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互联网思维

相关博文
  • 热度 38
    2015-5-4 11:20
    1335 次阅读|
    1 个评论
    自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了“互联网+”这一概念后,一夜之间,所有的事物都被穿上了“互联网+”的外衣,各行各业无一不表现出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与国家领导人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觉悟。可这些策划者们,究竟是真的理解了“互联网+”的核心,还是仅仅只是跟风搭车呢? 有的人说“互联网+”不就是线上、线下的行业整合么,网络上随便几个段子就能看懂“互联网+”,比如这个: “邮政行业不努力,顺丰就替他努力;银行不努力,支付宝就替他努力;通讯行业不努力,微信就替他努力;出租车行业不努力,滴滴快的就替他努力。” 又或者这个: “百度干了广告的事,淘宝干了超市的事,阿里巴巴干了批发市场的事,微博干了媒体的事,微信干了通讯的事,不是外行干掉内行,是趋势干掉规模!” 也许这些段子未必解读到位,但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了正是因为传统行业的固步自封,才给了互联网公司颠覆市场的机会。想要真正认识“互联网+”,光看段子肯定是不够的,下面这10本书,对理解“互联网+”的本质与核心有极大帮助。 1. 《互联网+:从IT到DT》 作者:阿里研究院 推荐理由:《互联网+:从IT到DT》深度解析了“互联网+”的内涵及其与云计算、大数据、新分工网络的关系。世界正从IT走向DT(数据技术),IT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为主,DT以服务大众、激发生产力为主,未来属于DT时代。“互联网+”的过程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IT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完美融合,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本书分为升维与变革两个部分,详尽地阐述了“互联网+”行动将以夯实新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原有工农商业基础设施、创新互联网经济、渗透传统产业为指向,为中国经济实现转型与增长开辟新路。 2. 《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 作者:王吉斌 彭盾 推荐理由:《互联网+:传统企业的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与互联网转型》是国内首部关于“互联网+”的著作,在准确解读国家“互联网+”战略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从企业管理和经营的角度,深刻地阐述了传统企业如何通过自我颠覆、组织重构、管理进化、创新变革和跨界融合来制定“互联网+”战略和行动计划,最终实现企业“互联网+”战略落地的最终目标: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互联网企业!本书内容系统、思想深刻、案例生动,宏观上视野开阔,微观上鞭辟入里,为广大企业理解、制定和执行“互联网+”战略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3. 《互联网+兵法》 作者:段王爷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能指导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战略实现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实战兵法。作者在10余年的传统产业互联网实践中总结出了这套“互联网+”兵法,它的心法秘诀是:柔、软、感、快。“柔”是指战略重构,要“变基因”,增强战略柔性,使战略变“柔”;“软”是指组织结构重构,要“变形体”,增强组织的软性;“感”是指商业模式重构,要“变玩法”,增强品牌感性,使商业带“感”;“快”是指运营系统重构,要“变速度”,加强响应客户速度,使运营变“快”。在这4字心法秘诀之外,本书还在战略层面从6个不同的维度对“互联网+”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讲解,这是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行动指南。 4. 《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作者:陈灿 曹磊 郭勤贵 黄璜 等 推荐理由:“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每个企业都要找到自己的“互联网+”。“互联网+”使得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和资源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的环境。 5. 《O2O实践:互联网+战略落地的O2O方法》 作者:叶开 推荐理由:这是国内首部讲解企业如何通过O2O的方式实施“互联网+”战略的著作,也是目前O2O领域最系统和最接地气的著作,对“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作者是中国知名的产业互联网专家、O2O实践派专家、粉丝经济学权威、SocialCRM倡导者。 6. 