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变压器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2024-12-11 10:56
    109 次阅读|
    0 个评论
    【哔哥哔特导读】变压器三明治绕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绕制过程中又有哪些难点问题需要注意? 变压器三明治绕线法是变压器制作过程中常用的绕线方法,是指将变压器两个绕组(通常是初级和次级)分层交替绕制,以增加它们之间的耦合面积,主要特点是两层夹一层的绕制方式。 由于被夹在中间的绕组不同,三明治绕法主要分为两种,即初级夹次级和次级夹初级。 在高频电源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中,三明治绕法尤为常见,因为它能有效减少变压器高频漏感和降低分布电容。 膜包线,图片来源:大润科技 优点 减少漏感: 由于增加了变压器初次级的有效耦合面积,可以极大地减少变压器漏感。变压器漏感引起的电压尖峰会降低,从而使MOSFET的电压应力降低。 改善EMI: 减少变压器漏感还可以降低由MOSFET与散热片引起的共模干扰电流,从而改善电磁兼容性(EMI)。 降低寄生振荡: 由于在变压器初级中间加入了一个次级绕组,减少了变压器初级的层间分布电容,进而降低了电路中的寄生振荡。 降低铜损: 当输出是低压大电流时,采用次级夹初级的绕法可以有效降低铜损引起的温升,因为绕在内侧的次级绕组可以减少绕线长度,从而降低铜损及发热。 缺点 增加耦合电容: 采用三明治绕法会增加变压器初次级之间的耦合电容。在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中,变压器绕组的分布电容反复充放电,不仅使电源效率降低,还可能与绕组的分布电感构成LC振荡器,产生振铃噪声。 绕组设计复杂: 由于被夹在中间的绕组不同,使得变压器绕组设计变得更为复杂,且初级夹次级和次级夹初级两种两种绕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绕组绕法。 工艺要求高: 一方面三明治绕法要求绕线平整,以减少变压器漏感和提高耦合性。然而,在变压器绕组实际绕制过程中,保持绕线的平整度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在高频变压器的设计和制作中。 另一方面由于三明治绕法增加了变压器初次级之间的耦合面积,因此对绝缘处理的要求更高。需要确保绕组之间的绝缘良好,以防止短路或漏电等安全问题。 测试难度大: 由于三明治绕法增加了初次级之间的耦合电容,使得变压器的参数测量变得更加困难。例如,在测量漏感和耦合电容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 EMI测试复杂:三明治绕法对EMI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它可以改善EMI;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增加EMI的风险,这也导致EMI的测试变得复杂化。因此,在进行EMI测试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抑制EMI。 综上所述,三明治绕法是一种有效的变压器绕法,能够带来诸多性能上的提升。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注意和克服。 大家觉得,三明治绕法绕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 2024-11-21 11:43
