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时代

相关博文
  • 热度 19
    2014-4-11 18:09
    2592 次阅读|
    1 个评论
       前文《跟上时代进步之联想 —— 人类生存难解之矛盾》,正向思维,进步自然联想到就是跟上,容易理解。 老师说“时代在进步,你要跟得上”。 今天( 2014 年 4 月 10 日)的一个新闻,突发奇想,也是多年的信息感受之积累而悟——时代没有退步吗?看来也是有的。 论总体,可以说没有,因为时间不会倒转,好像不一定哦!至少现在公认不会倒转,暂且默认。但是落实对应到具体事物上,是有时代退步迹象。 比如汽车时代,一个明显而时髦的词就是——召回。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越来越频繁的报道。 今天上午到 4S 店例行保养汽车(车,谁会想到下面的后话?巧合?更神秘!), 11 点多回来,打开电视,一边听,一边做午饭。 央视 2 台 12 点新闻,一个声音在吸引,赶紧从厨房来到饭厅,丰田又召回汽车啦!锐志和汉兰达,数百万辆。天啊! 汉兰达格外引起注意,因为其在国内上市之初,听人说好,就到网上浏览。第一印象就是国外(美国)款看上去真是好。看国内款,明显不好。个人感觉而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了,一辆、二辆 ...... 看多了,感觉不好,更深刻了。心想,买得起,也不要买“ Han-Lan-Da ” 。总之个人结论,这个汽车的进步就不要跟上了。好在,也跟(买)不起。 看看:一年来,丰田接近 1000 万辆的庞大召回事件让人震惊。 可这些年来,媒体报道的召回事件岂止丰田?还少吗?不!越来越多。为什么? 一个厂家、二个厂家,随着汽车时代的进步,汽车召回次数和批量都在频频加大。这难道不是汽车时代退步吗? 这种看似主动而积极性的“循环再造”是在履行环境保护吗? 试想,产品没到使用寿命期就回收,那之前对地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不就白费了?这“循环再造”还要继续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消耗,继续增加废弃物所谓垃圾而加重地球可降解之负担。 这样的时代退步应该落后,不要跟上,不是吗?落后时代退步=跟上时代进步。 保护环境是时代进步的大趋势主流,有害环境是时代退步的局部支流。 用 PDCA ( PDSA )循环来解释,有意思。 时代,总体大趋势主流在持续进步,形象图形就是不断升高。 时代,局部小趋势支流是有退步征象,原点是终点,终点是原点。原点、终点名次一样,内涵不同。 常说,一个人不跟上时代进步,就会被时代淘汰。反之亦然,一个人不落后时代退步,就会被时代(进步)淘汰。这就是局部是在总体中。 一个人时时处处是处于局部,当时代的这个局部在退步时,就不要跟上,形象比喻就是不要原地踏步,直至被淘汰。要落后这个时代局部的退步,这是个动态,这个落后,就是求变,变向总体时代进步的另一个局部。 这个局部就是环境保护时代。 呵呵,未来老师会不会说:时代在退步,你要能落后。 再看看丰田。 丰田持续改善了几十年,才能够制造出如此高质量低成本的汽车,原因是顾客导向、满足客户需求。( 引自互联网信息 ) 召回这么巨量的汽车?客户需求什么?没看清顾客导向? 总结,时代进步和退步同时存在,进极则退,退极则进,循环往复,PDCA。难题就是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是人类生存难解之矛盾。眼下是时代进退之节点,落后时代退步——停止伤害环境,跟上时代进步——开始保护环境。
  • 热度 48
    2014-4-2 16:16
    4396 次阅读|
    25 个评论
      几十年前读小学时慢慢懂事了,渐渐理解和接受老师说的“时代在进步,你要跟得上”。 紧赶慢赶,没跟上,有跟上,又没跟上,又有跟上 ...... 到如今,眼下是跟上还是没跟上?哈哈 ...... 这才发现,似乎一路都是盲目在跟,有意思。 老人说:你经历了,就知道了。哈哈,几十年下来,真的是知道了不少,尤其是知道了老人没说,也不必说的就是:你知道了,就没机会了。 眼下,手头的电脑要不要更新,跟上科技之时代的进步?这个进步,我能跟得上,至少还买得起呀。可是要不要节约自然资源而保护环境,跟上环保之时代的进步?这个进步,我更能跟得上,不更新购买电脑就是了。 这不,知道了电子垃圾的危害,也就没有购买新电脑的机会了。 这不,知道了要跟上电脑科技的进步,也就没有保护环境的机会了。 矛盾!可谓人类生存难解之矛盾。 眼见为证。 微软通告了终止计算机的 XP 操作系统生命力供给,使其进入死亡进程。 我一直坚持以自身适用的原则,继续使用 Windows XP 。 没想到,不跟上时代的进步是不行的了。这半个多月,一直在考虑把现有 XP 系统配置固定下来,今后就用于现有文字图形处理能力适用的工作,还有把它当成网络通信终端机,就是把几个即时通信客户端 同时打开随时待命。就像以前的固定电话机一样。 然后买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麻烦的是不知道该买哪个制造者的产品了,只能碰运气了。 除了以上应用,当然,这台电脑还是少不了互联网浏览。这几天,电脑说话了:我怎么能跟得上时代进步啊? 还是我替电脑说吧。 我用的是 IE8 。 这些日子,两个明显迹象,电脑在说:我不行了。 