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革命

相关博文
  • 热度 25
    2010-12-1 15:08
    1979 次阅读|
    0 个评论
    新浪的总编陈彤先生最近一定很高兴,因为微博发展的很好,真是很火,但是他一定也会很苦恼,微博的商业模式在哪里?何时才能挣钱? 很多人说微博是一个互联网的应用,其实,微博本质上是一个手机的应用,如果没有手机的即时性,微博相对于IM,相对于论坛能有什么特点? 这几年iphone发展的很好,对于这样一款革命性的终端,我们很多人都把它看成是互联网向手机延伸的一个例证。然而,如果你认真研究一下iphone,它已经变异了,完全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互联网。就象我的儿子,很像我,也有很多我的基因,但是他不是我。 和很多厂商的思路不同,乔布斯的思维是革命性的,他从来不想把什么东西复制过来,他永远是用一种革命的思维,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来看产品,看商业模式,尽管他没有打出一个革命的口号,但是却真实地进行着革命的行动。我们记得几年来,微软希望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扮演领军角色,但是产品的实质是想把一个PC系统搬到手机上,诺基亚也号称成为一个互联网公司,产品却还是过去思路上的产品。苹果好象没有太多的口号,但是,它却用革命性的产品,证明了照搬是没有出路的,用旧的思维看新产业,一定会付出代价。 把互联网更好的用在手机上!可能是很多人的追求,也是很多人认同的一个产业方向。但是苹果做的却是颠覆这种思维,做一款最好的智能手机,虽然它也能联网! UI是手机的脸,是手机和人进行交互的基本界面,我们非常习惯了PC系统的分层分级管理,习惯了一次一次点开链接时。苹果看到在手机上,用户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复杂的层级,用户最需要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是马上就做。一个平铺的桌面,把各种各样的就都堆在桌面上,过去是不可能想象的,因为太乱了。但是 iphone就是用这样的一个UI设计,给了用户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手机还是可以这个样子,而且这个样子的结果就是很方便,很爽,很酷,很拉风。 上互联网是需要一个浏览器,在PC上有一个浏览器,什么事都可以做,可以查信息、看新闻、看视频、玩游戏,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事。在手机做一个强大的浏览器,让它做所有的事,把各种各样的网站都链在这个浏览器里面,是我们所有初涉这个行业人的基本思路。乔布斯不是不知道浏览器的价值,但是他显然没有把浏览器当成手机上最重要的一个接口。因为他看出来,浏览器这个东西,虽然在PC上很方便,但是在手机上只有很小的屏幕,也受到流量的限制。必须用个性化的手段来呈现业务。于是我们看到,虽然在iphone手机上,也有一个浏览器,但是绝大部分应用是客户端来实现的,使用iphone较多的用户会起来越感受到,大部分自己经常使用的业务,都转到客户端上了,偶尔需要找一些东西,才使用浏览器。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首先是免费的模式,靠广告,其次会通过人气,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服务获得收入。苹果打破了这个旧模式,把每一个应用,每一个服务,变成了一个产品,然后建立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销售这些产品。这样一套模式在传统互联网业是没有的,但是正是这套模式,让苹果手机成为一个强大的体系,不但是有一个强有力终端,而且不断有新的应用,新的业务出现。一些传统互联网上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一个好域名,现在在智能手机上根本不重要,客户端里域名再差,和用户没有关系,用户不需要记这些复杂的东西了。 传统互联网时代,带宽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只有带宽解决了,我们才能从一个文字的互联网过渡到图片和影像时代,带宽增加了,沟通才能更加畅通。但是乔布斯相对带宽,他一定是更加重视本地体验,从带宽先导转向本地体验为先导。我们可能责怪iphone手机的信号不好,通信能力差,但是我们不可能这个手机本身不好用,没有网络,它都是一个很好的游戏机,一个不错的阅读器。这也是今天为什么很多用着iphone手机的用户,还是插着2G的卡,因为iphone追求把本地体验做到尽善尽美。 当iphone是用一个革命性思路,做出一个新产品时,我们才发现,它是对于3G,对于智能手机是理解得最深最透,而当别人想搬传统互联网的东西还没有搬好时,它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体系,树起了新的旗帜,最后的结果,那些搬着传统互联网的企业,也只好跟着它的思路在走。 回到前面提到的微博,其实论坛一样也能在手机上看到的,也可以用手机访问论坛,为什么现在论坛不那么火了,微博却很火?因为微博适合手机,论坛一样能用手机看,但是论坛不是为智能手机而生的,但是微博是为智能手机而生的。 革命才能有新思维。苹果就是革了传统互联网的命,建立起了自己新体系,而喊着拥抱互联网的企业,却没有在传统互联网中找到机会。这就是这个产业给我们实实在在的教训!  
