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国产化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2025-5-11 10:41
    273 次阅读|
    0 个评论
    信创产业含义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一词,最早公开信息见于2019年3月26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讨会。本次大会主办单位为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安全可靠工作委员会。 2019年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在未获得美国商务部许可的情况下,美国企业将无法向华为供应产品。 2019年6月24日,美国BIS将海光列入实体清单。 2021年4月8日,美国BIS将申威,飞腾列入实体清单。 中国的计算机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压力,信创在此背景下启动了超级提速键。 由于信创是个全新的工作,国内也无可照搬的管理方法和模式,都只能靠主管部门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索。 一、信创初期,信创业务的参与是采取目录制的管控; 1.信创涉及到关键行业的网信安全,供应企业必须要经过严苛的筛选; 2.信创涉及到政府财政的支出,也是国有资产的采购,企业参与必须规范; 3.信创的各种软硬件技术都在摸索,阿猫阿狗都来,会造成信创业务泛滥,昙花一现; 二、 2024年,信创开始降低了管控的门槛,基本不采取目录制管控。 1.信创经过2-3年摸索和发展,企业和产业链发展迅速,已经不适合通过目录管控; 2.政府相关部门更多引导信创向成熟商业化发展,降低监管的要求; 3.信创的技术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不需要强势引导和监管; 4.政府受到大环境影响,财政等方面面临困难,无法给到相关行业更多直接支持; 在信创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资本、企业和老板(不能称之为企业家)找到了牟利的捷径, 纷纷参与其中。 1.信创是有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加持的产业,可以增加在政府的信用和影响力,以获取更多政策支持; 2.信创产业的“产业落地”要求,对部分地区尤其是部分制造业欠发达的地区提供信创制造的机会,可以 给地方政府提供政绩和创造就业机会。 3.信创概念可以给企业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带来对应的影响力收益,比如信创概念股可以提高市值; 比如可以增加在银行授信等等。 由此,信创的政策和事业在推广过程里面出现了一些乱象。 1.企业为了地方政府的采购订单,纷纷在全国各地成立子公司,有跟地方政府合资的,有自己独资的, 实现“产业落地”,而很多实际落地的产业和工厂,因为需求不足,运营时间完全不足。 2.大量没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经验的企业,为了各种目的,蜂拥而上,干信创,加码数据中心。 干食品加工的,干农产品的,干软件外包的,干通路渠道的,大量的非专业企业涌入,导致行业 出现了相对过剩,而且引发了行业企业各种经营管理问题。 市场经济下,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无可厚非。 信创产业是个政府指导下的行业,而非充分竞争的行业,其商业逻辑也非正常产业。 个人认为,政府需要从更多层次,更多细则上去影响行业的发展,以避免行业持续乱象: 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企业经营效率低下。 1.IT产品研发,供应链和制造都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看, 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研发,生产和制造,可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内陆地区产业落地,个人认为弊大于利。 2.引导优质企业加入信创事业,而非非专业企业蜂拥而上,导致信创企业跨行 经营困难,给信创事业带来各种风险。 3.财政和补贴鼓励信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非简单加大采购力度,导致低水平 重复采购,导致算力浪费。 五年的信创生涯,见证了太多的事情,作为公民,我希望我爱的祖国,我爱的事业 可以长期繁荣兴盛。
  • 2025-5-9 17:08
    224 次阅读|
