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方差

相关博文
  • 热度 2
    2020-11-27 14:08
    3116 次阅读|
    2 个评论
    求数据平均值时,增加方差计算,判定数据是否稳定未被干扰 单片机 A/D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滤波,防止有噪声。各种方法,平均值,中值不一而足。滤波前,应该对数据做一些判断,防止数据源本身错误,使滤波结果有较大误差。可以采用对数据求方差的办法,先计算平均值,在平均值的基础上,计算方差。如果方差超过设定值,视为无效数据。 #define DEVIATION 50 // 方差限 /* 输入 *p 为首个数据指针 Len 为数据长度 *m 将存放数据均值 返回值 1 数值方差在限值内 0 数值方差在限值外 */ uint8_t dev(uint16_t *p,uint8_t len,uint16_t *m){ uint32_t temp; uint16_t mean; uint8_t i; temp = 0; for(i = 0;i计算均值 temp += p ; temp /= len; mean = (uint16_t)temp; *m = mean; // 保存均值 temp = 0; for(i = 0;i计算方差 mean) temp += (p -mean)^2; else temp += (mean - p )^2; } temp /= len; if(temp < DEVIATION)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 热度 18
    2013-8-13 15:43
    1242 次阅读|
    0 个评论
    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与偏差        准确度: 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 绝对误差: 测量值(或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用δ表示。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常用百分数表示。   绝对误差可正可负,可以表明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但不能反映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比例,相对误差反映测量误差在测量结果中所占的比例,衡量相对误差更有意义。   例:用刻度0.5c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到0.1cm,该尺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1cm;用刻度1mm的尺测量长度,可以读准到0.1mm,该尺测量的绝对误差为0.1mm。   例:分析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 减重法需称2次,可能的最大误差为0.2mg, 为使称量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称量多少样品?       答:称量样品量应不小于0.2g。 真值(μ): 真值是客观存在的,但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故真值只能逼近而不可测知,实际工作中,往往用“标准值”代替“真值”。标准值:采用多种可靠的分析方法、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分析人员经过反复多次测定得出的结果平均值。 精密度: 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各次测定结果越接近,精密度越高,用偏差衡量精密度。 偏差: 单次测量值与样本平均值之差:   平均偏差: 各次测量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与平均值的比值。 标准偏差: 各次测量偏差的平方和平均值再开方,比平均偏差更灵敏的反映较大偏差的存在,在统计学上更有意义。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例: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得到如下数据:37.45,37.20,37.50,37.30,37.25(%),计算测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不符合要求,表示所测结果不可靠,失去衡量准确度的前提。   2)精密度高不能保证准确度高。   换言之,准确的实验一定是精密的,精密的实验不一定是准确的。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