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电源

相关博文
  • 2025-1-13 10:42
    614 次阅读|
    0 个评论
    剖析光耦在室内LED屏专用电源中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推进, LED显示屏行业对4K、8K等超高清画质的需求日益提升。与此同时,Mini及Micro LED技术的日益成熟,推动了间距小于1.2 Pitch的Mini、Micro LED显示屏的快速发展。这类显示屏不仅画质卓越,而且尺寸适中,通常在110至1000英寸之间,非常适合应用于电影院、监控中心、大型会议、以及电影拍摄等多种室内场景。 鉴于室内 LED显示屏与用户距离较近,因此对于噪音控制、体积小型化、冗余备份能力及电气安全性的要求尤为严格。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开关电源技术推出了专为小间距LED显示屏定制的电源解决方案,该方案凸显以下四大核心优势: 1、采用无风扇传导散热设计的电源,专为室内显示屏环境打造,有效削减了风扇散热引发的噪音干扰,并规避了风扇积尘导致的故障风险。 2、针对显示屏对轻薄设计的需求,特别选用了低高度的电源供应器,其高度范围在20至31毫米之间,极大地降低了整体结构的厚度。 3、为了增强系统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增设冗余设备来减少显示屏在播放过程中发生黑屏的概率。 4、考虑到室内LED显示屏易于被用户触及,为降低触电危险,前端可采用符合SELV标准的48V低压集中供电方式,后端则搭配Class III类低压直流DC/DC小型化电源,既满足了超薄设计的需求,又确保了用电安全。 该电源采用了具备冗余功能的设计方案,确保为室内 LED显示屏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有效预防因过载、过热等问题引发的系统宕机状况。 在过压保护方面,采用了与 KL3053S1-TA系列相媲美的可控硅光耦技术,一旦检测到保护信号,便能迅速锁定输出端状态。此类光耦的亮点在于能够承受高达5KV的隔离电压,并具备充裕的爬电距离,确保了安全性能。同时,其体积小巧,有助于减少空间占用,提升整体设计的紧凑性。 而输出端的反馈检测电路,则精心选用了 KL817或封装更为小巧的KL1019等贴片晶体管光耦,它们能将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隔离并准确反馈至控制电路,确保了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不同于普通的室内电器产品,室内 LED显示屏的软启动设计巧妙地融入了软件控制之中,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设备的启动平稳性,更彰显了其技术上的独到之处。
  • 2025-1-8 17:38
    0 个评论
    【哔哥哔特导读】全球贸易战持续升级,走在海外布局前沿阵地的企业能够给我们提供怎么样的宝贵经验与意见,海外投资还需要关注什么信息? 在全球贸易战持续升级、关税壁垒高筑的当下,制造业企业面临巨大挑战,海外设厂成为破局之举,但信息匮乏又制约着企业出海步伐。为此,在2024年12月15日至19日,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联合深圳市连接器行业协会、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等多家行业团体,精心筹备了一场为期五天四晚的泰国商务考察之旅。 泰国作为中国友好邻邦,是企业出海的热门选择,已有诸多行业标杆企业在此落地生根、投产运营。此次考察活动旨在帮助电气企业打破信息瓶颈,深入洞悉泰国市场,精准把握海外电气企业动态,让电气企业在投资决策时能有效规避风险。从当地政策法规、电气产业链配套,到用工成本、电气市场潜力,全方位为电气企业出海“探路”,助力中国电气制造扬帆远航,开拓国际新局。 在活动期间,考察团一行26人先后实地探访了包括新亚电子、德晋昌光电、乔合里、飞天科技、意华股份、莱克电气、伊戈尔电气等知名企业的泰国工厂,详细、直观地了解了这些电气企业在泰国的运营情况,如电气企业投资建设、电气产品生产流程、电气产品质量控制、员工管理以及电气产业链与供应链配套等方面内容,为未来的电气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察团还参访了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的泰国基地——伊戈尔电气(泰国)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李红岩亲自带领考察团参观了电气产品生产车间并展开深入的座谈交流,详实介绍了在泰国投资建厂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与建议。 