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5
2013-10-9 14:48
2441 次阅读|
0 个评论
2004年11月26日为新居购买一台心中第一位的消费电子电器国外制造者的洗衣机,其价高,一直出不了手。这次咬咬牙,买了,质量放心,常言道:贵买便宜用。 没有遇到大问题,是必然,不然如何成为心中第一位。 一个小问题,确使这台洗衣机面临生命取舍的抉择。 2010年7月19日电话联系制造商总部客服。 2010年7月20日来人上门修理,总费用73元。看看该制造者合格的工作程序和文件。 知道原因了,可谓格外小心使用。但还是又出故障了,应验了当时更换时就认为这是产品制造时遗留的一个质量缺陷。 2013年9月7日,星期六,一大早,7点钟,家人就洗衣物,早餐后,忙里忙外,打扫阳台卫生时,才想起洗涤衣物,早该洗完了。我就去取,习惯性第一时间关闭电源,然后用手拉动那个“小巧精致”的拉手,相信绝对不敢大力拉,已经成为习惯,可这次真的有断啦! 可以肯定这是产品设计和制造两个环节遗留在产品里缺陷,正印证了前辈的总结,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因为太多的企业把质量寄托在出货检验上。 事实上,产品必然会有各种各样因素所致的遗留缺陷,也就有使用、维护、修理的合格性需要,个人认为接下来,消费品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就是循环再造的合格性体现。 看看本次个案分析。 从外观,一眼可见门孔与拉手的比例关系,尤其是这个门要紧扣力比较大,显然目视直观感觉就比例失调。首先,肯定性的自问,这一定不是在国外该制造者工厂设计和制造的?必然是所谓“国产”。 看看里面扣位部件结构: 断在何处?看圆盖上的断后显示出的孔内痕迹。中间的小方块就是唯一施力的断处,长宽只有4mm啊!铸铝材料。 看看这个断下来的拉手。 注意:上部凹陷的痕迹! 看看第一个原配的产品,也有看得出来的凹陷痕迹,很轻微。 反过来看看内部结构,铸铝结构件还没有一根筷子粗!哈!我暂时就用筷子开门! 游标卡尺量一量,4mm!!! 分析结论: 该制造者质量合格产品存在两方面缺陷,流到消费者手上,要靠使用合格以延长产品寿命。 一方面是设计缺陷,印象中这个国外制造者不应该会有这样的遗漏? 一方面是制造缺陷,用料和工艺,用料不敢说,但前面小拉手照片显示出的表面塑料凹痕,用这么细小而高受力的结构件,可见其制造者省料一斑。 值得认同和支持的是该制造者满足消费者就近及时的修理理念和行为合格,有力达成消费者的使用合格。 我今天,周一上午打电话,对方承诺明天来人修理。哈哈,也询问了价格,当然这次不是73元啦!估计超过100元!如今,涨价==涨工资,谁不干! 2013年9月12日,中午维修师傅来了,更换了一个如此袖珍式拉手,十几分钟完成。 110元! 上次材料:23元,路费和修理费20+30=50元 这次材料:30元,路费和修理费80元 ===================================== 循环再造,消费做起! 本人正在进行可行性分析及商业计划,欢迎加入“循环再造”EE小组,共同探讨与交流。 循环再造 以“谁制造,谁回收”为原则,实现电子制造业环保产业模式,借助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