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机械工程师

相关博文
  • 热度 24
    2016-5-4 14:02
    1531 次阅读|
    0 个评论
    首先简单的介绍下自己,***的双子,湖北人,工作6年多了,单身。现在在深圳从事机械设计的工作,我就以时间为主轴展开来说,和大家讨论一下。 08年高中毕业被忽悠尽量一个民办的大专学校,学的是比较流行的模具专业。当时我在学校把生活费拿去买了一台电脑,学习画图。 09年6月份,从民办的学校肄业出来工作,在深圳布吉镇一家小作坊,就是私人老板买了两台机床自己接些活做的那种,月薪500元,包吃住不含早餐,还不一定拿到手。因为我一心想学设计画图,老板也答应教我,但前提是每个月要押工资,只能发200元,我答应了。实际是我在哪工作了两个月,只拿到老板150块钱,连早餐都没得钱买。觉得没前途,就出来了。 09年8月份,在观澜一家模具厂工作,就是在车间开机床的那种,纯粹是生活需要,月薪800+加班,加班很多平均一个月1200左右吧。工作4个月,攒钱4000块钱就出来了。死性不改的想做设计绘图,去参加了社会上的一些培训,把在学校学习的一点绘图知识系统的学习了一遍。用了一个月左右吧。 10年01月,快过年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绘图员的工作在龙岗,老板很挑剔,拉了很多人去面试,可能是月薪800太少,很多人不愿意做,但是我觉得能做绘图很知足了。公司做机械设备,从此转战机械行业。这也是我的兴趣爱好,悟性还行吧,老板对我很满意,工资直溜溜的涨起来了,第二个月2000,试用期三个月满了之后3000,已经是公司的最高工资标准了。在公司做了将近两年,然后辞职。 11年12月份,找到一家在南山科技园的工作,做自动化设备,职位还是机械设计,工资3000左右,在这家公司只做了一年多,行业市场改变,工资一直原地踏步,然后离职。 2012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现在已经全部课程考完,专科证书拿到,本科明年能够拿到。 2013年8月,做电子测试治具的结构设计,试用期的时候,就感觉不是自己想发展的方向,后来坚持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来行业不好,而且还是想到往机械自动化方向发展,就出来了,工作了一年8个月吧。后来我就坚信,工作的事情,千万别将就,认准自己的方向很重要。 2015年3月,被挂着某211大学牌子的一个企业深圳分公司骗去,确实是被名字蒙的,以为和清华同方、北大方正那样的企业一样呢,结果连个小作坊都不如,工资还比较可观9000元。一年合同到期之后,不想在哪瞎混,出差把手上的事情处理差不多了,辞职。 也许你们会说,就你一个高中生自考生,这么折腾,拿到9000块钱的月薪还不知足?我承认,我很折腾,也许你们认为我应该很知足,安安分分的才对,只是我实在不想在那瞎混下去了,深圳分公司设备部门给总公司做设备,完全是瞎混,混老板的钱。为了不想出差的问题,可以拖一个多月,部门同事在聊天的时候,其他人就直接说,能不能做出东西来我们不管,老板给我了钱,能混到什么时候就混呗。这种思想,我感到很可怕,老板一个月给你几千块钱,对他来说是九牛一毛微乎其微,你付出的却是你一个月的青春,你这样的混下去,你所失去的机会成本、工作过程中的学习积累、以及最重要的工作激情,将是很高的成本。所以,我明知道出来可能找不到那么高工资的工作,我毅然决定离开! 现在算起来,工作有6年多了,做的是自己喜欢的机械设计工作。一直以来我都在做自己的职业规划,很看好自动化机械的发展方向,想在这个行业长久的做下去。修改简历,压缩了一些工作时间,在简历上包装了一下,投了一些,有面试。学历方面,因为有这几年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有个自考的,基本上中小企业一般都不会在意,他们注重的是你能不能为公司做出事情来,而不是你拿了什么证书。 也跳了这么多家企业了,都是在小企业做,学了一些经验,但是总觉得是杂牌军,小打小闹的,很想进去大企业锻炼,大企业有系统的管理流程,可以给人以整体的提升,我也知道再往高处做,就要在管理岗位发展,需要大企业的锻炼,所以我自考专业是工商管理。前几日去了深圳某上市机械企业面试,部门经理很看好我的专业能力,希望我能够去,现在在等人资部门走程序,五一假期上班之后会给通知,虽然薪水低了很多,大概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二吧。我很担心因为自考学历的问题会卡壳,现在听天由命吧,这样事情我遇到过很多次,见怪不怪了! 也有猎头公司打电话给我,那个职位很看好我在几家企业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但是外语是个问题。做机械工程师这么久了,也认识很多技术男,外语好的还真没见过几个。 前几日看到一条消息,说是因为深圳的高房价,每年有一万多各类人才离开深圳回流内地。有武汉的猎头打电话说,武汉光谷人才服务中心组织十多家企业来深圳招聘中高端人才,电话里说会现场面试,去现场发现只是收简历,还要在五一假期之后等通知面试,然后再决定,不知道这样的办事效率会拖到什么时候,就这种情况估计他们也招不到几个人的,照例一个悲剧的结尾。 也和工程师的朋友讨论过,机械作为传统行业,我们现在5、6年的经验,发展到现在是个瓶颈,工资水平也就8、9K,很难再往上突破,除非做到管理岗位。一直觉得自己很有计划,突然发现自己茫然了,职业发展的路口,不知道该往那面走,有以下几个选择,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 1、今年27岁了,该结婚了,现在还单身,前几年没怎么考虑恋爱结婚的事情,现在这个问题摆在面前。不能再像前几年那样的义无反顾的跳槽,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攒钱、拍拖、结婚,所以我愿意接受以前工资的三分之二去上市的那家公司,只要能够通过,需要在里面干几年,给自己一个系统的学习提升; 2、我是湖北人,去武汉工作,如果武汉能够开到和深圳稍微低一点的工资,7-8K元,回去武汉工作也好。虽然除了房价,全国的消费都不会低到哪去,不知道这样的工资水平在武汉能不能拿到,而且武汉的高学历人群那么多,会有我的立锥之地吗?还有就是对武汉新的工作环境、工作节奏的适应能力。前面提到的投了几个武汉的企业,还在等消息,他们的效率很让人担忧,在这之前若遇到合适的机会,可能还会留在深圳。前几日就有一个老乡,找到了一个在武汉的工作机会,准备明天动身回武汉; 3、综上,在深圳或者武汉继续找个工作做着,拿着那份不高不低的工资,只可惜我不是那种安分的人,可能还会重复前面的,频繁跳槽,然后耽误了很多事。
  • 热度 19
    2016-4-25 18:27
    1439 次阅读|
    0 个评论
    普通机械设计和机械工程师远远不是一个级别的,在我看来能配得上机械工程师的称号的绝不仅仅是画画图而已,从方案到出机都能独立完成,具有丰富设计经验,这其实相当不容易。 有些朋友对机械工程师的种类职能不太清楚,我默认是机械设备设计开发的工程师了。 生活中似乎其实没有太多涉及到具体结构的问题啊。。。有些东西更熟悉还有动手能力稍好一点点而已吧。 讲讲个人感受,待在XXX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公司名字不方便透露),即使只有几个工程师,也是大家都是独当一面的那种,从方案开始都是一个人负责(专门的非标自动化大公司好像不多啊),所以也算是清楚各个流程吧,当然是有很多感受呀。 首先:术业有专攻,一般的机械工程比较擅长的就是各种工程材料,各种机构实现原理,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设计方案针对客户需求去设计动作与产能符合要求的机器,最后将设计的细节都用图纸表达出来。所以只是一种专业技能,让去干其他工作不是小菜一碟,也是一样不会啊。。。 其次:机械工程师和安装调试维护的技术员是有区别的,虽说基本上合格的工程师都是经历过长时间实践的,但是一旦开始进入开发部门的话,完成新项目的设计还有之前设备的改造与升级几乎会占用你所有的时间,而解决机器故障,也就是调试维修,是相当需要经验和感觉的,即使一颗螺丝锁的松紧也会有很大不同,即使是锁紧螺丝,其实都有些学问,有些孔位需要差不多的力矩去施加螺丝的预紧力,不然将会造成机构的不平行等等状况,这需要经验拿捏,在这方面我们其实大多数并不如专门负责维护调试的技术人员,所以也不是可以轻松解决任何问题。 再其次:谈谈感受,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艰辛,个中滋味各有体会。机械设计历史悠久,沉淀了相当深厚的理论知识,学习起来相比某些行业,其实会显得比较缓慢,并不会立竿见影,某些行业找本书学习,然后勤加练习,或许就可以做出像模像样的东西,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机械原理,还是不知道怎么去设计一台机器,需要时间来沉淀,当初刚入行的时候,某位前辈跟我说了一句话记忆犹新,“干机械要耐得住寂寞。”,后来自己体会的时候,其实寂寞不可怕,其实是更要学会与孤独相处;然后呢,工作强度大,加班加点是很正常的,一台机器从方案构想到整机设计完成,其实要花费挺长的时间,然后刚设计出来的设备其实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那么稳定,而且周期长,所以你可能同时要进行多项任务,既要进行新项目的开发,又要解决之前完成的一些设备产生的一些毛病,以我个人为例,我习惯把要做的事情写在本子上,经常是排了一页的未完成项。然后需要一定的抗压能力啊,一般的机械,最少都是几百个零件构成,需要对机构零件的细节了然于心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在图纸设计外发加工阶段,其实稍不留心就会埋下一个个问题,例如尺寸错误,公差不合适,选材不恰当等等....因为成本高而且交期紧,很多时候是不容许出错的,但是。。。整天对着一堆图纸难免有浑浑噩噩的时候,所以出问题的时候,需要能承受住一定的压力。 最后:在大部分的设计人员心目中,,应该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痛,当你设计结构阶段的时候,身边总是有那么一群神人指点江山有没有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概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情,所以分享一个用生命总结出来的小技巧,当你按照老板要求改了一次又一次的时候,要把版本1、版本2、版本3、版本n.....都作备份,说不定啥时候老板心血来潮,跟你说:“小x啊,我觉得还是用最初设计的好了。。”之类的,总之事情很多就是,默默呆在最幕后,不过出的任何问题都是你的问题,所以还是再次声明,要具有抗压能力,一堆事情压过来的时候,也能条理清晰,游刃有余。什么东西都不是随随便便弄出来的啊,总之其实都挺不容易...... 