  • 热度 27
    2010-6-7 13:40
    1806 次阅读|
    0 个评论
    作者:磐石之心 “互动营销(Interactive Marketing)”已经成为营销领域的热门词汇,而且做“互动营销”的公关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甚至众多互联网公司也加入了“互动营销”阵营,抢夺“互动营销”蛋糕。 一个又一个的“互动营销”案例也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如最近诺基亚为宣传其OVI移动互联网应用联合搜狐共同发起的“互联应用中国创造”大型网络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活动时间里,主办方通过与搜狐矩阵平台等渠道合作,收到了将近15万份参赛作品,成为近期最成功的互动营销案例。 今天,我们就结合包括诺基亚OVI在内的几个互动营销案例来追溯一个成功网络互动营销行动脉络。 定策略,找渠道 核心策略是互动营销中的利器之一,而策略的制定要把握住热点话题、社会性焦点事件,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诺基亚OVI在策略制定的过程中就准确把握了中国网民最关注的“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热点话题,并结合OVI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取自用户创造,服务终端用户”的核心理念,顺势提出“互联网应用中国创造”的主题策略,将诺基亚OVI轻松的植入其中。 而互动营销的又一利器,则是适当的传播渠道。在诺基亚OVI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案例中,目标用户是18-30岁之间的年轻、时尚的手机玩家,他们爱好玩手机,爱好互联网。而同样的特征也表现在搜狐网的用户群身上,年轻时尚群体、有一大批的数码、手机、软件达人、爱好上网、爱好发表意见、爱好互动、爱好展示自己。所以,当营销活动需要找到合适的平台出口的时候,搜狐网便成为最佳的合作伙伴。 由此可见,优秀的营销概念和市场策略,加上优势媒体影响力的传输渠道,这就意味着诺基亚的互动营销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名人让你事半功倍 找好了平台,定好了策略,接下来就需要有引爆话题,吸引关注的方法。找网络名人制造轰动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引线”。当前有志向、有理想的80后非常崇拜一些互联网CEO、音乐制作人、漫画大师、电影导演等,所以选择这些人发表对“中国创造”的看法,将能够引起网民、媒体的关注。 于是,我们看到搜狐找来了张朝阳、小柯、张亚东、朱德庸、陆川等网民熟知、崇拜的名人在3月11日的“中国创造”新闻发布会上进行视频互动,为“中国创造”这一话题造势。他们共同提出“互联应用中国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并与网民互动这一话题。 而且搜狐还利用自身媒体优势,对4399创始人网站大王蔡文胜、打工皇帝唐骏、金山软件CEO求伯君等互联网名人,80后、90后们所崇拜的对象进行专访,让他们谈对“互联网应用中国创造”的看法。请漫画大师朱德庸出山,为诺基亚OVI画漫画抛砖引玉,吸引网民为OVI提供自己的互联网应用。 通过名人造势,中国创造话题获得广泛的关注度,也引发了网民的思考。 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接下来就要给他们说话的权利,让草根网民加入互动,从而进入互动营销环节。 矩阵式的全方位推广 有了轰动性之后,为了活动的持久性和互动性,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炒作。要尽可能的拓展网民互动入口,多渠道的吸引网民参与活动。这一环节意义非凡,因为只有聚集足够多的人气和持续的关注度,才能够让OVI获得更多的作品,获得更多的关注。 在这一环节,搜狐也借助自身的“搜狐矩阵”优势,在IT频道、娱乐频道、财经频道、文化频道建设符合频道特色的“中国创造”专题,并且在每个专题中都发起“诺基亚OVI store中国区十大应用评选”活动,同时加入“参赛”入口吸引网民上传自己的作品。 通过搜狐通行证打通搜狐社区、数码公社、chinaren社区、搜狐博客,让用户无论置身于哪个web2.0页面都可以直接参与到“诺基亚OVI store中国区十大应用评选”中来,发布自己的作品,下载自己喜欢的应用,并参与十大应用的评选。 除了利用自身的平台,还需要考虑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价值,因为很多流量都来自于搜索引擎。如果能够增加“中国创造”关键字的搜索量,可以给“中国创造”专题带来更多的用户参与量。通过BBS营销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于是,制造了图文并茂的《印度人真牛掰让中国创造华丽丽的羞愧啊~》、《强烈鄙视!说印度创造比中国创造强的人是IQ被刷爆了》论坛贴在天涯、猫扑等最火爆的论坛发布,提高“中国创造”的搜索量。 