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nev

相关博文
  • 热度 16
    2013-2-26 17:21
    1673 次阅读|
    0 个评论
      经过近2周的假期时光,到今天算起,已经过了三个工作日并马上进入周一的又一个五天循环。而我不仅要迎来新的一岁的同时,也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回顾之前 的习惯养成,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进行入手,引入了一些行为/活动规则和番茄工作法等调整节奏的技巧,接下来需要面对的是自己那些长期的问题。   1)文档管理      我第一个面对的问题,就是我在过去的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文档,这些文档包括:   a)论文       SAE,IEEE,ELS和ECG等大量的关于汽车电子、电池、安全和可靠性等文章,在下载之初,文章很多的内容是浏览为主,只有很小一部分的文章被好好 的阅读和整理乃至吸收。最近一段时间的阅读,也让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SAE中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方面真正有帮助的文章大多出自 GM,Toyota,Nissan,Honda等OEM公司,这个主要是因为公司的观念,也由于这些公司的美国工程师有足够的精力来做这些事情;而电子模 块方面,德国的几家OEM还有Bosch和Delphi甚至AVL都有些不错的文章,从收集设计思路和考虑对比的角度都是上上之选。这几天首要办的事情, 就是给所有的SAE Paper重新命名,然后选择软件进行管理。使用文件名称来做文档管理是个麻烦的事情,因为这些文章由作者、内容和公司等基本参数组成,而且本身SAE就 有很多的Collection来进行分类,所以使用文件的Tag来管理是件相对可行和有效率的事情。我短时间内试过两个软件,关于他们的优缺点,我明天再 补上。     Benubird只适合单机使用,里面的真正实用的是Tag和Collection,似乎在里面的改动无法对源文件实现变化,这可能是它的最大的缺点。     Mendeley   有1G的免费空间,主要还是面向论文的(有强大的自动提取信息的功能,适合于载入阅读),对于科研工作可能辅助较大,对于Tag的支持似乎没有发现。     b)演讲材料      在网上有着大量的材料,比如各家企业参加EVS、ABBC和其他研讨会的材料,在美国DOE等部门,还有欧洲的一些活动之中,都有着很多的材料。这方面 中文的材料也是犹如过江之鲫。而且国内还有baidu文库等等共享网站,还真有一些设计文档在网上各处流传。2013年,我会努力整理出一个以后需要追踪 的列表来。   c)标准      汽车方面,有IEC、ISO为主的世界性标准,还有公司级别的VW、GS、GMW和ES等企业级别的标准,还有SAE、DIN等区域性的标准。     以上三类文档,我都打算一个个采用软件的方式管理,通过放置在几个简单的分类文件夹之中,通过软件建立的Tag、Collection进行联系,辅助的办 法使用Title、Author、Subject等属性进行归类。这类的文件是公开属性的,所以可以在公司和家里进行调度,所以就面临着共享的问题,罗列 一下目前我的情况:     d)咨询报告      从信息和供应商产业的角度,从电池、电机和电动产业的咨询报告里面有些还是让人开拓了眼界。   e)培训和公司内的指引文件      不多叙述,公司大了,真的什么都有,特别曾经家大业大的公司。    f)工作之中的文件      在项目和工作之中的文档,就更加纷繁复杂了,从需求文档的管控到各个环节之中的过程文件,还有CAE的文件。在家里只能用“盗版”的软件或者是“浏览器”看看了。   2)真正从看到用      从看到用,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在写作《汽车电子硬件设计》的时候,被人诟病的不少的是不够深入。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无法运用实例,会有公司利益冲 突;另外一个就是本身我对一些涉及到安全性的方法,比如危害分析、DFMEA和FTA缺乏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知,对从系统间(车辆的大的系统比如 Powertrain和刹车等)、系统(比如滇池系统)、部件(BMS、BMU和高压配电系统)还有内部的小的部件(比如MCU)之间连续性的概念,因为 本身的需求Requirements已经在那里,而且是从产品工程需求中独立出的硬件需求,这个一叶障目,自己是很难理解的到完整的产品设计概念,而纠结 于CAE、过程和其他细节上面。