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童年

相关博文
  • 热度 20
    2016-6-12 18:52
    997 次阅读|
    0 个评论
                    1.1       公社大院     【原创】“公社大院”.童年印记(1) ---毛忠宇20160609 *NOTE:本文讲述小时候在良垌公社及在良垌中心小学读书时身边的人和事,蓦然回首已过半个甲子。 当年由于父亲工作调动,读完小学后举家迁到了县城,交通及通讯的不便,小伙伴间的联系就慢慢少了,最后都没了联系。 小学毕业是在1983年,最遗憾的是当时学校没有组织同学们照毕业合照、毕业证也没领到,30多年后的今天很难想出谁是谁了。当时小学是5年制,那时跳级的人少,但留级的人较多,教我们的老师比较敬业,家长对老师偶尔体罚学生的行为极为赞同。 直到2016.5.29日晚,接到了伍同学的电话要拉我入群,电话那头她第一句自报姓名,虽然时隔30多年,我只迟疑了1秒就想起了对应是哪位同学,毕竟我们都有着在同一个“公社大院”里成长的经历。 良垌“公社大院”,这个小伙伴们一起在打闹中成长的地方,它由当时公社政府办公建筑群构成,每个角落我们都熟悉不过。 1.1.1       大院布局 时 代的变迁,特别是旧建筑的拆除,少时的各种老房子基本荡然无存,但公社大院的结构大体上还有印象:公社大院大门的右边是法院,左边是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 处紧邻一条小巷子就是公社唯一的电影院,进入大门后是个斜坡,斜坡左边是小汽车库,右边是一小块杂乱的空地,紧接着就是三层的主楼建筑群了(标志性大 楼)。通过主楼中间的通道,左边的第一间住的是陈永红同学家。通过主楼后就是一片开阔的大院,大院四周由许多瓦顶平房围着,大院内四周则种了很多的大菠萝 树------这就是记忆中的“公社大院”大体布局图。现大院中的平房全拆了,而标志性大楼也拆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如下图,这也许是公社唯一保留下来的旧 建筑了。     图1. 公社旧大楼一角   1.1.2       广播室 大院最左角平房为公社广播室,那时有个美女广播员,我们都称她为“美娟姐”,讲话的语调很特别,我学不来,广播室开始时还允许小朋友进去串门,后来发现里面的喇叭经常无缘无故地“少”了磁铁,就不再让“闲杂人等”进广播室了。 1.1.3       公社食堂 大院的最右角有个过道,通过后又是一片天地------公社食堂所在地,还有一部分是用于关押犯人的地方,食堂前面也有一片空地,空地中央有个水井,水很清澈。 食堂的大厨叫苏华辉,胖矮体型,皮肤黝黑、讲话“灰”谐,与另外两个食堂的年轻同事最喜欢逗美娟姐姐,华辉师傅当年被公社派去学厨艺,学成归来后负责公社食堂,他做的菜非常好吃,当然那时的“五香粉”原料还相当的正,而他自泡的黄瓜味道更棒,不管藏在哪里都会被我们找到。食堂做饭的燃料主要是稻谷壳,在粗瓷碗上蒸出的米饭特别香。 饭堂计算职工是否用攴的方式很特别:每个员工有一个饭牌,全挂在墙上,开饭的人只需把它翻成正面就表示今天要用攴,不开饭的同志把牌的背面朝外就表示不用攴,饭堂做饭前点下正面的牌有多少就决定今天做多少饭菜,员工用完攴只需在饭牌上对应的日期签个名就行,月底财务(陈明高)会集中统计后从工资里扣除费用,这个方式很能感受到“公社饭堂”的韵味。 食堂厨房靠近河边,河边有棵很粗大的树木横着生长到河中,这里成了食堂职工天然的“洗手间”,正因为这样,树下的水里成天游着一群群的小鱼。 1.1.4       杨桃树 食堂围院里“有两棵树,一颗是杨桃树、另一颗还是杨桃树"---鲁迅先生是这样描述他家的那两棵枣树。两棵杨桃树(一大一小),属两个品种,靠河边的那棵甜些,而大棵的下面是两个水泥砌成的用攴桌椅。有次我在上面“称赏”帮人摘杨桃时摔了下来,砸在水泥桌上,还好没影响智力(但也不好说,说不定我原是清华的料就是这一摔去了成电),看来以前放养的小孩生存能力的确强些。 当时有个退休的员工叫陈寿和老伯被安排在公社,闲来无事被安排去看护杨桃树上的果子,他于制订了偷果子的罚款细则,尽心尽力看护,即使很深夜大院的大孩子也都没法避开他,在他的精心看护下,树上挂满了熟成的杨桃,一次有外省来的货车司机不知规矩摘了果子还发生过冲突……。后来他走了,这种树上“挂满杨桃”的景象就不再,那个年代的人相当有责任感及正义感。 