    20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哔哥哔特导读】什么是变压器的气隙?开气隙对变压器会有哪些影响?气隙是越大越好吗? 磁芯气隙是磁芯空气间隙的简称,是工程师在铁芯的两个部分之间故意留下的物理空隙。一般铁氧体磁芯都不是一个完整的闭合体,如E型磁芯对接口处。 变压器的气隙设计是为了防止磁饱和而设计的空隙,虽然是一道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空隙,但对变压器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说,气隙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防止磁饱和:气隙可以限制铁芯的饱和,使变压器在高电流或高频率下工作时仍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2.控制电感量:气隙可以减小磁导率,使线圈特性较少地依赖于磁芯材料的起始磁导率,从而更好地控制电感量。 3.提高热稳定性:在高频变压器中,增大气隙可以提高散热效果,降低变压器的温度,保证其稳定工作。 4.提高电气性能:增大气隙可以减小变压器的磁耦合,降低互感系数,实现更精确的电压变换,同时减小漏感应,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5.增加绝缘能力:增大气隙可以增加变压器的绝缘距离,提高其抗击穿能力,降低故障率。 电子变压器,图片来源:普晶电子 随着电子产品工作频率越来越高,传统的拼接磁芯所留下的空隙已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需要在变压器磁芯上新开气隙。 分段气隙技术由此应运而生,通过改变磁路结构,将传统的单一气隙分割成多个较小的气隙段,使得每个小气隙产生的漏磁和边缘效应相互抵消或减弱,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变压器的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采用分段气隙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涡流损耗,降低内层线包温度,提高设备的热稳定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此外,分段气隙设计还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电感量,这对于一些对电感值有严格要求的应用场景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分段气隙设计不仅能够解决传统单一气隙带来的问题,还能够适应现代电力电子设备对高性能、小型化的需求。 但气隙过大会导致磁阻过大,降低变压器的能力;而气隙过小则会增加损耗,产生噪声和热量;气隙虽然降低了磁导率,但也需要增加线圈的圈数,这会导致铜损增加,制造成本也更高。所以在设计变压器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气隙大小。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 热度 3
    2024-1-11 10:52
    931 次阅读|
    0 个评论
    摘要 本应用文件从三大方向探讨“如何有效消除反激式转换器于启动期间MOSFET之过应力”:从RICHTEK内嵌软启动功能之反激式转换控制器设计,再到系统回路稳定度与开关管之应力关系,最后带入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分析及设计。本应用文件可供研发工程师参考,以在电源系统开发设计时降低开关管MOSFET所受之应力,避免开关管之损坏,提高电路操作之可靠度。 前言 开关式电源供应器(Switching Power Supply)相对于线性式电源供应器(Linear Power Supply)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开关式电源拓朴之一——“反激式转换器(Flyback Converter)”由于拥有初/次级隔离、电路架构简单、零件数少、成本低等特色,被广泛应用于150W以下的电源系统。 开关组件Power MOSFET扮演着开关式电源转换器的重要角色,“如何消除反激式转换器于启动期间MOSFET之过应力”,乃为本文探讨之重点,探讨将从反激式转换器控制器设计、回路稳定度和缓冲电路设计三大方向展开。 反激式控制器设计-RICHTEK内嵌软启动功能 图一为典型的反激式转换器应用电路。图二为典型的反激式转换器功能方块图。当VDD电压达到控制IC启动门坎电压(VTH_ON)时,控制IC即会开始运作,它会首先启动软启动功能(Soft Start, SS)。 