《工业4.0:正在发生的未来》 作者:夏妍娜 赵胜 推荐理由:全球视角、本土实践,案例丰富,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让你轻松掌握工业4.0的核心与本质。 工业4.0不仅为中国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而且与中国国策“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战略不谋而合。新一届中国政府鼎力推荐工业4.0,工信部快马加鞭制定“中国制造2025”,都是为了使工业4.0能顺利落地中国,并开花结果,升级“中国智造”,调整就业的结构性失衡。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未来十年的国之大略。工业4.0,正在发生的未来…… 7.《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 作者:腾讯科技频道 推荐理由:互联网带来的跨界浪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颠覆传统行业。从2014年开始的十年里,“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行业将慢慢消失,因为大部分企业会互联网化。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疆界将被完全打破了,门口的野蛮人“跨界”而来,这是一个超过万亿美元的巨大商机,也是一次产业格局大洗牌的机会。你准备好了吗?本书荣登京东、当当、亚马逊2014年年度管理好书榜,一上市即发行10万册,是2015年各大企业学习的首推用书。 8.《风口:把握产业互联网带来的创业转型新机遇》 作者:八八众筹 推荐理由:昨天,BAT(百度、阿里、腾讯)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被吹了起来;今天,中国经济最大的台风——产业互联网来袭;未来,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你无法洞察和掌握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注定被时代抛弃,这本书将教会你如何进行产业互联网转型或升级。 9. 《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 作者:卢彦 推荐理由:这是首部系统阐述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专著,分别从三个层面(取势、明道、优术)、四个维度(商业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营销模式)全方位解构互联网转型内在的商业规律与管理逻辑,并且详细解读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以及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的错误认知。从战略规划到品牌建设,从组织变革到文化重塑,从产品研发到营销推广,本书结合具体企业案例给出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方向、目标、路径、方法、步骤、标准,围绕整个企业经营价值链以专业的视角深度诠释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颠覆与重构。如果把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看作一次旅行,面对那片从未涉足的旖旎风景,你怎能错过此次出行的必备攻略呢?这是一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行动指南,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文明的系统思考与统筹谋划。 10. 《云战略:传统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转型》 作者:徐欢生 推荐理由:互联网公司的超速发展,以及对传统产业越来越猛烈的变革,让“焦虑“成了很多传统行业企业家的新常态。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在中国,一年血压计的销量大约是1000万台;但是,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这个行业中的绝大多数玩家将会死去,因为有人会免费送出数百万台血压计。是谁这么大方?难道是疯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更让人想不明白的是,这家公司不但没有倒闭,反而成为一家价值超过十亿美金的公司。这虽然起源于一个疯狂的想法,但是当它变成现实的时候,一定是个天才的设计,基于万物互联和互联网的商业逻辑。这个逻辑,在《云战略:传统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转型》中会得到清晰而完整的展示,并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即使没有互联网基础的企业家也能轻松读懂,为自己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持。
  • 热度 30
    2015-4-7 14:19
    1382 次阅读|
    0 个评论
