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总结

相关博文
  • 热度 3
    2020-9-28 09:07
    4783 次阅读|
    0 个评论
    文章来自我的OneNote笔记,是我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记录下来的,按照遇到问题的世间去记录的,分类只分了原理图和PCB部分,具体详细的没有划分.下面是问题及解决步骤.内容比较简略,需要稍微熟悉一下软件的操作. 问题描述 答案步骤 过孔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 钻孔的大小通常与板厚有关,设置为8:1或10:1,例如,1.6mm板厚,最小过孔应设置为0.2mm,VIA60_35_90含义:60是焊盘大小,35是钻孔大小,90是隔离焊盘大小,单位是mil。一般最大过孔为0.6mm,再大就无法做过阻焊塞孔了。 Cadence尺寸标注及单位显示? 选择Manufacture-Dimension Environment(层会自动跳转到Board Geometry的Dimension层)再在Options中的Text输入%v%u 是为了标注单位的。右键选择Linear dimension,然后单击要标注的线,并拖出标注数字即可。删除操作为右键,选择Delete dimensions,单单击要删除的标注数字即可。 更改坐标原点? Setup-Change Drawing Origin,然后点击某点,即可该变原点到此。(提前设置好grid大小) 如何平滑走线? parameters 选择line smoothing,点击OK。 误删除元件丝印,如何恢复? setup-Application Mode-Placement Edit-Find侧边栏选中Symbols,右键选择refresh Symbol Instance 设置电源线、地线等指定网络不显示? Logic-Idenfity DC Nets cadence导出坐标文件嘉立创不支持? 导出时取消坐标文件默认选择的V2版本。 倒角设置? Fillet 板框设置用什么属性? 选择Designer Outline作为板框和Cut Outline作为板内分割的方式 添加技术文档在哪一层? Sub-Drawing 导入的DXF无法进行Z-COPY? 问题出在dxf文件上,cadence导入的dxf文件必须是一个完整的闭合曲线: 方法一、需要在cad软件中合并多个线段,操作命令是,pe进入编辑模式,m选择多条线段,选中要合并的线段,然后确定,按j键进行合并。 方法二、选中导入的分立元件,使用组合功能。 gerber 光绘文件模板设置? 光绘文件格式可以导出参数 parameter ,后缀为 prm ,下次相同板层和内电层定义相同可以直接使用。 关于倒角的设置? 可以选择 Manufacture-Drafting-Chamfer (倒角)或 Dillet (倒圆角),但是设置的对象必须是线属性,即应该在 Outline 中用 line 绘制边框,进行倒角,然后在 shape 中设置成 Compose Shape ,并切换成 Designer_Outline. 关于引脚或走线不显示网络名称的问题? Design Parameter Editor-Display net names 勾选 Pins 即可, Clines 为走线显示网络名。 如何关闭部分网络的鼠线显示? Logic-Identify DC Nets- 选中要修改的网络,添加电压值,例如 Gnd 给与 0V 电压, 5V 网络就给 5V 电压。 如何打开部分网络鼠线显示? Find-Find by Name -more- 选中待修改的网络添加到右侧后 Apply, 按 Shift+F2(Edit Property)-Ratsnest_Schedule-Delete 即可。 PCB 中整体旋转元件? Move- -RMB - 框选元件 -Complete- 选择旋转坐标 - 右键旋转 内电层分割步骤? 先使用 Line 在 AntiEtch 类及相应的子类画分割线,然后点击 Edit-Split Plane-Create ,选择相应的网络,没有分割线则此步为铺一整层。(前提条件是有 Route Keepin 层)
  • 热度 5
    2020-1-17 09:34
    6506 次阅读|
    5 个评论
    总结2019,束缚颇多;展望2020,任重道远!
    年底太忙,办公室人员全都上产线帮忙,已经连续上了半个月没休息过,只好把交公司的年终总结发出来参与了!