据悉,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伊戈尔002922)创建于1999年,致力于向全球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电源、组件产品和电气产品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全球各地建成七个电气产品生产基地,另有三个电气产品生产基地在建中,其中泰国生产基地是2024年7月顺利建成投产的电气产品生产新基地。 此外,考察团还与泰中罗勇工业园、春武里府藩通县政府以及Proflex园区等进行了交流座谈,广泛并深入地了解泰国政策法规、产业政策、投资环境、税收优惠、市场贸易以及园区配套服务等信息。 此次泰国之旅安排的系列深入参访与交流活动,为电气企业评估泰国作为出海投资目的地的潜力提供了宝贵的实地经验和一手信息,有助于电气企业在泰国投资建厂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同时也为泰国吸引更多外资、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将继续加大海外拓展的步伐,组织广大会员深入海外各地进行考察与交流,为电气企业出海提供更多助力。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 2024-12-23 11:24
    96 次阅读|
    0 个评论
    【哔哥哔特导读】在新能源浪潮下,LLC 电路备受瞩目,但其高效特性与电压局限并存。磁性元器件变比究竟如何影响其高效特性?浙江大学王正仕副教授为我们揭开谜底。 近年来,随着对高效能源利用需求的不断增加,LLC电路的研发与应用已成为业界的热点。然而,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LLC电路的电压范围局限性及其与磁性元器件变比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成为了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工程师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LLC电路的高效特性及电压范围的局限性 在新能源市场应用领域,LLC电路因具备卓越的高效率特性,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众多磁性元器件产业链企业的研发重心。在几个千瓦级别的隔离型电路中,LLC电路的效率表现尤为突出,几乎难以找到与之匹敌的对手。 这一高效性的根源在于LLC电路的左右开关状态均为软开关,即在零电压、零电流的条件下实现开关切换,从而大幅度减少了能量损失。此外,当电路在谐振点附近运行时,无功功率和电流都维持在极低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效率。 然而,LLC电路的高效性并非没有局限。其电压范围相对有限,在额定电压的两倍内仍有好的性能表现,而当电压达到三倍时,性能就会出现明显下降。更为关键的是,一旦电路偏离了最佳工作点,其性能也会逐渐下滑。 特别是在频率远离谐振点时,电流状态会退化,关断位置的电流会增大,同时负边二极管的电流下降速度也会加快,甚至可能转变为硬开关,从而导致性能恶化。因此,LLC电路的频率调节范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磁性元器件变比的选择与效率电压范围的权衡 在设计LLC电路时,磁性元器件变比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乎磁性元器件产业链企业的决策,还直接影响电路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性能。鉴于不同场景和优化目标所需的电感值各异,在选择磁性元器件变比时,磁性元器件产业链企业必须充分考量实际应用需求。 以电池充电应用为例,许多磁性元器件产业链企业倾向于将优化点设定在电池的标称电压附近,因为在该电压下,电池的充电时间最长且效率最高。因此,在确定磁性元器件变比时,应参照电池的标称电压来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电路的性能与充电需求相匹配。 在LLC电路中,输出电压或增益的大小直接关联于开关频率、谐振电感(Lr)、励磁电感(Lm)以及输入输出电压比等多个参数。 当开关频率接近或高于谐振频率时,电路呈现出降压特性;而当开关频率低于谐振频率时,由于励磁电感的作用,电路能够展现出升压特性。这种增益可调性使得LLC电路在宽范围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应用场景中尤为适用。 然而,设计高效的LLC电路并非易事,尤其是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还要确保宽泛的电压调节范围。磁环电感(磁性元器件)作为LLC电路中的关键元件,其设计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效率和增益特性。 为了获得高效率,磁环电感(磁性元器件)需要具有低损耗、高饱和电流以及稳定的温度特性。同时,为了拓宽电压调节范围,需要仔细调整谐振电感与励磁电感等磁性元器件的比值,以及开关频率的范围,从而在保证增益特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电路的损耗。 