控制IC内之振荡器(Oscillator)产生时钟信号(Clock)来设定S-R触发器(S-R Flip-Flop)之S端(Set);透过取得反馈电压(VCOMP)或定功率(Constant Power)之电流限制信号(Current Limit,VCS_CL)二者之电压最低信号与流过电流侦测电阻(RCS)之电压(VCS)经由脉宽调制比较器(PWM Comparator)触发S-R触发器之R端(Reset),决定GATE端之脉冲宽度。 图一、典型反激式转换器应用电路 图二、反激式转换器功能方块图 控制IC透过GATE脚位驱动反激式转换器开关管(MOSFET),开关管导通(Turn ON)时,输入电压完全跨在变压器(耦合电感器)一次侧之上,电感电流成线性增加,电感所储存的能量也因而逐渐增加;此时由于功率二极管反偏,负载所需的能量完全由输出电容提供。藉由回路控制信号,当栅极驱动信号将开关管关闭(Turn OFF)时,由于电感的磁通必需连续,迫使功率二极管导通,此时电感的电压也会反相来重置其磁通。这时候,通过二极管的电感电流将呈线性减少,此电流除了提供给负载外,也提供给输出电容充电,直到控制IC之时钟信号触发下一周期开始为止,周而复始。以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Conduction-Mode,CCM)为例,图三为反激式转换器及控制器动作示意图。 开关管导通时,电流侦测电阻上之电压(VCS)爬升斜率(mR)为: 开关管关闭时,二次侧二极管导通流过电流,该电流(ISec_Diode)通过映射以后反映至一次侧,在电流侦测电阻上形成隐含的电压(VCS),其下降斜率(mF)为: 其中Vin为跨于变压器一次侧两端之输入电压;LP为变压器一次侧之激磁电感;VO为输出电压;VF为功率二极管导通电压;n为变压器圈数比;NP为变压器一次侧线圈匝数;NS为变压器二次侧线圈匝数。 图三、反激式转换器及控制器动作示意图 (CCM) 反激式转换器开始运作初期,输出尚未建立,电压为零。由公式(2)可知电流侦测电阻上之电压下降斜率趋近于零,而控制IC于每个周期皆至少有最小导通时间(TON_MIN),致使电感电流持续增加,即开关管上之尖峰电流(Peak Current)持续增加,电流侦测电阻上之电压不断上升。当开关管关闭瞬间,累加的尖峰电流、变压器之漏电感和开关管之寄生电容产生高频振荡,于开关管之漏极(Drain)与源极(Source)间感应出极大之电压尖峰(Voltage Spike),将可能衍生出开关管之过应力问题,如图四(a)所示。当反激式转换器输出短路时,控制IC触发自动重启保护(Auto Recovery),上述问题将更趋严重,开关管过应力问题也可能会表现得更严重,如图四(b)所示。 图四、反激式转换器开关管之应力 为了有效抑制启动尖峰电流,RICHTEK将软启动功能内嵌于控制IC中,它在控制IC开始运作时会先被启动,透过阶梯式的电流限制信号,逐步将输出电压慢慢建立起来。同时搭配过电流门坎电压(VCS_SKP)跳周期(Cycle Skipping)模式设计于软启动期间,当电流侦测电阻上之电压超过电流门坎电压时,控制IC会触发跳周期模式,延长电感电压反相重置磁通时间,使磁能能够有效地转移至输出端,加速输出电压之建立过程,同时达到降低开关管上之电流幅度的效果。图五为RICHTEK内嵌软启动功能示意图;图六为RICHTEK软启动功能-跳周期(Cycle Skipping)模式和传统软启动模式的比较。 图五、RICHTEK内嵌软启动功能示意图 (a)传统软启动模式 (b)RICHTEK软启动功能-跳周期(Cycle Skipping)模式 图六、传统软启动功能 vs. RICHTEK软启动功能 图七所示为传统软启动功能和RICHTEK软启动功能在同一反激式转换器电源系统在启动期间的不同表现对照。采用传统软启动功能时,在启动初期会有一较大之电压尖峰,而采用RICHTEK软启动功能的情况下则没有这一现象,这意味着后者的启动过程是平缓的,开关管所受应力是比较轻的。 图七、启动期间开关管之应力——传统软启动功能 vs. RICHTEK软启动功能 图八所示是在输出短路时同一反激式转换器电源系统在分别采用传统软启动功能与RICHTEK软启动功能时的不同表现。由于输出短路,控制IC会触发自动重启保护(Auto Recovery),传统软启动功能在高输入电压工作条件下将出现更加恶化的开关管应力状况,而优化的RICHTEK软启动功能由于具有特别的保护机制,可有效降低开关管之应力负担,提高了电路操作之可靠度。 图八、输出短路时开关管之应力——传统软启动功能 vs. RICHTEK软启动功能 反激式转换器回路稳定度与开关管之应力关系 在反激式转换器的设计中,变压器之匝数比(n)与开关管之电压应力直接相关。