

相关博文
  • 热度 11
    2018-4-26 09:35
    3767 次阅读|
    5 个评论
    终于传来了我们预见到的消息,华为也受到调查了,并且比中兴受到的调查级别还要高。在消息传出后,我都不愿意第一时间去评论,也不敢去转发。如果调查结果坐实,根据相关法律美国的芯片软件供应商也会停止对确定违反规定或法律的中国公司停止供货。媒体或自媒体最近为中兴受惩罚的消息,做了太多的报道与评论了。我只知道一个结果:说一万句,都不会立即改变中国芯的现状。这两天很多人在说马云马化腾都在做芯片了,中国很快可以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人原子弹都搞得出来,航天器可以把人送上天,芯片一定可以自己做出来。 我不否认这样的说法。理论上只要舍得砸钱砸人,什么外国人做得出来的东西,中国人都可以做出来。但是,需要时间,需要耐心,也需要有好的环境。看起来很小的一片,但实际上芯片这样的大事,是脚踩实地做出来的,是一行行代码写出来,一个个IP堆出来,一次次的测试仿真调出来,最后花大银子送到晶圆代工厂加工出来,放在封测厂封装测试OK完工了才能交货。 还没有完。质量合格的芯片终于到了IC设计公司手上之后,还要拿给客户,求爷爷告奶奶地让中国整机制造企业或方案设计公司的工程师来测试,合格之后过企业供货资格认证。之后才能有机会让客户的设计工程师开始设计Design in。在设计之前,很多芯片必须提供必要的设计软件、工具、规格书、设计指南等,最好是跟原来上一代的芯片有个传承,能PIN2PIN地兼容最好。不能的话,也要能够兼容以前的软件最好。 好不容易中国的芯片被客户设计进了方案,客户还要在样机上做不停地功能测试,确保小规模的样机都是可靠的。通过测试之后,还要跟客户谈价格、谈供货。国产的芯片,如果不是指标比外国的好,那价格一定要有优势,供货要有保障。(价格有优势这一点已经很难了,国外的芯片都卖了几KK了,你的还没卖,价格要有优势得多难?供货有保障,鬼知道晶圆厂的产能会有没有空?市场缺货的时候,晶圆厂的产能肯定先保障老客户大客户啊。) 如果有好幸运,真的你的芯片可以做进去了,恭喜你,也许可以活下去了。但这个时候,公司的钱应该已经烧了可能几千万了。但是还没完。 外国厂商如果认为这颗芯片是不能丢的市场,人家把价格往下一调,或者是出一个新一代产品,性能做得更好,客户可能立即又换回去了。 。。。。。 还能说什么呢?现在存活下来的中国芯片公司,谁没经历过九死一生?谁敢说市场上他是老大? 我敢说没有。我知道的老板们有三种: 能活下来的老板们都会暗自庆幸,活着真好。 还在煎熬不放弃的也都是因为有个英雄的梦想。 做不出来挂掉的企业,他们也无怨无悔,因为他们为中国IC产业培养了设计人才,中国IC可以代代薪火相传。 只有一种企业最可怕。骗补贴的。
  • 热度 29
    2016-3-24 11:29
    2011 次阅读|
    2 个评论
    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一事,在多方的努力下,暂时缓解。惊涛骇浪后,虽有惊无险,但我们的深省和反思却不能停止。 无芯之苦:芯片全方位依赖美国 一个芯片制裁就让中兴体验“穷途末路”,让业界感到“灭顶之灾”,但,或者,实际上可能就是这样。这背后凸显的是芯片高度依赖美国的无奈,折射的是我们国家电子产业的无“芯”之苦。 看似庞大的中国电子产业却处于产业链的最下游,即使中兴拥有比较多的专利,主要芯片和元器件却大多来自于美国厂商,中兴更类似于高端的“封装组装”,所有的核“芯”受制于人。但,仅仅中兴这样吗? 无芯不兴,无芯不新。芯片和元器件等关键产品大多依赖美国企业,使中兴难以左右自己的命运——“战场上得不到,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这句话用在这里多么的合适,又是多么的无奈。   中兴通讯主要芯片供应商 抛却情绪化的失望与无奈,理智地分析我们到底缺哪些芯,又该如何做。这才应该是中兴之痛带来的最大反思。 从上图来看,仅仅芯片(还不包括为数众多的元器件)领域,中兴通讯就多达数十家美国芯片供应商,更为致命的是,在中兴通讯几乎所有产品领域,几乎所有细分环节都有着美国芯片的身影,而国内的芯片少之又少。从存储器、处理器,甚至到电源管理芯片,几乎都以国际厂商为主。 中兴的无“芯”之苦,苦在嘴里,更苦在心里! 无芯之痛: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的芯片进口 此次制裁通知发出的时间耐人寻味。美国大选之际、中国两会之时,加重了其政治色彩。这更说明芯片的重要性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对一个企业,对一个产业的重要性上,对一个国家都不言而喻。而芯片更有可能成为和平时期“杀人诛心”的不带硝烟的致命“武器”。   中国集成电路与石油进口对比 从我国2007-2015年海关进口数据来看,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了原油,甚至也超过了四大战略物资(铁矿石、钢材、铜和粮食)的总和。2015年,芯片产业进口花费高达2307亿美元,是原油进口总额的1.7倍。 如果说,中国的无芯以往体现在海关的进口数据上,超过2000亿美元的数字给我们带不来感觉的话,这一次却实实在在地打在了我们的脸上。中兴只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一个缩影,我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上到上述巨大的进口芯片。而我们对这还能无动于衷或者听之任之吗? 中国的无“芯”之痛,看在眼里,更痛在心里!      无“源”之伤:限制上游比限制客户更具杀伤力 随着中国终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披荆斩棘,我们占据了大多终端市场。有全球最大的PC厂家,有全球领先的通讯设备公司,有后起之秀的手机品牌,电视机和机顶盒更是出口五湖四海。可以说终端市场的制裁对我们没有太大威胁,毕竟中国品牌已经遍布全球各地。但是,游戏规则变了,限制上游比限制客户更具杀伤力。就像金字塔一样,上游越来越少,并且还受制于人!   中国芯片进口分类及主要供应商 据芯谋研究统计,2015年中国企业(仅指中国大陆公司,不包含国际企业与台湾公司在大陆的公司)对进口芯片的需求高达882亿美元。这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公司对进口芯片的依赖。从具体分类来看,存储器是最大的依赖,2015年需求362亿美元,其次是模拟芯片和处理器芯片。在数量最多的存储器芯片中,清一色的是海外厂家;芯片数量众多的模拟芯片则多是TI、ADI和英飞凌等。 这已经不是之前广为宣传的“核心芯片受制于人”的概念了,事实上,我们是全方位受制于人!哪怕哪些单价很低的模拟小器件。 没有创“芯”,中兴难“兴”;没有创“芯”,中国难“新”。希望中国的创芯者,知耻后勇,奋发图强,让中国芯早日发光! 构建一个全方面自主、可控的芯片供应链,迫在眉睫。这次中兴之痛是第一次,更希望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