1、 用着用着,页面反映越来越慢,直至彻底不动了。关闭浏览器,再打开,随机性,反反复复。 2、 每天都要访问的网站,经常会跳出一个信息,问人脑怎么办? 怎么办?自认要跟上时代进步,就是换个新电脑。 问题来了,这台能在已有条件下正常运作的旧电脑怎么办?只好夭折,成为电子垃圾。 问题接着来了,不但浪费了自然资源,而且还要污染伤害自然环境,有驳于人类节能环保的理念和行为。 最后的问题是:根上,还是不跟上时代进步? 想起几十年前老师说的“时代在进步,你要跟得上”。面对眼前的现实,就是: 跟上,就要作出浪费自然资源和污染自然环境的行为。 不跟上,就落后时代前进的步伐,直至被淘汰。 怎么办?老师没有说?还是不能说? 真是人类生存难解的矛盾。 甚至无解。 老人说了:命中注定。 经历了,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 还是不知道?!
  • 热度 23
    2014-3-25 16:19
    915 次阅读|
    2 个评论
    贪嗔痴披着全新的外衣重新附体——85后工作人群的“伪田野调查”   最近,我接收了一名来实习的90后小朋友。为了测试一下水准,我给了她一个可大可小的任务:组织一群她的小伙伴儿,对国内各家以兜售生活方式为主题的“逼格电商”进行购物体验,交给我一份体验报告。我开了一张单子给她,上面是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朋友们、包括媒体公认的此类模式中的佼佼者。 收到她的作业那天,我打开制作的怪漂亮的PPT,一页页翻动,看到一半时,已经忍不住倒吸凉气、抓起电话对着一位著名风险投资人八卦:你肯定想不出来,你知道90后是怎么评价某某品牌的么?然后,就是两个70后老家伙在电话两端各自充满自我怀疑的唉声叹气。 比如,他们体验了向来以逼格高著称的某海派美学电商,这个品牌一向将“有爱的商品”打造成自身一个鲜明的标签,但是小朋友的评价是:这是“卖爱”,而不是“有爱”!而对于另一家70后心目中的文艺圣地,他们的评价则是:充满了老男人式的紧绷的无力感!总之,我提供的清单上的品牌,无一不惨遭毒舌,要么就是没有爱,要么就是不好玩,总之,所谓的高逼格就是另一种说法的:无!力!感! 而在这之外,他们也选出符合90后心目中体验最佳的国内外电商品牌推荐给我,说实话,作为一个非常关心这个话题的人,我一个都没听说过。打开一个个链接,扑面而来的混乱感、嘈杂感搞得我晕头转向。我面对他们的推荐,也点评了几个关键词:乱糟糟、可参与、有彩蛋。 最后,当我们坐下来,一项项去交流感受的时候,我深深的被他们的真实和自信打动了,这就是两个代际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于70后来说,我们的体验首先是受到审美需求的驱动的,而审美必然是需要距离的,因此,70后才会把“逼格”挂在嘴边,在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往往是最触不到、远远挂在在天边的那些人或物;而对于90后来说,刺激他们消费欲望的头号驱动力则是“参与”,对品牌的需求是好玩、可玩,甭管三七二十一,先让我一头扑进怀里玩闹一番再说。总之,你若端着,我就无感。 在那之前,作为一名管理顾问,我已经无数次的和各公司的高管们一起吐槽,虽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眼下的后浪们也太不好管理了:特别是85后和90后的自我中心、情绪化、不合群、物质主义、缺乏远见,等等等等。直到这个瞬间彻底击中了我:打住,也许事情并不是像我们所吐槽的那样简单? 对于大多数完全竞争领域的中国公司来说,他们将会在未来的几年持续面临的变数是:90后正式进入职场,85后成为职场主力。也就是说,我们将不得不着手于解决和适应全球范围内最为复杂的代际冲突。因此,带着用人类学启发管理学的好奇,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试图展开一次针对85后职场人的浸泡式研究,我在微信上建立和加入了若干由85后组成的群组,在线下则和85后一起打球、吃饭、喝酒、跳舞,义务担任他们的职业顾问倾听他们的烦恼,无耻的打听他们的情感隐私了解他们的情绪,试图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对他们的全息认知。当然,这一过程并不够严谨和科学,因此我称之为“伪田野调查”。 为什么选取85后职场人作为研究对象呢?因为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中,22岁至30岁之间的一代人具有更强烈和明显的共性特征。而22岁以下的人们大多数还在校园,其行为模式尚不稳定,30岁以上的人群则几乎都是跟我一样的“时间移民”。 其实,无论是迷惘的一代还是任何一代,每一代人都在试图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而在85后身上,由于过去三十年中国社会中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颠覆,他们建立存在感的坐标彻底变了。 此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QQ最新的广告语:“我想要的,现在就要,因为,我,不耐烦。”腾讯真不愧是对年轻世代理解最深刻的一家公司。 为什么? 虽然人性“贪嗔痴”的本质不变,但是,在这一代人身上,贪嗔痴将会披着全新的外衣重新附体。