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中国芯片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2024-12-11 16:51
    0 个评论
    近期,中国芯片产业又取得历史性成就。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4年前11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1.03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3%。作为业内企业代表,万年芯认为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也显示了中国芯片产业的持续壮大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从近十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数量来看, 2021年及之前七年大致呈现上升趋势,尽管2022年与2023年微微下降,但出口金额的一路攀升反映出中国自主发展半导体已初见成效。DIGITIMES 数据预测,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金额接近950亿美元。如今前11个月出口金额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万年芯认为这足见我国芯片行业潜力。我们不难发现,国内芯片上下游企业正在加速芯片自研,国内企业的科技实力也在不断加强与更迭。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已成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面对这一趋势,国内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大本土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步伐。 江西万年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凭借多年行业经验,早已布局业内多个领域,现在已经有多款相关产品面向市场。万年芯微电子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传感器类产品、大功率模块及功率器件等封装测试研发的高新科技企业。目前已获得国内专利134项,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拥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为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 万年芯微电子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集成电路设计、大功率电源及应用方案设计、传统标准封装、存储类封装、 MEMS传感器封装和功率模块及器件封装等方面。在刚刚结束的高交会上,万年芯展示了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和智能压力传感器等展品,其中碳化硅SiC PIM模块系列、SiC IPM智能功率模块系列以及超低内阻SiC MOSFET系列等产品,均具有高耐压、高可靠性、低损耗等优越性能,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充电桩、储能、变频家电等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成为国产替代新代表。 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复苏和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产替代加速,像万年芯微电子这样的企业,凭借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方面的优势,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拾级而上,未来将在行业中厚积薄发。
  • 热度 29
    2016-3-24 11:29
    2011 次阅读|
    2 个评论
    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一事,在多方的努力下,暂时缓解。惊涛骇浪后,虽有惊无险,但我们的深省和反思却不能停止。 无芯之苦:芯片全方位依赖美国 一个芯片制裁就让中兴体验“穷途末路”,让业界感到“灭顶之灾”,但,或者,实际上可能就是这样。这背后凸显的是芯片高度依赖美国的无奈,折射的是我们国家电子产业的无“芯”之苦。 看似庞大的中国电子产业却处于产业链的最下游,即使中兴拥有比较多的专利,主要芯片和元器件却大多来自于美国厂商,中兴更类似于高端的“封装组装”,所有的核“芯”受制于人。但,仅仅中兴这样吗? 无芯不兴,无芯不新。芯片和元器件等关键产品大多依赖美国企业,使中兴难以左右自己的命运——“战场上得不到,谈判桌上也休想得到”,这句话用在这里多么的合适,又是多么的无奈。   中兴通讯主要芯片供应商 抛却情绪化的失望与无奈,理智地分析我们到底缺哪些芯,又该如何做。这才应该是中兴之痛带来的最大反思。 从上图来看,仅仅芯片(还不包括为数众多的元器件)领域,中兴通讯就多达数十家美国芯片供应商,更为致命的是,在中兴通讯几乎所有产品领域,几乎所有细分环节都有着美国芯片的身影,而国内的芯片少之又少。从存储器、处理器,甚至到电源管理芯片,几乎都以国际厂商为主。 中兴的无“芯”之苦,苦在嘴里,更苦在心里! 无芯之痛: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的芯片进口 此次制裁通知发出的时间耐人寻味。美国大选之际、中国两会之时,加重了其政治色彩。这更说明芯片的重要性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对一个企业,对一个产业的重要性上,对一个国家都不言而喻。而芯片更有可能成为和平时期“杀人诛心”的不带硝烟的致命“武器”。   中国集成电路与石油进口对比 从我国2007-2015年海关进口数据来看,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了原油,甚至也超过了四大战略物资(铁矿石、钢材、铜和粮食)的总和。2015年,芯片产业进口花费高达2307亿美元,是原油进口总额的1.7倍。 如果说,中国的无芯以往体现在海关的进口数据上,超过2000亿美元的数字给我们带不来感觉的话,这一次却实实在在地打在了我们的脸上。中兴只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一个缩影,我们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要上到上述巨大的进口芯片。而我们对这还能无动于衷或者听之任之吗? 中国的无“芯”之痛,看在眼里,更痛在心里!      无“源”之伤:限制上游比限制客户更具杀伤力 随着中国终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披荆斩棘,我们占据了大多终端市场。有全球最大的PC厂家,有全球领先的通讯设备公司,有后起之秀的手机品牌,电视机和机顶盒更是出口五湖四海。可以说终端市场的制裁对我们没有太大威胁,毕竟中国品牌已经遍布全球各地。但是,游戏规则变了,限制上游比限制客户更具杀伤力。就像金字塔一样,上游越来越少,并且还受制于人!   中国芯片进口分类及主要供应商 据芯谋研究统计,2015年中国企业(仅指中国大陆公司,不包含国际企业与台湾公司在大陆的公司)对进口芯片的需求高达882亿美元。这是真正意义上中国公司对进口芯片的依赖。从具体分类来看,存储器是最大的依赖,2015年需求362亿美元,其次是模拟芯片和处理器芯片。在数量最多的存储器芯片中,清一色的是海外厂家;芯片数量众多的模拟芯片则多是TI、ADI和英飞凌等。 这已经不是之前广为宣传的“核心芯片受制于人”的概念了,事实上,我们是全方位受制于人!哪怕哪些单价很低的模拟小器件。 没有创“芯”,中兴难“兴”;没有创“芯”,中国难“新”。希望中国的创芯者,知耻后勇,奋发图强,让中国芯早日发光! 构建一个全方面自主、可控的芯片供应链,迫在眉睫。这次中兴之痛是第一次,更希望是最后一次!  
