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早恋

相关博文
  • 热度 23
    2013-7-31 10:39
    1801 次阅读|
    3 个评论
           从我的生活圈来看,喜欢把技术带进生活的很少。分享对于人们来说一方面满足了求关注的心里,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见证自己成长与进步的目的。在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把我的求学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可以作为那些被老师定位为无药可救的顽皮小孩教育案例。不光是我,和很多同邻人聊天时,大家都时不时的谈起中学老师说过的事例或者对自己的教育等等。可见,中学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深刻的。用第一人称怪别扭,还是以第三人称说故事的好。          故事主人的家庭在地方市算不上富裕,但也算有点权势。父母(现早已退休多年)按现在的制度应该算是地方市公务员,父亲也是老军人退伍转业在政府工作(与现在的政府官员完全两种人),为人很正直。还有个比他大10岁的哥,这个家庭环境让他得到了太多的关爱,从小顽皮捣蛋,典型的放养型。小学由于有个老师亲戚的辅导,数学成绩特别突出,加上在地方也有人要巴结很自然的就保送进了当地最好的中学(现在是只要有钱谁都能进)。但是由于从老师到父母的过分表扬,加上对初中课程基本概念的无知,面对全封闭的学习环境自控能力完全丧失,即便是偶尔的认真学习也只是三分钟热度。除开数学有兴趣维持之外,所有成绩均很难有所起色,尤其是英语这让他立马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当然,他当时也完全不在乎学习,没有任何危机感,任由兴趣使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足球是他的最大爱好,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其他包括翻墙通宵,早恋(过家家似的,最多Kiss,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分分和和,前后不下10人这还只是初中),打架混“帮派”,到后来的通宵星际反恐等,这些事情充斥着他的初中三年。翻墙被抓叫家长,谈恋爱被发现叫家长,和老师抬杠互相对骂叫家长,父母自然是非常失望。毫不夸张当时初三的他在学校下至初一上至高三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甚至在后来去的高中学校名声都传到了那里(本来地方市就不算大)。这一方面靠长相以及早恋对象的样貌,另一方面靠足球踢的好,也是从他们这一届开始,踢足球的人少了,打篮球的人多了,他清楚的记得刚进中学的时候踢足球那是引来最多女生围观的运动,中国足球萎靡不振是从他们这代开始的。          如此顽童,可想而知,最后中考是多么多么惨。除了数学接近满分,其他所有科目统统不及格,总分500分都不到,全校倒数第几名。这一刻才开始有点危机感了,开始思考他这三年这么不思上进到底是什么原因,当时认为住校生活是主因。校长要他复读一年,他想到下面那么多“崇拜”和认识的人,面子挂不去打死不复读,要求转学。还好那时他家里人有点家底,把他直接安排到地方市第二好的学校读高中,还是二等班级外教班,一等班级叫尖子班这大家都有的。不再是住宿而是全校走读。至此踏上了他蜕变的第一步。          忘记一个重要部分,那时的他又怎会知道,在印象中一向不关注的一位名列前茅的小升初女同学,也是唯一一个一起度过小学加三年中学生涯的同班同学。在她第二志愿最高分数被西南财大录取那时起,成为了与他牵手一起经历7年长跑至今准备谈婚论嫁的女友。对他知根知底,在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恰恰是应试教育中的两个极端。      未完待续。懵懂时期的冲动与叛逆在他的高中、大学、研究生、工作中慢慢的被他看成一段在任何环境都能体会到知足常乐的正能量,更重要的是还留下了许多一般同学没有的美好回忆。  
  • 热度 32
    2013-1-2 21:41
    3345 次阅读|
    12 个评论
           从我的生活圈来看,喜欢把技术带进生活的很少。分享对于人们来说一方面满足了求关注的心里,另一方面也满足了见证自己成长与进步的目的。在我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把我的求学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可以作为那些被老师定位为无药可救的顽皮小孩教育案例。不光是我,和很多同邻人聊天时,大家都时不时的谈起中学老师说过的事例或者对自己的教育等等。可见,中学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深刻的。用第一人称怪别扭,还是以第三人称说故事的好。          故事主人的家庭在地方市算不上富裕,但也算有点权势。父母(现早已退休多年)按现在的制度应该算是地方市公务员,父亲也是老军人退伍转业在政府工作(与现在的政府官员完全两种人),为人很正直。还有个比他大10岁的哥,这个家庭环境让他得到了太多的关爱,从小顽皮捣蛋,典型的放养型。小学由于有个老师亲戚的辅导,数学成绩特别突出,加上在地方也有人要巴结很自然的就保送进了当地最好的中学(现在是只要有钱谁都能进)。但是由于从老师到父母的过分表扬,加上对初中课程基本概念的无知,面对全封闭的学习环境自控能力完全丧失,即便是偶尔的认真学习也只是三分钟热度。除开数学有兴趣维持之外,所有成绩均很难有所起色,尤其是英语这让他立马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当然,他当时也完全不在乎学习,没有任何危机感,任由兴趣使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足球是他的最大爱好,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其他包括翻墙通宵,早恋(过家家似的,最多Kiss,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分分和和,前后不下10人这还只是初中),打架混“帮派”,到后来的通宵星际反恐等,这些事情充斥着他的初中三年。翻墙被抓叫家长,谈恋爱被发现叫家长,和老师抬杠互相对骂叫家长,父母自然是非常失望。毫不夸张当时初三的他在学校下至初一上至高三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甚至在后来去的高中学校名声都传到了那里(本来地方市就不算大)。这一方面靠长相以及早恋对象的样貌,另一方面靠足球踢的好,也是从他们这一届开始,踢足球的人少了,打篮球的人多了,他清楚的记得刚进中学的时候踢足球那是引来最多女生围观的运动,中国足球萎靡不振是从他们这代开始的。          如此顽童,可想而知,最后中考是多么多么惨。除了数学接近满分,其他所有科目统统不及格,总分500分都不到,全校倒数第几名。这一刻才开始有点危机感了,开始思考他这三年这么不思上进到底是什么原因,当时认为住校生活是主因。校长要他复读一年,他想到下面那么多“崇拜”和认识的人,面子挂不去打死不复读,要求转学。还好那时他家里人有点家底,把他直接安排到地方市第二好的学校读高中,还是二等班级外教班,一等班级叫尖子班这大家都有的。不再是住宿而是全校走读。至此踏上了他蜕变的第一步。          忘记一个重要部分,那时的他又怎会知道,在印象中一向不关注的一位名列前茅的小升初女同学,也是唯一一个一起度过小学加三年中学生涯的同班同学。在她第二志愿最高分数被西南财大录取那时起,成为了与他牵手一起经历7年长跑至今准备谈婚论嫁的女友。对他知根知底,在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恰恰是应试教育中的两个极端。      未完待续。懵懂时期的冲动与叛逆在他的高中、大学、研究生、工作中慢慢的被他看成一段在任何环境都能体会到知足常乐的正能量,更重要的是还留下了许多一般同学没有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