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经验之谈

相关博文
  • 热度 46
    2013-7-11 17:13
    13468 次阅读|
    22 个评论
    原本题目定的是《写给即将入学的硕士研究生们》,后来想了想便加上了双引号。先来说说这个双引号。   早在一个多月前全国考研的最后结果便出来了,对于考上研的同学们来说,马上就要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了。可我想对大家说的是,你应当早就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不管是保研也好,考上也罢,都应该早早的到实验室去尽快地进入状态。如果你还没有见过你的师兄师姐,还没有在实验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还没有参与到实验室的科研项目,甚至还没有实验室自己的工作电脑…那么,希望你能尽早的动身起来。我们常对自己实验室的新生说:研究生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就是大四的下学期和研一的暑假,这是你可以拉开或缩短和别人差距的最关键时期。   下面给大家简单解释下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全国的硕士生培养模式基本都是类似的:第一年和本科一样有相应的课程(还必须得过,不然只要挂一门就没得学位了);对于两年制的学生来说,第二年就得开始边找工作边做毕业设计和论文了;同样对于三年制的学生来说为了第三年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找个好工作第二年也都开始投入到了毕业设计和论文中来。所以,我见过很多的研究生都感慨说,都还没真正进入到研究生的状态就得开始忙毕业了。可见,大四下学期和暑假有着大把大把的时间干嘛不早点去干点事情呢?另外一点,我个人感触颇深。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并不是一个理工科很强的学校,所以新入学的很多研究生都是从二本或三本院校考入的,可能他们在本科阶段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准备考研,而在科研能力培养和动手能力方面有些脱轨,更让我们担忧的是在工具和计算机语言的基础上也是很欠缺的。而这些能力用一两个月的时间训练训练就可以弥补了,因此在9月入学前的这段时间不就正好是黄金时期么?   读研的目的和未来规划。我认识的很多研究生大多都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规划,甚至乎对于为啥要读研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所得到的答案竟然惊人的相似——“大家都考研,所以我就考研了”。在这里就不再多说关于要不要考研的问题了,而对于为什么读研以及未来规划博主也不便给出意见和偏向性,下面仅以几个亲身经历的同学同事的案例来给大家一些参考。   1、A同学,男,本科毕业后到深圳工作了两年,同时还自己创业做过些小生意。A君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我也对他很钦佩,他是在本科之后的两年工作当中对自己以后人生路有个非常明确规划的人。他对于读研的态度是,本科学到的东西只能满足你在外工作的需要,但无法让人能走进行业的引导地位,也许你可以在行业中混得不错,有不错的收入,但很到做到领导的阶层。A君总结,在外的高层学习机会太少,很难在更高的层次来深入了解行业,在工作了一年后由于项目经验的欠缺和专业知识的匮乏,使得自己的工作内容只能停留在行业核心的外围。另一点,A君还分享了一些他自己做些小生意创业的心得,如果你人比较圆滑善于交际会比较容易有所小成,但真正能游刃有余并且拥有较高生活品质的成功人士都会在专业学识上选择再深造。A君在硕士期间特别看重学术硬性指标,论文、专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出版刊物等,在他毕业时,他名下的这些个数据足以满足两个博士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这些也帮助他在毕业以后又轻松地读了博士并轻松地毕了业,最后选择留在了学校,而在学校工作并不是很紧张,所以业余又干了些小副业,收入和生活那是相当的令人羡慕。   2、B同学,女,从上大学开始就一直成绩优异,保送的硕士研究生。B同学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学习的榜样,她很明确知道自己不喜欢自己的这个专业,以后也注定不会从事跟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她读研只是为了硕士文凭。虽然她对专业没什么兴趣,但厉害的是她每门功课都拿到了很好的分数,可以说是品学兼优,这样以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在别人看来这都是一个好学生。B同学的另一事迹可以说是被所有的同学们传颂:她在研究生入学后便直接得告诉导师,自己不太喜欢这个专业,以后也不想从事专业的工作,所以希望在科研和毕设的安排上不要太难。神奇的是,导师答应了。就这样,B同学在硕士期间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来搞科研做项目,而是参与了很多学校和社会上的活动——校团委、组织部、学生会、志愿者等等。最后,毕业后她做了公务员,现在应该也混得风生水起的。   3、C同学,男,对电子通信一片热情并有着浓厚兴趣,大四时在导师的鼓动下考了研。没错,的确是在导师的鼓动下考研的。C君的经历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他命好,他在一上大学便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本科期间在课余就参与了很多科研项目,还是个典型的技术宅,自己爱捣鼓一些个DIY产品。在本科期间便有很厚的技术积累,然后参加了电子设计大赛被老师赏识大三大四都在实验室工作了,导师因为舍不得他毕业于是就让他考了研。