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北漂

相关博文
  • 热度 7
    2024-2-14 11:05
    1462 次阅读|
    3 个评论
    # 引子 中午跟媳妇在外面吃完饭坐地铁往回走,刷着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微信来了几条消息,我以为又是通知提醒之类的,没去理会,关了手机地铁上眯了一会。下了地铁,一看消息,是多年不见的大学室友发来的: “你还在北京吗? 我去北京出短差, 你还在的话,请你吃个饭,看你方不方便(龇牙笑)。” 毕业以后,我们就各奔前程了,虽然几乎每年都有微信联系,但是毕业后再也没见过面。他知道我来北京发展了,我也知道他读研毕业后去南京发展了。 毕业以后,我每年主动微信联系的老同学并不多。主要大家各自发展,没有了什么交集,聊也很难产生共同的话题。与其尬聊,不如不聊,当然偶尔遇见,回忆起大学往事,也能相谈甚欢。 老爸经常批评我不知道维护人际关系,说这样自己以后有事的时候,都没人帮忙。但是,很刻意得去维护关系,我是不愿意去做的,如果一段关系,需要我刻意去维护,那么就意味着它很容易破碎。 而好的关系,并不需要刻意维护,因为当对方想起来你的时候,就知道你信得过,靠谱。而同样,当你想起他的时候,你也知道这个人值得交,靠得住。虽然不常联系,但心里彼此欣赏。 大学时候,我这个室友有两点让我觉得这是值得一辈子交往的朋友。 第一,大学时我不玩游戏,每天晚上固定十点半休息,另外3个室友都玩游戏到后半夜,但是唯独他是戴着耳机不出声在玩的,因为他怕打扰我休息; 第二,大一入校时,他是一个240斤左右的胖子,他往床上盘腿坐,活脱一尊尼勒佛。不过后来他突然决定减肥,然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他减到了140斤。他后来跟我们说,五一回家,他妈见到他,心疼得掉眼泪。后来他成了学校周边健身房的代言人,顺理成章从别人嘲笑的胖子变成了一身腱子肉的大帅哥。经常上课的课间,见到学妹学姐找他请教减肥的秘法。 对别人,尊重,对自己,够狠。 毕业后,我们没再见过面,但是每年也时不时微信聊两句近况。 一晃七年了,记得北漂第一年,看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时,里面提到了“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概念,人体内的细胞,大约每七年会更新一次,而一个人的生活和认知在七年的时间里,也会有一个本质的变化。 有一部英国纪录片叫《人生七年》,它记录了不同阶层的孩子,每隔七年的人生变化,从孩子十几岁开始记录,每七年对他们做一次访谈,记录他们的人生轨迹。 今年是我北漂的第七年,我从一个初出校门的懵懂小伙,开始往中年大叔的队列迈进了。看到公司里新入职的同事都已经是00后了,我意识到我已经老了。 经过疫情三年的洗礼,不知道各行各业是否在2023年迎来了向好的变化。 年初,我把自己2022全年手机里的照片挑选了几张做了一个图文分享到朋友圈,昔日的大学同学点赞并留言“很不多,很有意义(竖大拇指)”于是我受到鼓舞和启发,每个月的月末都会把这个月的生活状态整理成图文分享到朋友圈。 既不是为了炫耀我过的有多么好,也不是为了虚荣心博取大家的点赞。而就是单纯因为这位同学的鼓励和启发,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记录自己生活轨迹的一种方式。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奇特的一生》,书中描述了一个叫柳比歇夫的人,他从自己年轻时候,就开始记录自己每天时间的花销,精确到分秒。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作为生活在互联网上的我们来说,这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一部手机,就几乎能记录我们生活的全部。假如有一天我们很不幸去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通过手机里面的数据和轨迹,克隆出一个你的数字真身,相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通过自己每个月的记录,到了年末,当我翻看自己的朋友圈,我就能清晰看到我都经历了些什么。虽然时间的颗粒度不如柳比歇夫,但是这种记录的方式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人的记忆是会很快遗忘的,比如晚上的时候,你随便问一个人他中午吃了啥,大多数人是答不上来的。既然有这么方便的方式将记忆定格,何不记录一下呢? 以上是借着老同学发来的消息,有感而发,2024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由于种种原因,我写这篇文章也夸了个年,接着来还是回顾下自己2023年。 # 工作 工作上今年经历了完整的 三个项目,外加去年的一个项目收尾结项。 这三个项目分别使用了三个厂家的CPU平台。之前做的项目使用的CPU平台比较单一,这次又学习了其他厂家的CPU平台单板的设计思路和流程。非常感激我的直属领导能信任我,把多个平台的项目交付给我来做。我虽然不算是职场新人了,但是觉得自己这一年里还是有很大的提升和收获。 