河对面是个烈士纪念碑,依稀记得碑文从上到下写了“xxxxxx永垂不朽”,那时一直想象不出“永垂不朽”是个什么物体,只好往别处想了,其实现在也没弄明白,没时间及精力去弄明白了,那时学校还组织过同学们到这里扫墓。 1.1.5       我家厨房 我家厨房在主建筑与平房的交汇处围起来的一小部分,里面可以养些火鸡、鸭等家禽,但养的这些家禽很多时候用来招呼父亲因工作到访的同事,那时没有到外面大吃大喝的风气,很多时即使是工作上的事情也会是私人在家招呼。 厨房院子里也 “有两棵树,一颗是龙眼树、另一颗还是龙眼树",小的一棵味道更好些,与生俱来的爬树本能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天天爬上爬下的高强度“训练”使得动作越来越敏捷,但最终应验了“上得山多终遇虎”,有次上树摘龙眼,抬头时被龙眼树上的臭虫洒了泡尿,正好洒在眼里,这下又辣又痛,眼都睁不开,连忙连爬带滑下树,脚一着地又是一阵钻心的痛,原来踩上了一根生锈了的祼露铁钉,当时父亲工作忙没带去打破伤风针,刚好 “陈秀英”主任到这里出差,介绍了个偏 方,使用隔夜的粥包在伤口处,我就这样跛着上学,二周才好,现想想这配方挺险的,从医学角度还真想不出这样做可以杀破伤风菌,感谢上帝的不杀之恩,但有了这次教训,爬树的技能就大不如前了。 1.1.6       良垌河 良垌河充满着小伙伴们欢乐的记忆、那是水中的祼泳、跳水、嬉戏、钓鱼、捉虾……。 这条河当时的水还很清洁,很多同学的童年成长过程与这条河有很大的交集,那时生态系统还没有被破坏,河里的小鱼小虾很多,在河边钓虾,这是个比较有意思的活动,用几跟竹竿分别捆住蚯蚓,在河边一定间距一字排开,然后逐根提起来看是否有虾吃在诱饵,这个在慢慢提起的过程中能感受得到,有虾咬时就拿个网兜从后把它捞起来,而所有的饵料都取自杨桃树根旁,随便一锄头下去都是筷子粗的蚯蚓。 游泳是在食堂边上的良垌河里学会的,那时跟本就不知什么是蛙泳,什么是仰泳,动作也不像狗爬,反正姿势不太好看,虽然可以游到河的对面,但是技术不对很耗体力,最实用的一招是“踩水梯”,把衣服拿在手上伸出水面再游到对面的河上,上岸后穿上裤子,这是过河玩的最好捷径。 良垌河在粮所的那段有水闸门,往下的水流相当急,下面靠近良垌中学, 水闸门下游的地方比较多人在游泳。 下图就是 水闸门的最新图片,可惜整河都污染、水流量小、河床也变窄变小,也没人再在上面游泳了。 图2. 良垌河(近照)             未完待续.... ..   *作者新书《华为研发14载---那些一起奋斗过的互连岁月》已在京东上架 。           欢迎关注作者公众号: amao_eda365                            
  • 热度 17
    2013-4-8 22:12
    931 次阅读|
    1 个评论
    在电子工程专辑混了有段时间了,说起来惭愧,第一次发帖。以前大部分的时间是为了寻找一些技术方案,或是工作不忙的时候来汲取大师们的技术精华。最近要跳槽了,也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走过的技术之路吧。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本人88年出生,在很多前辈的眼里只是一个小屁孩而已。2011年从北方一所二流的本科学校毕业,截止到现在工作不到两年。说实话,我的电子的热爱从很小就开始了。    败家子的童年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点晕,“败家子”,这是小时候老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原因是只要家里跟电气沾边的东西,从未能逃出我的“魔掌”,总之,没有我 没有拆过的,嘿嘿。。。那时候真的是好奇,看到收音机能咿咿呀呀地唱歌,我就老是琢磨这小盒子里到底是啥,怎么这么神奇。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待老 爹的鼾声想起,我蹑手蹑脚地“偷”出那台让我神往已久的收音机,又从老爹的工具箱里拿出一把螺丝刀,完成了我平生的第一次“手术”-对一台收音机进行剖 腹。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收音机打开时就傻眼了,我看到一块木板上安装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虫子一样的东西,花花绿绿的(当时还是晶体管时代,基本上以分立 元件为主)。