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汽车电子

相关博文
  • 2024-12-27 11:53
    216 次阅读|
    0 个评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个融合了先进技术的移动智能空间。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与电子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汽车行业的变革,为我们带来更加智能、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汽车电子的发展历程 汽车电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早期,汽车电子主要应用于发动机点火系统和简单的电子仪表,功能相对单一。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使得汽车电子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从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到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从安全气囊到车载导航系统,汽车电子逐渐渗透到汽车的各个方面,成为提升汽车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 进入 21 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子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出现,让汽车电子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样。如今,汽车电子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竞争的核心焦点,各大汽车制造商和科技企业纷纷加大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汽车电子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汽车电子系统的 “感知器官”,能够实时监测汽车的各种运行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常见的汽车传感器包括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物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处理,为汽车的正常运行和智能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车辆周围的障碍物、车道线、交通标志等信息,帮助车辆实现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电子控制单元(ECU) ECU 是汽车电子系统的 “大脑”,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经过分析处理后,向执行器发出指令,控制汽车的各个部件运行。随着汽车功能的日益复杂,ECU 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一辆普通汽车通常配备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 ECU,分别负责发动机控制、变速器控制、车身稳定控制、空调控制等不同功能。 为了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集成度和可靠性,汽车制造商正在逐步采用域控制器和中央计算平台来取代传统的多个独立 ECU。域控制器将同一功能域内的多个 ECU 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中央计算平台则将汽车的所有电子系统进行集中控制,为实现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实现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的关键。目前,汽车通信技术主要包括车内通信和车外通信两个方面。车内通信主要采用控制器局域网(CAN)、局部互连网络(LIN)、FlexRay 等总线技术,实现各个 ECU 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车外通信则主要采用蜂窝网络(4G、5G)、DSRC(专用短程通信)、蓝牙、Wi-Fi 等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基础设施(V2I)、车辆与行人(V2P)之间的信息交互。 通过车联网技术,汽车可以实时获取交通信息、天气信息、路况信息等,为驾驶员提供更加精准的导航和出行建议;同时,车辆还可以将自身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上传至云端,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汽车的维护效率和安全性。 汽车电子的应用领域 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是汽车电子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领域之一。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驾驶技术已经从最初的辅助驾驶阶段逐步向自动驾驶阶段迈进。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具备不同等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如特斯拉的 Autopilot、蔚来的 NOP、小鹏的 XPILOT 等。 智能驾驶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行车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还能够提升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自动驾驶汽车有望在物流、出行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汽车电子在电动汽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系统和充电系统等,这些都离不开汽车电子技术的支持。 BMS 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量、电压、温度等,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管理和均衡控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机控制系统则负责控制电机的转速、扭矩和转向,实现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和行驶控制。充电系统则包括车载充电机、充电桩等设备,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实现快速、安全的充电功能。 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是汽车电子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的重要领域。