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不同厂家的参考设计和文档完善程度是不同的,与原厂技术支持沟通的时候,你能明显感觉到文档完善的厂家,只回复你回去看文档就行了,因为你遇到的问题,其他客户也早已经遇到过了,他们已经汇总了排查方法整理成了文档,你只要仔细阅读文档,就基本能把问题排除。 关于如何提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对于在学校和在职场,这两个场景里面提问题的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学校,老师巴不得你跟他提问题,因为老师本人也非常不喜欢站在讲台上枯燥地对着一群睡觉的学升讲课,他非常希望你跟他互动一下,无论你提出的问题多么愚蠢。 我是当时班上问问题最多的一个,经常把老师问住了,后来听到其他科目老师跟我说,听说你问问题特别积极,搞得你XX课的老师备课时都紧张,生怕你把他问倒了。 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我后来把这种问问题方式带到了职场,带我的师傅往往不会直接给我答案,而总是回复我,你百度一下看看。 后来,我学会了排查问题前要先做下准备工作: 自己的设计与参考设计有什么异同? 有没有官方的参考文档可供排查? 按照CPU的启动流程,现在是卡在了哪个地方,有没有对应的日志输出? 对应的电源、时钟、复位等信号是否测量正常? 其他关键信号的波形是否正确? 该问题是个例问题还是共性问题? 是否能定位到是软件问题还是硬件问题? 网络上做下检索,参考下别人是否遇到类似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只有做足提问题的准备工作,你提出的问题才是有质量的问题,这样其实是对别人时间的尊重,无论是你身边的同事还是原厂的技术支持。你做足了准备工作,对本人来讲也是一种深入理解问题的方法。 同事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入职一家新的公司,需要适应,这个适应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适应与你合作的不同的人。硬件工程师这个岗位,虽然不是以沟通为主的岗位,但却是很多岗位的纽带。而且实际工作过程当中,一个硬件工程师至少有30%的时间花在了沟通这件事上,而提高沟通效率,就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销售或者产品经理沟通,从他们那里了解清楚用户对产品的需求,需求把握清楚,才能设计出合适的产品。 与采购同事沟通,一般做硬件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供应商和采购渠道的,方案设计与元器件选型时候,有库存型号的,优先用库存型号,没有合适型号需要新增采购的,一定要先跟采购沟通,把需求发给采购,让采购同事帮忙寻找合适的供应商。 与PCB Layout同事沟通,通常公司里面会有PCB Layout的岗位,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当然因为专业性强,相比于其他岗位工作性质又比较独立,所以就单拆出来成了一个岗位。 很多人觉得Layout工程师的工作就是连连看,那可真是小看了这个岗位,这个岗位适合纵向发展,但是越深入需要的知识深度越大,如果没有人带,要靠自己悟,估计难度很大。 与Layout同事沟通主要是布板要求,主要元器件的布局,接口器件的摆放位置,防护器件的摆放位置等等,对于核心芯片的布局布线要求,一般芯片厂家会提供参考手册和参考设计,一定要严格按照厂家推荐参数设置。 与结构同事沟通,一般PCB单板都会有一个外壳,或者需要对其散热的话,需要结构设计做散热处理。通常是结构同事框定板卡的大致尺寸和接口位置后,给到layout同事放置器件,然后建3D模型核对尺寸是否合适。 与PCB生产厂家沟通,一般PCB设计完成后,PCB的生产都是委外生产处理的,其中涉及的生产问题,需要你回复对方EQ 与生产同事沟通,PCB回板后,下一步就是电装处理了,电装有的公司又自己的电装厂,有的也是委外电装,物料提供方式也有多种,其中遇到问题,还是需要硬件工程师介入处理。 与软件同事沟通,硬件板卡的工作,需要烧写软件后,才能启动工作,这里就需要和软件同事配合,告知软件同事硬件是怎样设计的,方便软件同事做相关配置。 与测试同事沟通,软件和硬件调试完毕,需要交给测试的同事对设备的功能,性能,稳定性等进行相关测试,需要把测试要求给测试同事提清楚。 与客户沟通,需要准确理解客户的意图,有时候,客户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或者想实现一个什么功能,客户自己都不清楚,模糊的,这就需要在项目前期,跟客户多沟通,跟客户一起把需求理解透彻,才能准确设计出客户需要的产品。 与领导沟通,向上沟通,不仅仅是简单的汇报工作,而是要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有时自己的想法和领导的想法是冲突的,这时要先了解领导这么样想的具体原因,当你逐渐理解了领导的思维方式,经常能站在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你的能力也就有了一个提升。 