换句话说,决定了最大占空比就决定了变压器匝数比,同时也决定了开关管之电压应力。 开关管最大之电压应力(VDS_MAX)为: 其中Vin_max为最大输入电压;n为变压器匝数比;VO为输出电压;VF为功率二极管导通电压;VSpike为变压器漏电感造成的电压尖峰(于下节说明讨论)。 从转换器运行的原理上来看,占空比对应着开关管与二极管导通的比率。从有效的利用半导体观点,各占一半的占空比是利用率最高的,也就是说,将最大占空比(Dmax)定在 0.5 左右对开关管与二极管的利用率最高,所以一般设定在最低输入电压下的占空比为 0.5。再计算出变压器匝数比(n),并藉由开关管与二极管电压应力裕度,再调整 n 与Dmax。详细的反激式转换器及其变压器匝数比之设计,请参考应用文件《定频反激式转换器设计指南》。本应用文件于此探讨设计者较易忽略思考之“反激式转换器回路稳定度与开关管之应力关系”,并假设反激式转换器的变压器匝数比已进行了优化设计。 探讨反激式转换器之回路稳定度,应先了解反激式转换器固有的右半平面零点问题。这个零点无法用传统的极点进行补偿,所以,反馈回路的交越频率(fC)必需远低于这个零点位置,实务上,反激式转换器的交越频率多半设计在3kHz 以下。对一个离线式反激式转换器而言,在低压输入、满载时交越频率为800Hz 到3kHz (以65kHz 开关频率而言)、相位余裕(Phase Margin,ψm)大于45度以上为最恰当。详细的反激式转换器回路设计请参考《离线式反激转换器反馈设计》一文。 设计不同的回路稳定度进行补偿实验,探讨回路稳定度与开关管之应力关系,可与理论形成相互佐证的关系。为了测量不同的回路增益特性对开关管所受应力的影响,我们在同一个反激式转换器电源系统上分别设定“ fC< 800 Hz &ψm 45°”的回路增益特性并测量开关管之应力。图九及图十分别为低压及高压输入、满载时回路增益之交越频率与相位余裕实验测量曲线,图十一为高压输入、满载时开关管之应力状况。经过比较可知:当交越频率较低且相位余裕不足时,瞬时响应速度缓慢,输出电压建立过程存在过冲(Overshoot),根据公式(4),存在过冲的输出电压将使开关管之应力增加。所以,适当设计的回路增益交越频率和足够的相位余裕,可以有效降低反激式转换器在启动期间施加在开关管上的应力,对避免开关管损坏有极好的帮助。 图九、低压输入满载时回路增益之交越频率与相位余裕 图十、高压输入、满载时回路增益之交越频率与相位余裕 图十一、反激式转换器在高压输入、满载时对开关管之应力 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分析及设计 反激式转换器的变压器存在漏电感,开关管存在寄生电容,如图十二:反激式转换器及其组件等效电路模型所示。由于电感的磁通必需连续,当开关管关闭(Turn OFF)时,变压器之漏电感电流瞬间被截断,储存于漏电感之磁通无法被转换至变压器二次侧,此能量将在变压器之漏电感与开关管寄生电容间共振产生高频振荡,开关管之漏极(Drain)与源极(Source)间(VDS)将形成一极高之电压尖峰(Voltage Spike),如图十三所示。图十三(a) 为反激式转换器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Conduction-Mode,CCM)的波形;图十三(b) 为反激式转换器工作于不连续导通模式(Discontinuous-Conduction-Mode,DCM)的波形。 该高频振荡迭加于开关管之漏极与源极间,迭加后的电压尖峰峰值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iDS_Peak为流经变压器一次侧的开关管峰值电流;LLK为变压器一次侧等效之漏电感;CP为变压器一次侧等效之寄生电容;Vin为输入电压;n为变压器匝数比;VO为输出电压;VF为功率二极管导通电压。 图十二、反激式转换器及其组件等效电路模型 图十三、反激式转换器组件寄生之漏电感与电容共振波形 由上述组件之寄生电感及电容所产生之电压尖峰及伴随之高频振荡,将对开关管造成应力冲击甚至可能将其损坏,也可能衍生出电源系统之电磁干扰或和电路操作之可靠度问题。适当的缓冲电路(Snubber)可对此高频振荡进行抑制,并对上述问题作有效之改善。 本应用文件介绍目前广泛应用于反激式转换器之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如图十四所示。在开关管关断瞬间,变压器的漏电感电流依原初始方向继续流动,它将分成两路:一路(iDS)在逐渐关断的开关管继续流动;另一路(iSn)经由缓冲电路的二极管(DSn)向电容(CSn)充电。