  • 热度 21
    2015-1-20 10:30
    97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大陆IC设计和制造市场 根据大陆半导体协会统计,IC设计公司家数超过700家,应用领域分别以通信、电脑、多媒体、智慧卡、导航、消费性等,其中通信、电脑、消费性应用营收规模都超过百亿美元。 再者,2013年大陆前十大IC设计公司排名为海思、展讯、锐迪科、大唐、北京南端智芯微子、杭州士兰微电子、中国华大集成电路、上海格科微、北京中星微电子、北京中电华大等,2014年还有全志、瑞芯等行动通讯晶片供应商加入。 大陆12寸晶圆代工厂包括中芯国际北京和上海厂、上海华力微电子、武汉新芯等,其他合资半导体厂有SK海力士(SK Hynix)无锡厂、英特尔(Intel)大连厂、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西安厂;8寸晶圆厂包括台积电松江厂、苏州和舰、中芯国际上海和天津厂、上海华虹宏力等。 巨额资金挹注,中国芯片制造业仍大有可为? 中国预期会在今年投注一笔200亿美元资金中的半数来扶植本土半导体产业,其中有七成将挹注在当地晶圆厂;中国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尝试多次想成为全球晶片制造重镇却屡屡失败,不过一位当地半导体产业高层表示,这次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具市场导向的策略,很有机会成功。 在一场近日于美国矽谷举行、SEMI主办的半导体产业策略高峰会(Industry Strategy Symposium)上,中国晶圆代工业者武汉新芯(XMC)执行长杨士宁(Simon Yang)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中国政府)新策略架构的运作细节,但我认为其方向是正确的。武汉新芯是中国两座12寸晶圆厂的其中一个拥有者,该公司期望也能从上述的100亿美元资金中分得一杯羹。 中国对半导体元件的消耗量逐年成长,但其中自制晶片比例不到10%;为了缩小对半导体元件需求量以及自有产能的差距,中国自1990年以来持续推动半导体产业扶植政策,到目前为止已经催生了6家左右的晶圆代工厂。但如同杨士宁所指:“迄今并没有看到这些晶圆厂有显着的进步,但在此同时台湾与韩国的半导体业者已经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突飞猛进。” 过去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扶植策略失败,有部分原因是规划者发现他们决策太慢,没有承担建立晶片制造产业需要的风险,此外投注的资金流向太多不同地方政府、目标太分散。杨士宁表示,这一次的策略目标是将资金集中于少数几家公司以及地区,不过究竟哪些厂商能获得资金补助,中国政府还未决定。 新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也将让专业经理人根据市场力道来掌控计画执行;过去这类计画有时是由政府官员组成的委员会来负责。而且目前中国政府的资金坚持要能取得6~8%的投资报酬率,但这对于向来以周期性变化闻名的晶片产业来说恐怕有困难。 中国IC设计和制造业: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 中国晶圆代工业者的营收成长脚步仍赶不上当地的IC设计业 不过杨士宁表示,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界来说的好消息是,中国政府将投注的200亿美元资金将有大半会落到半导体资本设备供应商的口袋,此外中国本地也将会有许多晶圆代工产业的职缺涌现:“这对日本晶片产业界的工程师们来说可能特别是件好事…因为日本业者正在纷纷关闭晶圆厂。” 武汉新芯也正在积极寻找全球策略夥伴,以取得争取投资的有利位置;目前该公司已经从IBM取得45奈米以及64奈米制程技术授权,并准备从Spansion (已经被Cypress收购)取得浮动闸快闪记忆体技术。武汉新芯已经生产的晶片包括45奈米8Gbit容量NOR快闪记忆体、1,300万画素CMOS 影像感测器,该公司准备进军NAND快闪记忆体以及其他新一代记忆体领域。 中国IC设计和制造业: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 武汉新芯期望在取得中国政府资金之后,能进军先进记忆体制造与物连网晶片市场 目前武汉新芯的产能为每月2万片晶圆,还有能成长十倍的空间;而杨士宁透露,如果该公司成功扩充规模,可能会将公司一分为二,其中一家专注于先进记忆体技术,另一家则锁定物联网(IoT)应用相关晶片,包括微处理器、记忆体与感测器。 杨士宁认为:“中国必须积极进军记忆体制造,将其视为目标产业;”而他也强调,中国近两年虽然积极发展无晶圆厂晶片设计业,大手笔投资展讯(Spreadtrum)、又收购美商Omnivision等,但扶植本地晶圆代工厂的目标并未改变。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 热度 16
    2013-12-13 17:15
    970 次阅读|
    0 个评论