做项目的心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谈下做项目的心态,记得我刚入门的时候,带我的师傅跟我说:“咱做硬件的,处处产生成本,设计出问题,投一次板就产生一次的成本。这个跟做软件不一样,出了问题,改下代码可以重新发布,不会有实际的成本产生,所以做设计时候一定多想一下,谨慎一些。” 一个项目,永远有你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而一个好的工程师,一定要有提前想到这些问题,并想好应对方案的能力。你想到的意外情况以及应对措施越多,那么出问题时你就越能从容应对。 # 生活 最后再来谈下生活,今年生活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媳妇怀孕了,不久之后,马上就要迎来一个小宝宝。其实这段时间里,感觉压力挺大的,媳妇怀孕,需要照顾;公司项目紧张,需要加班加点赶进度;里父母身体也并不好,隔三岔五就要去医院检查,手术。 奔四的人了,真正逐渐体会到上有老下有小的难处,不过,谁都是这么过来的,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不断去经历和感受吗?借用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作为结尾:“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当初崇拜的样子,共勉。
  • 热度 9
    2016-2-18 14:22
    3474 次阅读|
    7 个评论
    工作这几年,每年都会有朋友离开北京,每次朋友跟我告别的时候总是让我有很多感慨,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去。当初毕业来北京没想太多,只是出于对互联网的喜欢,而在老家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公司中跟同事谈起来北京的原因,发现有些人人跟我一样,也有一些人说是纯粹是为了赚钱。 说赚钱的人中,我知道有的当初也是怀着理想来的,只是随着年龄增大,感觉理想实现无望,而自己也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动力,所以慢慢的也就不愿谈什么理想了,或许也是怕说出来被别人笑话吧。 在任何一个国家有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典型的如医疗,教育,行业发展也一样,如果是传统行业的话还好说一些,但是互联网行业由于他本身的一些特性,所以无论是发展环境还是对人才的吸引来说一线城市都要好很多。 虽然这几年有所好转,一些二、三线城市已经有一些工作机会,我身边也有同事离开北京回到老家工作的,但有的最后还是回来了,薪水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工作氛围太差以及无法给自己很好的发展空间。 在北京这几年每年都会有亲戚和同学来北京找我,每次我都会帮他们规划好游玩路线,带他们游玩一圈后把他们送到火车站。今年送一个朋友回家的时候,我多想能换一下位置,坐车回老家的那个是我。 一直以来在内心中仿佛有两个人:一个人说你要实现理想,呆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感受大都市的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另一个说还是回老家吧,过得安逸点,没什么压力,老婆孩子热炕头挺好的。其实这无所谓对错,只是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 做学生跟做白领是两种不同的状态,生活状态的差异会让你明显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我来北京四年,要是上大学的话都已经毕业了,而我现在跟刚来北京时的生活状态差别并不大,所以这才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每次有同学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总是笑笑,解释一下现在不能回家的理由,讲一些在老家工作的弊端,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互联网之类的话。虽然理由每次都一样,说多了自己都感觉太敷衍,但同学却依然会时常问起,我也总想着,要是回家后就可以经常跟同学一起聚聚,玩伴多了,老家的同学好几个都买了车,如果去比较远的地方玩,开车也方便很多。可这依然还只是想象而已。 人在相应的阶段就应该做相应的事情,最开始自己一个人,没有什么顾虑,年龄大了也会面临结婚、生孩子等一系列事情,有些事说起来不轻松,做起来就更难了。长大以后,发现自己真的不能为自己而活,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虽然这个社会已经发展的很快,但是父母的传统思想还是很重,我不能太晚结婚,不能太晚生孩子,如果在适婚的年龄没有做相应的事,父母心里会一直惦记,这在他们心里会是一个结,了不去的心事。 