我动动这个,捅捅那个,啥也看不懂。很遗憾,那次手术很失败,剖腹成功了,但是再也没把人家肚皮缝上。后果可想而知,第二天我家院子里就传来 我的鬼哭狼嚎和老爹的皮鞭声。呵呵,这只是我无数次拆解的一个小缩影。 牛X的初中     童年就这样一点点地过去了,咱也算在电子界混了几年的技术控了(虽然还是以拆解为主),转眼间我已经上了初中。虽然还是在不断地拆这个拆那个,但是咱已经 能够把拆解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装回去了,也算是一个进步吧。那时候对电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去拆一些东西了,我开始武装自己的“实验室” 了。那时候家里穷,孩子又多,根本没有多少零花钱。我就自己想办法去“淘金”。我和几个小伙伴每天做完作业就到处去捡烟盒,那时候什么“黄鹤楼”啊,大鸡 啊反正只要是烟盒我们就去收集。那时有专门收集烟盒的人,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我终于淘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用一叠厚厚的烟盒纸换了十块钱。十块钱啊,那时候 对于一个小孩来讲真的是“巨款”了。当天我就跑到镇上的五金商店买了我平生第一把烙铁(还软磨硬泡地问老板讨了半米焊锡丝),当时真是激动啊,抱着烙铁就 回家了。回家后就找来以前拆过的电路板开刀,一直到深夜我还沉浸在烟雾缭绕之中。老妈看我如此痴迷这个,就对老爹说:咱儿子以后肯定吃这口饭。现在我已经 成为一名电子工程师,也验证了老妈当年的预言。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还在不断地晚上着自己小小的“实验室”,后来又添置了指针式万用表,电源之类的。在这那 几年里,动手做了很多有趣的东西,也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在这里要非常感谢我当时的一个“忘年交”,一个在镇上修了二十年家电的师傅,他也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吧。那时候只要没事我就去他那里呆着,他腿有残疾,一直 未成家。他非常喜欢我,经常教我一些东西,那时候我才慢慢知道什么叫电阻,电容,三极管,我才慢慢学会怎样用万用表去测量电压,电流等等。   那时候最典型的一个“作品”就是把我的自行车改造成了“四不像”。我的自行车有摩托车的喇叭,尾灯,有非常亮的前大灯,还有音响,呵呵很牛吧?当然那些东 西我是收集了很长时间才搞齐全的。初中的时候有晚自习,放学都八点多了,农村不像城里,没有路灯。于是每次放学就会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个贼拉风的 “四不像”在前面开灯领路,后面是一排“跟随者”,“四不像”时而还会发出摩托车一样的“滴滴”声,或是唱着林志炫的单身情歌。没错, “四不像”的拥有者正是小弟,后面都是我们同村的小伙伴。 音响发烧的高中    转眼间,到了上高中的年龄。很可惜,高中的时候课程就紧了,而且住校。两周才能回一趟家,但是这丝毫没有减退我对电子的痴迷。每次回家书包还没有放下就一 头扎进我的“实验室”,沉浸在烟雾缭绕中,直到老妈揪着耳朵把我领到饭桌前。那时候对音响发烧,看到街头具有重低音效果的音响就心痒痒。没有钱买,我就自 己打造。先从功放做起,从“忘年交”师傅那里淘到一块日本三洋的二手后级功放板,配上大功率的环形变压器,整流器。又缠着邻居做木匠的大伯给我量身打造了 一个机壳。这样我的功放主机就做好了,接上扬声器,通入音源,效果还不错,呵呵。不得不说小日本在电子方面的鬼才,国产功放的音质真是没法比。后来随着水 平的提高,我又给功放加入了前级放大,支持声调的调节,麦克的环绕音等。再后来又淘到两个日本三洋大功率的低音扬声器,做了两个枣木的音响。后来,只要是 村里有嫁娶的喜事,我的功放就成了必备的器材。很可惜,自从我上了大学,我那台功放就被大队书记长期“霸占”了。     写到这里,自己仿佛又回到以前那个年代,那个对电子痴迷的懵懂年代。更多的是怀念和感慨,但是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说实话,现在虽然已经实现了自己电子工程师的梦想,但是生活的压力和浮躁的研发氛围,工作已经掺杂了更多的利益,而不再是兴趣。    今天先写到这里吧,明天再接着讲述一个电子工程师的大学成长之路吧!