    日前,宁波时代全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55纳米相变存储芯片,成为继韩国三星、美国美光之后,世界上第三家、中国第一家拥有相变存储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打破存储器芯片生产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相变存储是第四代存储技术,比现有传统芯片执行速度快1000倍,耐久性高1万倍。 支撑未来30年的存储技术 以“芯时代、存世界”为主题的“2013宁波时代全芯科技产品发布会”11月28日在宁波举行,宁波时代全芯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发布了55纳米相变存储芯片,意味着该企业成为继韩国三星、美国美光之后,第三家拥有这项技术的企业,打破了存储器芯片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据悉,该企业2014年投入量产,产业化前景可观。 宁波时代全芯公司相变存储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专利57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有141项。其研发团队由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马佐平等专家组成。 从静态随机存储技术(SRAM)到动态随机存储技术(DRAM)再到当前热门的闪存技术(Flash),人类对于存储性能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迅猛增长对存储的处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甚至近乎苛刻的要求。近几年才逐渐步入商品化的新一代存储技术—相变存储(PCM),以高性能著称,具有替代传统存储甚至闪存的能力,由此势必将引发存储市场的新一轮变革。 相变存储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存储材料在晶态和非晶态下的导电性差异,实现对数据的存储。与传统存储技术相比,相变存储可以将存储器的体积大大缩减。以全球搜索巨头谷歌为例,使用这种新技术后,原来3个足球场大小的存储器可以“浓缩”到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里。 PC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与第三代的闪存技术一样具有非挥发性,但又比闪存更耐用。闪存的寿命通常约为10万次读/写,这对于许多高端存储应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相比之下,PCM的耐用性数千至数百万倍于闪存,这让PCM在企业级存储应用中拥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据预测,每位元的PCM的实际成本将很快达到与闪存相当甚至更低,在未来30年内,基于PCM技术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将成为电子存储器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我国芯片进口额超石油 相变内存的概念提了很多年,早已经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悄然进入了实用。2009年,美光展示了1Gb相变内存,45nm工艺制造,存储单元面积0.015平方微米。2011年,三星投产了NOR兼容的65nm相变内存,并用在了三星自己的GT-E2550GSM功能手机中,但产量和销量都极少。2012年,美光首次实现了相变内存的量产,并在年底宣布用于诺基亚的Asha系列手机。 从2002年起,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就开始攻关下一代新型相变存储器,并承接我国“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973计划”等相关任务。2011年,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芯国际、微芯等企业组建百余人产学研团队,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技术的相变存储器,随后进一步向工程化领域发展。 此次宁波时代全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PCM处理器,将有利于最终打破存储器芯片生产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中国作为多种电子产品的世界最大生产国,每年消耗存储器件占全球三分之一,但此前一直未实现存储器国产。国务委员刘延东今年3月曾指出,2012年进口芯片约165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进口石油的1200亿美元。但据业内测算,中国2012年进口集成电路的实际规模应该接近2000亿美元。 “未来几年,这种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将会彻底改写,因为相变技术的普及是一个必然趋势。目前,闪存技术做到28纳米已经是极致,而相变技术可以做到7纳米,其制造成本将是前者的十分之一,在速度、寿命等方面的优势又非常显著,未来必将替代硬盘驱动器和现有多种存储器芯片。”时代全芯公司董事长张龙说。 基于这种判断,时代全芯决定在未来五年投资20亿美元将宁波鄞州打造成“中国芯片城”,2015年投产后,仅芯片产品本身的年产值就达到200亿元左右,其带动的产业链将是千亿量级。 张龙表示,“华为、联想已经对我们的样品表示了浓厚兴趣,我们的短期发展目标也是覆盖电子消费产品,未来再向高端用户市场进军。”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 热度 26
    2013-12-11 12:42
    988 次阅读|
    0 个评论
