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一家智能家居设备公司呆了一年多。虽然我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做偏市场的,不过因为老板知道我非常热爱技术,所以公司的所有技术文档也对我开放分享。而且我经常偷听硬件、结构和软件工程师们开会时在说什么:因为是初创公司,所以他们就在办公室里说。而我的座位是在我们老板旁边的,所以他与所有工程师的几乎所有对话我都能听到。 我来电子工程专辑第一个参加的活动就是Silicon Labs的,那次恰好也是在展会上,我就去Silicon Labs展位逛了逛。发现在应用场景展示部分,赫然出现前公司的智能家居产品,当时看见还蛮开心——这大概也算是个缘分吧。 在这家智能家居公司,我感觉我学到最多的,是对智能家居的理解。很多人以为,智能家居就是把家电,比如灯泡、电饭煲、空调、新风系统什么的接进网络,然后手机可以远程控制。我们老板不是个懂得市场宣传的人,但我很清晰地了解到,他对智能家居产品的理解是:你把一盏灯连到手机上,不管你是WiFi、Zigbee还是别的什么,然后用手机来远程开关灯——这件事是非常反人类的。 科技本身在用户层面的最佳体现,就是让你感觉不到科技的存在,同时又让你觉得你离不开它,而不是时刻提醒你:我这个东西很高级的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苹果对指纹识别在手机领域的普及,Touch ID主体上需要Secure Enclave、电容指纹识别传感器,以及操作系统层面的三方配合。几方配合实现的是一种技术的无感,你把手贴上去,跟按下普通Home按键一样,手机就解锁了,全过程非常符合直觉,就好像根本不存在这项技术一样。但Touch ID实际解决的包括了Biometric Credential的加密与存储机制(以及全盘数据加密),指纹识别过程的极佳体验(体现在高识别率、容差也比较大),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这几个实现起来其实都不容易,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但在用户看来,这东西就跟不存在一样,与此同时也离不开了。 三星在Galaxy S4时代就这部分是失败的,一方面那时的Android甚至都还欠缺对Trustzone硬件的支持(可能已经支持,这部分可以追溯到Galaxy Nexus),另一方面滑动式的指纹识别存在感太强了,而且容差很小,识别成功率低。这种东西一定是失败的。 手机app开关灯这件事的离奇就在于,我明明每天回家,摸到门边的实体开关就能开关灯,我为什么要解锁手机、找到控制app,然后在菜单中找到那盏灯,再点一下。这就是它反人类的地方,一套流程下来明明就比直接按个开关复杂太多了。 但其实讲真的,就市场上实际的应用来看,还是有大量的开发人员和初创企业在做这件事:即便是以他们认为更科学的方式,变来变去都不过是手机远程控制这回事。这件事的存在感太强了,每次点开app都仿佛反复跟用户强调:我这是个智能设备,你看,手机都成中枢遥控器了。小米有个床头灯是蓝牙连接手机的,除了买来时我用手机app试了下开关操作,以及尝试定时操作,其余任何时候,我都不会用手机去操控这盏床头灯。 这是我本人的手没错,好看吗? 以前Jawbone公司还很火的时候,他们的CEO提过一个很有趣的理念。当时所有的智能家居还在争论说,到底什么东西是智能家居的入口:手机?电视?还是什么插头、路由器之类的。Jawbone当时就说:智能家居的入口肯定是可穿戴设备啊!什么意思呢?其实他具体指的是生物特征计量设备(不管是植入式的,还是可穿戴),比如可以监测你的心率啊、血氧含量啊各种乱七八糟的。 因为这些生命特征可以表达你当前的状态,比如你可能觉得太热了,你紧张了,你累了。这个时候根据这样的数据去智能调控家居设备的状态,比如背景音乐、空调温度。那么这时,Jawbone就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了。 这个观点当然是为了Jawbone赚钱才提出来的,而且我觉得也不一定对。但至少它说对了一点,那就是智能家居应该是“主动”去理解人的,人是“被动”去体验智能的。而不是说,我现在要开灯或者电饭煲,我就把手机拿出来,找半天远程控制开关在哪里——甚至我还要对着机器喊一句:嘿开灯。这是反人类和倒退的... 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比如前一阵去日本千叶参加CEATEC,旭化成展台展示的就是这种“被动”体验,它的核心就在“传感器”上。比如传统摄像头通过一些算法来检测主人的脉搏,并且通过毫米波雷达来检测主人的动作,可以去理解这个时刻主人是个什么状态。再举一些实际特别简单的例子:门窗磁传感器——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是在你回家推门的时候就让玄关亮灯。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场景。再比如说红外检测——如果你用几个红外检测传感器(甚至在普通开关中集成的方式),就能很轻易实现《黑镜》里面那种我在家里,走到哪里,灯就开到哪里,并且我走过的地方还自动灭灯,这种操作。 