  • 热度 21
    2012-11-28 18:47
    6449 次阅读|
    7 个评论
    一路寻找 - 从工程师到风险投资人 正文(1)幸福的童年   我一直认为,自己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当然,在我们那个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我周围的小朋友可能会认为自己的童年远远算不上幸 福,但是我认为幸福不幸福,和我们的记忆相关,和物质生活不太相关。如果说物质生活顺利才是幸运,那现在的这么多小朋友,岂不是人人活在天堂?事实上,现 在的小朋友因为课程压力,家庭缺乏关爱不快乐的比例一点儿也不低。   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我们选择留住那些适合我们的生活态度的记忆,忘记那些不适合我们生活态度的记忆。所以乐观的人的记忆往往是明亮的,而悲观者的记忆大多和发生在阴雨天。   我的记忆是明亮的,也许是因为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的原因吧。   我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春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在家里打牌。因 为家里穷,没有大桌子打牌,于是转移到我们的小床上,打到激烈的时候,难免甩牌拍床,结果一拍之下大家全掉床下。原来小床平时都是承受哥哥和我两个小孩的 体重而已,这次一下子加上了两个大人本就岌岌可危,再加上激烈的拍击,于是松木床板不堪重负,砰然**,大家一屁股跌倒在地上,不由哈哈大笑。   因为小时候家里实在太穷,爸爸妈妈几乎每一天都在忙碌,就算是春节也难得有空闲。那一年是我家经济情况好转的一年,我们好不容易有一点空闲可以一起做一点娱乐活动,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小时候爸爸妈妈有多忙,我举一个例子。在我的孩子1岁的那个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妻子和 我一起忙到夜里十一点,完全没有时间去看春节联欢晚会。临睡前妻子和我筋疲力尽地躺在床上,说睡觉真好!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从我有记忆开 始,每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爸爸妈妈都是忙到凌晨,在我大一点的时候,哥哥和我就会叫爸爸妈妈一起去姐姐家看电视(家里到我大学毕业都没有电视),爸爸妈 妈总是说还有事情忙,我幼小的心里总是搞不明白,到底在忙什么。   直到我自己有了钟爱的妻子,当了爸爸,在那个精疲力尽的夜晚,我才知道,家里家外,点点滴滴,都需要忙!而且我这么多年,只是这一年的年三十,才会这么忙,但是我的爸爸妈妈,几十年的每一年,每一天,都是这么忙碌!   正是因为家里穷,忙碌,所以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才那么弥足珍贵!正是因为爸爸妈妈太忙了,很少有笑容,所以那笑声,我真的好喜欢!   关于童年,我还有一个记忆非常清楚,就是在那些夏天的雨天,爸爸上班,妈妈忙些剥花生之 类的细活儿,我和哥哥往门槛外面舀水。那时候爸爸虽然穷,却颇有野心,总是在忙农活的时候想着要改善家居,最典型的就是他每次去地里都带一担土回来,供以 后造房子用。而我家的地方又小,所以土只能堆在院子里面,造成了院子比屋子还高,大雨的时候,排水不顺畅,雨水就会流到家里面。   这个时候,我和哥哥两个人,一个人拿一个瓢,把积水慢慢舀出去,一边舀一边玩,妈妈坐在 一边做事情,我觉得这个安静的场景在我心中是如此温馨,难以忘却。可能别人会觉得很傻,可是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后来我有时候在家里,妻子在专心 地看书,孩子专心地玩游戏,我有时候会突然抬起头,产生那种“啊,上帝啊,我是如此幸福”的感觉,恐怕和我童年的记忆是息息相关的。