    0 个评论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两种最为常见的控制技术。它们凭借着高可靠性、高灵活性与高自动化程度等显著优势,在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臂自动装配、发电机功率调节、石油炼制、化工生产、交通信号控制与地铁轻轨控制等众多工控场景之中。 一种典型的现代工业总线控制系统 而数字隔离器,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低压控制系统与高压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安全桥梁”,其不仅能有效阻断高压电气向低压控制系统的传导路径,保障操作人员与控制系统的安全,还能通过抑制共模噪声与电磁干扰,确保微弱控制信号能在强电场环境中进行准确传输。 数字隔离器,工业自动化的“行业刚需” 现阶段,在工业4.0的发展浪潮下,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程度正持续加深,企业生产线上的底层硬件需求亦被加速重塑。通常,工业用电为220V/380V的交流电,而人体的安全电压仅为38V,因此必须对高低压之间的信号传输进行电气隔离。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隔离需求 如上图所示,在工业自动化产线中,PLC/DCS作为工业控制的核心,往往需要实时采集现场传感器的模拟量信号,并通过数字逻辑处理后驱动执行机构。这一过程中,传感器端的微弱电流信号与PLC主控系统的高压供电之间若缺乏隔离,不仅会导致信号串扰,还可能因共模电压引发致命故障。 此外,每个PLC/DCS节点都控制着一个至多个变送器、机械臂、变频器、伺服等设备,而出于UL1577和IEC 61010等安规需要,任何涉及人机交互或高低压混合的场景,都必须通过电气隔离构建安全屏障,因此这些设备同样需要使用数字隔离器进行电气隔离,数字隔离器已然成为了工业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刚需品。 数字隔离器,为工业控制“保驾护航”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数字隔离器主要通过电容耦合技术,在隔离电气连接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信号跨电压域传输,既可保护低压控制电路,又能确保高压端动作的精准触发。 而随着工业物联网的深化,未来工厂对实时性、安全性和设备密度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因此高集成、低功耗的数字隔离器势必将与新一代工业控制系统深度融合,为无人化车间、预测性维护等工控场景提供更强大的底层支撑。 例如,华普微基于二十余年Sub-GHz射频芯片技术底蕴与精密制造工艺自主研发的数字隔离器,不仅具有高隔离耐压、高CMTI(共模瞬态抗扰度)、高传输速率、高集成度、低传输延迟与低成本等优势,还采用了独特的“预制芯片”生产方案,最短仅需3天,即可完成从客户下单到产品出货的整套生产交付流程,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与加速。 “预制芯片”生产方案示意图 高性能标准数字隔离芯片 ——CMT812X(2通道)、CMT804X(4通道)与CMT826X(6通道)系列产品已通过UL、CSA、CQC等安规认证,电气隔离耐压高达5kVrms,信号速率高达150Mbps,典型传播延迟9ns,CMTI>±200kV/μS,同时通过创新性的芯片设计和布局,还显著增强了器件的电磁兼容性,可满足系统级ESD(静电放电)、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和辐射方面的合规要求。 高性能隔离接口芯片 ——CMT810X(I2C)、CMT10XX(CAN)与CMT8308X(RS-485)系列产品已通过UL、CSA、CQC等安规认证,电气隔离耐压高达5kVrms,CMTI>±150kV/μS,且能以低功耗提供高电磁抗扰度和低辐射。 高性能隔离驱动芯片 ——CMT8602X、CMT8603X系列产品已通过UL、CSA、CQC等安规认证,电气隔离耐压高达5kVrms,CMTI>±150kV/μS,拥有4A峰值拉电流和6A峰值灌电流,可驱动>2MHz开关频率的功率器件。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工厂,从单一设备到万物互联,数字隔离器虽只是其中一个微小的电子元器件,却足以隔绝数千伏特的危险电压,为工业控制“保驾护航”。
  • 热度 1
    2025-3-5 10:38
    291 次阅读|
    0 个评论
    以全志T536工业级处理器为引擎,驱动国产化创新,为千行百业提供降本增效新选择——飞凌嵌入式FET536-C核心板重磅发布! FET536-C全国产核心板 FET536-C核心板基于全志发布的T536工业级处理器开发设计。主频1.6GHz,集成四核Cortex-A55、64位玄铁E907 RISC-V MCU,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支持2TOPSNPU、安全启动、国密算法IP、全通路ECC、AMP、Linux-RT等,还具备广泛的连接接口:USB、SDIO、UART、SPI、CAN-FD、Ethernet、ADC、LocalBus等一应俱全。 除性价比超高的处理器外,核心板整板均采用工业级国产元器件,是集中器、FTU、DTU、充电桩、交通、机器人、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实现国产化降本的优质之选。 全志新一代高性能芯片 汇集了性能更高的应用内核、独立的RISC-V MCU,支持2TOPS NPU、安全启动、国密算法IP、全通路ECC、AMP、Linux-RT、LocalBus等可加速边缘的机器学习应用。 