这是由于三大因素同时交互所带来的突变: 第一,是时间感的改变。 在真实世界里:过去的二十多年在极度密集的时间内,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对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之巨大,堪称是一次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突变。而这次突变最深远的影响,是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感”。什么叫做“时间感”呢?用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在50后、60后甚至大部分70后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环境的变化是非常缓慢而且微小的,上小学时走过的那条路,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时仍然可以约上三五同学去徜徉一番。在这样氛围中长大,当然会比较倾向于相信时间本身的充沛而因此对环境产生较强的耐受能力。 但是,在80后、90后的成长历程中,整个中国社会的节奏完全变了,折子戏变成了硬摇滚,两年的时间,他学校门口的那条路甚至学校本身都可能已经完全不见,变成了房地产,他童年玩耍过的田野已经变成了度假酒店。特别是完全成长于92年之后的一代,物质财富摇身一变成为全社会最鲜明最共识的身份标签,这导致人们对工作、职业等长期关系的心理契约的牢固程度大大减弱,经济压力与自我包装成为指挥棒,在这种生存焦虑的干扰下,人们更容易轻率的做出变化或放弃的决定。 而在虚拟世界一边,最重要的精神消费从电视剧转变为网游,这个转化对人们时间感的影响也将是长期持续的。因此,除了用XX后这样的年龄标签来标示,我提议不妨用“脑残剧的一代”与“网游的一代”来区别今天的移民和原住民。 今天职场中掌握权力的人们依然以60、70后为主,在中国,这刚好是“脑残剧的一代”:青春期的成长历程,是电视剧统治娱乐市场的年代,电影衰落、图书不振、戏剧稀缺,脑残剧当仁不让的扮演了价值观布道者的角色。因此,每当人们指责年轻的小朋友们脑残粉、动漫控的时候,轻轻一句“83射雕”、“东爱”、甚至“士兵突击”,就好像一个神奇的密码,让一个个时间移民在茫茫人海中两眼放光的彼此相认。 脑残剧养大的一代,在行为模式中自然留下了相应的特点:节奏一定是循序渐进的、结局一定是大团圆的、主角一定收获最多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有自己的背景的。所以,这一代在职场上普遍而言会比较忍得住寂寞,服从性好,容易接受过程中的“磨练”,因为他们相信未来早晚会变好,愿意为即使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大团圆埋单。 而网游一代呢? 网游成瘾的关键在于“即时反馈”机制:无论动作对错,网游都会即时提供视觉或者听觉的强感官刺激,并且通过设计巧妙的积分回报体系,让游戏者越陷越深欲罢不能。因此,在职场中,他们不再像前辈一样喜欢通过漫长的等待换取一个超大的回报,而是倾向于即时反馈和激励,反馈速度越快、激励周期越短,对他们的影响力就越大。游戏给人们带来的快感甚至变成了一种针对真实世界无聊无助的“补丁”。 因此,网游一代并不是变得“短视”,而是他们的心理反应机制变得更为“即时”。 在这样的潮流下,某家自创业以来都以高额虚拟股权为激励杀手锏的公司,也遭遇“激励疲软”,新员工对长期激励兴趣缺失,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与组织之间的长期心理契约,甚至很多人都从未打算坚持到有资格拿到虚拟股权的年限,这与公司好不好、薪酬高不高都关系不大,而是他们的“时间感”变了。因此该公司不得不顺应潮流做出调整,对外宣布斥巨资提高新员工的起薪点,其实是调整了薪酬结构,调高短期激励在薪酬中的比重,而降低长期激励的相对份额。而这里的“短”,并不是一个长度概念,而是一个频率概念。从“高额”变成“高频”,这是后喻时代管理变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第二,是距离感的改变。 以往我们提到“距离”这个词,通常还是以肉身接触为准的。但是,在现在的社交网络中,虚拟接触的深度、密度和广度都远远战胜了肉身,这是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现象。 比如,2014年春节期间,我加入了一个由90后职场人为主组成的150人大群,该群一个晚上产生的信息条目可以超过两千条,而这种活跃状态则已经保持了两个月之久!而从话题的类型来看,我对这个群组的总结是:昼夜宣*——尺度之大、热情之高,超乎想象——你能想象两三个有名有姓的男人在微信群里远程辅导一个姑娘使用跳蛋么(以下略去500字)? 我的问题是:当人们之间的交流从熟人之间、肉身交流(包括电话其实也是肉身交流的一种)迁入陌生人之间的虚拟交互,是不是意味着在真实世界中所建立的若干禁忌和规则,也因为介质的变化而自然被打破了? 在伪田野调查中,一大方法是要求看对方手机上安装的APP,你会毫不意外的发现微博、微信、陌陌、知乎的并存,而在不同的应用里,那个你所认识的结结巴巴的屌丝直男,完全可以同时是知乎大神、陌陌炮君、微博段子手,或者朋友圈鸡汤达人。