    日前,宁波时代全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自主研发的55纳米相变存储芯片,成为继韩国三星、美国美光之后,世界上第三家、中国第一家拥有相变存储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利于打破存储器芯片生产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相变存储是第四代存储技术,比现有传统芯片执行速度快1000倍,耐久性高1万倍。 支撑未来30年的存储技术 以“芯时代、存世界”为主题的“2013宁波时代全芯科技产品发布会”11月28日在宁波举行,宁波时代全芯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发布了55纳米相变存储芯片,意味着该企业成为继韩国三星、美国美光之后,第三家拥有这项技术的企业,打破了存储器芯片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据悉,该企业2014年投入量产,产业化前景可观。 宁波时代全芯公司相变存储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专利57项,正在申请的专利有141项。其研发团队由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马佐平等专家组成。 从静态随机存储技术(SRAM)到动态随机存储技术(DRAM)再到当前热门的闪存技术(Flash),人类对于存储性能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迅猛增长对存储的处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甚至近乎苛刻的要求。近几年才逐渐步入商品化的新一代存储技术—相变存储(PCM),以高性能著称,具有替代传统存储甚至闪存的能力,由此势必将引发存储市场的新一轮变革。 相变存储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存储材料在晶态和非晶态下的导电性差异,实现对数据的存储。与传统存储技术相比,相变存储可以将存储器的体积大大缩减。以全球搜索巨头谷歌为例,使用这种新技术后,原来3个足球场大小的存储器可以“浓缩”到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里。 PC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与第三代的闪存技术一样具有非挥发性,但又比闪存更耐用。闪存的寿命通常约为10万次读/写,这对于许多高端存储应用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相比之下,PCM的耐用性数千至数百万倍于闪存,这让PCM在企业级存储应用中拥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据预测,每位元的PCM的实际成本将很快达到与闪存相当甚至更低,在未来30年内,基于PCM技术生产的半导体产品将成为电子存储器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我国芯片进口额超石油 相变内存的概念提了很多年,早已经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悄然进入了实用。2009年,美光展示了1Gb相变内存,45nm工艺制造,存储单元面积0.015平方微米。2011年,三星投产了NOR兼容的65nm相变内存,并用在了三星自己的GT-E2550GSM功能手机中,但产量和销量都极少。2012年,美光首次实现了相变内存的量产,并在年底宣布用于诺基亚的Asha系列手机。 从2002年起,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就开始攻关下一代新型相变存储器,并承接我国“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973计划”等相关任务。2011年,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芯国际、微芯等企业组建百余人产学研团队,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技术的相变存储器,随后进一步向工程化领域发展。 此次宁波时代全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PCM处理器,将有利于最终打破存储器芯片生产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中国作为多种电子产品的世界最大生产国,每年消耗存储器件占全球三分之一,但此前一直未实现存储器国产。国务委员刘延东今年3月曾指出,2012年进口芯片约165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进口石油的1200亿美元。但据业内测算,中国2012年进口集成电路的实际规模应该接近2000亿美元。 “未来几年,这种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将会彻底改写,因为相变技术的普及是一个必然趋势。目前,闪存技术做到28纳米已经是极致,而相变技术可以做到7纳米,其制造成本将是前者的十分之一,在速度、寿命等方面的优势又非常显著,未来必将替代硬盘驱动器和现有多种存储器芯片。”时代全芯公司董事长张龙说。 基于这种判断,时代全芯决定在未来五年投资20亿美元将宁波鄞州打造成“中国芯片城”,2015年投产后,仅芯片产品本身的年产值就达到200亿元左右,其带动的产业链将是千亿量级。 张龙表示,“华为、联想已经对我们的样品表示了浓厚兴趣,我们的短期发展目标也是覆盖电子消费产品,未来再向高端用户市场进军。”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