  • 热度 17
    2016-4-5 17:37
    1225 次阅读|
    0 个评论
    来自:中国机械社区 机械设计往往离不开自己的阅历,经验的积累固然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不少,但是事非躬亲很难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别人的经验,自己没有一定的基础,要理解吸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机械设计贯穿设计、制造、使用,维护的整个过程,设计时的疏忽总会在这些方面反映出来,成功与否是很容易判断的。设计的过程中,受制造的影响很大,亦就是说好的设计是不能脱离制造的,对制造越了解,越有助于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的图纸,投入生产,我没见过多少能立即按图加工装配,在审图、工艺等过程发现大堆的问题很常见,包括所谓“资深”的高工,总工拿出的图纸,还是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反复讨论的出来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绘图的规范性,看图者的水平是一方面,但设计方对制造工艺的了解不深入是主要原因。 怎样判定自己对制造的了解程度?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手抓一张自己设计的东西的图纸你是否能说出它的制造全过程。铸、锻、车、钳、铣、刨、磨,只是这样子,肯定是不行,在机械厂做过几年的谁不知道?必须细分下去,要全面了解各过程。 比如说铸造时候怎么分型,浇口冒口怎么放,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铸造缺陷产生,零件结构在热处理的时候会不会导致意外情况发生的,怎么在零件结构上进行优化,切削加工过程,在脑海中虚拟出来,总共用几把刀,转速,走刀量,甚至铁屑望哪里飞,各把刀使用的顺序,车工,铣工,磨工的操作动作全过程,如此等等,才算是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不是说搞设计的一定要会玩车床,铣床,会烧电焊才可以,但是要知道这些作业特点,在设计时加以充分考虑,作为搞机械设计的人这样才比摇车床烧电焊的强,才有安身立命之处。 如此,在设计过程中,就会规避一些不合理的结构,设计的质量自然提高不少,可是还不够,一个有十年八年的工龄的技工能提出比你更成熟的细节方案(尽管整体的设计统筹他们做不了),但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设计出就这样一个结果,岂不是斯文扫地耶?唯一的解决办法,多看书。 别人总结出来的通常与生产相结合,俱是心血的结晶。带着问题学,多想就能消化。再也不会说“只要保证同心度就行了”这样愚蠢的回答,关键是你已经指出保证同心度的方法,甚至前辈的错误。 这个时候,没人再叫你小钱、小赵,连老板都叫你钱工、赵工,挺受尊敬的吧。摸摸下巴,胡子长出来了,尿布丢了,孩子叫妈了,呵呵成就感也来了。 可是设计总是为了使用,好的设计必须具备一点点人性的,设计一套工艺装备,一试产,效率高质量好,老板来搞杯庆功酒。过了几天,发现人家弃之不用了,原因是操作者骂娘啊。用起来痛苦啊。而且要注意的细节又多,别个就是个操作工他要是考虑的那么多因素就不会还在那里做操作工了啊。 设计不利于使用,就面临淘汰,有很多的成套设备,如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之类正常运转时“挺好的,“,可其中一个小键槽,一个轴承位,什么的地方坏了,整个就不能用,厂方只卖整件,要配件不卖,自己加强还真的没地方加了,换了几个厂去买,摆了一堆,用户只好敬而远之,立了个技改项目--可怜的技改。 这样的事情只要是在机械行业转的久的都会有所见所闻。使用根本就离不开维修,好的设计更不能忽视维修性。在一条大型的的生产线上,关键的设备,总共一年也就维修那么两次,但是每此都要把设备大卸八块,行车叉车千斤顶撬杠十八般兵器还不够用,老师傅们还要自己专门动脑动手玩几样好用的专用家当来伺候,导致停产的损失已经超过设备本身的价值,真是个无言的结局。一套大型设备仅因更换一只油封什么的,都要几乎将整机完全分解,使用单位不骂设计干的是断子绝孙的玩意才怪,真的是设计者的悲哀。 我们搞设计不光是要站在制造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但一定要学会继承。现在,全社会都在强调创新,但我们不能一强调创新,就瞧不起原有的东西。通常的创新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构成事物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一种是在旧有元素上加一些新的元素。 所以,不管怎样,创新的东西总是含有一些旧有事物的影子是不可否认的。正像哲学中所讲,新事物都是在肯定中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中产生的。 比如我们人类,虽然说是大自然的天之骄子,但实际上,我们99%的基因都是和大猩猩一样的。如果人类不是在继承大猩猩的基因基础上,有1%的突破,人类的出现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有人说我有志气,不需要继承大猩猩的基因,我自己搞一个100%纯人类基因,那您就是再过一亿年,也搞不出来一个人类来。 所以说,不能为了创新,把旧有的东西全盘抛弃。原有的东西就如同一盘菜,创新就如同一点点调料,有了这么一点调料,菜的味道更加鲜美。但没有人为了纯鲜美,不要菜,光来一盘炒调料的。所以我们强调创新,但不能忘记继承,只有继承,没有创新,那是因循守旧,而只有创新,没有继承,那是空中楼阁。 1:1的克隆可能很多的人认为是最安全最省事的一种设计方式。但是作为从事设计行业的人来讲,克隆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所谓一抄二改三创造。简练的概括了设计人员的成长之路。 刚入门的时候,只能照抄,但是在抄袭的同时要拼命的去理解原设计者的意图和思维,理解整个机器的传动,各个装置之间的相互关联,每个零件的相互关系,理解了之后就可以出图,图纸上就可以有明确的尺寸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约束。只知道画下来,随手胡扯几根线条上去,大概感觉机器精度比较高,就玩命的把精度往上提动不动就0.005,0.002,在图纸上大言不惭的签名在设计栏。号称自己搞的东西是很精密的。这种不知所谓的号称机械机械设计工程师的信手拈来满地都是。 模仿优秀的作品是每一个设计师的必走之路。但是做设计,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人也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风格的养成与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个人修养有直接关系。罗嗦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那么罗嗦的,小气的人搞出来的东西就是一副小家子气,不负责任的人搞出来的机器就跟那人的德行一样的不负责任。能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就是不一样,这样捣腾出来的东西就有了独特的灵魂。行家一看就知道,这是用心的杰作。 在抄袭的时候积累了经验就要抱着否定的态度学习。查阅资料,多看些经典的设计案例,和设计的禁忌,与自己接触过的一些东西进行对比,就有了大的提高。就可以在现有的机器上动手术。如:提高机器的附加值,完善更多的功能,让整机具备更高的可靠度。从而迎合高端的客户;或者进行结构精简,保留一些常用功能,降低成本,满足些买不起那么也用不上多功能的客户的需求。做到这样就可以称的上做机械设计开始入门了。能不能成为世界级的发明家这个事情很难说的,呵呵。但是凭自己多年经历见识,将一些结构进行组合,变异,嫁接,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是不难的。与其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永动机之类的高深课题,或者搞一些莫名其妙不能创造任何价值的所谓专利,不如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做些能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留下点印记的事情。到时候老得快死了,临终的时候还会想到,活了这么多年,捣腾了那么多机器在地球上跑,足以含笑九泉。 