随着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和智能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智能座舱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差异化竞争的重要因素。智能座舱主要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全液晶仪表盘、抬头显示(HUD)、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等。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集成了导航、多媒体播放、互联网应用等功能,为乘客提供丰富的娱乐和信息服务。全液晶仪表盘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显示不同的信息,如车速、转速、油耗、导航等,使驾驶信息更加直观、清晰。HUD 则将重要的驾驶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让驾驶员无需低头即可获取信息,提高了驾驶安全性。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则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导航、音乐播放、车窗升降等功能,让驾驶员更加专注于驾驶。 汽车电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汽车电子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汽车电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由于汽车电子系统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因此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如何确保汽车电子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是汽车电子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度不断增加,这给汽车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汽车电子系统的集成度和可维护性,降低开发成本和周期,也是汽车电子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此外,汽车电子的发展还面临着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汽车将产生大量的用户数据,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是汽车制造商和科技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汽车电子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将迎来更多的创新机遇。例如,5G 技术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将为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通信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汽车电子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则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 结语 汽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与电子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正引领着未来出行的变革。从智能驾驶到电动汽车,从智能座舱到车联网,汽车电子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加智能、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电子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相信在未来,汽车电子将继续推动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 2024-12-27 10:46
    91 次阅读|
    0 个评论
    【哔哥哔特导读】吸引英飞凌、ST、TI等全球头部厂商纷纷布局,SDV近年来发展如何?投身市场还需要具备怎样的入场券?   近期,英飞凌、ST、TI 等全球头部厂商动作频频,全力加速产品研发与方案更新,促进软硬件解耦,占据软件定义汽车(以下简称SDV)市场先机。 这一系列举动不仅凸显了SDV在汽车产业中的关键地位,也预示着SDV领域正在逐步成为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车内体验需求的不断攀升以及汽车电气化进程的持续推进,SDV已成为汽车发展的大势所趋。其涵盖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汽车的功能与体验,吸引着众多相关的汽车企业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投身其中。   那么,当前从上游的芯片厂商到终端的汽车企业在SDV方面的发展进程如何?还存在哪些瓶颈亟待突破,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企业有哪些启示? 01|自动智能,应运而生的SDV   传统的汽车技术以硬件为核心,功能和性能大多依赖于车载硬件的更新与替换。然而,随着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V2X)、AI辅助驾驶等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功能不再仅依赖硬件的改进,更多的是通过软件进行升级和创新,这一变革推动了SDV的崛起。   在SDV技术的支撑下,车内的操作系统、控制单元、传感器、云端平台等组件高度集成,汽车的功能和体验逐渐超越了传统的硬件限制。汽车的核心功能不仅通过硬件来实现,更通过汽车上的软件来定义和控制。   SDV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根据IDTechEx公司的预测,到2034年,汽车的软件相关营收将超过7000亿美元,在此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35%;而国际咨询公司IDC则预测,到2025年全球网联汽车的规模为7830万辆,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5%,业界对于软件定义汽车的市场前景都持乐观态度。   SDV在汽车功能应用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加速。 自动驾驶、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等功能依赖汽车软件系统的不断优化和升级。例如,特斯拉通过不断的软件更新,优化了自动驾驶算法,提升了智能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是车联网与云平台技术的逐渐成熟。 