由于CSn上的电压不能突然改变,因而降低了开关管关断电压上升的速率,并把开关管的关断功率损耗转移到了缓冲电路,如图十五: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电压/电流波形所示。 图十四、附加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之反激式转换器 图十五、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电压/电流波形 (DCM) 开关管关断瞬间,缓冲电路的二极管导通,变压器的漏电感电流上升斜率(mi_Sn): 其中iSn为缓冲电路流经二极管电流。 缓冲电路的二极管导通时间(tSn): 反激式转换器峰值电流(iDS_Peak)依工作模式不同分为: 工作于不连续导通模式(DCM)的开关管峰值电流(iDS_Peak_DCM): 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CCM)的开关管峰值电流(iDS_Peak_CCM): 其中Pin为反激式转换器输入功率。 缓冲电路之功率损耗(PSn): 其中电容电压(VSn)一般设计为n(Vo+ VF) 的2~2.5倍。 将公式(10)换算至电功率公式可知缓冲电路之电阻(RSn): 缓冲电路之电容(CSn)的电压纹波(DVSn)一般设计为电容电压(VSn) 的5~10%。依照伏秒平衡(Volt-Second Balance)之观念,可推导得出缓冲电路之电容(CSn)设计值: 反激式转换器开关管之漏极与源极间的最高电压一般发生于系统工作于最高输入电压并且满载的情况,因此,反激式转换器之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应以此条件作为电容及电阻的设计依据,而二极管一般应选用快恢复二极管。一个实际的反激式转换器电源系统的开关管所受应力在加入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前后的对比见图十六,我们可从中看到明显的区别。通过上面的分析和实践,我们可以确信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设计可有效降低开关管所受应力以避免开关管之损坏,从而提高电路操作之可靠度,也可同时改善高频振荡衍生之电磁干扰问题。 图十六、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加入前后之开关管应力比较 总结 开关组件Power MOSFET扮演着开关式电源转换器的重要角色。反激式转换器(Flyback Converter)拥有初/次级隔离、电路架构简单、零件数少、成本低等特色,因而被广泛应用。反激式转换器开关管(MOSFET)之最大应力不一定发生于满载稳态操作期间,更值得被探讨的可能是“启动期间”。本应用文件从理论阐述及实验佐证全方位、多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消除反激式转换器于启动期间MOSFET之过应力”,从反激式转换器系统的核心——反激式转换器控制器IC的软启动功能,到系统层面的回路稳定度补偿,最后提供应用电路——被动式电压箝位RCD缓冲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供研发工程师在进行反激式转换器电源系统的开发设计时参考,以便降低开关管所受之应力,避免开关管之损坏,提高电路操作之可靠度。 来源: 立錡科技
  • 热度 6
    2023-8-10 10:18
    610 次阅读|
    0 个评论
    如何轻松区别隔离电源和非隔离电源的区别
    在产品设计时,倘若没有考虑应用环境对电源隔离的要求,产品到了应用时就会出现因设计方案的不当导致的系统不稳定,甚至出现高压损坏后级负载的情况,以及出现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因此产品设计是否需要隔离至关重要。 曾经“一消费者在手机充电时打电话触电身亡”的新闻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充电器也能能危害生命?专家分析手机充电器内部变压器漏电,220VAC的交流电漏电到直流端,并通过数据线传导到了手机金属壳上,最终导致触电身亡,发生无可挽回的悲剧。 那么手机充电器输出端为什么会带有220V的交流电呢?