一个真正谈的能称之为机械设计工程师, 需要十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磨砺。还要有相当的天分以及勤奋和能造就人的环境。 天才等于99%的勤奋+1%的努力其实说的并不是只要下苦工就会有成就。这句话说的是若一个人对某个职业没有那1%天分,再勤奋也是没有用的。勤奋是一个发掘自己天分的一个途径,是有所成就的必须条件之一,而不是全部。绝对不是。 机械零件材料选用的原则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要求: 1、使用要求(首要考虑): 1)零件的工况(震动,冲击,高温,低温,高速,高载都应当慎重对待); 2)对零件尺寸和质量的限制;    3)零件的重要程度。(对于整机可靠度的相对重要性) 2、工艺要求: 1)毛坯制造(铸造,锻打,切板,切棒); 2)机械加工; 3)热处理; 4)表面处理。 3、经济性要求: 1)材料价格(普通圆钢与冷拉型材,精密铸造,精密锻造的毛坯成本与加工成本的对比,); 2)加工批量和加工费用; 3)材料的利用率;(如板材,棒料,型材的规格,合理的加以利用) 4)替代(尽量用廉价材料来代替价格相对昂贵的稀有材料,如在一些耐磨部位的套用球墨替代铜套,用含油轴承替代车削加工的一些套,速度负载不大的情况下,用尼龙替代钢件齿轮或者铜蜗轮等等)。 另外,还要考虑当地材料的供应情况。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a)对机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要注意协调、平衡!防止木桶效应的出现。 b) 对机器经济性的要求设计经济性,在短的时间里投产上市,捞回开发期间的消耗,甚至边设计边制造;使用经济性,要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产品在小批量做开始赚了,再来改的更好)。 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a)在预定工作期限内正常、可靠地工作,保证机器的各种功能。 b)要尽量降低零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c) 尽可能多的采用市场常见标准件。 d) 对可能系列化的产品,尽可能的在开始设计的时候考虑零件的通用性,无法通用的也要尽可能的在结构上类似,以减少制造过程的工艺编排,夹具工装设计的工作量。 个人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告知作者或通知删除。
  • 热度 24
    2016-3-30 14:33
    1612 次阅读|
    0 个评论
    导读:混迹机械行业的童鞋,大部分人起点都不会很高,所以月薪上万对不少机械人来说都是一条分界线。本文作者08年毕业后经历了月薪800元的学徒,到失业,甚至中途还转行业干起了房地产中介。幸好信念坚定快速回到了机械的老本行上来,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了月入过万的工程师。 以下为原文: 一直想总结一下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不是想炫耀自己现在月薪上万,而是想和我一样在毕业初期几年内心存迷茫的同仁们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心得。 08年7月份,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毕业后无学位证的遗憾离开了我的母校-某工业学院,身上只有一件东西能证明我曾经上过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证。因为没有学位证,毕业前没有找到工作,档案直接打回原籍-XX老家。毕业后开始找工作,第一站选择了XX,XX国展每周末的招聘会前前后后去了四、五次,招聘单位大都要四、五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我-最终无果。转而投靠同学公司,他们是做POS机的,面试的客户经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08年9月份我终于迎来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加工中心编程操作员,月薪800大洋。在这里我第一次体验了机电一体化的高级装备。那是个小公司,加工中心买来时给客户看的,基本没怎么动过。招我来就是不想这机器就这么放着,要利用起来。因为大学的时候也学过编程,7天的时间熟悉机器,外加老板请朋友公司编程师傅专门指导了我5天,所以很快适应了工作。但是,好景不长,干了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金融危机到来。公司大部分业务做的是美国订单-潜油泵零部件,订单急剧下降,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放假-放假-再放假。在家里休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只发300月薪),我决定辞职。辞职之后的日子一直在天津、北京之间游离,简历都石沉大海,去招聘会也是无果。毕竟我没有经验,人家基本不会考虑一个毕业2个月就辞职不干的人。哪怕是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板我亦不会选择刚毕业的人。因为企业需要能干活的人,培养新人大都是给别人做嫁衣。 到了08年12月份,无奈一个月过去还是没有找到工作,失去方向,最后面试了个药品采购,干了大概一个星期,终于因为受不了主管要求的每天写工作日记,要求一个星期背2000种药名,再次辞职。 转眼间,就是春节了,还是没有工作,想想那时候也真落魄到极点,经亲戚介绍做了份超市保安的工作(带个红箍去巡逻,这工作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假期兼职的人做的)。过年拿着超市给的工资1300元,我终于过年了。不过,这年过的让我更落魄、更心痛、更刻骨铭心。面对我这样的无工作的状态,家人的一致结论就是:这大学白上了,让我过完年赶紧找工作。同学大都是鼓励,但是其中也掺杂着其他态度,我想更多的是看不起吧。 09年3月份,父亲得知一个新公司要成立-LED灯具厂,而且他跟老板认识,早早的让我去报名。最后录取了设备管理员-月薪1800,每日与积分球测量仪、全自动老化线、流水线、钎焊炉、点胶机、固晶机打交道,对于这些机器也对厂家提出好多意见。今天看来如果客户打电话对我的产品提出建议,是多么可遇不对求的事情。因为设备只有我一个人负责管理,所以很快我就坐稳了位置,期间老板外甥来跟我学,那时候没有心机,大部分内容都教给他了,不过怪他没有毅力,没能坚持下来。 09年5月份,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相亲,这个女孩是我舅妈介绍的,也是我现在的妻子。5月份相亲,10月份结婚,算是闪婚了。因为这个和工作无关,就此带过。 09年12月份,公司的LED产品因为价格高,**成为一大难题,只做了几单,之后就是陆陆续续做库存。之后就是放假-放假.....不过工资发到了春节,让我过了个好年(相比去年)。 10年3月份,春节过后一同学拉我去过二手房中介,我决定先找个中介做经纪人,做了3个多月,业绩平平,收入甚低,基本平均每月1500大洋,骗人的事咱干不来啊(7分骗)。后来经历一次车祸,腿上3处硬伤,在家休息一个月。 10年7月份,伤愈复出,觉得二手房中介真的不适合我这学过机械的老实人,想想还是回到大机械的怀抱吧。投了一家代工企业(主要是机加、钣金、热处理) ,在里边做项目经理助理,开始我的大机械生涯。 10年7月份进入这家代工企业,一直在学习。分析客户图纸、制定工艺卡片、跟单、发货,与客户洽谈。当然,此时我只是个助理,一切都在项目经理的指导之下完成。在此公司,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片,XX公司-项目经理,直到现在这张名片还在我的钱包里保留。也是在这里,我重拾了autocad,我发现我连图层都不懂,线宽不会设置,线型也不会,什么都是从头开始.......在这个企业我工资1500,我第一次觉得我不值这个价钱,因为我对机械设计一片空白,甚至连最基本的cad软件都不会用。在这里每天学习的内容都很多,期间还在公司被培训了三坐标测量仪,为公司添了本认证证书(虽然这个证书我从来没见过)。 这一年9月29日,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很可爱,很健康,终于体会了当父母的艰辛。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女儿,忙碌并快乐着。