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vi

相关博文
  • 热度 21
    2014-4-25 11:20
    1075 次阅读|
    1 个评论
    vi编辑器是任何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他的强大不逊色于任何 最新的文本编辑器,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于对Unix及Linux系统的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能够在其 他任何介绍vi的地方进一步了解他。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器,学会他后,您将在Linux的世界里畅行无阻。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能够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能够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档保存或退出vi,也能够配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但是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2、vi的基本操作  a) 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档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 vi myfile  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转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会想先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结果电脑一直哔哔叫,把自己气个半死,所以进入vi后,先不要乱动,转换到 「插入模式(Insert mode)」再说吧!  b) 转换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编辑文档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能够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您就能够开始输入文字了。  c) Insert 的转换  您现在处于「插入模式(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假如您发现输错了字!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d) 退出vi及保存文档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输入 「w 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档名filename保存)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 不存盘强制退出vi)  3、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键  1). 插入模式  按「i」转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档;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现在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2). 从插入模式转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  3). 移动光标  vi能够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  4). 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5). 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任何和"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和"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和粘贴功能。  6). 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7). 回复上一次操作  「u」:假如您误执行一个命令,能够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能够执行多次回复。  8). 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9). 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Last line mode下命令简介  在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请记住先按「ESC」键确定您已处于「command mode」下后,再按「:」冒号即可进入「last line mode」。  A) 列出行号  「set nu」:输入「set nu」后,会在文档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  B) 跳到文档中的某一行  「#」:「#」号表示一个数字,在冒号后输入一个数字,再按回车键就会跳到该行了,如输入数字15,再回车,就会跳到文章的第15行。  C) 查找字符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假如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能够一直按「n」会往后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假如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能够一直按「n」会往前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D) 保存文档  「w」:在冒号输入字母「w」就能够将文档保存起来。  E) 离开vi  「q」:按「q」就是退出,假如无法离开vi,能够在「q」后跟一个「!」强制离开vi。  「qw」:一般建议离开时,搭配「w」一起使用,这样在退出的时候还能够保存文档。  5、vi命令列表  1、下表列出命令模式下的一些键的功能:  h  左移光标一个字符  l  右移光标一个字符  k  光标上移一行  j  光标下移一行  ^  光标移动至行首  0  数字"0",光标移至文章的开头  G  光标移至文章的最后  $  光标移动至行尾  Ctrl+f  向前翻屏  Ctrl+b  向后翻屏  Ctrl+d  向前翻半屏  Ctrl+u  向后翻半屏  i  在光标位置前插入字符  a  在光标所在位置的后一个字符开始增加  o  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  ESC  从输入状态退至命令状态  x  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后的#个字符  X  (大写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X  删除光标前面的#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dd  删除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yw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yy  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行  #yy  复制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p  粘贴  u  取消操作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cw  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2、下表列出行命令模式下的一些指令  w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档为filename  wq filename  储存正在编辑的文档为filename,并退出vi  q!  