而 另一个在搜狐数码公社被置顶的帖子《清华门口惊现美女出租魔力指南针能找心仪工作仅十元一次》中的多张图片上也印有OVI的标志,引发了网民们对“找工作指南针”关键字的疯狂搜索。没过多久诺基亚OVI Store便有了“工作指南针”软件提供给手机用户下载使用。由此,手机应用成为论坛、博客、SNS各种WEB2.0形态人群的热点关注话题,诺基亚OVI商店的知名度一炮打响。 此外,通过上百家主流平面媒体的报道,引发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从而扩大了整个活动的互动营销活动阵地。再通过土豆网视频、苏宁、人人网等各种平台,吸引用户参与“诺基亚OVI store中国区十大应用评选”。整合传播方式的利用,让“中国创造”活动进入高潮,而诺基亚OVI自然而然的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根据活动数据显示,经过1个多月的互动营销,诺基亚OVI获得15万新增应用,而其中80%的应用来自搜狐矩阵平台。4月14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诺基亚的网上应用商店Ovi Store近日宣布每日下载量达到160万,显示Ovi Store已在应用软件市场夺得一席之地,并且来自中国的下载量最大。这充分体现了诺基亚本次“互动营销”的强大影响力。 而“阿凡达踏本女”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网民爱分享的特点,将该视频通过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广泛发布,获得大量的网友跟帖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网民们对清华同方笔记本电脑的质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对于这一网络营销事件,还邀请各大门户知名博主对此发表评论,以意见领袖发言的方式再次引发网民们的关注和互动。这也是2010年315时期最有影响力的营销事件,通过不惹网民反感,又有娱乐性质的互动营销活动实现了清华同方笔记本电脑品质的传播。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会使用“互动营销”这一最新、最时尚、最有冲击力的营销方式,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关咨询、互联网公司为客户提供除了硬广、公关之外,更有效果的“互动营销”策略。无论是那类企业,哪类方案,都必须要遵循互动营销的三步骤。 何为互动营销? 那么给互动营销下一个定义吧。通过搜索引擎,我们能找到一些关于互动营销的定义。有网站这样解释:“互动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充分利用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用于产品的规划和设计,为企业的市场运作服务。 企业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生产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但企业只有与消费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理解,才会有真正适销对路的商品。互动营销的实质就是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切实实现商品的实用性。互动营销能够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彼此改进,尤其是通过“换位思考”会带来全新的观察问题的视角。” 对于这一解释,笔者认为并不能真正的诠释互动营销的真谛,因为这一解释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互动阵地、互动战略以及互动方式等方面的技术性问题。在这里谈一下我对互动营销的理解。 互动营销应该指的是企业通过一个拥有庞大用户群的互联网平台将企业自身的营销目的植入到热门的、用户关注的社会性事件中,通过具有轰动性的名人、事件引发网民关注,然后再通过web2.0的交互性互联网工具收集用户意见和反馈,邀请草根一族加入事件的讨论中来,最终达到企业所制定的互动营销目标。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互动达到营销目标 而企业制定的互动营销目标,可以是产品意见反馈、企业品牌认知度调查,也可以是产品的促销,而营销目标的植入需要保证不干扰用户参与的热情,少向用户传递硬广告性质的信息,实现一种自然、自发参与的氛围,从而实现企业制定的目标。 通过以上基于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一下“互动营销”的几个关键点:第一,要找到合适的营销平台,并制定行之有效的互动营销主题策略;第二,要通过名人、热点事情制造轰动性效果;第三,要利用web2.0网络以及各种整合传播手段扩大传播面。 “互动营销”是一场营销革命,是一种对传统营销方式的颠覆!    