丈母娘过来照顾月子,在我家照顾到女儿满月,在此感谢丈母娘,感谢家里人,谢谢您们! 2010年10月底,在地方电视台得知本区污水处理厂要招聘员工,而且搞的很正式,需要参加类似事业编的考试,流程: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报名330人,录取28人,经过层层选拔,我顺利录取。然而,这才是噩梦(在今天看来)的开始....... 进入到这家单位之后,我才知道这是本区建委的下属企业,签订的是3年合同,工资靠国家财政拨款,月工资1080,扣完五险剩860。但是家人还是支持我继续,因为觉得以后有希望转正,在老家拿个3000工资,外加五险也是不错的。 期间经历了为其半年时间的培训-放假-培训-放假.....,最可恨的是没有工资,现在想想真想骂娘。放假期间我做了2份工作,第1份乐器厂模具设计(某某乐器)2个半月,月薪2100,第2份电梯厂市场部-报价(日立电梯代工)3个月,月薪1600。这两份工作都因为污水处理厂召集培训,我被迫离职。 2011年7月份,历时了将近1年的时间,污水处理厂的厂房建设、设备全部到位,我们才正式上班。在这里我被分到了运行班组,4天一轮回,1白班1夜班,1班12小时。时间上倒是安逸,可工资可怜,好多同事为了熬转正,大都选择了兼职,比如KFC,去当服务员。而我用了所有的积蓄和家人的资助买了人生第一部车,一辆05年的三手夏利,开始了我的黑出租生涯。上班的时间上班,其他时间跑黑出租,到了冬天,车上是很冷的,为了省点油多拉点客人,根本不舍得打着火,靠车上暖气取暖。每次只加50元的汽油,曾经一次4小时都没有动过,终于来了一个活,我才发现的脚丫子根本没有知觉了,靠着大腿的力量带动小腿硬是往下踩。也只有有客人的我才舍得打开暖气,为的就是能多赚点钱。 可这我毕竟不是专业的黑车司机,抢-抢不过专业黑车司机,黑我也不想黑太多(可能我太善良了),大多数价格都是正常价格,所以我并不赚钱。但是车里一直有两本书,《cad和solidworks》。 眼看,女儿越来越大了。生活的压力铺面而来。老婆在家带了将近1年的娃,家庭的所有收入就靠我的860+跑黑车的钱。 2012年4月份,来到污水处理厂工作将近1年的时间,一直没有提转正的事,这才知道我们只是合同工,转正需要看国家政策。我觉得看国家政策不靠谱,难道国家没政策的话,我们就永远拿着最低标准的工资? 可是,让我裸辞我办不到,因为有女儿有妻子,有家庭。在从这里辞职的几天前,我找了一份机械设计的工作,白天去机械厂上班,晚上去污水处理厂值夜班(和同事调休)。4月28日,我成为这28名单中第一个主动提出辞职的人(期间有个别同事考进了事业编、公务员),领导办事效率极高,我提交了份申请书,15分钟的时间,我竟然办完了所有手续。我走出了污水处理厂的大门,并且终于走出了这个属于我的人生低谷。(此时我还是不知道的,因为未来的路,我看不清,我想大部分人迷茫就是这个原因-未来的路自己的定不了,飘飘忽忽,没有方向)。 2012年5月份,我终于做到设计职位。之后的路更离奇...... 2012年5月份,我终于做到设计职位,月薪2800元。说是设计,其实就是各种仿制。这家企业是做钻杆的,给工程机械-旋挖机配套。期间让我测绘了一根客户在这里维修-原装德国进口的钻杆。后来做了材料分析,到最后的结构优化。总经理给我画了个大饼,说要培养我做首席设计师(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在这里其实是个勾心斗角的地方,家族企业的通病。由于刚入职没有办公室钥匙,我经常吃完中饭之后回不了办公室,只能在公司周边转悠。用的三维软件,设计主管也要我教他。后来我才知道设计主管并不想招我这么一个人,他只想一家独大,自己来设计。招聘我来的是外聘的总经理,一个家族之外的人,所以我做的并不舒心。 某一天,我突然发现公司的QQ群里,有个名字我看着有点熟悉又很陌生,好像同事们经常提到。后来发现是之前做我这个职位的人,我没多想就加了他,也只是想多学点这类设计的经验。然而,就是这么一加,使我进入了一家上市公司。 加了他QQ之后,才知道他姓刘。刘某某得知我是接替他职位的人,很是为我着急(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假象,另有原因),跟我说了这家公司的详细情况。我知道情况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设计主管缺少三维设计能力及分析能力,跟我学完,也就是我走的时候,因为那时对于他来说我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公司产品规格不多,他一个人足以应付。总经理招我过来只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是在之后的聊天中,这位刘某某说他们公司正在扩建(与我同区,但不在同一个工业园),并且已经上市,需要招聘工艺工程师。我在考虑一个星期之后,答应他过去面试看看。结果出乎意料的快,那上市公司经理立刻拍板说要我第二天就来上班。月薪3800,比之前那家涨了1000大洋,我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立刻答应了。回公司辞职,准备到这家上市公司上班。 2012年8月份在钻杆这家公司干了2个月之后,跳槽到这家新的上市公司。公司产品-火电厂散热片,分直接冷却、间接冷却2种。进来之后才知道我们这边是分公司,总部在北京,设计在北京,我们只是工艺,来执行他们的设计意图。之后就是做各种工艺卡片(机加工、半自动线工作流程、酸洗钝化流程),也是各种的学习。周日单休1天,由于离公司所在工业区离县城50公里,我只能每周回家1天,照顾女儿的重任就落在里母亲和妻子的身上。周六晚上回家,周一早上赶过来。同事好几个搭车的,这我才知道刘某某这么急着要我过来的真正原因,当然他后来也直言不讳,我要是没车,他不会那么殷勤,虽然就是一个三手夏利,但是-他们全部没有车。 家族企业就是家族企业,就是上市了,也改变不了那种分派扎堆的现象,这家上市公司亦是如此。我们的经理是从一大公司挖过来的空降兵,后来才知道比我才早来一个多月。在他与其他家族成员的博弈中,起始阶段他太高调了。导致矛头都指向他,本来的分帮结派演化成最后的都抱成一团来抵制这位空降兵大人。 我和刘某某是他手底下的兵,毫无疑问,我们成了炮灰。被其他领导训话、讽刺,被安排值夜班,被安排自己开机床,后来木工用的电锯,立式那种我也开过,稍不小心手指头就掉了。就是这样忍辱负重,也难逃死路一条。 期间,有个郑工是北京总部介绍过来的,这个人是来做扩建后的车间主任的,原来北京一机床退休的老车间主任。这个人我不得不提,因为就是他改变了我的命运。郑工来的时候新产线正在建立,很快他就融入到新产线的建设中。新产线需要一些工装需要他设计,然而他并不会CAD,这时候犯了难。找到谁,都没人愿意帮他、或者说很忙,婉言拒绝。最后他找到了我,开始我们并不熟悉,我只知道他是未来的车间主任。他找到我说:小X,你有时间吗?我有点事请你帮忙。我看着这位年近60岁的老车间主任,这样跟我说话,我真的无法拒绝。经他介绍后,我发现都是一些焊接的架子之类的。晚上加了几个班,帮他搞完。当时。他要请我吃饭,我说不用了,这都是小事。和郑工的交集就这么多,然而这个人让我有人生的转折。 在这上市公司做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转眼到了12年9月份,我们领导-这位空降兵大人,被董事会拿下。导致部门解散,他保留经理职位,暂停工作。我和刘某准备被分配到其他部门,做其他工作。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措手不及,当时想的就是这公司太恶心了,搞政治,搞定人狙杀,一心想着要离开这个恶心的地方。经理劝我们离开这公司,主动离职,我承认我当时想法太简单了。没有多想就离职了,刘某某也是。后来一想如果不当时不离职,我起码能保证3000多的收入,至多就是要继续接受磨练。如果公司开除了我,我也要得到赔偿的。退一步讲,他们针对的是我们的经理,我们只是兵。如果换了领导,也许会出现柳暗花明的一面。 2012年9月初,我拿到我8月份的工资3800元,毅然辞职。出乎意外的是,人事要留我们,而且有其他高层领导来询问情况。我和刘某是一起办的离职,两个工艺工程师要走,肯定是出了什么情况。谈到最后说钱不是问题,给涨到4500。别怪我没见过世面,要知道对于我们一个小县城一个普通工艺人员来说,月薪4500、五险一金,已经能和普通公务员的正规收入接近了,具有相当的诱惑。但是我们两傻不拉几的竟然没有答应......但是也许这就是个坑、一个套。 谈话期间也套过我们的话:是不是经理怂恿你们离职?之类的话。我们当时为了保全经理,只是一个劲儿的否认(事实就是他怂恿我们离职、说这个公司没前途,让我们另谋出路)。最后我拿着3800元回到家,这次是裸辞,我承认我在这件事情上不是一个负责人的男人,但是我没有办法.........9月份初开始找工作,面试了几家本土企业,有做代工的(机加工、钣金居多)、有做自己产品的(砖机)、还有做纺织机器的(当地很有名,出口海内外)。我的价格被锁定在月薪2500-3000元。 9月中旬,手机上意外接入一条来电,来自北京......我很纳闷,北京的,会是谁呢?同学? 带着疑问我接通了电话,原来是老车间主任-郑工。