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浅层神经网络

相关博文
  • 热度 4
    2019-9-23 21:29
    2792 次阅读|
    2 个评论
    【零基础】浅层神经网络解析
    回顾: 【零基础】AI神经元解析(含实例代码) 一、序言   前两天写了关于单神经元的解析,这里再接再厉继续浅层神经网络的解析。浅层神经网络即是“层次较少”的神经网络,虽然层次少但其性能相对单神经元强大了不只一点。   注:本文内容主要是对“床长”的系列教程进行总结,强烈推荐“床长”的人工智能系列教程(https://www.captainbed.net/) 二、浅层神经网络的构成   回顾前面单神经元的构成,我们知道神经元包含4个关键函数:   1)传播函数,由输入x、偏置w、阈值b计算出a   2)激活函数,将a映射到0~1之间的结果y,可理解为(是、否)的概率   3)反向传播函数,通过y、答案label计算出dw、db(用以更新w和b)   4)损失函数,计算y与label间的误差   直观上我们知道浅层神经网络自然是由数个神经元构成的,对于一个简单的两层神经网络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它包含了输入层(即X)、隐藏层、输出层,其中输入层不是神经元,所以说这是一个两层的神经网络。   在实际实现时我们并不是挨个计算每一个经元的结果,最后再计算输出的结果。我们是一次计算出一层所有的神经元结果,再将每一层的结果作为输入计算下一层。而且第一层的传播函数并不与第二层传播函数分离,神经网络的传播函数包含了所有层的传播计算,反向传播函数也是包含了所有层的反向计算,所以从单神经元到神经网络代码的结构其实变化不大。   下面我们直接上代码来解析,如果你看明白了前面单神经元的解析,那这里是非常好理解的。    (文末附完整代码下载方式) 三、准备工作    1)要处理的问题   之前我们用单神经元要处理的问题是“从图片中识别出数字9”,即使使用单神经元也有93%的正确率,所以这里我们要增加问题的难度。将问题改为“从图片中识别出奇数”,代码上只需要很小的修改,将下面代码   #将label不是9的数据全部转为0,将9转为1   train_label = np.where(train_label==9,1,0)   test_label = np.where(test_label==9,1,0)   修改为:   #找出图片中的奇数将label中13579置为1、02468置为0   train_label = np.where((train_label%2)!=0,1,0)   test_label = np.where((test_label%2)!=0,1,0)   使用之前的单神经元代码执行后的结果为下图所示,可以看到预测效果大幅下降。    2)要使用的网络结构   首先要明确神经网络的层数,这里我们是一个简单的网络,所以只需要两层。其次是每一层神经元的个数,这里我们网络第一层设置4个神经元,第二层是输出层所以只要一个神经元。输入层跟以前一样,是784个输入(一张28x28图片的所有像素),网络结构如下图: 四、随机初始化参数 #初始化参数w和b def initialize_parameters(input_num, hide_num, out_num):   #input_num 输入层神经元个数   #hide_num 隐藏层神经元个数   #out_num 输出层神经元个数   np.random.seed(2)   #随机初始化第一层相关参数w、b   W1 = np.random.rand(hide_num, input_num) * 0.01   b1 = np.zeros(shape=(hide_num, 1))   #随机初始化第二层相关参数w、b   W2 = np.random.randn(out_num, hide_num) * 0.01   b2 = np.zeros(shape=(out_num, 1))   return W1,b1,W2,b2   浅层神经网络与单神经元在初始化参数w、b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每一层神经元使用不同的w和b,所以有w1、w2、b1、b2,如果是三层网络则相应会有w3、b3.   2)不同层神经元的w、b的数据形状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输入的图片有784个像素,且第二层有4个神经元,所以第一层w的形状是(4,784)、b的形状是(4,1)。第二层神经元只有一个,来自第一层的输入只有4个参数,所以第二层w的形状是(1,4)、b的形状是(1,1)。   3)w1和w2是随机生成的,之前单神经元结构中,w初始值为0,如果这里还使用全0的话,最终结果可能与单神经元一样,而且还乘以0.01确保初始值足够小。 五、传播函数 #向前传播函数 def forward(img, W1,b1,W2,b2):   #第一层   A1 = np.dot(W1, img) + b1   Y1 = np.tanh(A1)#第一层和第二层使用不同的激活函数   #第二层   A2 = np.dot(W2, Y1) + b2   Y2 = sigmoid(A2)   return Y1,Y2   传播函数与单神经元结构类似,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第一层使用的激活函数为tanh、第二层依旧使用的是sigmoid。他们的区别在于,sigmoid是将输出映射到0~1而tanh是将输出映射到-1~1。具体原因和区别以后再说(因为我也没搞清楚呢),这里只要知道有区别就行了。 六、反向传播函数 #反向传播函数 def backward(img, label, W1,b1,W2,b2, Y1,Y2):   m = img.shape   #第二层   dZ2 = Y2 - label   dW2 = np.dot(dZ2, Y1.T)/m   db2 = np.sum(dZ2, axis=1, keepdims=True)/m   #第一层   dZ1 = np.multiply(np.dot(W2.T, dZ2), 1-np.power(Y1, 2))   dW1 = np.dot(dZ1, img.T)/m   db1 = np.sum(dZ1, axis=1, keepdims=True)/m   return dW1,db1,dW2,db2   与传播函数方向相反,这里是先计算第二层的反向传播再计算第一层的反向传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一层使用的激活函数是tanh,所以其反向计算公式与第一层的公式不一样,因为使用不同激活函数其反向求导也就不一样了。   