接口资源丰富 AMP多核异构 集成四核Cortex-A55、64位玄铁E907 RISC-VMCU,支持Linux RT+FreeRTOS+裸代码,以同时满足高效能与实时性控制的需求。 NPU:2TOPS算力 内置了算力高达2TOPS的神经处理单元(NPU)为边缘计算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引脚全部引出 满足各个领域不同产品的不同功能需求。 支持并行总线LocalBus 支持并行总线LocalBus,数据读写速率高16bit@100M or 32bit@50M,方便ARM和FPGA通讯。 安全特性 ISP 大幅提升图像质量 集成ISP技术,支持8M@30fps、WDR、3DNR等技术,可以提供清晰、准确的图像数据。 持续更新的用户资料 应用场景 FET536-C核心板物料100%国产化,核心板功能全面,可应用在集中器、DTU、充电桩、交通、机器人、工业控制等多个行业,以其高性能、多接口、工业级等综合优势,加之飞凌具备竞争力的价格优势及完备的售后技术支持,助力您的产品快速上市,走在行业前沿。 开发板接口图 参数
  • 热度 5
    2024-10-15 09:12
    625 次阅读|
    0 个评论
    万物智联创未来,第三届OpenHarmony技术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深圳触觉智能参会
    10月12日,以“技术引领筑生态,万物智联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OpenHarmony技术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TSC)主办,华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单位支持,邀请了来自全球的开源操作系统技术领袖、前沿实践专家、广大开发者以及学术界大咖,面向全球展示了OpenHarmony的最新技术、生态、人才进展与行业实践,同时探讨了开源生态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万物智联时代下操作系统的演进趋势,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深圳触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触觉智能”)作为项目共建单位,很高兴参与此次盛会。触觉智能致力于OpenHarmony生态硬件的研发与生产,专注工控、电力、矿业、物联等领域的嵌入式硬件产品,共创OpenHarmony生态的繁荣! 1、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在开场致辞中首先感谢了所有支持和参与OpenHarmony项目的全体开发者和参与者,正是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OpenHarmony迅速成长为全球最活跃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开源社区之一。同时他指出OpenHarmony也是一个高校和企业、和全社会协作融合,以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上海交通大学作为OpenHarmony的首批共建单位之一,多年来发挥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理论积累,与各家共建单位深度协同,共同推动社会各界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在致辞中表达了对OpenHarmony的殷切期望。他表示,希望OpenHarmony成为新时代赋能数字产业发展的栋梁之材,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开源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致辞表示,OpenHarmony作为基金会重点打造的明星项目,发展迅猛。未来,基金会将继续推动OpenHarmony在千行百业的应用,加快开源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开源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为开发者和生态伙伴提供更好服务,共同推动开源高质量发展。 2、主题演讲 会上,项目群工作委员会主席龚体向与会嘉宾分享了OpenHarmony社区最新的生态进展。据龚体介绍,开源四年以来,社区汇聚了8060名贡献者以及70多家共建单位,累计产出1.1亿多行代码,超过780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覆盖金融、电力、教育、交通、医疗、航天等多个领域,不仅进入了众多国计民生行业,也在消费领域逐步确立了影响力,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智能终端开源社区。 OpenHarmony项目群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华为Fellow、华为基础软件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海波指出,操作系统是智能终端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OpenHarmony旨在面向万物智联时代构建分布式全场景协同的开源操作系统基座。 