郑工为人爽快,直言不讳,他在我和刘某离职之后,只做了几天的时间,因为车间主任的职位不能给他兑现。所以他也选择离开了这家家族上市企业。他仔细询问了我找工作的情况,我简单介绍后,他要我再找找好工作,不要盲目,还说他说要为我推荐工作,不过地点是北京........让我考虑....... 挂下电话后,我跟家人商量了一下,去不去北京? 家人的意思如果工资低就不要去了,去了还要租房子,挑费多大啊,而且不能照顾老婆、女儿。说实话,那时候家人受我毕业初期没工作的影响,对我的能力很不自信。觉得我能力也就那样,还要去北京发展,不是自讨苦吃吗? 不过我内心已经坚定了要去北京,因为我在这小县城呆够了。我要离开这个好工作基本靠关系,公务员、事业编靠钱砸的小县城,老婆和女儿我也会接过来的! 2012年9月下旬,老郑工帮我推荐的两份工作,终于有一家单位来了消息,决定录取我,在此感谢老郑工!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对您的感激之情。这家单位是做石油设备的,职位:机械工程师,月薪5000,五险一金,税后4000。当时我对这个工资很满意,后来才知道我真的是要少了! 真的是吹多大牛,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我在面试的时候说我曾经做过什么什么,其实我只是见过,不过经理也没细问。问的一些这个企业相关的问题,我感觉我只答上了一半,最后定的这个价格。 2012年9月24日,那是个晴朗的周一,我清晰的记得这个日子,我来北京工作的第一天。由于牛吹大了,所以经理派的任务都是比较难做的,时间要求比较紧。也就造就了后来的每天学习到晚上2、3点的习惯。在这里不仅要懂石油设备(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各种工装、包装箱都需要机械工程师设计。压力真是成倍成倍的增加,是我完全没预料到的。遇强则强,我只有拼了,总不能来了北京,又被辞退,那我真没脸再回家了。一个意外的机会,我加入了一个专门交流solidworks的群,看着群里大神在讨论问题,我却是云里雾里的在绕,心里不是滋味。心想,我有一天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大神。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呢?搞设计就跟古时候那铁匠铸剑是一样的,如果你锤子都用不好,我怎么能相信你能打造出绝世好剑呢?而solidworks就是我的锤子,如果我的锤子用不好,我就不会是一个合格的铁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你的设计思想,因为控制锤子靠的是你聪明的头脑和你成千上万次的操作经验。 2012年10月份,9月底刚上班一周就享受了7天带薪十一假期,心中一阵窃喜!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时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熟悉图纸,熟悉车间环境。经理分给我的任务头一次比较难(在我今天看来是so easy的),我想也是在考验我的能力。在本月后边的20天里,我基本每天都在学习,这还得益于我的住宿被安排在了一个集体公寓,8人间,90%的时间就我一个人,其他舍友大都是本公司的客服人员,我只见过两位,这样的环境能让我静心学习了。我从网上买了大学时机械专业的课本,都是二手的,很便宜的十元、二十元一本,有些上边还有笔记。像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力、理力......想系统的复习一下(说复习应该不太对,当时我是真没怎么学......就像新知识一样)。每天晚上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不是我真的睡不着,而是我一躺在床上,就想起在老家的老婆、女儿。没有我在身边,你们怎么办?还好每周末我都能回家看她们,忍了!我只能等到我看书**眼皮打架,才能入睡。就这样我渡过了这个月,也顺利的通过了考核。 到了本月底,我才知道原来公司自己的新工厂已经建立好了,占地2万平米,虽然不太大,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办公楼、厂房,这下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得到这个消息,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高兴,还是.......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郑工,他帮我分析:公司迁址,对我来说是好事。因为有些人会因为住的地方离新公司远,可能放弃这份工作,而你不一样,你就一个人,什么地方都能去。所以你要好好干,争取坐稳位置。后来,这句话果然应验了。 2012年11月份,公司所有人员撤离老工厂,进驻新厂区。第一天上班,果然就有两位同事因为公司离家远而辞职,我在心里佩服老郑工。忙碌着......打扫卫生,搬运图纸,渡过了第一天。第二天刚一上班,我就被通知要和带我的工程师(年长我4岁)被调到新成立的研发部。乖乖~还有这好事啊???我心里五味杂陈,我的命真的就这么好吗?我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后来我才知道),早就被划到了这个部门,我们俩就这样被“无情地”调入到了研发部,没得半点商量余地,除非你辞职不干。有趣的是这个新上司-我们的部门经理,这个人我介绍一下,对我以后的工作态度有一定的影响。经理大人,男,45岁左右,电子专业,硕士学位(汗.......老硕士)。退伍军人,最早在北京某医院工作,后留学美国,英语了得。98年回国,任摩托罗拉某部门项目经理,月薪一万多(我有点惊讶,1998年一万多.......)。同样他也是位“空降兵”,被公司从竞争对手公司高薪挖过来的(据说是年薪50万)。在本公司任产品运营规划副总,兼职我们研发部经理职位。同样是空降兵,这位较我之前那个上市公司的空降兵经理,手段上要高明的多,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我只能想到这两个成语来形容他。这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很是照顾,不是那种嘴上说,生活、工作上有困难请找我,我帮你们解决,实际上P点问题也解决不了的某某领导。每次到了项目的关键点,他都会把我叫到他的私人办公室。由于项目一般都是机械工程师牵头的,如果有问题,马上召集相关人员过来开临时会议。有这样的领导,我能更投入的工作。每次出现错误,我的内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又给领导添麻烦了。 我们在研发部主要负责出口机型的维护和研发,这个公司开始进入大规模客户化时代。每个客户的要求基本没有重样的,导致BOM、图纸成几何倍数激增。我们作为一个小小的机械工程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这是由市场引导的行业。我曾经跟这位开明的领导谈过,机型分为高、中、低三款基本配置,以此三款为基础,采用减法法则,产生多种配置。这样做就能更好的标准化产品,也能有计划的按照计划来进行配置的扩展,减少整机BOM、图纸、物料激增的现象。反之,永远是客户牵着我们的鼻子走,没有方向(**部的同仁们,也存在这样的迷茫吧?) 然而,这种标准化的思想和为之努力的行动只维持了大概2个月的时间,夭折了!总有一部分人不愿意接受新的模式,妄图抵抗标准化来巩固自己的位置。因为一旦标准化机型正式运行,单个工程师的地位就会降低,危及他们的前途,所以好多人打心底里不愿意进行标准化,水越浑,越好。因为他们闭着眼都能走路。如果浑水清晰了,新人们也能**方向了,迅速成长为骨干,这些是他们极其不愿意**的。标准化机型,只进行了一个片头曲就夭折了,后来就没有再提了。因为暗地里有各种力量在抵抗,不只是技术部门,你们懂得。其实,这种保命的行为,有时候也是正常的,你不身临其境,有点难理解。作为一个新人,我只能默默把真实想法埋在心底里。 2012年12月份,我自告奋勇,申请成为solidworks群,群管理员。一是为了督促自己学习软件,二是能为一些比我还新的新手们提供一些帮助。虽然,此时我还不够强大,但我坚信-我可以。也是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此,我买了3本书:(1)SW自学一本通(2)SW高级设计(3)SW工程图实战精解。最后一本最为精彩,感谢作者:邢老师。(我能说我和他现在是朋友吗?哈哈!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这个群最开始的时候大概200人左右,我把其中100人清理了出去,两个种人:1.一年时间以上不发言者;2.不修改群名片者(要求:所在城市-行业-昵称,现在依然在执行)。由于群比较活跃,人数慢慢爬升到400多人。