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被动防护网

相关博文
  • 热度 13
    2011-12-9 12:30
    981 次阅读|
    0 个评论
          日前,随着最后167公里县道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全面完成,标志着淳安县近千公里县道全部实现安保化,环千岛湖公路真正成了百姓的“放心路”。       由于受千岛湖特殊地形地貌和相关条件的限制,淳安县2400多公里公路中,80%都是依山而建,傍水而行。这些公路线形普遍较差,等级较低,安全设施也较为简陋,许多公路都属于高边坡、高路堤、高填方、急弯、临湖、临崖等危险路段,直接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居高不下,并曾发生多起临湖危险路段车辆驶出公路翻入湖中的特大恶性事故,给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从2004年开始,淳安县连续两年都把公路安全设施增设工程列入县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拨出专款对临湖危险路段增设安全设施。为彻底消除山区库区公路安全隐患,近年来,淳安县先后投入1.55亿元资金,加大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建设力度,对县道公路落差在4米以上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全部安装钢质防护栏,总里程达750公里,同时对72座县道公路桥梁的护栏实施改造,对41座农村公路病危桥梁进行了重建和加固改造,对危险公路高边坡实施工程整治,以提高公路安全行车系数。       如今,淳安近千公里县道,不仅有整洁的交通标线、醒目的警示标志,更有坚实的钢质护栏和顺适的边坡防护网,这些安保措施共同织就了一张安全可靠的公路防护网。
  • 热度 10
    2011-11-20 13:43
    1110 次阅读|
    0 个评论
    SNS柔性 边坡防护网 系统是在采用国际最新坡面防护及岩石拦截标准的基础上设计而成。该系统克服了钢性防护施工中诸多弊端,采用模块化安装方式,缩短了工程时间。整个系统由钢丝绳网、锚绳及其它安装附件组他安装而成。极大的提高了防护寿命及防护行等级。 SNS柔性防护网防护特点 1、柔性结构设计、各构件协调响应、局部受力、整体承载。 2、高强度的轻型化钢结构系统,便于材料的场内搬运ga放性网状结构,视觉干扰小,保持了坡面原生植被的生长和人工绿化条件,利于坡面地下水的自然排泄。 3、针对不同的环境、地质条件和防护要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系列化系统产品,且系统构件实现标准化配置。构件无需现场加工,适应构件工厂化趋势。 4、系统的柔性和灵活布置特征,能够极好地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地貌,一般不需施工开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5、定型化的系统技术和产品,实现了在现场条件基础上的简单选型设计,一般不需进行复杂的结构设计和力学计算,实现设计简单化。理论模拟计算和大量现场试验作为产品最终定型依据,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 6、只需简单的机具,少量的人工、较低的劳动强度,少量的土石方基础量,实现系统构件的积木式快速安装,适应山区恶劣条件的施工。 7、无需大规模开挖、大量材料转运,可远离建筑物和人群实施,对临近建筑物的正常运营、其他施工作业的过往行人、车辆的干扰极小。实现施工干扰极小。 8、防腐寿命一般可达30-100年,因超载荷而发生破坏时,一般公需要更换或修复少量构件,使维护更方便。 一、被动防护系统 被动防护网 系统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栅栏式柔性拦石网。设置于斜坡上相应位置,用于阻挡、拦截斜坡上的滚落石以避免以其破坏保护的对象——铁路、公路、建筑等。当设置于泥石流地区时,便可形成拦截泥石流体内固体大颗粒的柔性格栅坝。 被动防护**性 系统的柔性和拦截强度足以吸收和分散传递预计的落石冲击动能,消能环的设计和采用使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与钢性拦截和砌浆挡墙相比较,改变了原有施工工艺,使工期和资金得到减少。 被动防护网应用 适用于建筑设施旁有缓冲地带的高山峻岭,把岩崩、飞石、雪崩、泥石流拦截在建筑设施外,避开灾害对建筑设施的毁坏。 二、主动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系统是由钢丝绳网、格栅网及锚杆构成的区域面防护网。当系统作用在防护的斜坡或岩、危岩、风化碎石及剥落土体将被控制于钢丝绳网范围内活动,从面达到整体坡面防护效果。系统可应用于爆破工地上,便成了防止爆破飞石形成危害的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系统特点 作用原理上类似于喷锚和土钉墙等面层护坡体系,但因其柔性特征能使系统将局部集中荷截向四周均匀传递以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能力,即局部受载,整体作用,从而系统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并降低单根锚杆的锚固力要求。 主动防护系统用途 系统的开放性,地下水可以自由排放,避免了由于地下水压力的升高而引起的边坡失稳的问题。该系统除对稳定边坡有一定贡献外,同时还能抑制边坡遭受进一步的风化剥蚀,且对坡面形态特征无特殊要求,不破坏和改变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其开放特征给随后或今后有条件并需要时实施人工坡面绿化保留了必要的条件,绿色植物能够在其开放空间上自由生长,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与坡面防护系统结力一体,从而抑制坡面破坏和水流失,反过来又保护了地貌和坡面植被,实现最佳的边坡防护和环境保护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