如果传感器做组合的话,能够达成的自动化效果还是相当多样的。比如主动实现对“离家”场景的识别,就是门窗磁传感器检测到关门,与此同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一个你从玄关某一侧经过的路径,那么这个场景基本就可以判定你已经离开家了——而且这个离家场景的识别方式特别经济。 当然,这种场景识别还有别的实现方式。苹果的HomeKit在基础软件层面充分利用了手机的特性,比如说基于手机GPS来给你定位。在你快到家的时候,就给你开启家里的空调(或者在你快到家的时候提醒你买牛奶);或者发现你不在家超过20分钟了,就自动把家里的灯都关了,而不需要你自己去主动触发一个场景。 在“智能家居”这一类场景内,很多走在马路上的老百姓都觉得这些离我们十分遥远,实现起来太难了——事实上却根本不是这样的。他们为什么有这种错觉?大众对于智能家居的理解真的就在“远程遥控”这个程度,去年我爸妈给我家装灯,然后特地嘱咐我说,儿子啊,现在你在家,晚上睡前可以不用下地去关客厅的灯了,因为咱现在有遥控器了。然后就把一个实体的遥控器递给我,毕竟我自己床头柜有一把遥控器。 这件事其实是反人类的,对“睡眠”这个动作的识别,原本就应该由传感器或现代科技去完成。甚至我觉得说一句“嘿Siri,晚安。”然后由HomeKit来关灯,这件事情仍是反人类的,这些东西不应该我们去做。 而实际上,实现一整套我所说的这些方案,真的不贵,而且也不是什么尖端技术。它只是需要开发者去把某些东西做到位,并且教育市场,我能做到什么。 小米有个感应夜灯,特别简单的一个东西,50块钱。它不能联网,不能接入手机。但它内置了红外探头,你晚上经过的时候它会亮大概几十秒,之后自动熄灭。这东西当然仍然是不够智能的,但我觉得特别方便,我买了好几个贴在我家客厅里。它不是让我喊一声,或者还要开个手机app去开关灯。 说个比较有趣的实现方式,前公司的具体产品有一款叫“感应开关”。从外形来看,感应开关就是个大号的按钮——用很多人爱说的,它是“可编程开关”,你可以设定按下它,执行什么操作,比如按一下,家里的灯统统灭掉,那么我就可以把它放在床头,它本质上就是个遥控器;但它内部还集成了两枚红外线探头、温度传感器、照度检测传感器。 所以它某些具体的应用可以是这样的:当它发现家里太暗,而且你还经过的时候,就自动把某几盏灯打开;折返时自动关灯。所以堆砌传感器,总是有效的方案,这个场景说起来似乎没什么,但真正使用后就会觉得完全离不开,以后家里开关灯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我去处理。 这家智能家居公司在我离开时,已经着手做AI了。除了我前面提到的这些应用场景都能完成——但他们毕竟还是需要你去设定规则,比如 IF门窗磁传感器==关 &红外传感器==从左到右移动,THEN触发离家场景。这东西还是需要你自己去设定规则,但当AI加入的时候,去学习你的使用习惯。你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开某个家电:那我就知道你需要这个东西;以及,在你离家前你究竟做了些什么,那么我们自动去生成一些规则。 所以AI+IoT就智能家居,就是实现某种对科技的无感,以及未来你离不开这些实际上并不复杂(或可能非常复杂)的科技。 最后一点,用户是最终端的部分。他们接触的是产品、软件(app)。产品和软件,如果在开发时尽责的话,应该让它们对用户隐藏细节。你为什么要让用户知道,你的智能家居“入口”是什么,你有个 Hub或者你构建了一个多么高明的生态来完成这一切?这很奇怪。 这就好像,任何一个层级之间相互脱藕,是信息技术行业原本的特点:我做高级语言开发,我不需要去关心你MCU怎么为我实现这一切的;或者我做app,需要用到你的AI/ML硬件资源,我理应不需要知道你怎么充分调动算力的/怎么抑制存储子系统带宽瓶颈的,那是你的工作。这和用户不需要知道,你的智能家居如何组建网络,如何连接hub,如何与云互通,是一样的。 而目前,我上面所说的这些功能,智能家居都可以实现了,普罗大众却都还不知道,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开发者都没有尽责去“脱藕”:用户要花20分钟研究我怎么把这个灯泡,连接到Zigbee网关,你这个产品就足够失败。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大概可能需要更多层级来共同配合解决。还有市场教育或许还没到那一步,以及也可能是“智能家居”设备销售的切入点,或许应该是房地产商,而未必是终端用户:因为他们可能真的不大想去折腾。房地产商在卖房子的时候,就让这套智能家居的部署,与用户之间实现了脱藕。 这个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你把电扇、灯泡什么的连到手机上,做个app就把产品上市了,还宣称我这个是智能的,这件事就会显得十分滑稽。这是我从前公司学到的一件事,我们老板就反复强调过,这事儿不靠谱。所谓的“易用性”,“易用性”这一点听起来特别官方和冠冕堂皇,其本质就是如何完成脱藕,以及用人类直觉和习惯的方式来完成操作、部署的过程。产品真的做好了“易用性”,那就是大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