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因为高效率往往伴随着较窄的电压适应范围,而宽泛的电压范围则可能牺牲部分效率。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做出合理的磁性元器件变比选择。 LLC电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LLC电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双向应用的需求,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工程师基于LLC电路进行了多种变数设计,以确保在不同的电压范围内都能获得良好的性能表现。 LLC与DAB的结合可能会在未来大功率应用场合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结合可以是串联谐振与DAB的结合,也可以是多重移相的结合,这些技术已经在一些磁性元器件产业链企业的产品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如在新能源汽车OBC领域,有企业将DAB与谐振技术结合,且没有使用MOS管,而是选择了IGBT。 原因是当DAB与谐振技术结合时,如果参数设计不当,可能会出现反向恢复现象,导致电路性能下降,效率降低。因此,他们选择了IGBT来避免这个问题。 在储能产业中,当功率达到十千瓦左右时,传统两个桥臂的LLC电路已经演变为三个桥臂,以支持更高的功率输出。 而在双向充电桩领域,通常会采用T型三电平拓扑加上LLC或DAB技术。在这种应用中,通常是多个磁性元器件的组合,负责串联和并联,以实现功率的均分和空间的有效利用。 结语 在LLC电路的设计与优化过程中,磁性元器件变比的选择不仅关乎电路的效率与电压调节范围,还直接影响到电路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与可靠性。 随着新能源需求增长,LLC电路应用将更加广泛。未来,需不断优化磁性元器件设计,探索LLC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以提升电路性能与效率,满足新能源领域对高效稳定电力电子系统的需求,推动LLC电路技术迈向新高度。 注:文章整理自中国电源学会磁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王正仕副教授,在第11届功率变换器磁性元器件联合学术年会的演讲——《新能源双向变换器(PCS)和工作模式》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 2024-12-23 11:21
    13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哔哥哔特导读】意法半导体、Microchip、英飞凌、PI等全球半导体头部厂商发布新品,包括MCU、电容式触摸控制器、三相栅极驱动器和开关IC。 本周,全球多家半导体头部厂商发布多款芯片新品,涉及MCU芯片、电容式触摸控制器芯片、三相栅极驱动器芯片和开关IC,芯片应用领域涵盖智能家居、工业设备等等。 01 | 意法半导体:集成NPU加速器的MCU芯片,助力边缘AI发展 近日,意法半导体(ST)发布重磅新品STM32N6芯片—这是ST首款带神经处理单元硬件加速器(NPU)的MCU芯片。 STM32N6是高性能STM32MCU芯片的旗舰产品,是ST采用MCU芯片+NPU芯片架构的开山之作。 图源:“STM32”公众号 STM32MCU芯片为用户带来MPU级别的NPU性能,同时具备所有MCU芯片的优势,使得芯片体积更小,芯片功耗更低,芯片成本更低,新品啊BOM更优,芯片还具有快速启动和快速唤醒功能,因此为许多低功耗AI应用开启芯片“芯”门。 芯片产品特点: -芯片机器学习处理性能是高端STM32MCU的600倍: -芯片为当今算力最强的STM32: -芯片为4.2MBRAM,STM32上存储容量最大的RAM -首次出现在MCU芯片上的ST先进图像信号处理器(ISP) -意法半导体的EdgeAISuite套件,芯片为开发边缘机器学习应用提供全套软件工具 -新系列微控制器芯片现支持的AI模型库越来越大,为各种应用带来更强的性能和多功能性。 图源:“STM32”公众号 02 | Microchip:新款交钥匙电容式触摸控制器芯片产品 交钥匙触摸控制器芯片是将机械按钮升级为现代触摸按钮或显示屏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推出12按钮MTCH2120触摸控制器芯片,该芯片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在用户界面上实现触摸按钮功能的直接途径。 这款低功耗、耐水的交钥匙触摸器件芯片集成了Microchip统一生态系统,使设计流程更加简便,该芯片促进了其他交钥匙解决方案和基于 MCU的触摸实施之间的过渡。MTCH2120芯片是基于 I2C 的触摸控制器系列中的首款产品,芯片支持全面的设计生态系统。 