话虽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赞成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而勉强自己接受一段感情的做法。好在自己比较幸运,前几年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父母也很满意。现在跟家里打电话,爸妈问的问题不再是有没有找到对象而变成了什么时候结婚。 我爸跟我说只要我健康,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也不盼我有多大的出息),他跟我妈就心满意足了,我妈说只要我好好的他们就觉得有希望,干活苦点累点他们也有动力。前几年我村里的一发小不小心因为车祸离世了,他爸妈就把自家的土地卖了很多,在我们那种地的多少意味着收入的多少,也意味着付出的多少。 父母赚钱都是为了孩子,没有了孩子,只要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就够了,所以也就没必要种那么多地了。我知道我妈是希望等我将来成家、有了孩子后,他们也可以少种点地,跟着我到城里享福。 如果单讲农村人口收入的话,我想我们那边已经算不错的了,村里都是靠种苹果为生,这几年苹果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通常来讲每家一年的收入在十万左右。可直到现在我们村依然没有个像样的超市,每次看到电视上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人家村里的超市都让我非常羡慕,心想如果我们村有这样一个超市买东西会方便很多。跟村里商店的老板聊,为什么不把店面好好装修一下,扩大一下规模,他跟我说就现在这样东西都不好卖,扩大规模定是要赔,更何况赚不到钱,哪来的钱扩大规模。 分析一下原因,在村里开超市消费人群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在城里,每年回去也就一两次,即便回去买东西又能买多少呢,况且有的人回家时有些东西都已经从外边带了。我姥爷村原来有个比较大型的商店,当时我还挺羡慕的,这几年去姥爷家也发现那个商店的规模日益缩减,现在就只剩下一个货架了。虽然收入不错,但是村里的人还是很省,父母把钱都攒着输送给孩子。 在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买自己的第一套房子都是靠父母出首付,更有甚者不仅父母需要出首付,还需要补给房贷。当然也有靠自己的努力挣钱的,不过是极少数。父母很辛苦,初期要给父母孩子准备房子,结婚了要准备彩礼钱,房子装修还需要出装修的钱,孩子买车也需要父母出钱,至于你说孩子的钱呢,只能回答你三个字—享受了。 我哥说的是有道理的,城里人们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是来自于农村的父母的帮助,农村的父母把钱攒着给孩子买房子、补贴孩子的生活,这样孩子自己的钱就可以用来消费了。对于父母来说,应该只有等到孩子结婚有了孙子后,他们才会觉得踏实,而这也意味着不再需要再给孩子补贴钱了。 在我们那有一种说法,如果老人活到八、九十岁,去世之前能够看到自己的重孙子,就算是圆满了。人终有一天会离开,但是如果这样老人因自然老去而死,并且看到了第四代,也算没有什么遗憾了。我爷爷有两个儿子,我爸跟我大伯,各家都是独生子,以前我爷爷奶奶盼我哥结婚,我哥有了孩子之后现在又盼我结婚生孩子,希望能够看到我的孩子,每次给爷爷家打电话也总是会问我什么时候结婚。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把自己的孩子操持了成家立业之后,年纪大了想干也干不动了,剩下的愿望就是盼着晚辈们越来越好。现在每次我爸给我打电话,他用低沉的语气跟我说话,我心里都会特别害怕,害怕跟我说家里的亲人去世的消息,我到现在都清晰的记得我大学室友那天早上被他爸的电话叫醒,告诉他爷爷去世了让他赶快回家,他接完电话就抱着头直哭的场景。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现在交通工具再发达从外地回家也是需要时间,很多人因为身在外所以没能见到亲人的最后一面。 年龄大了,经历的事多了,对一些道理认识的也就更清了。刚毕业那会儿无意中跟一个同事聊起了关于公务员的话题,我那时候信誓旦旦的说公务员有什么好的,我同事说或许你现在感受不到,等过几年你就会知道在这个社会中公务员还是很有优势的。几年过去,我现在确实意识到了公务员的益处,理解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当公务员。工作的稳定,福利的保障,不辛劳的工作,不低的社会地位,这确实是很多人期望的。 最近我女朋友说她以前在老家工作是的两个前同事都考上了公务员,虽然她的薪水已经是这两个同事的好几倍,但我还是能看出来她对人家的羡慕。当初她们在一家公司上班,后来她来了北京,那两个同事都进了事业单位做了合同工,同时也在为考公务员做准备,幸运的是她们都成功了,我跟我女朋友说或许你们以后就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我知道同行业内有些人对于公务员这工作挺不屑的,貌似一提起公务员总是伴随着无聊、没事干、人生没意义这样的关键词。互联网行业的人有个共同点就是总喜欢谈理想,当你跟别人说理想的时候别人会赞许你、羡慕你,可笑的是,多年之后那个没有理想的朋友在自己的工作中已经有所成就,而你却依然碌碌无为。