只可惜C君的成绩一般还有挂科,不然弄个破格保研肯定是没问题的。硕士期间也是很努力勤奋地参与各个项目,累积了很深厚的技术储备,到C君毕业时可谓是个抢手的人才,最后被导师留在了学校。硕士留在211高校搞科研那已是相当的不易了。   综上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典型的几个例子,希望有参考价值。在读研期间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还是很重要的,不然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毕竟这是人生的重大选择。   最后我想说说在读研期间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第一,善于总结勤与写总结。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在你准备写毕业论文时你会发现其实大多内容你已经完成了。另外一点则更重要的是,这些就是你的技术储备,也是把你的工作化为你的技术储备的一种最快的方式。在总结中可以理清你的思路、提高自己的总体把握能力。   第二,多看文章多写文章。发论文可谓是读研区别与本科的一大要点,论文把你的工作量转换成你的核心竞争力。要发好的文章就必须多看好的文章,这一点博主就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开始会选择英文的来看,到后面懒了就常常找相关的中文论文看看就算完了。有一个师兄说的一番话让我印象颇深:论文永远是科技发展的风向标,所有的新技术新产品都必定是先有相关的学术论文然后出现的。   第三,把自己转瞬即逝的想法记下来。这是博主个人觉得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其实,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具有的,我们每个人都常常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对它不是很重视以至于它转瞬即逝。比如,当我们看一部科幻电影时,我们是不是也会自然而然得去想象自己对于某个设计或者某个事物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可当过了一小段时间以后,你便忘记了刚刚自己想象的那个科幻世界是什么样的……因为在读研期间,我们会接触很多专业和行业的前沿技术、想法、设计,并且会和自己的想法相融合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知识和想法大爆发的阶段。不要让那些想法流失,记下来时不时得温习一下,说不定哪天会给你给社会带来一个不小的惊喜呢?   以上属于个人感想和经验之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鲜花,也欢迎臭鸡蛋。
  • 热度 25
    2013-1-4 11:34
    870 次阅读|
    1 个评论
    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工程师的必修课。其实自学是非常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好办法。我通常把知识分成几类: 1.基础知识 ----包括数物化和专业基础。 2.流行的技术 ----比如嵌入式系统开发,大家都在做的技术。 3.未来将要流行的技术 ----比如生物DSP技术,就是你对未来的预测。 4.我要用到的技术 ----就是你工程中急需使用的。 5.其他学科的重要进展 ----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是必须的。 工程师做事要严谨求实。神州飞船由多少复杂的系统构成,如果每个部件都有99.9%的成功率,恐怕到最后返回的时候连一半的安全性都谈不上。所以工程师一 定要严谨,从整体到每个细节都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工程师不能接受“差不多”这样的词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工 程师最基本的素质。 工程师还要注重积累,一个好的程序员和电路设计师就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不仅收藏自己的智慧结晶更要收藏别人的智慧结晶。IT 技术领域有无数的巨匠和天才将他们智慧沉淀于现代科技之中。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积累好的做法和前人的思想。你的周围会有很多人的很多东西值得你学习,你应该 将这些作为财富积累起来,总有一天会发挥出作用。另外我们学习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更是前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工程的看法。比如每个人眼中的电阻都不相同,你 要主动去了解高手眼中的电阻是什么东西。 工程师不要过分的将注意力放到开发本身而看不清“开发”。这样的话听起来有些绕口,但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在一定的高度上看整个开发过程,而不要陷入某个具 体问题无法自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遇到问题后容易出现无法自拔的现象,结果一头雾水什么都是一团糟,这时就需要从更 高的角度从新审视问题,找到突破口,而不要钻了牛角尖。 工程师要有发展的眼光,不仅要能在复杂的技术和市场面前游刃有余,更要对未来的发展态势做出精确的展望。只有比别人想的远才能比对手走的更远。当然这与坚 实的基础和勤奋的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在群雄逐鹿的当今IT 界,恐怕需要更多的胆识才能做到。要不断的关注技术和市场以及其它领域的发展,什么时候这种关注放松,什么时候就会被竞争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