    ——中国太阳能光热的互联网思维漫谈            尊敬的贾铁鹰老师,尊敬的各位同行家人:            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中国太阳谷,漫步太阳谷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座太阳能建筑物,表面上这些建筑都是硬的,看起来似乎与互联网没有多大关系,但互联世界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只要在网上搜索全球著名的太阳能建筑,大概搜索出的就是我们的日月坛微排大厦。         就我个人而言,互联网更像是一个工具,正如所学的外语帮助我打开世界之窗,开启了与外界交流的平台;或是学会了开车得以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互联网并不是网络商业或电商行业的专利,它是制造业的一个工具,学好学坏、用好用坏每个人每家企业都不一样。         除了较早地建企业网站外,其实从2006年起我个人便进入互联网,以新浪博客为起点,如今博客点击量已经突破了1000多万,微博也有几百万的粉丝,这大概是在我们行业中点击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那皇明在其中到底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二十多年风雨征程中,皇明无数次在风口浪尖之上,当外人都质疑它能否挺过时,我们都安然度过,我觉得这都归功于自媒体的打造。大家是否记得2012年皇明的“世界末日”,面对网上恶媒铺天盖地的攻击,我们发起媒暴反击战,三篇新浪博客再加上一场新闻发布会最终力挽狂澜,就这样我们成功渡过了难关,包括皇明十三次曝潜强标,表面上看是传统的媒体形式,但实际上更多的传播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而且留下印记的、社会上能够查到相关皇明的信息也是通过互联网。当初我开博客只把它当做一个能够留下自己思想观念的场所,就像图书馆或档案室,可以随时调阅。但经过这么多年的打造,它带给整个公司的影响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尤其在我们如今的微排推广、微排营销中,让公司受益匪浅。          得益于互联网时代层出不穷的沟通方式,如今我们的许多工作都是通过微信平台沟通进行的。每天早上五点多我就打开微信,几十个微信分享群其中大部分都是公司内部的,每一天我都有新的内容与大家分享,起初我像发布指令后来慢慢的只是发布自己的感悟,或提出需要共同讨论的话题,在这里天天都可以看到正能量的传播,团队的思想沟通、文化建设、信息传递通过这个平台传递着,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精神?           说到互联网精神,很多人认为就是马云、李彦宏,于是想跟他们在互联网一决雌雄,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网购得到的是产品本身,是生活中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互联网只是一个渠道通路,而变化更多的恰恰是渠道与通路的变化,不是产品本身的变化。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马云,李彦宏,而应该是苹果或小米。一开始大家都不懂在山寨手机臭到烂大街时为什么小米能够脱颖而出?实际上雷军先生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他换一种思维做小米手机,他就成功了,这种思维就是小米的七字诀:第一专注,第二极致,第三口碑,第四快。他把互联网的“快”放到了最后,倘若没有前面的专注、极致、口碑,没有把制造业做到极致,单凭互联网的“快”也无济于事。           始终专注于社会的需求  创业之初皇明专注于可持续,现在专注于微排,这一切都与我们的初心发愿——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相统一,当年我们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献身太阳能事业,但奋斗到今天连自己的蓝天白云都保不住了,所以我们提出一切皆可太阳能,研发用于生活各个层面的太阳能技术与产品,专注于全球微排。并不是我们喜欢什么,便去关注什么,而是去关注于当今的社会、消费者最需要什么。当江浙等南方城市面临着冬天采暖的巨大需求时,许多人欢呼雀跃地说要做太阳能采暖,这个方向已经错了。其实南方采暖问题并不在于热源,而在于热损;不在开源,而在节流。在建筑能耗的几个重点,其中门窗占了55%。因为门窗的不节能,即使冬季开暖气,但门窗就像一个风漏,需要多消耗将近一倍的能源才能暖和屋子。如果全国每家每户都把这一块漏洞补上,那将为整个社会减多少排?节多少能?当年我们建设太阳谷时,为什么第一时间做了温屏节能玻璃和美盾门窗,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知道德国的被动太阳房,一平米可以带十五平米的采暖,可是我们普通的房子一平米带一平米都带不起来,这个差距是很大的。如果南方的阳光房与房屋保温解决了,采暖就不成问题,最起码解决百分之九十。所以我们的微排墙、节能门窗包括我们现在升级换代的五净四微窗系统,这些都是围绕节能减排而做的。              极致产品,极致传播  我们专注于社会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并不意味着能够被消费者接受并喜欢,因为从需求到喜欢之间还需要一项工作——极致,把产品做到极致,把传播做到极致。小米极致在哪里呢?在开发产品之初就跟消费者沟通,让消费者参与其中,互联网更应该注重品质,这个品质不仅仅是指制造精良精细,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共同谋划产品,我们现在的微厨产品,有消费者将全家福或老宅子图片发给我们,我们将这些图片铸到彩板的太阳能微厨上,极致的私人订制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也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一种快乐。