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1
2012-5-16 07:29
7634 次阅读|
0 个评论
转自 http://www.studyemc.net/read.php?tid-4414.html 解释1: 电源其实用过多种:老式的机电式交换机,如步进制、纵横制式,都是-60V;载波室内电子管要求-24V(灯丝和继电器等电源、晶体管载波机工作电源)和+130V(阳极电源)。 通信设备中应用大量继电器等元件,使用直流工作电源。空气中的湿度总是存在的,在直流电的电解作用下,总是正极受到电解腐蚀。如果工作电源是+48V,继电器等设备的铁芯接机架,线圈通电,受到腐蚀的将是线径很细的线圈,故障率会比较高;采用电源正极接地(机架),线圈工作电源是负电压,受到腐蚀的将是体积很大的铁芯,故障率会大大下降。所以通信设备都是采用正极接地方式,用负电压电源。 解释2: 1. 早期的有线电话采用“共电式”,电话机的电源都是通过电话线由电话局交换机统一供电,电话线起着供电、传送话音、铃流、摘挂机信号等作用。早期电话局使用的电源是原始的铅酸蓄电池,当时的材料、结构等适合正极接地,其电压是基础(单电池)电压是1.2伏的倍数,又根据当时设备部件的和线路的能力,并保证市话有较远的通信距离,以及安全性等,电源选择了正极接地,电压48伏(也有60伏的),因此对地而言系统是负48伏。当前电话及其交换机经历了磁石式-- 共电式-- 自动交换(机电式、电子式)-- 程控交换 的更新换代,这些系统的更新换代中,除了磁石式系统外,其他系统的电源首先是兼容的,电源电压以及接地极性保持原来方式不变,这些措施能保证新老设备通信业务不中断并有可能直接信息交换。通信技术和设备虽然飞跃进步,但更新必须是逐步的,兼容的,这些不单纯是技术问题,是社会需要。 2. 用负的电压是因为电子是带负电的,它会向正电压方向流动,也就成为电流。用负电压就不会让电子过多的聚集在通信设备上,这样处现烧毁通信设备的机会就降低! 3.因为处于-48V左右产生的功耗对设备部件生命周期有很大的延续性,寿命更长一点儿。而使用负电压是依据物理上电磁场的特性,可以避免磁性方面的干扰,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此外,由于中央电池的一极必须接地, 4.中央电池总是以正极接地,原因是可以保证交换机中的各元件的导线电位低于地电位,可以保证导线受到电蚀而损坏,因为导线外的绝缘材料中含有杂质,受到空气中潮气影响会形成酸根等负离子,若中央电池负极接地,则导线电位高于地电位,容易使导线因电化学作用而被腐蚀,具体的原理高中化学讲的狠明白。所以直到现在,不仅是交换机,所有的局用设备都是以电源的正极接地,而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电压值也是-48伏或者-53伏。 5.至于为什么标称-48V而实际使用-53V,这是因为电池组的电压的确是-48V,这一点在交换机的供电设备发生问题而使用电池时可以看到,因为单个局用大容量电池的电压就是2V,每组由24个电池串连,所以长期以来,交换机供电电压就习惯性的用48V,其实交换机内部的工作电源多数为-5V,-12V等,而对用户的振铃电压有可能高达100V,日常线路电压也有60V到80V,ISDN线电压更高达96V,所以选择-48V这个电位正好上得去下得来,而且不会在电路上形成很大得电流;考虑到一方面日常供电时需要对电池进行浮充,供电电压要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交换机工作的压降问题,所以电源设备的输出一般为53.5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