隔离电源的选型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区分电源是隔离与非隔离?业内通用的看法是: 1、隔离电源:电源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输入和输出之间是绝缘的高阻态,没有电流回路,如图1所示: 图1 采用变压器的隔离电源 2、非隔离电源:输入和输出之间有直接的电流回路,例如,输入和输出之间是共地的。以隔离的反激电路和非隔离的BUCK电路为例,如图2所示。 图2 非隔离电源 01 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的优缺点 由上述概念可知,对于常用的电源拓扑而言,非隔离电源主要有:Buck、Boost、Buck-Boost等;而隔离电源主要有各种带隔离变压器的反激、正激、半桥、LLC等拓扑。 结合常用的隔离与非隔离电源,我们从直观上就可得出它们的一些优缺点,两者的优缺点几乎是相反的。 使用隔离或非隔离的电源,需了解实际项目对电源的需求是怎样的,但在此之前,可了解下隔离和非隔离电源的主要差别: ① 隔离模块的可靠性高,但成本高,效率差点。 ② 非隔离模块的结构很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能差。 因此,在如下几个场合,建议用隔离电源: ① 涉及可能触电的场合,如从电网取电,转成低压直流的场合,需用隔离的AC-DC电源; ② 串行通信总线通过RS-232、RS-485和控制器局域网(CAN)等物理网络传送数据,这些相互连接的系统每个都配备有自己的电源,而且各系统之间往往间隔较远,因此,我们通常需要隔离电源进行电气隔离来确保系统的物理安全,且通过隔离切断接地回路,来保护系统免受瞬态高电压冲击,同时减少信号失真; ③ 对外的I/O端口,为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也建议对I/O端口做电源隔离。 总结如下表所示,两者的优缺点几乎是相反的。 02 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的选择 通过了解隔离与非隔离电源的优缺点可知,它们各有优势,对于一些常用的嵌入式供电选择,我们已可做成准确的判断: ① 系统前级的电源,为提高抗干扰性能,保证可靠性,一般用隔离电源。 ② 电路板内的IC或部分电路供电,从性价比和体积出发,优先选用非隔离的方案。 ③ 对安全有要求的场合,如需接市电的AC-DC,或医疗用的电源,为保证人身的安全,必须用隔离电源,有些场合还必须用加强隔离的电源。 ④ 对于远程工业通信的供电,为有效降低地电势差和导线耦合干扰的影响,一般用隔离电源为每个通信节点单独供电。 ⑤ 对于采用电池供电,对续航力要求严苛的场合,采用非隔离供电。 通过了解隔离与非隔离电源的优缺点可知,它们各有优势,对于一些常用的嵌入式供电设计,我们可总结出其选择的场合。 1、隔离电源 系统前级的电源,为提高抗干扰性能,保证可靠性,一般用隔离电源; 对安全有要求的场合,如需接市电的AC-DC,或医疗用的电源和白色家电,为保证人身的安全,必须用隔离电源,如MPS的MP020,为原边反馈隔离型AC-DC,适合于1~10W应用 ; 对于远程工业通信的供电,为有效降低地电势差和导线耦合干扰的影响,一般用隔离电源为每个通信节点单独供电。 2、非隔离电源 电路板内的IC或部分电路供电,从性价比和体积出发,优先选用非隔离的方案;如MPS的MP150/157/MP174系列buck型非隔离AC-DC,适合于1~5W应用; 对于工作电压低于36V,采用电池供电,对续航力要求严苛的场合,优先采用非隔离供电,如MPS的MP2451/MPQ2451。 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优缺点: 通过了解隔离与非隔离电源的优缺点可知,它们各有优势,对于一些常用的嵌入式供电选择,我们可遵循以下判断条件: 对安全有要求的场合,如需接市电的AC-DC,或医疗用的电源,为保证人身的安全,必须用隔离电源,有些场合还必须用加强隔离的电源。 一般场合使用对模块电源隔离电压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更高的隔离电压可以保证模块电源具有更小的漏电流,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EMC特性也更好一些,因此目前业界普遍的隔离电压水平为1500VDC以上。 