不仅仅是小米的每一款产品,甚至是每一篇文章或大家不经意看到的在网上流传的东西,都是经过无数次修改的,小米发布会所使用的PPT,几个人的团队一个月修改上百遍。前一段时间,我写了一篇《阿里若不“断腕”,三年将成“垃圾股”》发布在博客上,引起强烈反响,后来我又写了一篇《“双十一”是世界最大浪费日》,开启了对马云、对电商的思考。这些文章我们可以沾沾自喜的说写得非常好传播得非常棒,但大家知道我们修改了多少遍吗?将近数十遍,只是我自己便动手修改了大约十几遍,我以为这大概是国内商界传播文章里修改次数最多的一篇了,我以为自己做到了极致,但与小米修改一百多遍相比我们还有差距。所以当我们被互联网推动着震惊着裹挟着,也要想到许多人在背后默默的为此谋划着付出着,几百遍几千遍甚至上万遍。做企业做任何事业道理都是一样的,一分辛劳一分回报,一分汗水一分财富。二十年前皇明刚刚起步,当时我写在桌上的“德国人的严谨,日本人的执着,是皇明超越的目标”,到现在这句话仍旧有效,当年我们对品质的要求,国产不过关的选进口的,国产过关的选最好的。我们义无反顾就是要告诉社会、告诉大家,无论在什么时代品质都是第一位的。           其实我们现在的机会非常多,凡是皇明太阳能老用户都是我们新的微排系统的潜在用户。整个社会上有十万多套太阳能工程,我们的人员统计过百分之七八十的已经不能用了,甚至百分之九十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最近我们扫街、扫道,扫街就是一条街一条街的去扫,看看有多少不好的太阳能工程、有多少别墅、有多少坏门窗的老建筑,只要我们将产品做极致,将传播做极致,这些都是我们的机会。           信誉好口碑才会好  在太阳能的终端产品应用与终端产品服务安装上,我们是比空调等一般的家电都复杂的,在二十多年的行业发展中,我们准备好太阳能的终端解决方案了吗?准备好终端服务了吗?准备好极致了吗?答案是:我们都没有准备好,自然我们的行业口碑不好是正常的。口碑就是信誉,皇明的五信: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信誉,我们对消费者要充满信任,相信他们会去购买更好的产品,相信他们期待我们提倡的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相信我们的员工能够积极的执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专注于好的品质,专注于极致,才能获得好的口碑。我们不能再以新生行业自居,因为我们的行业已经够一定年龄了也该成熟了。           最后是“快”   就我们的行业来说,对于“快”我有自己的理解。这里的“快”是指对单独的一件事、对单个的消费者要快,而对于整个系统的转型则要慢要等。今天早上,有一位同事在同梦人群里分享了一个两分三十秒的小视频,一只母鸭子带着十多只小鸭子上台阶,总共三级台阶,母鸭子在台阶上等着,小鸭子一个个在那里蹦却始终蹦不上去,旁人看着很是着急,但母鸭子却安然的等着。这给我的感触很深,我当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去爱和获得爱是小鸭无尽的动力;只要小鸭在努力,就不要着急。当我们看到员工没有成长或成长不够快的时候,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要去相信他,相信他们会像这些小鸭子一样最终上了台阶。感谢互联网,互联网思维改变我们这些所谓强势的管理魔头们,让我们与员工共同思考进步。           在互联网思维下,我们跟社会的沟通以及跟内部的沟通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皇明微排推广的“十二字铁律”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第一讲情,也就是讲情怀,讲对消费者的感情,对家人的感情,在雾霾天气下我们使用太阳能不仅仅是为了有热水,更多的是对人类的感情,为了子孙的蓝天白云,或是让我们的家人享受上更舒适的热水。皇明的三情两意识——对太阳能的热爱之情,对客户、消费者、社会的感恩回报之情,还有人之常情。如果只是看我们行业的行情,而不看消费者的人之常情,那怎么行?第二增信,增加信心、信任、信誉;第三启需,启发消费者的需求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满足需求。在手机发明之前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手机,互联网出现之前也并不知道互联网,这些都是公司的创新提供给消费者的需求。启需中有两件比较难的事情,第一是把自己脑袋的东西装到别人的脑袋里;第二就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到你的口袋里。这两件事情要带着感情诚信来做,可是现在大家都不愿意做这方面的努力。昨天我与公司同事分享了自己学习幸福公开课的一个感悟,爱迪生发明灯泡经历了5000次失败,而太阳能微厨皇明做了500次就成功了,所以皇明比爱迪生幸运。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却不像灯泡一样普及到全世界?当然这需要时间,但是里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在研发中敢于500次失败而不气馁不放弃,我在研发上完全接受这种失败,而且愿意改善它,可是在营销推广跟消费者沟通,激发消费者需求上,我们又能够经受住多少次的失败?有多少次的改善?几乎没有。二十年前怎样去销售,如今还是那样,二十年前什么渠道,现在还是什么渠道,我们在推广营销上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的改善与在研发中相比差得太多。看了幸福公开课以及母鸭子和小鸭子的视频,开完这次会之后,我希望大家与我一起改变。           由于时间关系我先讲到这里,我们希望跟大家共同成长进步,更希望我们整个行业能够让更多消费者认可,让世界更加明净,让更多的行业同行们无论是精神上还是家庭财富上更加的富足。谢谢大家!