  • 热度 9
    2019-7-16 21:23
    5435 次阅读|
    4 个评论
    2010 年,作为一个刚刚从第一份工作的漩涡中挣扎而出的普通工程师,在充满吐槽和纠结的心理状态下,加入了《电子工程专辑》博主的行列。偶然在第十个年头的今天,看到有朋友还在对以前的文章发表评论,心动起来把我所有的文章理了一遍。 由于博客有过一次迁移的动作,实际数据是中断的。十年时间总共 125 篇文章(第一篇《 LED 热潮下的思考 01 》丢失了),总共点赞数只有 332 ,也就是说,平均一篇不到 3 个人点赞,可见文章有多么的水啊。 从数量上看,平均差不多一个月一篇,从时间是那个看, 14 年辞职没事干的时候写得最多,当然那时候也是水的最多。 LED 汽车 手机 无人机 拆解 转载 社评 技术 职场 臆想 9 6 10 4 10 12 32 17 18 17 从内容上说,离不开自己的工作内容和使用,但是主要耍嘴皮子没啥技术含量的,比如最高的三项就是:社评、职场、臆想(就是做白日梦)。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十年前的自己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写的很多是行业现状批判和预言;十年后的自己,老老实实做个技术工程师,丧失了那种冲劲,被打磨掉了那种锐利,写的多是技术性的文章。 理一下文章也是为了理一下,自己当时的判断是否正确,毕竟那时候提出了很多预言,也挺佩服自己,很多竟然猜中了。 2010 年写的基本是 LED ,当时公司也在做 LED 灯泡,所以我写了几篇文章说 LED 用来做灯泡或者荧光灯棒这种结构是不对的,应该走出自己的适合 LED 的照明结构。我提到用面阵和均光板来做,而且调光直接用点亮或者关闭部分灯来实现,而不是 PWM 调光。而现在家装的灯具全都是 LED 的了,和我的设想基本一致。 我也提到 LED 不适合做路灯,果然现在 LED 路灯还是没能走成,但是作为景观灯还是挺有市场。 还有 3 篇关于 BYD 的主观评判,总结来说,到现在我没混出啥样, BYD 还是挺好。不过第六事业部,据说现在做的路线已经大不相同。由于电动汽车的市场支持,其 IGBT 业务还是挺好,和我原来悲观的观念差别很大。 2011 年,我写的《新能源汽车杂谈与下一代的新能源车》中预言 LED 灯泡、上网本、 3D 电视的衰败,和实际差不多;只是没想到现在的市场每年都会刮一阵不同的风。我当时认为电动汽车不成熟,会爆炸,下一代新能源车应该是储氢动力。和现在的市场观点也非常接近。虽然没有预料到国家补贴行为对电动汽车掀起的狂潮,但是爆炸我是说中了。 2011 年推荐大家看《波西米亚狂想曲》的 MV , 2019 年,这个传记式电影火了。 2012 年纪念乔帮主写的《 iphone5 恐难再维持其霸主的地位》,认为苹果在下滑,大体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实际情况晚了很多,也慢了很多。我是大陆第一批用苹果一代的人,可以说见证了大陆手机市场的兴衰。当回首过往,看手机市场风云变幻,不由感慨一句:与我何干。 《未来的操作系统会是什么样子?》这篇文章写自己的对操作系统的想法,希望能有一个不用安装程序就可以运行,可以随意更改和删减系统样式的操作系统。后来才知道 ChromeOS 已经在做这方面工作,而后来的小程序、轻应用等都有类似的运行方式。 2012 年想做一个在电脑旁边用的大电源,当时已经做了一个简单的硬盘驱动电源,直到 2017 年才又做了一个可以实际使用的桌面充电器, 5 年时间是耽搁的。 2013 年《移动 4G 网络推行必然受阻,移动网络将变成无线宽带的附属品》现在看起来很傻。再看看评论,当时有很多朋友和我是一样的想法,不看好 4G ,而现在 5G 要商用, 6G 在路上。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没预料到手机更新换代的这么快,新的社交互动方式的出现,资费的下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用的还是 88 元 150M 的套餐 +180/ 月的 3M 宽带;而现在用的是 149 无限流量套餐( 15G 降速) +3 张 SIM+100M 家庭宽带。也许十年后再看 5G ,速度真的是最差的体验。 2013 年提出《手机应该是全封闭的》,现在主流手机正一步步朝着这方向发展。 2014 年《让遥控器滚球去吧》提到应该借助手机使用蓝牙或者 wifi 来遥控设备,应该和物联网的概念很接近,其实我只是猜想,并不知道该如何实现。现在米家可以把左右绑定的设备全部连接在一起操作,挺方便,说明这是一种趋势,也是可以被市场接受的行为。 《电子烟的水与火》写了我对电子烟的看法和担忧,没想到 5 年后竟然成为风口,也没想到真的在全世界被禁。我在文章中指出,电子烟是有潜在的危害的,并不是安全的,这果然也是现在被禁的重要理由之一;另一方面使用时间过长引起危害累加,也果然说中了。 