每天群成员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发现有些问题都是重复的:比如零件、工程图的模板怎么建立,属性链接怎么做?工程图怎么转成cad,而且字不变样,不抽筋?配置是什么?大型装配体如何不导致系统崩溃?焊件库怎么改啊?怎么渲染啊? ...... 我不一一列举,太多了。我实力有限,跟着大神们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不只是软件,还有一些设计经验。在这个群里,我“贪婪的”汲取着各方面的知识,解答或者旁听着各种问题,信息量巨大,来自各行各业的问题,我清楚的知道我已经找到适合我的武器了。在此,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我看完了这3本书,接下来的就是实战。 2013年4月份,顺利的过了个好年,这个月开始调薪了。可怜的我只涨了200元。至此,税后刚好够5K.....你们觉得不高吧?这是事实。4月底,由于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决定将研发部负责的出口机型,再次合并到技术工程部(之前我们就是这么被分出去的)。一切就是这么突然,在这个受我尊敬、敬仰的经理手底下,我只做了半年,就和他“各分东西”了。不过他的一些话,我还记得:我不鼓励你们离职,但当你们的能力和薪资不成正比的时候,就会有下一个更好的职位等着你。不要为了几百元而跳槽,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要跳就要跳的漂亮,翻倍的跳!我到现在还不能理解这句话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或者说他说的是在某个特定条件下的结论。能力和薪资成不成正比,谁来判定?这个应该是一部分人迷茫的原因吧? 回到了原技术工程部(我只在这里渡过了实习期),一些都变了。原经理也被调去总部,做了副总,提拔上来的是一位资格较老的工程师。“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位领导并不善于口才,经常与其他部门领导争的面红耳赤,但最后受伤的总是他(我觉得他也很不容易,但我只有同情的份)。因为技术出身大家也都知道,都比较厚道,什么都是拿图纸、通知、作业指导书说事。但在这个半家族式的企业,他没惹来杀身之祸,已经能去念阿弥陀佛了。本来酒桌上能解决的问题,一两句话就能划开的矛盾,就一直这么僵持着。 部门间的战争即将升级。没有几天的时间,公司**了新的考核政策。个人的工资绩效部分根据部门评分来认定,而为部门打门就是:** 采购 生产 质量。我去,谁都能考核我们,给我们扣分。回到技术工程部之后,压力倍增,大部门是来自生产的压力。方案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会马上给上级领导打报告,如果产线停滞不前,董事长马上会接到通知,所以扣分是肯定的了,我们不是神,不能保证每个方案都一点错误都没有。经理在经理级会议上被批,我们在部门会议上被批......就这样我们部门的考核没逃出过倒数1、2、3名。 就是在这种狂轰滥炸的模式下,我也开始变的谨言慎行,因为屎盆子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扣过来了。(明*易躲,暗箭难防)我开始学会留下证据,0A记录/QQ聊天记录。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呈堂证供,哈哈! 每天都在这种状态下,着实让人郁闷。一位同事胃下边长了一个铅球大小的瘤子,做了手术,但这种病很容易复发,以后他就是时不时的请假。35岁,我认为是一个工程师很重要的阶段,而这位同事,太可惜了......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希望这位同事早日康复(这个工程师是我敬佩的一个人)。 2013年6月份,由于工作业务上已经驾轻就熟,所以闲下用来学习的时间较多。我开始学习机械设计手册上的知识,梦想有一天开发自己想做的产品,机械、电气全部自己搞定,梦想有一天公司能有PDM,全部工作机械部件、电气原理、接线图、制线表全部用solidworks完成。此时,我对solidworks到了痴迷状态,可以半个月的时间就想一个问题,反复查资料、反复验证,经常拿着手机查资料的状态下入睡。夜里2、3点入睡的习惯,一直在保持。 在solidworks群里我接到了人生第一个私单,是一位网友介绍给我的,由于他工作比较忙,做不过来,分给了我。虽然我们并未见过面,但我并不认为我们只是网络上的朋友,就像现实中的朋友一样。3天时间,每天500元,共计1500元,经过3天的奋战,我完成了雇主交给我的两套流水线的示意图,当然要做的逼真。素材只有提供的两张图片,只有一个视角,看不全所有,有些地方我只能揣测,最后顺利完成任务。本来想分给那位朋友一部分,可他婉言拒绝了。最后我将我买的两本solidworks的书送给了他,里边有我做的“独到”的笔记。我奢侈了一次,买了我一直想要的云杉单板吉他,其他的钱都用来补贴家用了。第一桶金到手。 2013年8月份,丈母娘病了,需要做手术,老婆一下就急了,要带**去探望。我由于请不了那么长时间的假,没能去,在此,跟丈母娘说声:对不起。由于他们远在南方做生意,老婆决定去一个月的时间。请假不批,只能离职了。 在那里陪护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我女儿由于水土不服,浑身起疙瘩。那时候丈母娘已经出院了,所以她们就赶了回来。可工作已经没有了,我想这也是个机会,就带她来北京找工作。找了大概半个多月也没有太合适的,人才市场每周2次招聘会,去了大概6、7次。无奈,我只能硬着头皮往我们公司递简历,我太高估我自己的实力了。本来看见HR每次都能扯上两句的,可我一提及此事,HR直接说招满了。(虽然我经常看见有来面试的人)。实力决定面子,我的实力太弱太弱,弱的让人不屑一顾...... 最后,在老婆的一再坚持下,终于找到了一份电话客服的工作,上一休一,每天12小时。就这样我搬出了公司的公寓,开始了我们的租房生涯-公寓房,房租、水电、网费大概900。女儿一直是由我母亲在家带着的,我那时候来北京一年了,可能已经习惯每周探望一次了,其实心里想**我比谁都想。可老婆受不了,一天不看见**,她就能落泪...... 看着她这么难受,我们商量把**也接过来。最后,我们团聚了,然而,压力更大了! 2013年10月份,那是个周五的早上,本计划白天上班,下班之后,开车走高速公路回老家。发动我这三手2005年的老夏利(8年的车了),左前轮遇到了一个坑,当时将近打满了方向,一给油门,只听“铛”的一声响,整个车身向左侧倾斜。下车一看,车轮毂歪了,顶着车身,再往下仔细一看,左前减震脱焊。再看右边,即将脱焊。嘴里直骂:这TM什么破车,减震都能断。后来一想这可是8年的车了,减震早过寿命了。这个档次的车,谁会去换那些易损件,都是开坏了再换。 车进了修理厂,师傅一检查,底盘已经糟的不成样子了。如果这根减震是我晚上走高速的时候断的,我想想真后怕:左前轮飞出,车子撞向左车道的车或者直接撞向左侧护栏,然后就是“死亡翻滚”,甚至解体。我也就不能这这里码字,分享我的经历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现在宁可相信这句话! 这车我是不敢再开了,换了两条减震,准备卖掉。一时半会儿,车也卖不掉,我让老家的同学帮我张罗,一直也没有消息。提了款8万多的国产小车,欠了银行一些钱,慢慢还吧。在我看来这钱,花的值得,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2014年春节,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又过去了。开上小车了,在亲戚的眼里要求更高了,更苛刻。我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都是这个心理: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尤其是亲戚间的攀比。在北京混的不错啊,都买上汽车了,拿都少工资啊?过年串亲戚都是这类的话,之后就开始询问你工资的事。我不爱撒谎,因为我觉得说谎太累,如果两次说的不一样,那不就穿帮了嘛!我每次都不加思索,淡淡的说:也就五六千吧...... 有些人开始挖苦,说:我家有一亲戚也在北京,刚毕业两年就拿七八千了。我怒,没有这么不给面子的!但是我忍下来了,还是那句话,实力说明一切,我再次被打击的“体无完肤”。但我脸上还是挂着笑容,敷衍着说:人家本事比我大啊,哈哈!但在饭桌下的我的拳头已经握得不能再紧了。 2014年3月份,过完年,我开始思索如何赚更多的钱。去摆地摊我也想过,可女儿下幼儿园,老婆下夜班都要我去接,我基本被栓住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路过一个建材市场,就进去转了转。这里边有很多设计室,好多设计室门口都贴着招聘室内设计,而且可以兼职。后来打听了一下,一张效果图大概三、五百的样子,然后我买了相关的书籍开始学习。