图源:“Microchip微芯”公众号 芯片功能和生态系统: -芯片可根据实时噪声评估自动调整灵敏度和滤波器电平,无需进行繁琐的阈值调整 -一个MPLAB® Harmony 主机代码配置器插件,芯片可直接连接 Microchip MCU和MPU -芯片通过MPLAB数据可视化工具进行设计验证 -芯片I2C端口扩展器功能 -芯片可访问Microchip的触摸库并与之兼容,有助于缩短设计周期 -MTCH2120评估板,板载SAM C21主MCU,可立即集成到原型设计中 03 | 英飞凌:推出6EDL04x065xT系列三相栅极驱动器 近日,英飞凌发布6EDL04x065xT系列三相栅极驱动器,该产品为650V三相栅极驱动器,带过电流保护(OCP)、使能(EN)、故障检测和集成自举二极管(BSD)。 图源:“英飞凌工业半导体”公众号 产品特点: -英飞凌薄膜-SOI技术 -最大阻断电压+650V -输出源/吸收电流+0.165A/-0.375A -集成超快、低RDS(on)自举二极管 -SOI技术使桥输出对高达-50V的瞬态负电压不敏感 -六个驱动器均有独立的控制电路 -过流和欠压检测 -过电流检测后故障清除延迟可由外部编程 -出错时"关闭"所有开关 -CMOS和LSTTL兼容输入(负逻辑) -每相信号互锁,防止交叉导通 竞争优势: -集成自举二极管 -节省空间 -降低BOM成本 -针对VS引脚上的负瞬态电压,具有出色的坚固性和抗噪能力 图源:“英飞凌工业半导体”公众号 04 | PI: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高集成开关IC Power Integrations近期为其面向汽车应用的InnoSwitch™3-AQ反激式开关IC推出宽爬电封装选项。5.1mm的宽漏源极引脚爬电距离无需喷涂三防漆,使IC符合800V车辆的IEC60664-1标准,在简化了生产制造过程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新封装增加的初级侧漏极和源极引脚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为下一代电动汽车母线电压提供了支持。Power Integrations独有的InSOP™-28G封装可在初级侧施加1000VDC的高压,同时确保所有其他引脚在2级污染的环境当中仍能够安全隔离。 供图:PI 1700V额定耐压的恒压/恒流InnoSwitch3-AQ开关电源IC内部集成了一个碳化硅(SiC)的初级开关,能够提供高达80W的输出功率。 这款高度集成IC可将电源的元件数量减少多达50%,从而节省空间、增强系统可靠性并缓解元器件采购所面临的挑战。漏极引脚宽度的增加有利于承受高强度的冲击和振动,尤其是在使用电驱动桥的汽车应用当中。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 热度 3
    2024-12-3 11:21
    594 次阅读|
    0 个评论
    【哔哥哔特导读】云英谷是一家以显示技术研发为核心,专业从事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及Micro OLED硅基显示驱动背板芯片。汇顶科技收购手机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头部企业,透露出哪些信号? 近日,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顶科技”)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云英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云英谷”)的控制权。   来源:《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的停牌公告》 云英谷是一家以显示技术研发为核心,专业从事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及Micro OLED硅基显示驱动背板芯片。 其中,公司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下游应用终端为智能手机,而Micro OLED硅基显示驱动背板芯片主要的下游应用终端则为VR/AR等智能头戴式设备。 截至11月22日收盘时,汇顶科技布局总市值为375亿元。作为全球领先的面向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领域提供领先的半导体软硬件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供应商,此次汇顶科技收购云英谷的动机是什么? 01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持续增长,OLED屏幕渗透率提升 从半年报来看,汇顶科技布局的产品领域包括传感产品、触控产品、音频产品、安全产品和无线连接产品,汇顶科技布局的核心业务覆盖“传感、计算、连接、 安全”四大领域。   整理自:汇顶科技2024年半年报 汇顶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约32.23亿元。利润方面,汇顶科技上半年已实现同比扭亏为盈,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约4.48亿元,同比增长3499.3%。 