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在心理学上,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而导致的人格分裂都是有可能的。不过,今天的变化在于,当人们在虚拟世界沉浸的时间越来越长,当智能手机使得我们24小时在线,那么,原本隐藏在潜意识中的人格分裂可能会以虚拟人格的方式浮现出来,而且,由于介质、应用的不同,引发更为复杂的角色扮演和多重分裂。或者说,虚拟世界的多种介质鼓励了某种意义的“人格分裂”的发生,虚拟人格不再被压抑,而是得到释放。 当人们能够以虚拟人格在虚拟世界中获得存在感,那么,在真实世界中的不协调、挫折、对立都有可能被因此消解,这种代偿作用,看在前辈眼中,那就是一种玩世不恭和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如果出现过度代偿,那么,就必然会导致遁世、啃老、二次元、反社会化、拒绝成长等主动遁入虚拟世界而回避与真实世界交互的行为。 第三,位置感的变化。 这是一个全世界独有的社会现象:如果是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环境中,个人本能的会有一种“争取关注”的倾向,这就要求个人对其他家庭成员的状态有所观察、对自己的行为举止有更多的觉察与控制以使自己更符合长辈所设定的标准。因此,在传统的大家庭中,家庭秩序会更接近“前喻文化”,小孩和年轻人被更多的规矩所要求。但是,421家庭结构在1985年之后成为中国社会的绝对主流,所以,从出生开始,孩子们就是在其他家庭成员的高度关注中长大的,原有伦理秩序被颠覆,他们就是独一无二的家庭中心。关注,不再是一个稀缺的、需要争取的资源,而是迅速过剩。高关注度所带来的自我中心主义,本身就是他的一个自然生存状态。 因此,这样的个人进入职场之后,会表现出对周边环境缺乏探察、对他人情绪反应不够敏感、过于执着于自我感受的倾向。同时,他们又寄希望于家庭生活中的高关注度能够延续到工作环境中,产生了一种“你为什么不点赞”的情绪需求。 这就给今天的管理者带来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比如,前一段时间,在对一群85后优秀职场人士进行的调研中,当问到“如果你的上级能够作出一项可以让你士气更高的改变,你希望那是什么”时,异口同声的回答是:“他们应该更关注我”。 同时,社交网络塑造了一个“扁平化世界”的幻觉,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也可能因为一次机灵的留言或者一句难听的谩骂而与“大V”接上火,这在真实世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这种“平视假象”,必然会让人对自己的位置感产生漂移。 而网游文化也助长了这一点:网游的体验让人们极度追求独立,什么权威、专家统统过时,“我”才是绝对的主宰,在虚拟的世界里,屏幕前的人手握神器,“我”可以是任何人,想灭谁灭谁。因此,投射在工作中,他们对“独立作业”、“自成一格”的热情远远超过他们对“权力”的欲望。在管理职责和独立作业之间,后者更能够吸引他们。在同一家公司中,那些工作能够在自身职权范围内形成小闭环的人,其士气普遍高于那些需要开展更多横向沟通协同、与他人共同协作的人。 当时间感、距离感、位置感同时处于高度变动之中,小宇宙自然要爆发,年青一代因环境而发生了重大的突变。 让我们再次向米德致敬:“现代世界的特征,就是接受代际之间的冲突,接受由于不断的技术化,每一代的生活经历都将与他们的上一代有所不同的信念”。 停止教化,启动对话,将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 热度 20
    2013-6-8 16:33
    1271 次阅读|
    0 个评论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时代智能终端的测试培训 课程介绍: 通过 19 个主题循序渐进的向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时代智能终端的测试技术,从第一个应用程序的测试实例入手,涵盖移动应用程序测试开发的方方面面: 敏捷:全程深入实战敏捷开发 TDD; 敏捷:全程深入实战敏捷开发 BDD; 持续集成开发实战; 涵盖 Android 的四大核心组件 Activity 、 Service 、 ContentProvider 、 BroadCastReceiver 测试; 全面涵盖 Android 的所有测试技巧和策略; 彻底:涵盖 Android 中的 JUnit 测试的全部内容、源码剖析、设计模式; 深入性能测试和性能优化技术; 彻底研究自动化测试   中国电子标准协会 http://www.ways.org.cn 课程目标: 本课程涵盖Android中测试的一切技术; 打造顶级的Android测试专家 培训目标: 使得Android代码高品质、高价值、高利润; 培训对象:          对移动互联网测试感兴趣的朋友 Android开发者          对Android测试感兴趣的朋友     时间 內  容 备注 第一天 第1个主题:你为什么一定需要Android测试? Android开发太混乱了; Android的应用程序的代码质量太差了; 任何伟大的IT公司一定是至少是出色的测试公司; 用什么来拯救Android?唯有测试。   