另外np.sum中的两个参数axis=1、keepdims=True是为了确保db1的数据形式为(1,4),其中axis=1的意思是按行求和、keepdims=True的意思是保留矩阵的形状,不同参数的np.sum计算示意如下:   np.sum(dZ1)/m                0.0016664927232987162   np.sum(dZ1, axis=1)/m               np.sum(dZ1, axis=1, keepdims=True)/m                                                                                                        ] 七、梯度下降 #梯度下降 更新w、b参数 def update(W1,b1,W2,b2, dW1,db1,dW2,db2, learning_rate=1.2):   W1 = W1 - learning_rate*dW1   b1 = b1 - learning_rate*db1   W2 = W2 - learning_rate*dW2   b2 = b2 - learning_rate*db2   return W1,b1,W2,b2   梯度下降与单神经元的情况差不多。 八、损失函数 #损失函数 def costCal(Y2, label):   m = label.shape   logprobs = np.multiply(np.log(Y2), label) + np.multiply((1-label), np.log(1-Y2))   cost = -np.sum(logprobs)/m   return cost   损失函数与单神经元的情况也差不多,需要注意的是np.multiply就是将两个矩阵做对应元素的乘。 九、预测函数 #预测函数 def predict(W1,b1,W2,b2, img):   Y1,Y2 = forward(img, W1,b1,W2,b2)   predictions = np.round(Y2)#对结果四舍五入   return predictions   与单神经元的情况类似,预测函数其实就是做一次“向前传播”。 十、训练模型并预测 #训练模型 def model(img, label, hide_num, num_iterations = 1000, learning_rate=0.1, print_cost = False):   np.random.seed(3)   input_num = img.shape   out_num = label.shape   #初始化参数   W1,b1,W2,b2 = initialize_parameters(input_num,hide_num,out_num)   #循环若干次完成训练   for i in range(0, num_iterations):     #向前传播     Y1,Y2 = forward(img, W1,b1,W2,b2)     #计算本次成本     cost = costCal(Y2, label)     #反向传播,得到梯度     dW1,db1,dW2,db2 = backward(img, label, W1,b1,W2,b2, Y1,Y2)     #参数优化     W1,b1,W2,b2 = update(W1,b1,W2,b2, dW1,db1,dW2,db2, learning_rate)     # 将本次训练的成本打印出来     if print_cost and i % 100 == 0:     print ("在训练%i次后,成本是: %f" % (i, cost))   return W1,b1,W2,b2 #调用训练模型 W1,b1,W2,b2 = model(train_img, train_label, 4, num_iterations=2000, learning_rate=1, print_cost=True) #调用预测函数 predictions = predict(W1,b1,W2,b2, test_img) print ('预测准确率是: %d' % float((np.dot(test_label, predictions.T) + np.dot(1 - test_label, 1 - predictions.T)) / float(test_label.size) * 100) +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learning_rate=1,而单神经元时的learning_rate为0.005。 十一、总结回顾   通过实现一个简单的二层神经网络我们发现,其实代码并没有修改很多,整体的结构也变化不大,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在于第一层使用的激活函数变为tanh,由此导致反向传播的计算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运行后我们可以发现,预测的准确度较单神经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在训练0次后,成本是: 0.693817 在训练100次后,成本是: 0.251725 在训练200次后,成本是: 0.176756 在训练300次后,成本是: 0.110538 在训练400次后,成本是: 0.372297 在训练500次后,成本是: 0.128188 在训练600次后,成本是: 0.091792 在训练700次后,成本是: 0.075769 在训练800次后,成本是: 0.064764 在训练900次后,成本是: 0.055826 在训练1000次后,成本是: 0.132452 在训练1100次后,成本是: 0.102556 在训练1200次后,成本是: 0.131425 在训练1300次后,成本是: 0.086445 在训练1400次后,成本是: 0.178343 在训练1500次后,成本是: 0.077496 在训练1600次后,成本是: 0.093846 在训练1700次后,成本是: 0.071567 在训练1800次后,成本是: 0.070109 在训练1900次后,成本是: 0.060202 预测准确率是: 94%    关注公众号“零基础爱学习”回复"AI5"可获得完整代码 。后面我们还会继续更新“如何构建深度神经网络”,以及对目前还未明晰的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