03 隔离电源模块选型的注意事项 电源的隔离耐压在GB-4943国标中又叫抗电强度,这个GB-4943标准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类设备的安全标准,就是为了防止人员受到物理和电气伤害的国家标准,其中包括避免人受到电击伤害、物理伤害、爆炸等伤害。如下图为隔离电源结构图。 隔离电源结构图 作为模块电源的重要指标,标准中也规定了隔离耐压相关测试方法,简单的测试时一般采用等电位连接测试,连接示意图如下: 隔离耐压测试示意图 测试方法: 将耐压计的电压设为规定的耐压值,电流设为规定的漏电流值,时间设为规定的测试时间值;操作耐压计开始测试,开始加压,在规定的测试时间内,模块应无击穿,无飞弧现象。 注意在测试时焊接电源模块要选取合适的温度,避免反复焊接,损坏电源模块。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 1、要注意是AC-DC还是DC-DC。 2、隔离电源模块的隔离耐压。例如隔离1000V DC 是否满足绝缘要求。 3、隔离电源模块是否有进行全面的可靠性测试。电源模块要经过性能测试、容差测试、瞬态条件测试、可靠性测试、EMC电磁兼容测试、高低温测试、极限测试、寿命测试、安规测试等。 4、隔离电源模块的生产工厂产线是否规范。电源模块生产线需要通过ISO9001, ISO14001,OHSAS18001等多项国际认证,如下图3所示。 ISO认证 5、隔离电源模块是否有应用在工业、汽车等恶劣环境。电源模块不仅仅大量应用与恶劣的工业环境,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的BMS管理系统中也游刃有余。 04 关于隔离电源与非隔离电源的感悟 首先阐述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非隔离电源不如隔离电源好,因为隔离电源贵,所以肯定贵的就好。 为什么现在大家的印象当中用隔离电源比用非隔离的要好,其实不然,这种想法都是停留在几年前的想法当中。因为前几年非隔离的稳定性确实没有隔离稳定,但随着研发技术的更新,现如今非隔离已经非常成熟,日渐稳定。 说到安全性,其实现在非隔离电源也是很安全的,只要在结构稍微做下改动,对人体还是很安全的,同样的道理,非隔离电源也是可以过很多安规标准,例如:ULTUVSAACE等。 实际上非隔离电源损坏的根源就是电源AC线两端的浪涌电压所致,也可以这么说,雷击浪涌吧,这种电压是加在电压AC线两端的瞬间高压,有时高达三千伏,但时间很短,能量却极强,在打雷时会发生,或是在同一条AC线上,当一个大的负载断开瞬间,因为电流惯性的原因也会发生,这个电压进入电源,对于非隔离BUCK电路,会瞬间传达到输出,击坏恒流检测环,或是进一步击坏芯片,造成300v直通,而烧掉整条灯管。 对于隔离反激电源,会击坏MOS,现象就是保管,芯片,MOS管全烧坏。现在LED驱动电源,在使用过程中坏的,80%以上都是这两种类似现象。而且,小型开关电源,就算是电源适配器,也经常损坏的是这个现象,均是浪涌电压所致,而在LED电源里,表现的更加普遍,这是因为LED的负载特性是特别的怕浪涌电压的。 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论来讲,电子电路里,元器件越少,可靠性越高,相应越多的元件的电路板可靠性则越低。实际上非隔离电路的元件是比隔离电路要少的,为什么隔离电路可靠性高。 其实说白了,不是什么可靠性,而是非隔离电路对于浪涌太敏感,抑制能力差,隔离电路,因为能量是先进入变压器,然后从变压器再输送到LED负载的。BUCK电路是输入电源一部分直接加在了LED负载上,故前者对浪涌抑制和衰减能力强,所以浪涌来时损坏的机率小而已。 实际上,不隔离电源的问题主要是在于浪涌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因为只有LED灯具在大批量应用时,从概率上才能看出其解决的程度,所以很多人没有提出好的防治办法,更多的人则是不知道浪涌电压为何物,很多人。LED灯具坏了,也找不到原因,最后只能一句,什么此电源不稳定就了结了,具体哪里不稳定,他不知道。 非隔离电源一是效率,二是成本上比较有优势。 非隔离电源适合的场合:首先,是室内的灯具,这种室内用电环境较好,浪涌影响小。第二,使用的场合是高压小电流,低压大电流用非隔离没有意义,因为低压大电流非隔离的效率并不比隔离的高,成本也低不到多少去。三,电压相对较稳定的环境中使用非隔离电源。