车联网(V2X,Vehicle-to-Everything)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能够实时接入云端平台,交换数据、获取信息,提升了车辆的智能水平和功能的多样性。汽车车载操作系统(如Android Automotive OS)也开始成为主流,为汽车厂商提供了统一的软件平台。 三是OTA(Over-the-Air)更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汽车OTA技术使得汽车不再是静态的产品,而是一个可持续进化的平台。特斯拉、宝马、福特等汽车公司已经实现了车辆远程更新,可以在不需要车主亲自到店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为车辆更新软件、修复漏洞、优化性能等。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也大幅降低了汽车本身的维护成本。 四是芯片和计算平台的核心地位。 随着汽车的智能化需求不断增长,汽车中的计算平台和处理器逐渐成为决定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方面,汽车对高性能计算单元(如MCU、GPU、FPGA等)的需求激增,汽车芯片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SDV的实现。   现阶段,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积极布局以上几个领域,具体表现在:   国际领域: 国内领域: 02|SDV瓶颈何在?   SDV要求汽车的软件、硬件和数据三者之间的高度融合。这不仅需要硬件的持续更新,还需要软件开发和调试的高效性与实时性,如何在保证高效和可靠的基础上,快速迭代与更新,成为厂商面临的重要课题,那么基于以上三者的平衡,汽车供应商厂商现在主要面临哪些难题?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随着车联网和云平台的引入,汽车的车辆安全性和用户隐私保护成为最大的挑战之一。黑客攻击、数据泄露、远程控制等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因此,如何保证汽车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远程攻击,成为了汽车企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高性能计算平台需求高   自动驾驶和ADAS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汽车的车载系统协同优化需要芯片高性能和计算能力的配合。当前,头部公司技术垄断,高端领域发展留白大。虽然有像英伟达、英特尔等公司推出的高性能计算平台(DRIVE AGX平台),但要满足完全自动驾驶所需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尤其对于中小体量的汽车企业而言,想要跻身这一领域仍面临技术上的巨大挑战。   监管框架缺失统一标准   SDV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法规。然而,目前全球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法规和标准尚不统一,这给相关汽车企业跨国运营和技术应用带来了困难。如何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推动全球协作,成为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SDV的瓶颈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面对汽车技术革新的挑战,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正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取得突破并收获成果。   例如,英飞凌推出适用于下一代eMobility、ADAS、汽车的E/E架构和人工智能(AI)的MCU——AURIX TC4;瑞萨电子推出R-Car X5系列,单个芯片可同时支持多个汽车功能域,包括汽车中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以及网关应用在内的多个车载应用;TI推出64位C29x内核,将汽车电机和电源控制系统中常用的C2000提升到了64位,极大提升了处理性能和安全。不仅如此,TI还发布《软件定义车辆加速推进汽车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白皮书,多方解读具有区域架构的软件定义汽车,如何推动开发更智能、 更安全、更节能的汽车。 03|SDV的未来走向?   更高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未来,SDV将逐渐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化,车辆将能更好地理解驾驶员的需求,进行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此外,随着5G和AI技术的发展,汽车将具备更加精准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将依赖于更高效、更智能的汽车,这其中,SDV将成为关键推动力。未来的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种发展方向:   汽车与智能交通融合更深   随着5G、车联网(V2X)以及AI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连接将越来越紧密。通过车联网,车辆能够实时接入云平台,获取路况、天气、交通信号灯状态、附近的行人和其他车辆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加智能的决策。在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中,SDV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智能终端”。   全面的车辆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普及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SDV将能更好地理解驾驶员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未来的汽车可能会基于驾驶员的行为模式、偏好和生理状况进行动态调整,以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汽车驾驶体验。   更智能的自动驾驶与协作式驾驶广泛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将在软件定义汽车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逐步实现完全自主驾驶。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不仅是“单体智能车辆”,而是与其他车辆、交通信号和道路设施之间建立起协同工作关系的“智能体”,尤其是能够实现“协作式驾驶”。   