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小结

相关博文
  • 热度 31
    2013-7-31 10:40
    2484 次阅读|
    7 个评论
            时间过的真快,前不久才写了篇《 对做技术的一点思考 》博文,那时刚刚决定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去处。现在,我已经在工作单位工作了将近2个月了。晚上回到住处,抽出休息时间小小回顾下这段时间的收获。这里我要先做一些说明,我是应届硕士毕业生,正常情况下要明年6月份毕业。由于之前的学习和经历,有幸在研一结束的时候就达到了毕业的工作量,同时手上握有一篇《一种实用化的机载双基地SAR收发波束指向自同步方法》的文章这个方法已经由我亲自在项目中实现并应用,文章最近才投出去,正在审稿中。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从事一个工业方面的商业项目,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研发工作。在我决定来工作单位的时候,项目的软硬平台已经搭建完成,进入测试和全方面各个部件的研发阶段。学校学习期间让我积累了从理论转工程的一条龙设计与实施经验。当然,我也知道这离产品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写了《对做技术的一点思考》,关注该网站的很多社会上的朋友或多或少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现在,我有条件在未毕业的条件下,拿到正式合同同时参与到一线的设计和研发工作中,抽出一点时间对这段在上海的封闭,谈谈我对第一份工作的感想。          首先谈谈产品,在学校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测试环境,比如EMC、恒温、浪涌以及振动等等。如何与测试人员协作完成各级产品的鉴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水平层次不齐,以及制度的缺陷,对于时刻要求高效率的科研人员这是首要面临的问题。这就产生了这样一批“怪人”。调度人员,可以说无技术无理论,不分时段谈的永远是责任。这是最让人头痛的一类人。另一类人就是总体设计人员,从来不和技术实施人员进行沟通,光说不练。加上调度的“捣乱”,这必然影响做事情的效率。庆幸的是我并不是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虽然外表光鲜,但是严重阻碍个人成长。这与私企的办事风格截然不同。但是不可否认,就技术而言,规模越大的国企技术含量越高,特别里面锻炼出来的真正搞技术的人。             其次谈做人,中国其实是人心的社会,学做人比学做事的确要有用的多,技术是自己的铁饭碗,做人则是决定在国内人生高度的事。真正的实干家是喜欢说实话,踏实专研技术的人的。只是有些本没有技术实力,但是却坐上领导职位的人。面对这样的领导,善于观察的人就本能的会注意起来,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该有的形式还是要走。个人觉得长像在这方面会有比较大的优势。言谈时刻沿着领导的思路,这样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会做人的。当然,他们的身份也会和技术人员截然不同。          最后谈学习,工作中涉及到的很多都是新的领域。超过了很多我以前认为的技术范畴,也达到了我想学我们自己技术的要求,摆脱了不断追求国外新“产品”的学习模式。在学校养成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软硬件以及理论上的知识积累让我很快能找到切入点。相关知识背景是要学习的首要任务,找准有意义的切入点是关键,不断的积累理论知识是理解层次提高的必要条件。          第一份工作小结:找到了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领域和工作,生存条件在当地绝对算的上中上,博士学位指日可待。希望我的经历能和各位志同道合的技术同行达到共鸣,同时我也希望有一样条件的有真才实学的湖南人把回家当做自己职业规划的必经一站。期望有缘相见。PS:如果能力特别突出我其实可以引荐。
  • 热度 23
    2012-12-18 14:50
    4001 次阅读|
    6 个评论
            时间过的真快,前不久才写了篇《 对做技术的一点思考 》博文,那时刚刚决定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去处。现在,我已经在工作单位工作了将近2个月了。晚上回到住处,抽出休息时间小小回顾下这段时间的收获。这里我要先做一些说明,我是应届硕士毕业生,正常情况下要明年6月份毕业。由于之前的学习和经历,有幸在研一结束的时候就达到了毕业的工作量,同时手上握有一篇《一种实用化的机载双基地SAR收发波束指向自同步方法》的文章这个方法已经由我亲自在项目中实现并应用,文章最近才投出去,正在审稿中。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在从事一个工业方面的商业项目,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研发工作。在我决定来工作单位的时候,项目的软硬平台已经搭建完成,进入测试和全方面各个部件的研发阶段。