第2个主题:测试的商业价值 2.1比尔盖茨说:其实,微软是一个测试公司; 2.2 高质量、高价值、高利润;   第3个主题: 软件中的Bug和测试 3.1 Bug是怎么产生的? 3.2 Bug是如何致命性的影响软件项目的? 3.3 工程师的一生:与Bug作战的一生。 3.4 那什么拯救:唯有测试。   第4个主题:为什么、是什么、如何、何时测试 4.1 为什么需要测试; 4.2 测试什么;     Activity的生命周期事件     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操作     设备物理参数的测试 4.3 如何测试? 4.4 何时测试?   第5个主题:测试的类型 5.1 单元测试         测试的fixture         setUp()方法         tearDown()方法         测试的前置条件         测试方法本省 5.2集成化测试       实用性和接受度测试         测试用例场景 5.3性能测试 5.4系统测试   第6个主题:Android的测试框架 6.1 Instrumentation 6.2测试的targets   第7个主题:通过JUnit测试Android的业务代码 7.1 剖析JUnit; 7.2 剖析我们的第一个单元测试程序 ; 7.3 Android中的单元测试的框架JUnit编写时候的几点思考; 7.4 ANDROID中JUNIT测试的生命周期; 7.5测试数组、堆栈、文件系统 7.6如何测试private方法   第8个主题:通过JUnit进行自动化测试 8.1 测试套件TestSuite 8.2自动化测试实战     第9个主题:Junit的源码剖析和设计模式 9.1 以TestCase抽象类为核心剖析Junit源代码 9.2 以TestSuite类为核心剖析Junit源代码 9.3 Junit与模板方法模式 9.4 Junit与适配器模式  9.5 JUNIT与组合模式   第10个主题:体验纯粹的Android上的测试 10.1创建Android的main project 10.2创建Android的test project 10.3创建一个测试用例       创建测试用例       使用annotation的方式创建测试用例 10.4运行测试       在Eclipse中运行所有的测试       在Eclipse运行单个测试用例       从emulator上运行测试用例       在命令行下运行测试         运行所有的测试         运行单个的测试用例         通过name运行单个测试用例         通过category运行单个测试用例         运行性能测试         dry测试 10.5调试测试 10.6其它的一些命令行选项   时间 內  容 备注 第二天 第11个主题:深入Android测试,涵盖Activity、Service、ContentProvider的测试等 11.1Assertion       定制消息       静态导入 11.2 深入Assertion 11.3 TouchUtils类 11.4 Mock对象       MockContext概述       IsolatedContext类       对文件和数据库的测试操作       MockContentResolver类 11.5基类TestCase       没有参数的构造方法       传递参数的构造方法       setName()方法 11.6基类AndroidTestCase       assertActivityRequiresPermission()方法剖析和实战       assertReadingContentUriRequiresPermission()   方法剖析和实战       assertWritingContentUriRequiresPermission()   方法剖析和实战 11.7 Instrumentation       ActivityMonitor内部类剖析和实战 11.8 InstrumentationTestCase类       launchActivity和launchActivityWithIntent方   法       sendKeys和sendRepeatedKeys方法       runTestOnUiThread帮助方法 11.9 ActivityTestCase类       scrubClass方法 11.10 ActivityInstrumentationTestCase2类       构造方法       setUp方法       tearDown方法       testPreconditions方法 11.11 ProviderTestCase2类       构造方法       实战 11.12 ServiceTestCase       构造方法 11.13 TestSuiteBuilder.FailedToCreateTests类剖析 11.14 在测试工程中使用external libraries 第12个主题:TDD即测试驱动开发 12.1 理解TDD       编写一个测试用例       运行所有的测试       代码重构       重构的优势是什么?       