安全与隐私保护得到增强   随着SDV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的发展,车辆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将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汽车依赖于无线通信和云平台,车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将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例如,采用高级加密技术和区块链技术来保护车载系统和用户信息,确保车主在使用智能服务时的数据不被非法访问或篡改。 04|总结   SDV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未来得到技术创新的不断赋能,更将深刻影响汽车产业的格局。SDV的出现不仅仅是对传统汽车技术的一次升级,它是智能交通、自动驾驶、车联网和环保等多方面汽车技术融合的结果。   对于不断壮大的汽车电子市场,企业应加大5G、车联网和AI新兴技术在汽车本体上的研发与应用,尤其敏锐捕捉到市场的变化,重视汽车行业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与运用,积极布局。软件定义汽车的市场目前来说前景相当广,但是广阔的前景不意味着入局汽车市场就有一劳永逸的地位。   在汽车技术更新迭代如此迅速的情况下,企业想在汽车行业中,尤其是软件定义汽车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紧跟技术潮流,不断进行汽车高算力平台的开发,才能不断保持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脱颖而出。 本文为哔哥哔特资讯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和授权,不得转载,
  • 2024-12-26 10:43
    0 个评论
    康谋分享 | 如何应对ADAS/AD海量数据处理挑战?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车辆生成的数据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不断增加 。这些数据包含广泛的信息,包括传感器数据、遥测数据、诊断数据等。在开发过程中, 有效处理这些数据并从中获得见解 至关重要。 对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汽车一级供应商(Tier 1)来说,是否 自主构建 和 维护数据处理流程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数据处理流程 是应对当下软件定义汽车所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基础组件。 一、问题背景 在 AWS 等云平台 上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 和自动驾驶 (AD) 数据构建鲁棒的数据处理流程,通常需要全面了解各种服务及其集成。您可能使用的特定服务可能取决于 应用程序的要求、数据源和处理需求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康谋 通过使用 IVEX 提出了专门用于应对ADAS/AD海量数据的数据处理流程。 该流程的核心目的是自动 从原始传感器数据等输入中识别出值得关注的事件和场景。构建这样的数据处理流程需要仔细考虑 各种技术方面 ,例如:原始传感器数据的云端存储、基于原始数据的算法执行(包括需要例如GPU等特定资源的机器学习算法)、事件和场景等后处理数据的存储机制、算法版本控制、结果可视化以及确保数据仅对授权用户可见。 二、内部构建或获取预组装解决方案 IVEX 的数据处理流程基于多种AWS服务实现 无缝衔接 ,以下是经过 策略性部署的AWS服务 : 1. 原始传感器的数据 (包括激光雷达点云、相机图像和GNSS信息)存储在S3存储服务中。S3用作采集数据的暂存地,为后期处理的数据提供扩展存储,并为处理提供经济高效的短期存储解决方案。此外,使用S3挂载点功能能让S3作为主要的“处理卷”,使其能够像文件系统一样使用。虽然它不完全符合POSIX标准,对某些工作负载存在限制,但可以通过整合EFS和可能添加的FSx来解决这个问题,以根据需要确保兼容性。 2. 处理后的数据 (重要事件和场景)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RDS)和DocDB中。RDS是一个高效的存储库,用于组织对分析至关重要的标记数据。同时,DocDB作为文档存储运行,它是专为快速变化的数据和显示目的所需的二进制数据而设计的。 3. EKS和EC2处理算法执行和可视化任务。 EKS充当一系列服务的主机,包括后端、数据服务、前端和处理服务。EC2主要用于根据为EKS制定的规则配置机器。 4. 算法的版本控制通过 ECR 进行管理。 ECR用于存储Docker容器镜像。 5. 身份验证通过Cognito进行。 如果有必要,可以灵活地替换为任何OpenID Connect (OIDC)解决方案。 6. 数据传输和临时数据存储通过EFS进行管理。 EFS作为临时处理区域运行,供各种数据处理流水线存放中间数据并促进不同进程之间的数据共享。因为EFS完全符合POSIX标准,所以可以选择它作为S3的替代文件系统。 这个方案示例突出了 构建鲁棒的ADAS/AD数据处理流程 所涉及的 众多云服务 ,并强调了应对各种技术复杂性的必要性。此外,还必须解决诸如组织输入数据、确保数据格式兼容性以及管理和监控数据格式变化等挑战。 例如,随着ADAS/AD系统的发展,添加更多传感器以及管理不同车辆配置的需求成为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关键考虑因素。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 不正确的数据处理,最终得到错误的结果。 上图列出的是构建此数据处理流程的预计工作量和成本细目,该处理流程可标记 12种驾驶场景、提取驾驶参数,并支持可视化大型文件(≥ 10TB) 。 三、总结 总之,解决上述的这些问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显而易见的是,选择 预先搭建好的数据处理流程将拥有更低的开销 。此后,便可以将节省的时间和成本分配给开发OEM和Tier1产品的关键方面。
  • 2024-12-25 10:22
    0 个评论
    2024 年,是芯驿电子技术创新与行业合作齐头并进的一年。作为一家拥有 AUMO(专注车载智能) 和 ALINX(聚焦 FPGA 行业解决方案) 品牌的企业,我们始终以客户为中心,致力于帮助客户降低产品开发验证成本、加速产品上市周期。 AUMO 智能车载领域的创新与成长 2024 年 3 月 18 日,AUMO 成功通过了 ISO 26262:2018 功能安全 ASIL D 流程认证 ,标志着芯驿电子的开发流程已经按照 ISO 26262:2018 版标准要求,建立起符合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级别的产品开发和管理流程体系,为客户提供了更可靠的产品保障。 3 月起,AUMO走进多家汽车主机厂 ,包括 比亚迪、北汽研究总院、零跑汽车、深蓝汽车、哪吒汽车、现代汽车、江淮汽车、沃尔沃, 开展自动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及电子后视镜 CMS 领域产品展示与技术交流活动。展示产品从 自动驾驶摄像头视频数据采集注入等高性能硬件板卡 ,到 集成化系统平台 ,产品以卓越的性能、稳定的表现赢得行业客户的关注与认可。 8 月 28 日至 8 月 30 日,AUMO 携多款前沿车载智能产品亮相 2024 汽车测试及质量监控博览会(Testing Expo China 2024) ,包括 AUMO 自动驾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全产品家族,并首次展示公布自研车载仿真测试系统品牌—— AUSIM 。 