我也研究过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史,我发现有很多公司其实在创立初期创始人的想法也很简单,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做某件事情,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慢慢明确了发展目标,进而才会树立一个很大的理想。所以我现在已经不习惯把理想挂着嘴巴,闷头做事,事做好了有些事情也就顺其自然了。 一个事实是真的是有很多人是没有理想的,以前说想当科学家、当音乐家也只是徒于那种工作表面的风光而不是真正因为自己的兴趣喜欢。如果不是我高中的时候一个同学带我去网吧玩,接触到了网络,我想我跟大多数同学一样毕业以后可能就在当地找个工作干着,如果不喜欢,干烦了,就再换一个。 有的理想可能也只是干好自己的工作,希望在工作中取得某项成就这样的小愿望而已,万不会上升到改变世界、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这样的高度。所以我也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这个时代有了互联网,要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总是听人说北京的消费很高,买瓶矿泉水都要 5 块钱这类的话。来北京后发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客观来讲,北京的房价高、房租高,除了这两样外,物价跟其他地方差不多。拿某个做米线的品牌来讲,在北京的价格跟其它地方的价格是一样的,一碗米线 26 元,在北京的门店会早早的排起队,而在我们那县城到了饭点,店里还未坐满人。 确实有 5 块钱的矿泉水,但要不就是在景区购买,要不就是那瓶水确实很贵。正常去超市买东西的话,北京的物价跟我们老家那差不多,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夸张。但因为北京的商家多,有些品牌的东西贵就是因为其东西做的好,成本高,并不是因为在北京而故意提高价格。面临的诱惑多,所以你也会感觉钱花的很快。 我曾经还很幼稚的在思考一个问题,认为自己吃的东西跟在老家也差不多,虽然有时候会去不错的餐厅吃饭,但是每月也就固定的几次,为什么自己总是攒不下钱呢。后来一想,虽然你吃的东西跟家里差不多,但是某种食品在家里可能几天吃一次,在北京确是想吃都吃,上大学那会儿吃一次肯德基都不太容易,工作后每天的午饭都是肯德基,直到后来都把肯德基吃腻了。东西还是那些东西,可消费频率提高了,花的钱自然就多了。 很多人来北京都是受媒体和影视作品的宣传影响,因为电视上宣传的都是一幅高楼大厦,工作的人光鲜亮丽的景象,所以很多人也都幻想着来北京后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可是来到北京后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不一样,特别是如果你的薪水不高的话,可能就只能住城市郊区的自建房或者是离市里很远的小区,你可能还会觉得自己住的地方都不如老家。 曾经有同事问我,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员工都普遍比较年轻呢,我想一来是因为互联网在中国的历史就很短,到现在历史还不超过 20 年;二来是因为员工总是更新迭代吧,老员工年纪大了离开了公司去老家,刚毕业的年轻人进入到了互联网公司,增加了新的活力。 虽然互联网行业的平均薪水挺高,但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属于民企,所以在某些方面不太占据优势,例如户口,只有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才会有名额,而且数量还不多,这点确实不如一些央企、国企。中国是个有特殊国情的国家,户籍制度也是社会讨论热点的话题,其实如果没有户籍制度的话,北漂族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可能也就只是房价了。 我原来还想过有没有人研究一下北漂族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后来一想其实北漂也是近几年才有的,以前人们的收入差距没有这么大,大家的工作性质也差不多,特地去外地工作的人也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即便是资深北漂也就 10 年多的时间,还看不出结果。不过通过我的观察,北漂的结果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留在了北京,在北京买了房、有了户口,定居下来;一类是过着跟老婆孩子异地分居的生活,老婆和孩子在老家,自己在北京工作,固定频率回老家一次;还有一类是继续在北京呆着,依然过着租房的生活,孩子上学交着借读费,享受不到北京市民的待遇。 写到这了,这篇文章写的比较杂,主要就是自己来北京后的一些感想,写这篇文章的基调比较悲观,吐吐槽,希望不要让大家产生悲观情绪。 原文出处:  马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