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线性代数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17
    2008-1-11 14:34
    3890 次阅读|
    5 个评论
     我们来举出我国课程落后的几个例子: 1、基础课“线性代数”: 从1997年以后,美国新出版的线性代数教材几乎全部采用了计算机算题,而我国教材中找不到一本用计算机的,全靠手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美国的线性代数教育从1990年开始了一次大的改革,先组成了线性代数课程研究组(Linear Algebra Curriculum Study Group-LACSG)。8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下,他们和工程界的代表组织了一次大会,共同提出了几条重要的建议,简称为LACSG Recommendations:要点是:(i),线性代数课程要面向应用,满足广大的非数学专业学生的需要;(ii),它应该是面向矩阵的;(iii),它应该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来组织的;(iv),它应该利用最新的计算技术;(v),对数学专业要另设课程提高其抽象性。 1992年NSF又资助了一个ATLAST计划,ATLAST是 Augment the Teaching of Linear Algebra using Software Tools (用软件工具增强线性代数教学)的缩写。该计划在1992 到 1997 六个暑期组织了许多学习?。使大批教师接受了科学计算语言的培训,并编成一本线性代数计算机习题书,正式出版 。由于实施了这些措施,他们的线性代数教材普遍引入了计算技术,减少了抽象性,其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 看看中国的主流线性代数书吧,其内容基本上与30年前一样。靠手工计算,一个n元方程组要做n3/3次乘法,n=2小学就会(鸡兔同笼),n=3可用中学学的代入法,大学工科设线性代数本该教学生算n3的问题。但不用计算机,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我们又偏偏不教数学软件。于是学生学了一大堆理论,实际算题能力没有提高,还是只会中学的代入法!这是中国大学课程“面向传统理论、不管现代应用”的典型的例子。不必听后续课的意见,也不必与外国比,自己总说自己好,精品课程照样自己评。关键是没有按“三个面向”的要求,建立用户客体评价的标准,没有推动课程现代化的政策,而现有的政策多是保护落后,安于现状的。 2、基础课“力学”、“电路”等 静力学中的核心是平衡方程,一个空间物体有6个平衡方程,就是n=6的线性方程组,两个刚体相联,方程数n就加倍;电路课中稳态电路核心是基尔霍夫方程,n个节点(或回路)就有n个方程,交流电路更是复数方程。线性代数教的手工解法解决不了,只好不用,还是用中学的代入法,这就是现状。后续课中要算的n都大于3,现代的科学计算问题n达到几百、几千,不教计算机结果是统统不用矩阵,仍用中学的方法。几十年下来,现在许多力学和电路教师也不知道该用矩阵来解他们的题了。设立一门基础课,花几十学时,每年上百万的学生,上万的教师在上面花劳动,实际上没法用,多大的浪费啊!但如果教了计算机解法呢,就会面貌全新,后续课中老师和学生又可以节省多少劳动啊? 2005年,从工科的应用需要出发,我们编写了“补丁书”《线性代数实践及MATLAB入门》 ,经过两年实践,今年7月,出版了正式的教材《工程线性代数(MATLAB版)》 。这比美国同类教材出现的时间已落后十多年。学了这本书,可以解n3的任何问题,而学老书的,却不会解新书中大量的应用问题。优点明显,但能否推广还是问题,因为考研的要求、教育部评估的标准都只要推导,不要计算。各种政策都鼓励你照老黄历办事,客观上都反对改革,阻碍现代化的。大部分老师也不想改,因为改革将使他们多花劳动,少拿课时费。这也许是中国大学保守力量占上风的根源所在。教育部必须要检查自己的政策体系,如何把鼓励“三个面向”、鼓励创新放在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和课程。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