理解需求 12.2 创建一个Temperature Converter工程       需求清单       使用面向接口的设计原则         创建工程 12.3 TemperatureConverterActivityTests工程(一)       创建fixture       测试的prediction       创建用户接口       测试已经存在的用户接口组件       获得已经定义的ID       把测试需求反映到测试中         空字段         查看属性       屏幕的布局 12.4 TemperatureConverterActivityTests工程(二)       气温转换       EditNumber类       TemperatureConverter测试用例       EditNumber测试       TemperatureChangeWatcher类       增加TemperatureConverter测试       InputFilter测试 12.5 运行TemperatureConverterActivityTests程序,查看效果     时间 內  容 备注 第三天 第13个主题: Android的测试环境 13.1 创建Android虚拟设备 13.2从命令行运行AVD       没有标题的模拟器       取消键盘监视功能       清理       终止模拟器 13.3额外的模拟器参数       模拟网络状况       额外的qumu选项 13.4运行monkey       monkey的客户端和服务端   13.5使用monkeyrunner运行测试脚本       获得测试的屏幕截图       记录和播放屏幕截图 第14个主题:BDD即行为驱动开发 14.1 BDD思考 14.2 FitNesse       从命令行运行FitNesse       TemperatureConverterTests创建subwiki         给subwiki创建子页面         增加可以接受的测试fixture         增加测试的支持类 14.3 GivWenZen       创建测试的场景 第15个主题:Android测试技巧 15.1 Android单元测试 15.2测试Activity和Application       Applications和preferences         RenamingMockContext类 TemperatureConverterApplicationTests类       测试Activity 15.2测试文件、数据库和ContentProvider       BrowserProvider测试 15.3测试exception 15.4测试本地和远程service 15.5 mock对象的进一步的应用       导入libraries       testTextChanged       Hamcrest介绍         Hamcrest匹配器         hasToString匹配器 15.6测试View 15.7测试parser        Android assets       parser activity       parser测试 15.8 Memory Leaks测试   时间 內  容 备注 第四天 第16个主题:持续的集成 16.1 使用Ant构建程序 16.2 使用快速的版本控制工具-Git       创建一个本地的git仓库 16.3使用Hudson持续集成       安装和配置Hudson       创建任务       获得Android测试的结果 第17个主题:性能测试和分析 17.1 使用传统的Log中的方法 17.2 Android SDK中的性能测试       启动性能测试         创建LaunchPerformanceBase          创建TemperatureConverterActivityLauchPerformance类       运行测试 18.3使用Traceview和dmtracedump工具 18.4 Microbenchmarks 第19个主题:自动化测试 19.1 自动化测试本质思考 19.2 自动化测试框架 19.3自动化测试案例实战                                 
  • 热度 14
    2011-5-5 17:39
    1508 次阅读|
    0 个评论
     由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危机造成众多日本本土生产企业的关闭,其对于世界的供应链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汽车、家电、IT、食品等行业。法国财长已经表示,日本地震对法国的影响将在4月底显露。那么,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又会受到哪些影响呢?日系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的货源供应减少,涨价是肯定的了;本土婴幼奶粉断货;来自日本的电子器件和配件断供及涨价,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由于日本大地震,索尼关闭了主要生产半导体、蓝光光盘、磁头和电池的6家工厂;松下位于福岛、仙台等地的4家工厂也已关闭;东芝也关闭了位于岩手县的微控制器工厂。电器原件包括面板、芯片等的供不应求,对主要采购日产原件装配生产的中国家电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据各地终端市场调查,日系产品零售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国产品牌的家用电器价格并没有应声上涨。