  • 热度 26
    2010-5-24 10:28
    1719 次阅读|
    0 个评论
    十几年前,当互联网开始兴起时,互联网会对媒体有冲击,大家都在叫狼要来,不过过了几年,发现狼并没有来,或是狼来了,咬的人不同。三年前,作为一个通信业很成功的行业媒体的总编,我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杂志,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对于行业媒体而言,纸的时代要过去了,我守着这块地方,可能就是慢慢等死,所以是毅然出来一搏。近一两年,很多新闻纸的媒体已经面临了压力和挑战,互联网的兴起,大大压缩了大家的生存空间。我也看到更多的媒体人在一个个离开,最近,我们也听到美国的《新闻周刊》要被卖掉的消息。我相信,再过三至五年,可能纸质的新闻纸媒体还会被大大压缩生存空间。 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就是高档的杂志是不会被互联网打败的,因为这样一本杂志,它有阅读的快感,精美的图片,只能用铜版纸印刷,而且其实很多读这些杂志的人,并不是为了获得信息,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个已经很有钱,时尚起来的富婆真的未必要去读什么《时尚》杂志,而这类杂志的主要读者却是大学毕业三年左右的年轻女性,她们离时尚人群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她们正在努力时尚起来。我讲课时,常说一个感觉,这样的女孩在地铁是要看一本时尚类的杂志的,这样她和身边那个民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显然互联网上的杂志满足不了这样的功效。 很长时间我一直在想,如果互联网的冲击下,最后留下的杂志,那一定是时尚类的高档杂志。但是,ipad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样的格局。 首先,ipad这样一个阅读器的出现,它就是一个时尚的象征,苹果一直用一个封闭的系统,最成功的工业设计,强大的市场活动和有创意的市场行为,把自己的产品塑造成一个标志物,这就是为什么苹果FANS疯狂而无理智的原因,但是,正是这样的一个结果,让苹果的产品成为一个人群的区隔。价格并不问题,价格太便宜了才是问题,正是略高,咬咬牙才能买得起的价格,才让那些初级白领和准白领们,在用这样的产品时,有一种不同的感觉。而且ipad的设计和外观的感觉,足以让很多人回头和关注。我想,对于很多准时尚一族而言,一个很酷的ipad就是让他们有了看铜版杂志的感觉。 其次,ipad的出现,对于同档杂志的展现确实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在互联网上,我们电脑去阅读一些电子杂志时,因为需要用浏览器,其实经常受到一些干扰,很难有高档杂志的冲击力。但是ipad却不然,它不是用浏览器,通过客户端,把一本杂志最天衣无缝地展现在屏幕上,而且可以配合音乐和视频。而精美的图片和版面设计都可以通过阅读器非常完美地展现,而它的屏幕因为更大,也更近,冲击力和表现力都是非常好,用ipad看一本时尚杂志,不但不会破坏杂志原有的效果,甚至比纸质的效果更好,更有特色。这一直是PC和手机很难实现的效果。 Ipad强大的地方,杂志可以随时下载,你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再也不需要苦等一本杂志的出版,即使你远在西藏,也不怕路途的影响。 我想,对于做高档杂志的杂志社而言,ipad是一次冲击,同时也是一次机会,一方面它对于杂志的销售量将会形成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让你的杂志被更多的人方便地看到,如果将杂志电子化,是自己做客户端,还是和集成商合作,如何定价,怎么建立商业模式和收费体系,广告是不是还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广告怎么呈现,这些都是复杂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文/3G产业联盟秘书长  项立刚 xiangligang@gmail.com  中国通信第一网 飞象网  )    
  • 热度 39
    2010-4-27 08:49
    3975 次阅读|
    8 个评论