学校学习期间让我积累了从理论转工程的一条龙设计与实施经验。当然,我也知道这离产品还有一定的距离。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写了《 对做技术的一点思考 》,关注该网站的很多社会上的朋友或多或少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现在,我有条件在未毕业的条件下,拿到正式合同同时参与到一线的设计和研发工作中,抽出一点时间对这段在上海的封闭,谈谈我对第一份工作的感想。        首先谈谈产品,在学校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测试环境,比如EMC、恒温、浪涌以及振动等等。如何与测试人员协作完成各级产品的鉴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水平层次不齐,以及制度的缺陷,对于时刻要求高效率的科研人员这是首要面临的问题。这就产生了这样一批“怪人”。调度人员,可以说无技术无理论,不分时段谈的永远是责任。这是最让人头痛的一类人。另一类人就是总体设计人员,从来不和技术实施人员进行沟通,光说不练。加上调度的“捣乱”,这必然影响做事情的效率。庆幸的是我并不是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虽然外表光鲜,但是严重阻碍个人成长。这与私企的办事风格截然不同。但是不可否认,就技术而言,规模越大的国企技术含量越高,特别里面锻炼出来的真正搞技术的人。           其次谈做人,中国其实是人心的社会,学做人比学做事的确要有用的多,技术是自己的铁饭碗,做人则是决定在国内人生高度的事。真正的实干家是喜欢说实话,踏实专研技术的人的。只是有些本没有技术实力,但是却坐上领导职位的人。面对这样的领导,善于观察的人就本能的会注意起来,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该有的形式还是要走。个人觉得长像在这方面会有比较大的优势。言谈时刻沿着领导的思路,这样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会做人的。当然,他们的身份也会和技术人员截然不同。        最后谈学习,工作中涉及到的很多都是新的领域。超过了很多我以前认为的技术范畴,也达到了我想学我们自己技术的要求,摆脱了不断追求国外新“产品”的学习模式。在学校养成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软硬件以及理论上的知识积累让我很快能找到切入点。相关知识背景是要学习的首要任务,找准有意义的切入点是关键,不断的积累理论知识是理解层次提高的必要条件。        第一份工作小结:找到了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领域和工作,生存条件在当地绝对算的上中上,博士学位指日可待。希望我的经历能和各位志同道合的技术同行达到共鸣,同时我也希望有一样条件的有真才实学的湖南人把回家当做自己职业规划的必经一站。期望有缘相见。PS:如果能力特别突出我其实可以引荐。  
  • 热度 20
    2011-7-4 19:25
    3114 次阅读|
    5 个评论
    离去年进入公司,已经过去了一年多10天,最近有些忙有些累,以至于今天才能有机会坐下来想想,总结一下在公司的一年。      在过去的工作年之中,似乎发生太多的变故和事情:   1. 刚进去,招聘我的“主管”离职了,然后过两天德国老板被告知需要去印度,总共和他相处的时间不超过15天,过去2个月,他离开了工作了16年的公司。与他调换过来的印度老板,是个奇奇怪怪的人,因为某些原因,他离开了公司。然后从美国工作1年回来的中国老板成了代理老板,据说8月左右,我会迎来第四位。这已经赶上了我在L之前公司2年半的4任老板变化,真的有些诡异。   2.工作进去的第3天,还没拿到电脑,德国老板已经帮我定了去北京 的机票,去参加会议。当时的感觉,我们的这个方向是工作的重点,有着较多的灯光和资源倾向。而当他转去了印度,我们开始面对一个对电池、新能源狗屁不通的 印度家伙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就落在了阴影里,有些可能的工作失去了支持和鼓励,某些任务都被打包发给印度center去做,而这持续了接近8个月;我第一 次发现,有人能藐视公司的利益而谋私利,所以他离开了。而现在,情况开始恢复正常,事情开始变得有序,却必须承受再一次老板变换的挑战。     写了以上的两点,似乎不需要继续阐述和诉苦了。事实上, 在公司里面的工程师总是要默默去储备知识、经验、人脉和见识,以应对足够的变化,而当事情和挑战到达的时候,并不会给你太多的准备时间 。这与刚毕业的情况截然相反,当时至少给你一个缓冲时间,而当你正式进入这个圈子,给自己准备好战备是必须的。   1.只愿当传声筒?     如同上家公司一样,Global的公司,各个大的地区都会有technical/engineering center,在同一个领域总是有工程师团队,在美国或欧洲,团队往往划分得很细,每个工程师只需要覆盖一个有限的领域,并且投入很深,共同合作覆盖一个 较大的范围。而在中国,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永远只是草创或者在完善之中,身在其中,我们总是会面临一个问题:当公司的经理或其他职能部门,在本区域内遇到 技术问题,他怎么去办?最为典型的路径就是直接找欧美的整个工程团队,然后进行翻译处理,而一般在技术领域,中国团队就变成了一个翻译和传声的功能,事实 而言,实际情况是99%的公司99%的case都是这样的。     