当然,如果有办法解决掉抑制浪涌的问题,那么非隔离电源的应用范围将大大拓宽! 隔离电源因为浪涌的问题,损坏率也不可小觑,一般那种返修回来,击坏保险,芯片,MOS的第一个应该想到是浪涌问题。为了减少损坏率,在设计时就行要考虑到浪涌的因素进去,或是在使用时要告戒用户,尽量避免浪涌发生。(如室内灯具,打雷时暂时先关掉) 综合所述,使用隔离与非隔离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浪涌这个问题,而浪涌问题和用电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很多时候使用隔离电源和非隔离电源不能一刀切,非隔离电源在节能,成本上都是很有优势的,所以要科学的选用非隔离还是隔离作为LED驱动电源。 05 总结 本文介绍了隔离电源和非隔离电源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适应场合,以及隔离电源的选型注意事项,希望工程师在产品设计时能以此为参考,正确应用电源在产品的研发中,以及在产品出现故障后,快速定位问题所在。 关注公众号“优特美尔商城”,获取更多电子元器件知识、电路讲解、型号资料、电子资讯,欢迎留言讨论。
  • 热度 8
    2023-7-28 14:23
    98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变压器规格型号功率参数【详细版】
    变压器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当交流电压加到一次侧绕组后交流电流流入该绕组就产生励磁作用,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这个交变磁通不仅穿过一次侧绕组,同时也穿过二次侧绕组,它分别在两个绕组中引起感应电动势。这时如果二次侧与外电路的负载接通,便有交流电流流出,于是输出电能。 变压器的规格型号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 按相数分,变压器可以分为单相变压器和三相变压器。 按冷却方式分,变压器可以分为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 按用途变压器可以分为电压变压器,仪用变压器,试验变压器和特种变压器。 按绕组形式变压器可以分为双绕组变压器和三绕组变压器以及自耦变电器。 按铁芯的形式,变压器可以分为芯式变压器和非晶合金变压器和壳式变压器等等。 变压器按照电压的等级分,可以分为: 1000KV,750KV,500KV,330KV,220KV,110KV,66KV,35KV,20KV,10KV,6KV 等。 变压器铭牌中的型号分两部分,前一部分代表变压器的类别、结构、特征和用途,后部分代表产品的额定容量和高压绕组的额定电压等级,其型号中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第一位字母表示变压器的类别, O 表示降压自耦, D 表示单相; S 表示三相。 第二位字母表示变压器的冷却方式, F 表示油浸风冷; J 表示油浸自冷; P 表示强迫油循环。 第三位字母表示变压器的材质, L 表示铝绕组。 第四位字母表示变压器的调压方式, Z 表示有载调压。 变压器型号规格如何看? 变压器 https://techinfo.misumi.com.cn/exportarticle/article/1601/ 的关键性能参数一般在变压器出厂铭牌上标出,一般包含短路容量,额定电压,额定值电流,制冷方法,额定值頻率,接地电阻,绕阻布线等级,相数,特性阻抗电压等。它一般由英文字母和数据构成。除此之外,变压器的性能参数还包含空载损耗,负荷损耗,升温方法,空载电流,吊重,油重,总重,运送净重,罐容真空容积等。 变压器的参数有哪些? 一般来说,变压器的参数包括名牌数据:有型号,变压器的容量,变压器的相数,变压器的一,二次侧电压,变压器的连接组别,变压器的绝缘等级。变压器的绕组数据包括,变压器的导线型号,规格,变压器的绕组匝数,变压器的绕组尺寸,变压器的绕组引出线规格及长度,变压器的绕组重量。变压器的铁心数据包括,变压器的铁芯尺寸,变压器的硅钢片百度及片数,变压器的铁芯叠压顺序和方法。 浏览米思米官网 https:// www.misumi.com.cn / 学习更多电工知识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