在我心中,家是最温馨 的地方,可以缺乏物资,但是却一定不能缺乏相爱,可以没有金钱,但是却不能没有笑声。   我的童年的快乐,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虽然很穷,但是从来没有让我们有贫穷的感觉。 小时候因为家里穷而没有钱租牛耕地,爸爸白天上班,夜里到地里自己拉犁耕地,但是即使这样,爸爸妈妈也是晚上给我们弄好晚饭上床以后,才打着马灯到地里 去。即使如此辛苦,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要求我们一起到地里帮忙,而是一如既往地要我们好好读书,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不能让我们再吃他们一样的苦。想起来,爸 爸妈妈对我们的信心,也许就是我们自己信心的来源。他们如此相信我,以至于我从来没有做过考不上大学的准备,我脑子里面想的,全是怎么才能把学习搞好考个 好大学。   记得我五年级的时候,想要转到镇上的重点小学苏陈小学去,因为按照一般流程我会升到宋灯 中学,但是这里的升学率也就20%,但是如果转到另一个镇上的重点中学,升学率可以达到40%,于是爸爸妈妈就谋划让我转到苏陈小学,这样将来就可以顺理 成章升到重点中学。当时我的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成绩不是问题,但是流程才是问题。爸爸妈妈为了这件事情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找遍了所有能找的门 路,终于让我转到了苏陈小学。我记得当时主管的一位老师无奈而怀疑地对我的妈妈说,“难道你儿子到镇上的学校,就一定能考上大学?”   确实,在那个考大学是凤毛麟角的年代,谁能保证7年以后的事情?我的妈妈也不能拍胸脯,只能陪笑而已,但是我每次听我妈妈说起这件事情,心里总是暗暗的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将来给爸爸妈妈争口气。   直到现在,这件事情我一直有一些感慨,在我们做事业,做投资的时候,总是遇到这样的问 题,7年以后的事情,谁能保证?我虽然相信我自己能做一个很好的投资人,但是到底能做到什么样子,谁有信心?总会彷徨,怀疑,但是当我想起我的爸爸妈妈, 在那个考大学还很稀少的时候就对我下注,让我全力以赴地以考大学为目标的时候,我就会明白,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教育,知识,财富,制度,而是信 念。我们能不能成就事业,取决于深藏于我们的心中信念的火花,我们是不是真的相信,我们的努力,上帝的保佑,我们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我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位,有信念或者说远见的人,他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标准的直觉,战略 型,INTJ(我会用很多关于MBTI的性格分析,如果有不明白,请参考Google)。他的战略直觉非常正确,但是细节和生活自理能力却一塌糊涂。我基 本上在两个方面都继承了我爸爸的特点,这一点很正常,因为我们的优点其实就是我们的缺点,当我们讲我们的优点突出的时候,我们的缺点一定也很突出。   在家里爸爸妈妈的分工很明确,他只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没日没夜地工作赚钱,另一件事 情就是督促哥哥和我考大学,妈妈则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爸爸不做的所有事情。我爸爸的判断基本上是从事情最关键的地方出发,看事情很准确,在我工作以后,我 很少能遇到这样的人,能从事情最本质的地方着眼看事情,当然因为太强调重点,有时候也会失之偏颇,不过这不影响他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举个例子,我爸爸每时每刻想的,都是这个家庭应该如何前进。有一次他和单位的一个同事为 了工资的事情打架,但是力气很大的他,并不肯下狠手,以至于让别人占了上风。当时我很小,还会埋怨他为什么不该出手时就出手,以致自己吃亏。