放弃任何修改,退出vi  set nu  显示行号  /或?  查找,在/后输入要查找的内容  n  和/或?一起使用,假如查找的内容不是想要找的关键字,按n或向后(和/联用)或向前(和?联用)继续查找,直到找到为止。  对于第一次用vi,有几点注意要提醒一下:  1、用vi打开文档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转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转换方法: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能够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您就能够开始输入文字了。  2、编辑好后,需从插入模式转换为命令行模式才能对文档进行保存,转换方法:按「ESC」键。  3、保存并退出文档:在命令模式下输入:wq即可!(别忘了wq前面的:)
  • 热度 26
    2013-7-30 10:51
    1321 次阅读|
    4 个评论
    好久没有使用windows系统了,今天好不容易用了一次,当打开“计算机”桌面图标的时候,突然觉得界面是那么的陌生,用多了linux,会觉得再走进windows是另一种景象,或许这样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有吧,其实使用编辑器也是这样,就像是vi,在linux下的用户多多少少会接触到他,也肯定用过它一星半点。   是的,在windows下你有的是记事本,或者更好一点的是U开头的某editor,当然,这只是editor,但事实上,一个editor,可以改变你所有的习惯和做事的风格,比如说,拿编程来说,windows下的人们不大可能使用记事本来编程,除非你是**********或是html的初学者,你可能会使用记事本编写一些简单的十分的程序。但是,如果是编写一个c语言程序呢?大部分人是使用集成的编译环境,一句话,方便。但是,正像我这几天看到的一本书中说的那样,在那样的环境中的编程,你其实不是在编程,后面的好多的事情都是编译器给你做完的,而你只是写完了代码,改完了那些编译环境给你提示寻找出来的错误,但是一个完整的流程你是少了很多了解的,以至于真正的问题到达的时候,你会变得不知所措。当然,在90%的情况下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我们的集成编译环境足够强大。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缺少一种程序编写者应有的奖赏,那就是控制你的系统,说的有点夸张,但是其实并不夸张,如果你想,自己写出一个集成的编译环境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你对程序,你写下的一句c语言从出生到真正变成指导最终可执行代码中的某一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那么这句话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说到vi,最近使用Emacs多了,再回到vi的编辑界面还是那么的亲切,vi可能是自己觉得最贴近的一个编辑器,也许别人不是这么觉得,他们可以说Emacs的功能强大,可以拓展。但是我依然固执的坚持于vi的简单易用性,当然,这一点也与我初次使用的就是vi编辑器有一定的关系吧。好了,介绍一下vi的某些常用的功能吧。   首先是移动,光标的移动是编辑器一 个常用的功能,但是在windows下,比如记事本,不好意思,使用上下左右已经是极限,在vi中,你可以进行行间的跳跃,翻页,你可以把一个屏幕翻成两个来看,也可以一大段一大段的快速的复制和删除。所以我常常会这样想,如果一个点着鼠标又按着键盘在一大段文字中满头大汗的看着旁边使用vi完全脱离鼠标悠闲快活的linux使用者的时候,心中又是怎样的呢?   在vi中,退出编辑模式(按下Esc)后进入命令模式(按“:”)后,打下“33%”,你就可以跳转到文件的33%处,当然这就意味着你可以进行任意百分比的指定,方便吧。打下H,你可以移动到屏幕的最上方的一行,而M将你带到屏幕的中间一行,相对应的,L就是当前屏幕的最后一行。打下e并在后面紧跟文件路径可以直接编辑另一个文件而不用离开当前编辑器,那么怎么切换回来呢?使用ctrl+“^”就可以啦(超爱这个)。在编程的时候你会经常的使用到这个功能。   另外,在编程的时候你还会需要查一查一些基本的函数,离开vi再使用man?你out啦,直接移动光标(这里不用鼠标,就不用鼠标一词啦)到相应的函数,然后Shift+“k”,你就可以在vi里面看到函数的声明啦,也很方便吧,退出声明使用Esc加回车就可以啦。   关于Emacs,有点晚了,明天还需要继续实习,那就下次接着聊吧。  
  • 热度 30
    2013-7-24 15:16
    1247 次阅读|
    3 个评论
    qt是基于c++的一个图形界面的实现框架,并且在其中加入了多线程,xml读写,IO操作,图片的操作,网络等等的支持。   所有说,如果你需要为你的c++程序选择一个界面的实现,并且在很多的配置和网络方面有特定的需求而又不想去自己完成复杂的细节代码,那么选择qt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关于qt,如果你需要了解相关的历史或是由来,那么推荐你去阅读c.gui.Qt.4编程(第二版)这本书在开头的以Qt简史为题的篇章,这本书作者是布兰切特和萨默菲尔德,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子发生的,当人们觉得现存的工具不足以简单或是优雅的完成他们需要的某个功能的时候,他们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自己做一个。   在某种程度上,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的历史,在这里还是要感激那些用于创造工具并且将他们贡献出来的人们,在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就是unix的众多战将们,前两天一口气读完了《unix编程艺术》,可以说,这本书真的是一口气读完的,很久没有这种舒爽的感觉了,很多里面的内容,比如unix的一个倡导:让程序简单,模块化,并且尝试组合他们完成任务,真的是很有感触。   在书中,我也更多的了解到了unix的发展和背后的心酸和艰苦的历程,在书的最后,作者这样信心满满的说道:我们可以赢得最终的胜利,只要我们想。多么充满豪气的话语!这也是几代人去凝结出来的一种经验,或是感悟。   回到Qt,使用Qt,推荐你使用linux系统,并且使用平台下的两种最流行的编辑器:vi或是Emacs进行编程,你会真正的体会到你许久之前曾经盼望过的编程的快感和贴近你所进行使用的语言的感觉,你需要相信自己,因为有了这样的系统,和这样的语言(c++),你真的可以做很多,不仅仅是工具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自己的能力的提升,和自信心的获得。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