3Dmax+Vray、PS、AI、CDR,此时我已经偏离了机械方向,当时我还没体会到。 2014年4月份,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调薪。由于我表现还不错,给我涨了最高规格工资:500元。这时候我很好奇别人的工资,之前我也没打听过。这一问,我才知道我当时真的要低了。跟我同期进公司的工程师基本都比我高1-2千之间,不过他们上一家企业都是比较出名的企业,而我上家的上市公司,他们并没有听说过。难道欺负我是乡下来的?咱干的可不比他们差,自我感觉我还能略胜一筹。主管说帮我跟上边领导提了几次要给我加工资,都没有消息,不知道真假,但愿是真的,我无从验证。 2014年6月份,公司领导为了提高订单进度,给我们机械工程师加薪,说白了就是要挖掘我们的潜力。之前的工资不变,按订单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给我们提成,这样每个月都能拿到1000-3000的提成。这样税后基本锁定在6-8K之间,但其他人工资更高,我心里不服气! 2014年7月,人就是这样,耐不住寂寞。从12年9月到这个月份,已经快2年了。我开始犹豫要不要在这家企业继续做下去? 跟一些朋友聊过,同龄人大都建议我跳槽,谋求新的发展,最好跳到外企,去磨练。年龄长我的朋友,建议厚积薄发,积累经验,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人际关系、管理方式、方法。2年时间太短,我的羽翼并未丰满。我自己分析这家企业是制造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产品直接面向终端客户或者经销商,不是生产企业(**商类型),这说明他在与那些生产型企业的对比中更胜一筹。公司部门齐全,并不像我之前的那些家公司,有的只有生产和业务部。最后,我选择了留在这家公司。 会软件不一定就等于会设计,这句话我深度认同。但我觉得理论是基础(内功),软件是武器(外功)。两者兼具才能均衡发展。我优先发展外功,并不等于我不修炼内功。机械真是越往深了钻,越觉得自己无知,还有英语、电气知识,也是我的短板。机械是躯体,电气是灵魂,两者缺一不可。知道了自己的短板,我又有了学习的方向。 2014年8月,因为个人关系,我退出了之前所在的SW群。因为人数慢慢多起来,好多人不是聊群里的美女,就是扯一些无聊的话题,谈论技术的风气已经不在了。这时候群管理员是3个人,有他们2个就足够了,我选择退出。出来之后,人一下就闲了,没有了平时的吵吵闹闹聊技术,我还真不习惯了。其实我们谈的不只是软件,还有一些设计的经验和心得,我觉得这些交流是弥足珍贵的,是在现实公司不可能有的交流。因为公司里做技术的人大都很保守,我说的是大部分。 最后我耐不住寂寞,“偷偷”成立了我自己的SW群,人数慢慢爬升到200人,里边大都是我曾经交流过的朋友,工程师、老板、业务员都涉及。 在一次无意的聊天中,聊到一个方案。这个公司其中一款产品要卖到英国,需要欧盟的CE认证,需要爆炸图,而且公司就在北京。对方要求,必须去他们公司一趟,面谈。找了个周末,我过去了,见到了他们的经理。详细介绍之后,我了解他们需要整体爆炸图和几张部件装配图,而能提供给我的只有零零散散的图纸和一台装了70%左右的样机。这台机器是他们改进的产品,原装配图有,但是只有PDF文件,没有dwg图纸。经过改进,隔音做的更好,而且在安全性上比原机型有了很大提升。不过图纸不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如果全部做成三维,时间上基本不够,因为只有十天的时间。再者我对这种设备不熟悉,仅通过现场的几张照片就做出总装图,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经过讨论,决定在原PDF上修改,把修改的零件做成三维图,然后转轴测图,然后用PS贴到PDF上。PDF上是位图,转化成DWG之后基本没法看,乱作一团。PDF如果是CAD直接生成的话,那就是矢量图,就可以完美转化。最初,我以为是后者,矢量图,然而我判断失误,使我陷入了绝境。 白天上班,晚上干私活,我乐死不疲着,想想能拿到4K的佣金,我努力工作着。 拿到PDF图纸我才发现是日本十年前的图纸,里边是位图,光转化软件我就找了三、四天,最后的结果就是行不通,急的我睡不着觉。只能用PS修改原PDF文件,之前学的PS皮毛还真派上了用场。由于对这款设备不熟悉,走了很多弯路,眼看就剩4天了,通过照片我只能做到60%,其他的基本卡壳了,进度停滞不前。 眼看时间就剩4天了,周四晚上我加了一夜,周日必须交稿。周五早晨,我向公司请了一天的年休假,第二次去了他们公司。经过大概一个小时的仔细核对,发现了几处错误。还有未完成的40%我仔细拍了照片,然后马上返回住处,开始工作。由于时间紧迫,周五晚上,我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困了只能靠尼古丁来支撑。到了周六中午,我只完成了大概85%,还差15%。因为有些地方根本看不清楚,打电话与客户沟通,他也表达不清,也许是我理解能力不行......到了周六晚上我只完成了90%,完全做不下去了。难道老天要绝我?我开始紧张起来,怕前功尽弃。就这样慢慢的到了周六晚上12点,我一直呆呆的坐了几个小时。我承认我的实力并不强,但是我总能遇到贵人。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个头像突然从QQ蹦了出来,吓了我一跳。说明情况,他让我冷静思考,帮我制定了几种方法,最后选择了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忙完方案,再看手机,周日早上7点了。我躺下休息了半个小时,准备去雇主公司。老婆凑过来说:不要这么卖命了。我和**过这样的生活就足够了,现在就挺好。说完,她哭了,而我也哭了.......不过我转过头,不让她看见。因为在她面前,我应该永远是最坚强的。 7点半准时起床,因为约定8点半到客户公司。洗漱、整装、出发。就像长跑一样,过了疲劳期,就像个永动机一样,根本不感觉累,所以我感觉困劲儿过去了。准时到了客户公司,经过仔细核对,又发现了几个问题,少了几个零件。苦逼的我连台笔记本都没有,家里是台台式电脑。幸亏我有准备,U盘里拷贝了软件。悲剧这就在这一刻发生了,客户公司的电脑我装了2台,都运行不了。卸载,清理**表,也不管用,系统位数也对的上。真的无解了吗......最后只能在cad里直接画轴测图。我这是头一次这么用,完全是逼出来的。 在他们公司吃过中饭,继续战斗。到了下午我实在顶不住了,因为从周四晚上到周日下午,我基本没怎么休息过。一起身,浑身骨头乱响,腰部的脊椎竟然也开始不老实,嘎嘣嘎嘣作响,脚腕、手腕亦是如此。开始不由自主的说话,就是控制不住。眼看,天就要黑了。经过客户负责人的N次仔细核对,终于完成了。我本来以为当场结现金呢,结果要了我的**号和**行地址,答应明天给我汇款。 回到车里,我给老婆打了个电话,告诉她完成了,她让我路上开车一定要小心。挂了电话之后,我摸了摸我的脸,感觉不是我的,抓了抓头发,感觉都要掉下来了。3天4夜,太累了,我定了个半小时的闹钟,因为怕一觉睡到不知道什么时候了。在车上睡了半个小时。30公里的路程,我走了大概1个多小时,最后终于到家了。 回到家已经夜里十点多了,我在公寓门口的超市买了些吃的。老婆还没睡,一直在等我。一边吃着东西,我一边说这次任务完成的漂亮,钱明天就到账,隐约记得我还说要给她买爱疯6。我越是这么说,她心里越难受,我看得出来。之后我们都不说话了,就这样躺在床上,女儿在呼呼睡觉,睡得正酣。我躺在床上,听到很大的歌声,我问老婆谁在放歌?她说没有声音,你听错了。我说放的是什么什么歌,她再次说没有,我才知道是我的耳朵出现幻听了。(现代临床研究认为,幻听是大脑听觉中枢对信号错误加工的结果。面对的并非无声的世界,正常人的听觉将内外部的声音信号正确地向听觉中枢传输,幻听者由于听觉中枢出现障碍,将声音信号歪曲或夸张,甚至按主观意图加以改造,因此是种听觉**。大脑错误从记忆中提取声音信息,并放大也会导致幻听。)躺在床上我竟然睡不着。 回想起当年09年春节的落魄样子;回想起跑黑出租的艰辛;回想起当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人生低谷;回想起老郑工帮我在北京找工作;回想起我每天读书到夜里两三点;回想起我在北京拿着低于平均工资的待遇干着高强度的工作;回想起这个方案的3天4夜未眠,这几个情景在我脑海里不断循环着...... 第二天醒来,已经是周一的早上7点了,7点半出发,7点40送女儿去幼儿园,7点50送老婆到公司,8点10分到我公司,工作还是依旧。不幸的是,上午又接到消息,客户说还差两个零件,忘了发给我了,图上并没有做,让我马上、立即修改。我说:对不起,我现在在上班时间修改你们的方案。你也是管理者,换做是你自己的员工,上班时间干私活,你能接受吗? 后来,他不再执拗了。不过,4K下午如约到帐了。 2014年9月,在与这个客户交谈过程中提及电气方面的知识,我基本是无知的状态。而且听他们的意思是想让我参与一个新项目(是我揣测)。机械、电气都要精通,否则无法胜任,很可能我因此失去了一个好机会。9月初,我找到了我们公司的电气工程师,因为平时关系都不错,找他要了许多电气方面的资料,开始学习。9月中旬,客户再次要求我出整套三维图纸,全套大概150个零部件,不包含标准件。这次过程比上次要轻松许多,因为我对他的结构已经了解了。钣金结构、发动机供油系统、冷却系统、进排气、发电机结构、电气布置,密封结构,这次用了大概4天完成,再次斩获4K。 2014年10月份,我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说不影响正常工作,那是不可能的。我清楚的明白不能顾此失彼,要分得清孰轻孰重。目前客户需要说明书上的电气接线模型和接线图,还在探讨阶段,这些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我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在此我要表明我这个态度。以免有人说我卖弄,我只是想分享我的经历,如果能给迷茫者一丝启发,是我的荣幸。 有人说:我怎么遇不到这样的客户。其实有的时候就在于你多一句交流,多一份坚持! 也肯定有人会说:你这是瞎猫碰见死耗子啦!你们说的也没错,我也许就是那只“瞎猫”,一只在黑暗中不断碰壁,再不断靠嗅觉继续前行的“瞎猫”。 以后的路还很长,我期待羽翼丰满时,我能进入一家外企,继续历练自己。现在为此潜心修行,努力-奋斗! 在此,感谢大家的支持!