但是后来,当 我知道家里的现金流状况的时候,我就不再抱怨了,因为,爸爸去争工资,是希望家里的收入更多;爸爸不愿和别人**械斗,也是不希望家里的收入更少。一个巢 里面有雠鹰的雄鹰,是不会和野猪搏斗的,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还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洗澡,黄昏时分我坐着爸爸的自行车回家。路过一段马路边有斜坡 的地方的时候,爸爸突然把自行车停下来,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爸爸冲到斜坡上,三下五除二把一棵快要枯萎的小树给拗断,放到车上带回家烧柴,当时的速度 令我瞠目结舌,但是最令我惊讶的是他作决定的速度,几乎是我刚看到那棵小树他就停车冲过去了。说明要不他早就瞄上了这棵树,要不他的头脑中一直在寻找这样 的机会。只要对贫困的家庭有帮助,爸爸几乎从来不考虑规则,舆论之类的事情,后来我在书上学到,这叫:“寻求谅解,而不是寻求授权”,简单的讲就是做了再 说。。。   爸爸想事情很清楚,之所以要独立出来自己成家,是因为要自由。之所以要哥哥和我上大学,是因为在中国的农村,我们家这样的底层农名是没有希望爬上上层的。而突破当时的农村的农奴制度(爸爸对大锅饭的辛辣叫法),唯一的方法就是考大学离开它!   所以改革开放之后,爸爸很清楚地确定了我家的战略方向:全力培养我哥哥和我上大学,其他一切让路!包括刚才介绍的我转学校的事情,也是为这个大战略服务的。   但是天才的战略的另外一面,就是战术的白痴。我爸爸想问题太简单,和人相处的迂回拉拢拍马屁基本上一窍不通,所以他当时出马去找人帮我转校的时候,基本上是一鼻子灰!幸好他有一个感情型的伙伴,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专家,几乎没有什么敌人。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就是我爸爸像一 阵旋风拼命地往前冲,留下一堆问题,我妈妈则努力地把这些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妈妈经常对我说“一句话能让人跳,一句话也能让人笑”讲究方法和为人处 事,但是我爸爸则强调实力的提高才是根本。两个人争争吵吵,但基本上是我爸爸唱白脸,妈妈唱红脸,倒也配合不错。   我在做事情方面象爸爸,但是没有他那么彻底;但是做人方面我象妈妈,也没有她那么彻底。我就是我爸爸妈妈的一个混合体。   我有一个姐姐,很早就独立出去,人很好,喜欢交朋友,不喜欢读书,犯了爸爸的大忌,总说她不上进,他们感情不好。但是我姐姐其实很能干的,她保持了我家一个记录,就是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每年换工作,让十三年换了六个工作的我自愧不如。   我和哥哥的感情很好,基本上很多时候我都是跟着他混的,直到他考大学。我哥哥很聪明,但 是缺乏我爸爸的方向感,所以他的职业道路也是弯弯曲曲。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很有才气,基本上他的很多方面我都无法比及。可是就如有才气的人都会犯的错误, 他甚至在考大学的前夕居然还溜出去打牌。当然我和爸爸一样,也是那种抓住重点不放松的人,所以我立刻火线检举,爸爸雷霆大怒,把哥哥从牌桌上揪回来,罚跪 在家里,要他好好学习。   我哥哥第一年高考不顺利,在家生闷气,当时的一组对话反映了我爸爸的风格。我哥问:“难道除了考大学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吗?”我爸爸答:“没有!复读去!”当然我的妈妈一如既往地安慰,苦口婆心地劝解,小心翼翼地安排生活,一如她这么多年的付出。   在大家的坚持之下,第二年我哥哥就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江苏理工大学。但是哥哥对我的 检举印象深刻,大概是我打扰了他幸福的高中吧。考上大学不久,他就寄给爸爸妈妈一封信,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要“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作为我检举他的回 报。