而现在更多的是从Concept的角度来看问题,来分析产品和系统,这样就有了很多个面的着手的地方。而且更能去思考了, 举两个例子谈谈   a)NEV产业链的全年情况       前面看到日经的文章一再强调了2012车用锂电池的凄风冷雨,而我在里面确实有些不同的体会。通过美国市场、日本市场关于NEV的销售量情况,并且对于种 类和数量的统计和整理,可以看出整个锂电池圈子的情况,对比日韩的出货数据,拿来对比一下国内的示范运营是很有意义的。现在这份工作还在进行之中,里面需 要对很多的数据进行查证。     b)ISO26262      11年以前对此是完全没有概念,其实没坐过安全和Safety Critical的工程师,确实是不理解的。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搜集相关的文档,主要是从SAE和网上搜集标准原文和相关的材料,结合公司内的一些培训材 料,前前后后几个月的时间,目前才有些眉目和理解。      汽车产业就是人力和知识密集型的,大量的工程师靠细致的分工把复杂工作切碎到细化,知识的积累,演变成了很多的指导、标准和推荐,这让人初次涉及很困惑 也很彷徨。过了很长时间,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力量在何处才能最好的发挥和展现出来。没有团队协作,是肯定办不成事情的,想要在国内完全依靠团队 协作那就成了太极和皮球赛了。这里的界限,就在于本身对于职责和知识的认知,和跟着看着做到自己开始去主导。   3)单线程到多线程      我理解大多数工程师可能是单线程的,长于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和专注,而短于协调外部沟通,甚至对于自己的任务和项目,也不能穿梭于其中。这点我也不外如 是,不过很多时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在讲究结果和成绩的时代,不得不去多做些事情,去多整些项目和事务,才能让Load Profile好看些,年终总结的时候,才能理直气壮的喊一嗓子。在多个任务同时操作的时候,文档+时间的管理,就非常重要了,不断的改进效率和统计自己 的潜力和负荷,才能逼出自身的成长出来。   4)以前不积极、不重视乃至不愿意的事情      工作之后,我认识到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道理,就是外企也是只能依靠“人”来管理的,不同层级的人所接触到的信息和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我脑子里面,认为 重要和紧急的事情,其实到了越上面就无足轻重了;同样的,很多事情,突然塞给你,固然觉得窘迫和重复,但是面子工程确实很重要很重要的,因为很多重要的工 作和项目,都需要时间。公司对于我们这些小兵会有些考核要求,对于上面的干部同样如是。所以随着更广泛的交流,磨平一些棱角,去做妥协和担起责任把“破事 情”“烂项目”做做精彩和漂亮,可能是我的2013不得不去干的事情。虽无奈,但是每个普通人都得低头⋯⋯    引用一张图,何至于此啊……         最后烟烟给我烤了蛋糕,在烤箱里面飘出香香的味道,祝自己快乐!  
  • 热度 15
    2012-11-26 10:45
    871 次阅读|
    0 个评论
       虽然已经启用了番茄工作法,但是受制于整个事件规划,满打满算也只有20个番茄单位时间可用,在信息和资讯方面还是以月度的形式推出吧。先推个初稿,先放图片,然后回家整理成Word格式。 有意见请大家帮忙提出。  
  • 热度 20
    2012-9-4 11:18
    965 次阅读|
    0 个评论
    有些品牌建设、技术储备和跟踪发展的味道在里面。当然传统车方面的工程师,所有的事情可能确确实实在发生,有大量的部件被使用,Real的Project被转化成SOP的产品,从管理者到工程师,都可以从产品上看到自己的成就,哪怕你只是在里面管个开关或者子系统之类。但是NEV不一样,当前的情况来看,除了Toyota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把它的Hybrid在日本国内和美国做到了一个非常大的Volume,其他的厂商只能在新的领域,如Mild-HEV、PHEV、EREV和EV上面进行尝试和努力。所有的本土和海外的工程师,固然在技术的先进性(以电子和电气部件而言)上,但实际上的量,受高昂的成本和消费者选择的限制,是非常局限的。所以,如果在NEV里面,想要在这个还未长大的产业之内做点什么事情,当前的状况不是特别乐观。     