在第三季度报中,汇顶科技就提到,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聚焦自身优势且市场前景可观的研发项目,持续提升研发效率及加强销售、管理费用管控。 这次收购,也将是汇顶科技布局持续利润增长策略的一个战略。 在半年报中,汇顶科技提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已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增长。同时,智能手机的市场结构正发生积极变化,AMOLED屏幕在手机市场中的份额持续提升,据Omdia数据,2024年第一季AMOLED屏幕出货量1.82亿片,同比增长39%,市占率达51%,预计第三季度市场份额将扩大至56%。 汇顶科技认为,智能手机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将为公司的触控、指纹、屏下光线传感器、音频等产品带来更多市场机会。 在对市场看好的同时,汇顶科技布局计划也在加码OLED屏相关触控产品。 汇顶科技在半年报中提到,受益于OLED屏幕渗透率提升,公司小尺寸、高性能、低功耗的触控芯片凭借支持高刷新率、低延迟等优异性能,赢得多个国内外知名手机品牌客户项目,上半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今年下半年随着搭载公司车规级柔性OLED触控芯片的车型陆续发布上市,公司将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领导者。 02 | 赋能智能手机和VR/AR市场,汇顶科技与云英谷能否实现双赢? 此次收购的云英谷,主营业务就是OLED显示驱动芯片。 2018年,云英谷推出了首颗AMOLED显示驱动芯片,支持FHD+分辨率、60Hz刷新率。并推出首颗应用于0.39英寸模组的MicroOLED硅基显示驱动背板芯片产品,像素密度高达5,644ppi。 2019年,Micro OLED硅基显示驱动背板芯片的应用产品扩展至0.71英寸及1.03英寸,并于2020年将尺寸增加0.49英寸,最高刷新率提升至120HZ。 2021年,云英谷的Micro OLED硅基显示驱动背板芯片正式在消费级VR/AR中实现量产应用,并在2022年推出首颗支持LTPO面板的AMOLED驱动芯片。去年,云英谷的支持LTPO的高帧率AMOLED DDIC已经实现了独家供货某品牌手机。 如今,云英谷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云英顶官网信息显示,在手机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领域,2022年公司总体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销量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六,在中国内地供应商中排名第一。 对于汇顶科技来说,如今产品已经应用于三星、谷歌、戴尔、华为、小米、比亚迪、红旗等海内外知名品牌,在多元化战略推进的过程中,汇顶科技将进一步拓宽更广泛的客户基础,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 基于这个战略,通过此次收购,汇顶科技布局可以拓展其业务范围,进入显示驱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的新市场领域,实现产品线的多元化。 此外,此次收购也可以推动汇顶科技布局供应链整合和技术创新。云英谷科技在显示驱动和电源管理芯片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收购可以使得汇顶科技整合相关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云英谷来说,除了技术整合下协同效应带来的产品升级以外,汇顶科技的全球市场网络可以帮助云英谷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基础。 03 | 小结 此次收购,是汇顶科技布局在半导体领域加码产品布局和市场扩张的信号。 今年上半年,汇顶科技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在进一步促进业务增长方面,汇顶科技布局上对智能手机市场和VR/AR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前景十分看好。 因此通过此次收购,进一步多元化产品线,增强全球市场竞争力,并抓住智能手机和VR/AR市场增长的机遇,旨在实现双方技术和资源的协同效应,推动汇顶科技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的持续增长。 预计此次整合将加速OLED显示驱动和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技术创新,为智能手机、VR/AR设备及其他智能终端带来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