  • 热度 33
    2015-1-1 16:39
    988 次阅读|
    1 个评论
      2014年,说走就真的走了,来去匆匆。   对于电子行业来讲,似乎2014年会成为一个不平凡一年,电子行业的历史上,,应该是有所痕迹的,从个人感受来讲,今年多了很多往年不一样的东西,随手记录下,致2014。   2014年,咖啡厅搅局科技的趋势更明显了, IC 咖啡来了,3W咖啡来了…   2014年,科技媒体以研讨会,内测,粉丝的势头越来越猛了,虎嗅,雷科技,雷锋网,思锐达…   2014年,有很多场演讲,谈趋势,谈发展,谈互联网思维,谈智能家居…   2014年,有很多的路演,VC巨头似乎都接地气来了,之前只是听说的IDG,红杉,高榕,君联...,他们都出现在很多的项目路演的现场,哪怕可能参加路演的是很小的公司,甚至个人…   2014年,点名,Pozible搞首发,转电商,去掉自己的众筹标签,京东,淘宝都在用首发的名义搞众筹,继续升华自己的电商平台……   2014年,小米,华为…都在谈自己的xxUI,开发布会,希望招揽更多的粉丝,希望把自己手机做成一个软件的分发渠道…   2014年,专利这个之前被很多国人呲之以鼻的东西被讨论得更多了,华为,小米在同一会场的近距离短锋相接更加精彩激烈…   2014年,智能家居这个似乎本是传统行业的风头似乎盖过了比它范围更大的物联网,智能硬件…,听说2015年CES展是智能家居展,是抑或不是?   一切都在变,而且来得非常迅猛…,期待2015,更多的不同!!!
  • 热度 30
    2014-12-30 10:05
    1531 次阅读|
    6 个评论
           海底捞,网络上名气很大的,也一直没有去尝试,主要原因是自己不是吃货,可是最近雷军在君联的演讲,都提到这个公司,看来,非得要去感受下了,不知道雷军有 没有 收海底捞的钱?         我去的是北京东大街的海底捞,就说说和其他的火锅店的区别吧:         1,这是一个四川火锅,其实之前去过不少的川味火锅店,尤其是那种生意好的,你都会发现一个温馨提示“地面湿滑,小心脚下”,海底捞就没有这个温馨提示了,你尽管放心大胆的走,因为地面一点都不滑;         2,海底捞的空气是不错的,并没有在空气中弥漫着张扬的火锅气息,让人觉得这个店味道是很牛逼的,一个接一个的大的中央空调,它们的卖力工作,让里边的空气没有那么难受,不会为了吃个地道的火锅,搞得满身都是火锅味;         3,大红的墙壁和洁白干净的桌面,交相辉映,非常的大气,舒适,卫生;         4,用iPad给你点菜,不自觉就注册了个账号,不愧有互联网思维的噱头,立马就多一个注册用户,关键是那玩意还可以让你点半份;        5,有多种饮料选择,免费(给360学的?),只享受了豆浆,服务员担心你喝不够似的,一个劲的加;        6,热毛巾隔会就换,让你吃着火锅,还不会显得那么狼狈;        7,在北京这个地方,很多地方的服务态度是不咋地的,但是这里的服务员的态度是很不错的,所看到的是自然的微笑,恭敬的态度,是可以拿来和深圳特区的服务水平媲美的。          互联网思维,个人愚见,就是做好服务,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用户的角度讲体验,讲使用习惯,讲精致,讲有用,和上网毛关系没有。当今世界,用户的物质的功能需求已经被很好的满足,改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心理的需求,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才是满足更高层面的需求。
