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mcu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2025-4-9 10:34
    33 次阅读|
    0 个评论
    PY32MD320单片机采用了32 位 ARM® Cortex®-M0+内核,最高工作频率 48 MHz,芯片是QFN32封装。PY32MD320芯片工作温度范围为 -40 ~ 105 ℃,工作电压范围 2.0 ~ 5.5 V。内置64 KB的Flash存储器,8 KB的SRAM存储器。支持Sleep 模式(最低 0.35 mA)和Stop 模式(最低 4.5 μA)两种低功耗模式。 PY32MD320外设丰富,有2个SPI、2个USART、1个I2C通讯接口。定时器的话,有1 个高级定时器(TIM1)、4 个通用定时器、1 个低功耗定时器(LPTIM)。有1 路 12 位 ADC,两个比较器,3 通道 DMA 控制器。 PY32MD320单片机内置三相半桥驱动,支持 5.5~18 V 电源,输出电流 ±0.8 A,适合用于三相 BLDC/PMSM应用。 有需要了解PY32MD320芯片的可以联系我们,我们提供芯片开发资料包,开发工具以及技术支持,欢迎咨询。深圳市芯岭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芯片应用解决方案商,从事芯片研发、封测,代理、技术服务、销售,为众多企业提供物联网应用芯片,技术支持,解决方案服务。
  • 2025-4-7 15:28
    74 次阅读|
    0 个评论
    MS32C001单片机采用了高性能的 32 位 ARM® Cortex®-M0+ 内核,嵌入 18 KB Flash 和 1.5 KB SRAM 存储器,最高工作频率 24 MHz。芯片有1 路 12 位 ADC,2 个 16 位定时器。多达 18 个 I/O,均可作为外部中断。MS32C001芯片支持SWD调试。 MS32C001系列微控制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 -40 ~ 85 °C,工作电压范围 1.7 ~ 5.5 V。芯片在正常的运行模式之外,有sleep/stop两种低功耗模式,可以满足不同的低功耗应用。stop 模式下电流最低1.5uA。 MS32C001目前价格在4毛多,非常适合成本敏感项目使用,样品可以在我们淘宝购买。
  • 2025-3-24 17:00
    304 次阅读|
    0 个评论
    在智慧城市领域中,当一个智慧路灯项目因信号盲区而被迫增设数百个网关时,当一个传感器网络因入网设备数量爆增而导致系统通信失效时,当一个智慧交通系统因基站故障而导致交通瘫痪时,星型网络拓扑与蜂窝网络拓扑在构建广覆盖与高节点数物联网网络时的局限性便愈发凸显,行业内亟需一种更高效、可靠与稳定的组网技术以满足构建智慧城市海量IoT网络节点的需求。 星型网络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高度依赖网关的部署密度,同时单一网关的承载设备数量有限,难以支撑海量IoT网络节点的城市物联系统;而蜂窝网络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同样高度依赖基站,且其节点设备工作在LTE频段,需为运营商支付昂贵的频谱费用,长期成本较高。故其,城市管理者需要更清醒的认知:选择合适的LPWAN技术路线,就是选择未来的城市数字基因。 Wi-SUN协议,轻松构建海量IoT网络节点 资料显示,Wi-SUN(Wireless Smart Utility Networks)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g/e以及IPv6标准的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专为大规模物联网应用设计,主要适用于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共包括 Wi-SUN FAN、 Wi-SUN HAN、 Wi-SUN RLMM 和 Wi-SUN JUTA四种协议。 注:Wi-SUN FAN(Field Area Network)用于广域物联网连接,Wi-SUN HAN(Home Area Network)专注智能家居,Wi-SUN RLMM(Roadside and Low-speed Mobile)适用于车联网,Wi-SUN JUTA(Japan Utility)针对日本市场需求。 Wi-SUN协议下的四种配置方式 其中,Wi-SUN FAN(Field Area Network)作为Wi-SUN中最重要的网状网络协议,具有Mesh自组网功能和自我修复路由功能,网络中的每个设备都可与相邻设备通信,这种结构使得数据传输更加灵活高效,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或信号受阻时,数据可以自动通过其他路径进行传输,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Wi-SUN FAN理论上可兼容数百万个IoT网络节点,能轻松满足超大规模物联网部署的需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海量的路灯节点、交通传感器以及传感器设备等都可在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条件下接入同一个Wi-SUN 网络,且随着城市后续的壮大发展和节点入网需求的增加,Wi-SUN网络还可无成本地进行节点扩展,无需大规模重新布线或更换设备。 