  • 热度 24
    2015-12-22 18:04
    118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刚毕业的学生,往往会有许多相似的缺点。比如心高气傲,以为自己在学校学了几年书,毕业可以拿多少多少钱。在自己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和设计经验之前,我建议放正心态,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刚毕业往往无法从事设计,或者只是空想,脱离实际和现场。机械和模具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在这里我想跟大伙谈论一下现实的问题,希望对刚毕业,或者毕业不久经验不足的朋友有所帮助。当然,这里有很多是我的前辈,也请多多指教!   我认为刚毕业的时候要为自己定一个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很多朋友都想一毕业就从事管理工作。我认为这是错误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是先搞技术再搞管理。我多次跟朋友谈过,你要想以后从事管理工作,一定要先把技术练好,先扎扎实实搞四年或四年以上的技术,这时候你有一定的技术,那你可以考虑转为行政和管理。其次,如果你毕业的时候不从事于本专业的工作,那么你一两年之后就基本上把学的课本知识还给老师了,到时候你想搞技术都很难了。因为这时候你没有心思和精力去搞技术,那么你的专业就会荒废掉。如果没有技术作为底子和基础,你会走很多弯路,你就不大可能做好管理。在这里,我讲一个别人跟我讲过的一个真实的例子。他公司新来了一个高工,年纪也有50来岁,由于他一毕业的时候就没有搞技术,而大半辈子是从事政府行政和管理,所以他对学过的机械已经生疏,闹出了很多笑话。他对技术不了解,没办法管理,也不能有效管理。有时候需要测绘,他对工艺不了解,连零件图都画不规范和标准,别人没法制造,基本的尺寸和形位公差都不会标,工艺更是一踏糊涂。他自己不好意思,没干多久自己就走了。他说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从事过技术工作,管理搞不上去。所以,你如果真的想从事管理,那么你先别着急,你先在技术上练好基本功,练扎实,然后再从事管理就不会闹出笑话来。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老板喜欢的是既懂管理也懂技术的管理者。   有很多朋友问我,先搞工艺还是先搞设计。这里我要说的是,必须先从工艺入手,也就是说先搞工艺再搞设计。因为工艺是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工艺经验,就会闹出许多笑话来。刚毕业的学生一定要在车间和现场干上半年以上,对车间设备要很熟悉,对制造流程要熟悉。一个零件图无论简单或复杂,你要知道它有哪些工序,是什么工序,什么工步,需要用到哪些加工设备等,这些都是搞好工艺的前提条件。当然,刚毕业的时候可能不清楚,但这不要紧,你只要用心观察,身体力行,力所能及帮助工人做事,多多动手,多多动脑,你才会有收获。你在车间干的时间越长,那么你对工艺就越熟悉,这将为以后从事设计打下良好的实践经验基础。特别是搞工装、夹具、检具设计,更要多熟悉制造设备,多查设备说明书。   机械行业太广泛了。我们把机械行业比作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有很多省份,同样,机械行业也包含许多许多的行业。比如建筑机械,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纺织机械,石材机械,机床机械,农业机械,林业机械,陶瓷机械,食品机械,启重机械,仪器仪表机械,化工机械等等,实在太多了,每个行业性质不一样。比如说,你要从食品机械转到汽车制造机械,你就要面临新的事物和环境,就需要一定时间过度,真正上手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不等,因为原理不一样。在很多毕业生眼里,以为机械就是这样子,没什么区别,在各个行业都会干,那这就错了。人家干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机械的人,如果他从这个机械行业转到那个机械行业,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熟悉,因为产品不一样,性质不一样。当然,机械行业有相似的特点,许多原理和加工制造是差不多的,只要有一定的经验,从头开始也是不难的。   许多朋友热于专注软件,我认为没必要,软件只是一个工具,不需要精通。因为你永远都不可能精通。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工作上用得着就学,用不着懂一些,千万不要去钻牛角尖。那些三维软件我都很熟悉,但我从不过于专注,只要会做、会用,能做出来就行。在工作中去实践、去应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其实,要真正学好软件,需要一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因为很多时候,你画的东西根本没办法制造,或者工艺上根本行不通,那么你画的东西就是个败笔。一个在专业上熟悉的人画的产品无论从造型、工艺、制造上来说都是比较完美的。正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人功底行不行,这个产品行不行。所以我们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上,工作之余学好软件。记住,不要钻牛角尖。     搞机械一定要细心。设计完了,要多自审。这里之所以强调自审,是因为有时侯只要有一个数据差错,就会造成大损失。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实践和设计经验,这时候就要多多请教你的前辈或者老一辈的老者,因为他们经验丰富。其次,要多多学会查手册,我推荐多看看机械设计手册,工艺手册,五金手册,机加工手册,焊接手册,液压和气动手册,模具手册,等等。当然机械中的每个行业,有行业标准,设计上有标准的尽量要标准化设计,有优化设计尽量优化。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如果是老产品,可以借鉴老产品;如果是非标产品或者新的以前没有生产过产品,建议看看市场有没有类似的产品,可以借鉴,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要先定设计方案,多思考方案,往往有几个方案,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画出轮廓图或者大致图,多考虑装配上和加工上的可行性,然后征求老板和其他技术人员的建议。方案定下来后,就比较顺手。下一步就是布局,计算和核对数据,设计总装图,部装图,尽量按照手册上的标准设计,在设计的时候多思考制造工艺和现有加工能力的合理行和可行性。后面的画零件图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不过要记住,零件图许多需要计算的数据一定要多算几遍,零件图的视图表达,合理的尺寸标准,尽量按照设计和工艺要求标注,加工表面粗糙度,尺寸和形位公差,技术要求等等。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