笔者从生产企业和一线市场了解到的情况也显示,日本工厂受灾尚未严重波及到我国。据业内人士表示,生产企业都有备货周期,各个环节的库存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来自生产企业的淡定,货源较为充足,终端价格相对处在一个平稳阶段。   笔者对国产家电品牌没有跟风涨价,稳定国内家电市场的顾全大局的做法深表赞同。但也对接下来的市场价格走势有些担忧:如果日本企业长时间不能开工的话,一旦配件库存消耗殆尽,国内家电企业,尤其是核心配件主要依靠日本企业的空调、液晶电视等企业将何去何从?是继续维持原价还是不得不涨价?在此,笔者认为中国家电企业至少应该要有以下两个反思:   其一,如何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   平板液晶电视、变频空调是目前我国方兴未艾的家电大宗消费产业,占市场的比例持续大幅度提升。2010年3季度,液晶电视城市市场零售占比超过91%,而变频空调也于2009年开始发力,2010年达27%,据估计,未来两三年内,变频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   然而,就是这两个中国家用电器消费的大宗支出,其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并不在中国企业手中。电视行业:绝大部分大液晶面板及关键部件都是由日本供应商提供;空调行业:变频空调的核心部件——变频压缩机也是由日本提供。这样,当上游供应方发生变故,减少供应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国内的下游生产企业,从而使国内家电企业的生死操之于别人之手。   武侠小说中,被别人捏住脉门,也就宣告了比武的失败;对中国家电来说,核心技术及重要原材料依赖外企,也就相当于自己的脉门被外企控制。本次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的发生,已经把中国家电的危机提前暴露了出来。   可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就是中国家电企业摆脱命脉操于人手的关键。笔者认为,中国家电企业要有“我的命运我做主”的精神,加强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不光要有“拿来主义”,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用自己研发的技术打破外企在这些方面的垄断。   其二,如何用全球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发展?   我们已经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状,要求我们要用全球的和发展性的眼光来指导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我们部分企业依然仅仅把目光聚焦在国内和眼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须知,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一件大事,都有可能对你的企业带来影响,比如目前日本地震和核泄漏,比如北非***战争等,虽然距离我们很远,但我们也能感受到其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用全球的眼光来发展,就是要我们企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看待问题。从表面上看,日本地震给中国家电企业带来的仅仅是原材料及配件供应的减少,然而从本质上来说,就暴露了我们的企业的一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偏安一隅的思想:反正我们可以采购到原配件,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利用,那么还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投入吗?但事实已经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把自己企业的发展放在全球的大环境中,并以此来指引自己的生产、研发、销售方向。古人有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说法,例如,虽然日本的变频技术最成熟,但我们不能就仅依赖日本作为我们变频压缩机的供应方,我们还可以自己研发、寻找其他国家的相似替代品,这样才能有效规避原配件短缺的风险。   总之,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就是我们家电企业下一步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会有发言权,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