同事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在公司某个管理层节点,总会给下面进行标签化,而且会把组内的情况进行标签化。每个人的Workload是高高低低的,一方面是本身的项目进展,另一方面本身就带有让工程师有自己拓展和学习的时间。这一点,我之前一直认为是个人行为,但后面细细想来,其实通常有事情让你描述清楚或者搞清楚一件时间,往往给你非常有限的时间,背后的含义,是让你不忙的时候,能够做好足够的准备。在公司内,行业内,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技术/知识,见识人脉。在你像放礼花一样,在Leader面前侃侃而谈之前,所有的功夫都需要在平时完成。考试并不是固定的,是根据你所在的Topic是不是成为热点,是不是该方面成为被关注的时刻。    当然以上所说的一切,都建立工程师仅在中国的工程/研发中心,是建立在美国、德国或者日本,OEM的本土。如果你在那里从DRE(Design Release Engineer)开始,一直做技术到Specialist乃至Techinical Impliment Engineer或者是Chief Engineer,情况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放烟花之前的积累,都得依靠自己完成。  
  • 热度 18
    2012-7-4 16:03
    2157 次阅读|
    5 个评论
        年初到现在,今年已经跑了不少的供应商,也接待了不少供应商。正好这边也在讨论关于电源的问题,我就聊聊这些事。     整个NEV(New Energy Vehicle)的行业,在媒体和展会上,往往都是很让人感到振奋的。甚至你看到目录公告,看到几乎每一个本土汽车企业、合资企业都在不停的推出各种各样的“展品”来吸引大家的视线。不得不说,其中最早也最为出风头的,现在遭到一些困难和非议的,大家也知道的。有时候你看到出事故在痛惜无辜者的同时,也得考虑一下,如果不这么做,除非以航天工程的力度来支持这种民用不是特别确定的技术,如何在未来的NEV产业里面打下基础,我想是任何人没有答案的。可以有非议,但是它确实这样做,我本人保持保留的态度,至少在公司买了一辆的情况下,我是不会去开它就是了。     理性的说,开发一辆NEV,按照完全量产的要求,以目前有的普通标准而言,整个开发费用是一个很高很高的数字。整个开发、验证和改进的过程,时间也会很久,最为重要的是,是否有理由投资这么多去做这件事情。客观而言,真正拿钱出去投资做事的,可以观察一下2013的NEV市场,应该说美国和德国厂家会给大家一些昂贵的但是实际的NEV,会让大家慢慢发现差距。而国内的车企,则更为现实,组建一个不是很大的团队,投资多的联合国际供应商,投资小的**国内供应商,说句实话,今年可以看到的江淮、上汽、北汽和BYD,做的数量并不是那么少,但这个数字是远远不能达到一个能维持的数字。假定是1000辆车的话,开发费用怎么摊,笑谈的事情是,传统车都是DRE来掐供应商,到NEV里面就变成了求。本身就仅仅是一些尝试和探索,不赚钱的买卖,贵了还卖不出去,便宜了就养不起那些人。而诸如Charger这样拓扑结构类似的产品还好说,(Motor、Inverter这两个玩意都具有极强的安全属性,而且以目前驱动系统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已经不适合小公司去操作了)和DC-DC这样一定需要定制或者调整的产品而言,国内外价格,从成本的潜力上来看竟有些倒挂了。所以,相对较高的价格,虽然让零部件企业维持了基本的生存,但也摧毁了进一步发展和成本优化的可能性。    所以听到上海某家供应商的销售副总在聊起这个局面的时候,就会谈到,首先企业需要活下去。把企业放在上海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在初期开发团队的工程师,很容易就被大的企业给挖走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因为大公司总是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持养中国工程师的钱,当然在国外增加一个headcount也是非常谨慎的。所以去工厂参观的时候,好几家都是靠一些诸如代工、电动自行车或者其他产业的产品来维持整个工厂的运转。    企业怎么活下去,真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话题。与之挂钩的同样如是,工程师怎么样才能依附企业发展,把研发做下去,把产品技术往更深层次推进,进行更完整的测试和系统化的验证,这是个非常好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