而中国的复杂而混乱的标准、操作时与标准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各种复杂的实际情况,往往能困扰所有的欧美团队。面对这种情况,两边都很难过,结果也不尽如人 意。从个人而言,想要覆盖一个较大的领域,并且对每个方面有自己的思考和方法,需要花费很多很多的精力与时间,更需要在不是那么紧张的时候,吸收更多的东 西。更为重要的是,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培养方方面面对自己的信任,其实对我个人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预研和标准     从前开发和设计产品,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从各类详尽的产品规范、工程规范、硬件规范和其他标准之中,能够很容易得到所有的边界,然后设计出来符合要求的 产品,通过设计验证来确定情况。但是,如果仅仅有个概念和想法,想要把这个不存在的东西和特征,实现出来该怎么办?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而旁 观IEC的标准讨论会议,并参与公司相关的标准会议,看到台上和台下的过程,才能分辨出来国内外的标准质量为啥差得这么多,为啥国内的声音如此不给力。做 标准也是要人要钱要数据要说服力,啥都没有,靠什么来回应专业的质疑?   3.自由度     总体而言,欧美公司,并不是喜欢将工程师一直维持在80%以上的工作负荷之中,事实而言,每个人在工作之中总是有一些偏好。有些事自己喜欢,有些事自己不 是那么喜欢,而更愿意自己有些空间可以自主的学习些东西。其实在公司,觉得最大的福利,就是自己有20%~30%的时间是自己可以安排的,公司与SAE、 IEEE等数据库,springerlink电子书,汽车方面大量的咨询报告,IHS标准系统,这一切都是花费了大量的经费,能够在中国center开放 这样的权限,我为公司感到骄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认为在晚上不去花个2个小时看看,就是一种罪过。加上公司的带宽和VPN接入google的速 度,真的让我觉得赚钱可以有很多的地方,想做一个好的工程师,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的。有着这样的情绪,我也希望可以把能看到的一些东西,在不损害公司的 利益和不违背职业道德的条件下,能够将自己看到的东西和一些体悟分享出来,这也是支撑我更新这个博客的动力。   4.交流和语言     我以前不理解交流的重要性,以为蒙着头干活和研究,可以做得非常专业和深入。现在看来,这仅仅是一方面的需求,事实而言,一个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从事研 发和工程的部门,职能有着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哪个地方,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沟通和了解需求和声音,在一个合作的体系内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如今越来越 高的要求下,单个职位往往与很多个不同的节点进行联系,在这个过程之中,信息的流通和传递尤为重要。缺乏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工程师,往往特别容易做出南辕北 辙的事情,某些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容易养成缺乏倾听能力以自己的意志为主导的事情,这种错误往往能让整个项目无法行进。本质而言,劳心和劳力的区别 就在于此,能说并不难,能说而会听才是交流过程中工程师追求的目标,最后在老板、同事和下属几者之间游刃有余,那就是合格的技术管理经理了。     语言的问题,果然是需要环境的。工作时候100份文件里头难有一份中文的,就比较习惯英文的阅读和写作。难就难在,如何把纸面的东西与美国工程师交流并且 能够真正听懂对方。我们开玩笑说,和德国的工程师交流多了,英文听力和口语都会下降,真正难得是与美国工程师直接当面的交流,还有就是一堆工程师之间的电 话会议,这个是最折腾人的。努力去听,积极去参与,会后不确定的去沟通,是当前的老板给的一个建议,个人觉得确实如此。在这方面与大家同勉,路漫漫其修远 兮,哪天我和美国人自由吹牛而不涉及具体工作话题,我就牛掰了。     我给自己定义了5年的计划,这是其中的第一篇,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写后面的4篇,甚至更多。希望对各位读者有些参考价值。   题外话:     《汽车电子硬件设计》目前正在复审,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得到消息。关于这个事情,我心里有些难过,我能够理解我的编辑姐姐的为难之处,选题面狭窄,受众较 小,写作内容由于没有参考显得颇为松散,给了几位非业界的硬件工程师给出不是很友好的评价,在社里考虑盈利和销量存在重重的阻力。我这里认真的说一句,工 程师在中国写书有着很大的悖论,年轻的时候有热情,写出的专业东西很难融会贯通,受众很小;到了有经验和有能力了,往往被工作和琐事充斥所有的时间。真是 一个难解的问题啊,想做成点有意义事情,真是难啊。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