Wi-SUN FAN协议下的组网优势 同时,Wi-SUN FAN还支持多信道跳频传输功能,基于FHSS(跳频扩频)技术,网络中的设备节点会根据特定跳频图案在不同信道之间进行跳转来传输数据,能促进不同节点对之间通过多个信道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提高网络吞吐量,增强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例如,在智能工厂中,大量的生产设备需要向控制层实时传输生产数据,而使用Wi-SUN FAN协议则能快速、稳定地传输这些数据,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进行,避免因数据传输延迟而导致的生产故障。 Wi-SUN FAN协议下的通信协议栈 从通信协议栈上看,Wi-SUN 网络中的设备主要工作在 Sub-GHz频段,该频段具有信号绕射能力强、穿墙性能好与通信功耗低等特点,能有效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实现广域网络覆盖 ,是连接城市建设、能源管理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理想选择。以智能水表为例,采用 Wi-SUN FAN协议的智能水表可以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持续工作数年,不仅降低了维护成本,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Wi-SUN FAN协议还提供了成熟的安全机制,其采用了RADIUS/AAA 认证机制,认证方式采用 EAP-TLS,能保护数据传输的隐私性,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Wi-SUN协议,弥合LPWAN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低功耗广域网(LPWAN)领域,Wi-SUN 与 LoRaWAN、NB-IoT 是备受关注的三种通信协议,它们在通信性能方面上各有千秋,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Wi-SUN的价值不在于替代LoRaWAN、NB-IoT与其他协议,而是填补LPWAN生态的关键缺口——Wi-SUN是唯一能协调满足距离、功耗、速率与网络节点容量等多种需求的技术路径。 与 LoRaWAN 、 NB-IoT 与其他 LPWAN 协议相比,Wi-SUN FAN在拓扑结构、通信功耗、数据速率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差异和独特的优势。其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安全性以及低延迟和高数据吞吐量等特性,使其成为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能农业等领域的理想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当Wi-SUN FAN协议为智慧城市成功搭建起设备互通的网络骨架时,如何将各种IoT设备完美接入网络中就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而这则需要底层模块在通信性能、功耗控制与功能集成等维度上通过设计实现。 例如,HM-WS-001就是一款完全符合Wi-SUN FAN1.0规范和功能要求的模块产品,其射频通信频段为868MHz与915MHz;最大发射功率20dBm,最大接收灵敏度-107 dBm(868MHz,50kbps、25KHz);具有长距离通信,超低功耗,收发一体等优势。 以HM-WS-001模块构建的 Wi-SUN无线组网数据平台 Wi-SUN FAN基于网状网络,HM-WS-001能够与周围大量的设备建立多个连接,通过多个链路中继数据并提高可靠性。此外HM-WS-001已通过Wi-SUN® 联盟PHY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可完美应用于自动抄表、家居安防及楼宇自动化、ISM 波段数据通讯、工业监控及控制、遥控及安防系统、遥控钥匙进入、无线传感器节点、标签读写器以及其他物联网通信应用场景。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Wi-SUN 协议在解决产业痛点、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在智能电网中助力电力企业实现精准能源管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在工业物联网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可以预见,Wi-SUN 协议将在未来的物联网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 LPWAN 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为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物联网世界贡献力量。
  • 2025-3-20 13:38
    186 次阅读|
    0 个评论