技术上,OpenHarmony具备”架构解耦、弹性扩展”、“异构并行、全栈协同”、“原生智能、场景体验”、“原生安全、生态纯净”、“极简开发、多端部署”五大技术特征,并在元OS架构、高性能文件系统EROFS、文件系统并发证明、Vsync、AI原生智能架构、OpenTrustee、仓颉语言等多个关键技术和理论研究上实现突破,以先进的技术拥抱万物智联时代。 在人才方面,陈海波表示,OpenHarmony TSC已成立了10多个技术专家组,凝聚了数百名产学专家参与技术研究、项目孵化;成立了30多个高校技术俱乐部和30多家开发者协会,共同培养OpenHarmony人才,推动OpenHarmony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不仅如此,OpenHarmony还从国内走向了世界,与欧洲最大的开源组织Eclipse合作,基于OpenHarmony发布了Oniro OS,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源操作系统。现场,Eclipse基金会执行董事Mike Milinkovich进行了视频演讲,介绍了Eclipse基金会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合作,旨在通过Oniro项目推动OpenHarmony在欧洲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3、OpenHarmony应用开发迎来新阶段 在经过多个版本的迭代之后,OpenHarmony系统能力不断完善,在应用开发能力上得到了全面提升,基于OpenHarmony开发的HarmonyOS NEXT已启动公测。本次大会特别邀请闲鱼、钉钉、中国建设银行、石墨文档等企业嘉宾分享了基于HarmonyOS NEXT的应用开发实践,深入探讨了OpenHarmony在智能终端领域的技术创新以及行业应用案例。相信随着应用厂商和开发者对OpenHarmony系统能力的更深入理解,OpenHarmony应用开发将按下“加速键”,未来将有更多OpenHarmony创新应用问世。 4、开源共建,加速OpenHarmony南北向生态繁荣 在今年的OpenHarmony开发者大会以及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仓颉编程语言以及OpenHarmony统一互联标准先后发布,为OpenHarmony的应用开发与硬件互联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协同多方力量,攻克编程语言与跨设备互联相关技术难题,OpenHarmony TSC孵化了OpenHarmony Cangjie PMC(项目管理委员会)以及OpenHarmony统一互联PMC,并在大会现场举办了启动孵化仪式,希望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运营,加速推进OpenHarmony南北向生态繁荣。 5、OpenHarmony 5.0 Release预发布 此外,现场还举办了OpenHarmony 5.0 Release版本的预发布仪式。OpenHarmony 5.0 Release版本是继3.2 Release版本后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本。该版本在系统完备度,分布式创新、开发者体验以及系统稳定性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触觉智能后续将第一时间适配,敬请期待!
  • 热度 3
    2024-5-31 22:18
    1201 次阅读|
    1 个评论
    备注:以上资料来自通信产业网。 1.电信服务器市场: 国产服务器-鲲鹏系(昆仑,长江,神码,湘江,宝德,黄河,华鲲,虹信,中科可控,中兴通讯30000台,清华同方,曙光信息) 总数大概23.6万台; X86服务器-(浪潮,华三,紫光,超聚变,宁畅,中移); 总数大概43.4万台。 依据数据,计算国产比例达到36%。 2.依据IDC 2023年数据,中国服务器市场ARM CPU比例达到12%,大概3800000*12%,大概45.6万台,应该有低估。 ARM大概95%以上来自华为鲲鹏。 在通信,金融和政府已经明确提升了对国产化比例要求,而三大块占据了服务器市场的接近半壁江山。 X86则是在互联网,制造业,其他分销,渠道和中小客户市场。 中国大部分传统服务器厂商重仓X86市场,而X86市场在逐步的萎缩,只会加剧市场的竞争烈度。 大部分的工程师停留在原X86的开发平台,依赖传统的商业套路去竞争,无法正视市场发生的变化。 与时俱进,和光同尘才是最佳选择。 跟大势硬刚,逆势而为,鸵鸟心态,只会加剧自身的困境。 国产化必然改变市场的格局,拭目以待。
相关资源
  • 所需E币: 0
    时间: 2023-7-20 11:51
    大小: 166.83KB
    上传者: 贾智鹏
    元器件371种,不含数字电路(数字电路74系列/54系列/4000系列)都有。擅长模电驱动 隔离多裸芯片厚膜集成电路。可提供方案支持,接项目,优化客户方案等等技术支持。只服务于军工下面五个院所,全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