    有些人生来就是制造麻烦的。他们不会成为律师或者医生,他们不墨守成规,他们四处挑刺。 他们注定不会是省油的灯,他们喜欢制造各种骚乱和革命,他们乐此不疲百折不挠,以一种不知死活的精神执着的折腾着。 苹果公司、苹果教主乔布斯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     乔布斯不是一个技术极客,却是技术领域的一个传奇,跨越现代IT行业的所有高潮,苹果II是第一款大规模流行的个人计算机。 当初乔布斯被动地离开苹果时,人们是那样的伤感。今天看来这并不算一件特别坏的事情。挫折给了乔布斯一些警告,这通常是狂人们字典里最缺乏的解释。 被Wintel联盟压榨的太久,以至于计算机用户早已忘记了,计算机是给人用的,本不应该那么生硬冰冷。 于是,乔布斯的兵器库一件件利刃出鞘,iPod、iBook、iPhone,“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没错,计算机是可以时尚,它不仅仅好用、好玩,它也可以性感、可爱。一直到最近发布的iPad,更是达到了高潮。   这张照片难免让人伤感:教主瘦了。他和蔼诚恳的端出一块两个板砖大小的东西,让我们继续面南朝拜,三呼万岁。他的头发愈发稀少,经过了几次手术后,我真担心他那没有系腰带的牛仔裤会滑落下来。若果,这一定成为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对于大众来说,这样的新闻远比他比手中的那块板子更有吸引力。 我知道,肯定也会有不少人山呼上当,痛骂这次发布产品的平庸。但更多的人会知道,这次乔布斯是真正的回来了。即使现在的臭骂者,将来也会明白一切的。 不要小看这个呆头呆脑的板子,未来将是苹果一切规划的焦点。iPod?iPhone?那应该只是乔布斯的铺垫和演示。 苹果不是三星,不是IT跟屁虫,永远不是。iPod和iPhone明显不会让乔布斯满足。 “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产品”,捧着iPad,乔布斯如是说。这句话,我相信。 为什么?因为iPad就是一台计算机,一台真正的计算机。就像当初APPLE I一样,它是完整的的。在妥协了无数次以后,他又有了一台从CPU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网络,所有的所有,乔布斯又一次有了自己一个完整的计算机。 这是一个巨人的回归,是一个经历宫廷政变后皇帝的复位,一个教皇的二次加冕,是一次信仰的拯救,一种IT行业设计传统的颠覆,一个时代的转折。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历史上的奇迹。    今天,我们看到的还只是一个雏形、一个孩子,这只是开始。不要浅薄地去预测乔布斯会带给我们什么。这个板子将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可能,太多太多的想象空间。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们个人计算的世界将被改变。 做个蹩脚的类比吧。Windows1.0的时候你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到Windows3.2的时候,所有人都明白,革命发生了。 计算机世界沉沦的太久,乔布斯用iPod和iPhone搞掂了音乐播放和手机之后,再次踌躇满志的杀回个人计算领域——这个他曾经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领土。 iPad 绝对不是简单的一个新产品,它是一场个人计算的革命,它将颠覆既有的昂贵蹩脚难看拖沓不好用不好玩呆板的所有个人计算方式。它将拉近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iPad将真正成为每个人随身必备的个人计算工具.   个人计算领域,有desktop,就是台式机,有notebook(也叫laptop),就是笔记本,还有各种手机、kindle等移动设备。随着硬件技术和移动网络的发展,这三种计算机方式的隔阂在循序渐进的融化。 就在这个变革的时间点,苹果再一次敏锐的发现了巨大的需求和市场季节的转换,推出了划时代的个人计算产品——iPad。它的出现将统一台式机、笔记本和移动计算等既有的个人计算方式,并且取代他们。iPad不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种标准。它将修改计算机的定义. iPad将把PC、LAPTOP、HANDHOLD三种传统的计算方式融合在一起,将带来一场个人计算方式的变革,成为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随身数字助理。 想象一下吧: 在办公室:把iPad插到架子上,接上更加大个的显示器、键盘、鼠标,工作就开始了。下班后,随手就拔走。 在地铁里:iPad就是一个手持终端娱乐机,看看小说,看看电影…… 在咖啡馆里:iPad就是一个小型电脑,且工作,且娱乐。   这只苹果,曾经砸在牛顿的头上,影响了整个世界。今天,这只苹果再一次落下,影响依旧,震撼依旧! (滕志恒 刘兴亮)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