于是贯穿我的高中,爸爸就经常拿这句话来激励我,以至于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日我不检举哥哥的大牌,他会不会回来教我一些别的,比如如何交女朋友之类, 而不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这些是玩笑话,在我们家这个村里最穷的人家,我爸爸的意志已经贯彻为我家的集体意志,真要是哥哥给我写信谈点别的,估计也被我爸给撕了。   当哥哥和我都考上大学的时候,我爸爸妈妈的心愿终于达成了,心里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以至于后来***去世的时候,爸爸看着电视就哭了,他的感恩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到现在有时候他都会对我们说起,没有***,哪有我们的今天啊!   在很多时候,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归功于自己的方向 准确,这样一方面会在成功的时候有更多的骄傲,但是不可否认,在尚未成功的时候,或者失败的时候,很难保持好自己的平常心。所以就如林书豪把自己的成功归 结于上帝给他安排好的道路,我的爸爸把我们的考上大学归功于***的开放政策,我相信,一颗感恩的心,能让我们更加平和地看待这个世界。   本系列文章列表: 1 幸福的童年 2 我的高中:直指目标,走向清华 3 失败(清华 上) 4 收获(清华 中) 5. 脱先(清华 下) 6 谈兵(日立 上) 7 士不可辱(日立 下) 8 抉择(旺宏) 9 获取同盟(意法 上) 10 冲出重围(意法 中) 11 转战江湖(意法 下) 12 做正确的事情(华亚 上) 13 合适的人 (华亚 中) 14 时势造英雄(华亚 下) 15 功成身退(华亚 尾声) 16 艰难抉择(联发科 上) 17 体会一流(联发科 中) 18 一万五千元的MBA课程 (联发科 外一篇) 19 上帝的安排的巧合,转向投资(联发科 下)
相关资源
  • 所需E币: 3
    时间: 2020-1-9 16:45
    大小: 25.5KB
    上传者: rdg1993
    摩托羅拉RazarV3設計背後的秘密:把你帶回童年時代 摩托罗拉设计背后的秘密:把你带回童年时代手里握着一款酷似鹅卵石的手机,摩托罗拉第三任总设计师吉姆·维克斯表情更像一个神态自若的瑜伽大师,在向你讲述一种禅意的生活。“我要把你带回童年时代,当你在海边玩耍的时候,随手捡起鹅卵石打一个漂亮的水漂,水面溅起一片涟漪。”这是今年夏天,吉姆·维克斯在北京讲述摩托罗拉设计理念的一幕。吉姆告诉你,这款主题为“圆润”的V6手机会使人们更加有亲近自然的感觉。吉姆·维克斯是摩托罗拉有史以来的第三位总设计师,这个讲话轻柔、谈吐幽默的中年人看起来并不会制造轰动,但摩托罗拉设计部推出V3、V6和V8却在书写“传奇”。曾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吉姆,在学校学习插花的经历让其学会了对确实存在的事物和并不存在的事物给予同等关注。这种观念贯穿在他所主持设计的产品中,成就了充满禅学风韵的V6。吉姆喜欢向人讲述有关“V”家族的故事,“薄是V3概念,而V8则是‘阴’系手机的第一款。在我们的新设计思路中,V3是父,V6是母,从它们开始,‘阴’‘阳’交替成为我们的新设计语言。此后摩托罗拉的设计风格会变得统一起来。”按照摩托罗拉首席品牌官乔夫瑞·弗洛斯特(GefforyFrost)的话来说,“21个月前,我们作出了一个决定:就要做手机业设计第一的公司。摩托罗拉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令你的创新的设计语言既与现有风格保持一致,又能让市场为之一震。”没错,卓越的手机设计能力正在让摩托罗拉重新找到感觉。在刚刚过去的7月,让摩托罗拉公司CEO爱德华·詹德喜笑颜开的是,摩托罗拉的手机出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400万,增幅达到17%,销售额88亿美元,市场的占有率也一跃攀升至18%,这个数字是七年以来最为接近冠军诺基亚的,后者目前占有率为33%。如今,员工们注意到摩托罗拉CEO爱德华·詹德会经常光顾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