  • 热度 30
    2014-3-20 15:24
    1948 次阅读|
    2 个评论
    看到帖子 《扯淡的“互联网思维”》 ,本人也想说几句。       每个新生事物面前,都有不明内里的大众或者缺乏内涵的公司去掺和,概念跑偏在咱家是常见的事儿。而我认为,怎样在互联网环境下找到新的增长点,包括那些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的某些方便,这些正向的思维才是唯一有用的。“互联网思想”不是有了互联网啥都不用想,而是你要自己去想!   日常生活的需求不会有了比特赛博世界的帮助就降低,座椅网络牛腩如果“落地”的那一段是临时忽悠的而缺少应有的好师傅好食材好配方,自然难吃。我认为新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各行业不应该简单分为比特行业还是飞比特行业,而是认真看待自己原来那行业有哪些具体的部分合一借此提升,而原来落地的部分(如实体店)是丝毫不可以因此而偷工减料、或者以为就有了什么神奇的捷径了。例如打车、拼车、修车保养这些,都和落地有关,在互联网支撑下发展的终极状况,每个行业“比特”部分的比例有差别,例如白家电也许就只用互联网订货而已。   不可否认,雷军的成功,是在他那个行业,在中国环境下,非常合理精巧地使用了互联网,因为此前并无这样根本利用互联网的手机厂商。可以这样做的技术根源包括手机成为智能以后的使用内容的偏移。但是这样能做成功也是需要一个“非常会飞”的猪的,不是任何一款普通的猪!重复说我上面的说法,就是互联网不提供给你现成的“思想”,而是你自己要很会想!你会么?雷军说谁都能飞,实在是非常谦虚的说法、自嘲一下、当然也成了流行语。。。   或者说,互联网思想是需要大家都去贡献思想的一个“思想平台”,不是现成的一个技术联网平台而已。“互联网思想”我的解读就是:“有了网大家原来还可以这样想”。几乎没有现成的:网上可没有适合你的情况和目标的“思想”可以直接下载!    互联网来了能做好的企业,不论它过去有多大成分的“传统”,都是必须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企业。所以过去如果采用完全传统方式经营时,已经有了极好的客户体验注重,思想+实际系统,那么互联网来了你要参与就既简单又顺畅,它只是你的新工具平台而已。而反之那些根本没有客户体验思维的人和企业,互联网就基本没用、或者它逼着你第一次面对客户体验。互联网让客户与厂家直接更加透明地沟通,对于靠做好事赚钱的企业,是好事,是大大的好事;而众多必须遮掩忽悠的企业,那就是坏事了!也就是说:“互联网思想”不如说是“服务体验至上思想”的方便体验,对这个方面更恰当。   其实很久以前M就说过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现在同样:互联网(外因、环境)是好东西,并且是革命性的人类一大进步,但你是否有份,要看你是否会思想(内因)。而不会思想、只会照抄,倒更加能够描述国内大部分企业和个人(的现状)。所以成效一定稀少;这里不包括那些少数仅靠忽悠就上市圈钱的主。   而如果你还是没学会飞、自己还是没有思想出来啥,那么互联网大潮过后,你离大家的距离反而会更大了,这也是互联网的必然效果:高效荡涤优劣!   你于是会恨互联网的。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