《 国产手机突围之路》,里面提出 12 条路线: 降低运营商定制化份额(现在主流的几家基本不靠运营商定制化活着了,靠运营商的基本都死了) 让自己的产品成为系列,降低产品数量(几家公司都系列化,唯独华为的型号却越推越多) 要有特色,但是不要特立独行(特立独行的现在危在旦夕,比如锤子;而苹果也开始学华为的浴霸了) 专注于原始照片的质量(拍照效果越来越好,光学变焦真的就成为了主流) NFC 不一定是未来,扫描支付也可能成为主流( NFC 也确实成为了标配,但是还是扫描支付用的多,移动支付的确进入黄金时代) 更智能的本地同步,手机和电脑之间的互相识别与无缝共享(华为在自己家的平台上率先实现了,果然一家人好办事) 和第三方公司合作,以第三方功能吸引用户(很多软件都是平台定制款,但是手机对软件的依赖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手机硬件更吸引人) 新的显示技术即将到来,尽早退出屏幕的竞争(这条差别很大,现在还是在屏幕上下功夫,新的显示技术难产中,虽然我也提到柔性屏,但是比现在的还是超前很多) 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虹膜识别、人脸 3D 识别等的确出现了并主流化,但是我想象中的对人健康有关的传感器却没有发展了) 进入车联网(开始出现了萌芽) 更彻底的无线(旗舰机基本上可以实现了,也能达到 IP68 的防水等级)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已经出现,还没成熟和普及) 《手机无线充电是个鸡肋的应用》认为无线不容易推开,很抱歉,被现实打脸了,虽然我到现在没有使用过无线充电,但是确实很多设备甚至汽车都会把这个功能做进去。 《求专家解释, wifi 热点能否组网,用于救灾?》,现在 Oppo 已经可以在新一代手机中用 5G 自组网了,没有人用 wifi 来自组网。 《 窗户上的空气净化器 - 设计篇 4 》窗式新风机也已经有了一定市场。 《床屋 - 冬天可以起来的床 - 设计篇 3 》这种暖风床垫在淘宝上也能买得到,但很少见。 《半半时代》中描述的半电商模式,现在基本铺开了,周边的超市包括物业都搞了电商模式来销售产品,极速送达。半定制模式却很少做得到,目前看到有上汽大通的 G50 汽车走 O2O 的定制模式,算是开了先例,手机还只是定制外壳而已。 2015 年大胆的写了一篇《大话今年的电子行业趋势》,四年过去了,经济危机没来,国内平稳,但是经济制裁来了,加工业破产的比例不小;穿戴市场还是没能理想化的铺开,相反现在都有收缩的感觉了,除了儿童手表;手机市场华为已经赢了,小米现在第四;电视市场萎缩,投影大幅度增长,头戴眼镜式设备没有预期的那种火;个人电动设备火了一把,然后被禁了,电动汽车火了一把,补助停了,这比我预期的要节奏快了很多,政府行为果然可以加速市场变化;个人硬盘用量是下滑,云盘火了一把,现在也开始下滑了,主要是收费云盘推不起来。 《 基于阿里云 YunOS 的水星盒子 M1 用后感 》中,对这个系统几无好感,现在改叫 AliOS 了,并且在车联网上做了个“斑马系统”走出一条路,但是体验感并不很好。 2015 年我写的最有争议的是《粗粮——忽喇喇似大厦倾?》,写的是小米,其实本意并不是唱衰,而是担忧,所以用的是“?”。四年过去,基本上验证了我的这种判断,在手机上,不但华为远远超越了小米, OV 也领先了不少。要知道,小米一开始是先发布旗舰机,再发布红米等低端手机;而华为的旗舰机 mate7 在 14 年才发布,那时候还比较垃圾,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因为我买了一台。 2015 年以前我给家人建议买红米, 2017 年后我都建议用华为了,自从 mate9 以后,华为旗舰机的水平的确是不错的。 实际上我是认为小米在手机研发上对于核心竞争力投入不够,缺乏亮点,后劲不足,而这种感觉是 4 年前就已经出现,现在感觉还是这样。希望买了房子能好好做研发。 2016 年很平淡。 2017 年《银隆吊打特斯拉? K9 表示不服》唱衰的银隆,现在断臂求生,一场生死大劫。 《 千亿植保机市场消失 》又唱衰植保机市场,确切地说是多旋翼无人机市场。现在厂家主要就是大疆,极飞植保已经停产,其余的小公司也死了一大片。从业者,也没听说哪个挺赚钱的。 2018~2019 主要内容是技术,几乎没有社评的文章。 以上就是这十年间我的博客中 “预言”的总结。从工程师视角中去评判,很容易唱衰产品,原来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冯总建议我从老板的眼光中去看待事物,这么多年,一直做不到,所以我应该是做不成老板了。但是总的来说,对产品市场的变化趋势大致上是对的,所有内容里面最起码对了 6 成,也算不错。希望以后能再接再厉,提升自我,让眼光更犀利一些。 当然,更重要的是,少说话,多做事,言多必失。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