    汽车行业正经历百年未有的技术革命,而作为汽车电子控制核心的微控制器(MCU),其发展路径已成为智能汽车竞争的关键战场。 从分布式架构到域融合、从单一功能到智能中枢,汽车MCU的迭代速度远超传统半导体周期。 本文将深度剖析未来五年汽车MCU的六大演进维度,揭示技术、产业与供应链的颠覆性趋势。 一、架构革命:从“功能分散”到“算力集中”‌ 传统燃油车依赖数百个分布式ECU(电子控制单元),导致系统复杂、通信效率低下。以特斯拉Model 3为起点,域集中式架构通过“区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单元”重构电子电气架构。 这一变革对MCU提出双重需求: 高性能异构集成‌:如将MCU与MPU(微处理器)融合,集成8个Cortex-A53内核与4个Cortex-M7内核,算力突破5000 DMIPS,同时支持CAN FD、以太网等通信协议。 硬件虚拟化技术‌:通过Hypervisor实现“一芯多系统”,例如可在单个MCU上同时运行Linux(智能座舱)和AutoSAR(车身控制),降低30%硬件成本。 主流车型的MCU数量将从150-200颗缩减至80-100颗,但单颗芯片价值量将增长3倍,推动全球车规MCU市场规模的突破。 二、安全范式升级:从“功能安全”到“全栈防御”‌ 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物理攻击、远程入侵、数据泄露三重威胁。新一代MCU需构建“芯片-系统-云端”立体防御体系: 硬件安全锚点‌:集成HSM(硬件安全模块),支持国密算法和真随机数生成器(TRNG),加密速度提升; 动态安全防护‌:通过ISO/SAE 21434标准实现入侵检测(IDS)与OTA安全更新,例如通过MCU固件实时验证,将漏洞响应时间缩短; 功能安全冗余‌:符合ASIL-D等级的MCU采用锁步核(Lockstep Core)与ECC内存纠错,故障覆盖率超99%,满足自动驾驶系统Fail-Operational需求。 针对车载网络攻击中,安全能力将成为车企选择芯片供应商的核心指标。 三、算力爆发:从“控制执行”到“边缘智能”‌ 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推动MCU向“边缘AI”进化: NPU集成化‌:MCU内置双核BPU(Brain Processing Unit),可在本地完成驾驶员状态监测与语音降噪处理; 存算一体架构‌:集成48MB SRAM缓存,减少数据搬运能耗; 实时性跃迁‌:中断响应时间20ns,满足线控制动系统μs级控制需求。 支持AI加速的MCU占比将增加,L4级自动驾驶单车MCU算力需求增大。 四、制程工艺进阶:3D封装破局‌ 车规MCU制程正突破: 先进工艺落地‌:台积电22nm嵌入式MRAM技术已量产,相比40nm eFlash工艺,面积缩小30%,读写速度提升10倍; 3D异构集成‌:TI通过CoWoS封装将MCU、PMIC、传感器集成于SiP模块,功耗降低40%; 耐高温能力‌:ST的FD-SOI工艺MCU可在175℃环境下运行,适配电机控制器等高温场景。 预计14nm MCU将进入量产阶段,支撑500MHz以上主频需求。 五、国产替代加速:从“低端突破”到“高端卡位”‌ 中国车规MCU正打破海外垄断: 技术突破‌:通过ASIL-D认证,集成12核Cortex-R52,进入高端车企电驱系统; 生态协同‌:RISC-V车用内核,开发周期缩短; 产能保障‌:12英寸晶圆厂投产,车规MCU月产能提升至5万片。 政策利好,本土厂商有望在BMS、座舱域控制领域实现规模化替代。 六、碳中和驱动:能效比成核心竞争力‌ 欧盟2035燃油车禁售令倒逼MCU能效升级: 功耗优化‌:采用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休眠模式功耗降低; 材料革新‌:GaN-on-Si技术将MCU电源模块效率提升至98%; 生命周期管理‌:内置传感器监测芯片全周期碳排放。MCU能效提升可使电动车续航增加5-8km,减排潜力达百万吨级。 未来展望:多维重构下的产业新秩序‌ 汽车MCU的竞争已超越传统半导体范畴,呈现三大融合特征: “软硬一体”‌:MCU厂商需提供AutoSAR中间件、AI工具链等完整开发生态; “跨界竞合”‌:消费电子巨头凭借制程优势切入车规MCU; “区域闭环”‌:北美、欧洲、亚洲将形成本地化供应链集群。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唯有在RISC-V架构、先进封装、功能安全三大领域构筑技术护城河,才能在全球智能汽车芯片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场由MCU引发的汽车电子革命,终将重塑未来十年的产业格局。
  • 热度 1
    2025-2-23 21:02
    378 次阅读|
    0 个评论
    富芮坤FR3068x-C 环境搭建+USB CDC UART 回环测试
    1.keil SWD 烧录无法识别 拿到开发板遇到得问题就是Keil无法烧录固件(跳线帽已经接到PB10 PB11), SWD 无法识别;这个无法烧录得原因是出厂demo里面的PB10 PB11被用做其他功能了。 2.使用串口进行烧录 将J9上得PB5与RX使用跳线帽连接,将PB4与TX使用跳线帽连接 打开烧录软件,如图选择待烧录固件 复位开发板就可以自动进行烧录。 3.烧录USB CDC 进行测试 固件烧录成功后 DAP 烧录可以正常识别了;但是现在还无法直接使用keil进行烧录,因为没选择烧录算法,烧录会直接报错。 将资料里的\components\tools\keil目录下的两个*.FLM文件拷贝到MDK安装目录下的\Keil_v5\ARM\Flash中,如下图所示添加。 keil 里面选择FLASH下载算法 固件烧录成功 4.USB CDC 测试 修改代码:使用 USB_CDC 和 UART3 进行数据回环测试 修改CDC关联串口设置为 UART3 修改USB 相关IO: 使用PA4 PA5 作为USB DB DM 数据回环测试 com35 为 FR8003A_QFN20 调试芯片上得串口,COM36 为USB-CDC 出来得串口 COM36 CDC 直接修改UART波特率230400,COM35也修改为230400,测试正常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