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1
2013-11-22 16:20
1484 次阅读|
0 个评论
先对症后下药,这是治病的基本常识。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想要用最快的时间、最少的花费治好病,首先需要看得准病。西医所借助的各种检查仪器,中医的望、闻、问、切法,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对症。 中国的中医理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望闻问切的功夫,不是看几本中医书就能学到的,靠经验吃饭是中医的明显标志,也是中医讲究“祖传”,中医越老越吃香的主要原因。中国这么多人,有幸能得到老中医指点的毕竟是少数,在药店坐堂的,不管胡子有多白,大部分都跟骗钱有关,跟治病无关。专修中医的医学院毕业生,什么时候能成为让人信服的“老中医”尚需时间和病人的磨练,我们等不起。所以需要借鉴西医的本办法,引进智能设备,把传统的望闻问切法技术化、直观化、规范化、信息化。中西医结合也已经喊了好多年了,当西医开始研究中国的针灸和食疗术时,中医未尝不可在望、闻、问、切之后,再看看仪器的检查结果。尤其当面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时,由于功能性病变和疾病潜在风险的表象并不明显,更需要借助仪器,对身体状况作出系统判断,从而确定治未病的主攻方向,科学调理,和谐调理,达到干预病变、消除风险、维护健康的目的。 中国百姓中,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比重占到80%以上,这些人是不应该过早地暴露在X光、超声波和核磁之下做伤害式检查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安全、可靠的方法,为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身体功能检测提供帮助呢?这就是我们要重点推介的疾病病早期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估设备HRA。 HRA是一种用于疾病早期筛查和健康风险评估的专业医疗器械,这种设备集成了生物电感应技术、人体电阻抗测量技术和计时电流分析法,主要通过对人体组织器官进行3D模型重建,展示全身器官功能变化情况,判断早期疾病和患病风险。HRA系统可检测出人体8大系统,96个体区,22个分支,包括器官、生化、神经递质、电解质、血气、pH值、自由基等在内的201项系统功能值和参数 。从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所做的临床试验结果看,HRA系统检测临床符合率达到96%。 HRA检测,是利用人体的导电功能,通过对称分布的6个电极片,以每秒85次的脉冲频率,向体表输入1.3伏,正负不超过0.05伏的安全激励电压,采集并存储相应体表的电位信息,通过数据库样本比对,辨识人体不同组织器官,或同一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生物电阻抗指标的差异,从而给出5级风险提示图谱。它所提供的有关神经递质、激素水平、体液酸碱度数值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和活性,可帮助医生全面了解人体生理状态,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科学参考。 HRA能够快速、全面揭示人体功能状态,由此得出的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也更加真实准确。而且第一不用空腹;第二不用抽血;第三不用提供便样;第四没有交叉感染、辐射、创伤方面的隐忧,可以重复检测;第五快捷方便,不用多次排队、到处奔波,只需要5分38秒,所有检测指标立等可得,省时、省力、省钱。因此,采用HRA确定具体的“未病”状态,查明当前体质,根据性别、年龄、环境、地域和家族,判定某些常见病、职业病、多发病、遗传病,针对性进行中医药技术、膳食、运动和心理干预,可以收到较理想的健康管理效果。例如,专家建议白领阶层体检应多加心脏运动平板试验、脑部CT检查、骨密度检查、餐后血糖检查和颈部正侧位X光检查等等,以确定是否有隐性或慢性的冠心病、早期脑梗、骨质疏松、糖调节受损、颈椎骨质增生等疾病隐患,这些项目全部做下来既需要增加不少花费,又需要不少时间,还要忍受射线伤害,而应用HRA检测,上述风险可以在3D图像上直观呈现,风险等级以色彩区分,是否有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的必要,是否需要调理,即刻就能做出判断。例如,我们可以根据HRA激素检测得出的*上腺髓质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水平,综合评价当前的血压状况。再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测得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指标的高低,判断颈动脉活性值的高低,判断动脉是否有功能性改变,是否处于动脉硬化早期状态。同时,HRA还可以根据细胞生物活性、细胞传导性、生物电等指标变化情况早期发现肿瘤风险。 HRA作为取得国家医疗器械市场准入资格的技术产品,在推广应用和百姓认知和参与方面,无疑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培育专科的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中医医疗机构之一,今年7月在国内率先引进HRA健康检测设备,既做疾病早期筛查及健康风险评估之用,也用于治疗进程效果评价、药品耐受性评价、放化疗用药指导和慢性病调养指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医治未病包含了三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此,有条件的人群,利用HRA掌握自身体质四季变化情况,有选择地接受治未病服务是有道理的。一是应用HRA定期体检,通过体检,及早发现并防止疾病传变,建立完善的体检资料数据库,动态观察和规范管理,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教育;二是及时发现病患先兆,尽早实施食疗和健身疗法干预;三是对于有明显季节性的疾病先时而治。 我国于2007年开展“治未病”试点工作,目前已由中医医院逐步扩大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 2013年8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新闻通气会”传达新信息,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继续大力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选择500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能力。选择100个地区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配备设施设备,加强技术指导与人员培训,为百姓健康生活提供特色突出、管理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力争用30年时间构建起较完善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由此看来,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参与中医治未病工程是大势所趋。 未病先治,既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前瞻性谋略,也是对国人开展有效健康管理的重要途径。中国人口多,医疗资源相对有限,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医药治疗手段没有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治未病的优势。从中西医主要着眼点来看,中医的调理式治疗方法更适合初期和风险病人采用。如何治未病,需要因人而异,因个人体质而异,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对身体状况做出全面衡量,从“未病”中查出“有病”的端倪,对症施治,这也是防病治病重心前移给中医诊断带来的新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需要传统中医创新思维,开辟新径,与国内外先进检测技术联姻,与信息科学攀亲,运用智能检测、远程指导等新技术手段,增强治未病的实际效果,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