10 月 24 日,经由超数百万汽车人参与票选,芯驿电子 AUMO 傲目凭借自主研发的 自动驾驶硬件在环仿真 HIL 解决方案 获评 “第六届金辑 · 最具成长价值奖” ,进一步提升了在智能车载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ALINX FPGA 领域的行业领先者 2024 年,ALINX 正式推出了全新 IP 核产品线,形成了由 “核心板、功能板、FMC 子卡和 IPCore 矩阵” 四部分灵活组合的模块化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丰富的产品服务。 5 月至 9 月,ALINX 作为紫光同创官方合作伙伴,全程深度参与了 紫光同创 FPGA 技术研讨会 。重点推出了联合紫光同创开发的 首款国产 Kosmo-2 可编程系统平台开发套件 AXK400 。 6 月,ALINX 作为 AMD 在中国的唯一一家Premier Partner,受邀参加了 AMD在其美国总部举办的合作伙伴峰会( AMD Partner Summit ) 。7 月,ALINX 受邀参加在深圳举行的 AMD 自适应计算峰会(AMD Adaptive Computing Summit, 即 AMD ACS) 。ALINX 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 FPGA 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享了 ALINX 在 FPGA 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 7月,ALINX 亮相 CCME 2024 第八届内镜大会暨年度盛典 ,基于 FPGA+GPU 异架构平台 Z19-M 的内窥镜和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 获得行业关注,并荣获 2024 中国医疗内窥镜行业 “优秀供应商”奖 。 2024 年,芯驿电子携 ALINX 和 AUMO 两大品牌活跃于各大电子科技展会舞台。6 月,首秀 上海国际嵌入式展 ;7 月,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上,双品牌共展风采,展现多元产品线;11 月,ALINX 参加 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 ,销售总监丁百成主题分享了 ALINX 系列产品及方案;11月,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 ,ALINX 国产化 FPGA开发板与车载方案引关注。这一系列亮相,充分展现了 ALINX 与 AUMO 在通信、工业、医疗、智能车载等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 2024 年,芯驿电子在智能车载与 FPGA 开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旗下 AUMO 和 ALINX 两大品牌,各自发挥独特优势,积极推动行业发展。 ALINX 已推出 100 多款 FPGA SoM 模组和配套板卡,服务了 2000 多家企业批量用户,吸引了上万个独立开发者。凭借这些优势,ALINX 在国内 SoM 产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成为FPGA 板卡及方案领域的领导者。 AUMO 作为新兴车载智能产品,正朝着”创新、安全、高效“的方向稳健迈进,通过“产品+定制化服务”的经营模式,满足车企和汽车产业链的车载自动驾驶产品开发需求,助力车企塑造智能出行新时代。
  • 热度 2
    2024-12-12 09:45
    22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康谋方案 | 多源相机数据采集与算法集成测试方案
    在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当下, 图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逐渐成为自动驾驶、工业等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高质量的图像数据采集与算法集成测试都是确保系统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图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不仅要求我们拥有 高性能的相机硬件 ,还要求我们能够 高效地集成和测试 各种算法。 我们探索了一种 多源相机数据采集与算法集成测试方案 ,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图像采集和算法测试的多样化需求,确保数据的 准确性 和算法的 有效性 。 一、相机组成 相机一般由 镜头(Lens) , 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 , 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 ISP) , 接口 组成。 图 1 相机基本结构 (1)镜头: 用于聚焦光线,将视野中的物体投射到成像介质表面,镜头的光圈决定了进光量的大小,FOV(Field-of-View)决定了视野范围的宽度。 (2)图像传感器: 负责将光子转化为电信号,Sensor上的像素数量越多,清晰度就越高。像素的尺寸越大,感光能力就越好。 (3)ISP: 负责将传感器捕捉到的原始数据转换为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包括完成去马赛克,白平衡,色彩校正等功能。 (4)接口: 是相机与外部设备(如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通道,包括完成数据传输、供电和控制信号输出等。 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相机有 USB接口相机 , 以太网接口相机 和 车载Fakra相机 等。每种相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比如,USB免驱相机具备其即插即用和便携性的特点,以太网接口相机则以具备高帧率和网络连接能力,车载相机具备高稳定性和长距离传输的能力。 由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图像采集与算法测试的 要求各异 ,例如自动驾驶、工业检测、交通监控等,它们对图像的分辨率、帧率、传输距离和算法部署效果等有着不同的需求。 因此,需要不同类型的相机来满足这些多样化的数据采集与算法测试需求。 二、多源相机采集与测试方案 多源相机的数据采集与算法测试,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各种相机进行不同的参数(比如分辨率,帧率)等配置,并根据不同来源数据有效结合算法部分进行测试。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每种相机都对应有自己的SDK包,比如USB免驱相机V4L2 API。但常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 如何有效集成每种相机,采集数据与实时可视化?每种相机的多个设备又如何快速同时驱动采集?在车端应用场景中,如何对不同类型相机打上有效的时间戳? 针对这些难题,我们推出一种 多源相机数据采集与算法集成测试方案 。结合康谋的 BRICKplus/BRICK2硬件采集平台与ADTF软件框架 ,可以快速集成多源相机并实现数据采集与算法测试。 图 2 BRICKplus/BRICK2 图 3 ADTF软件 软件方面, 采用模块化的插件设计模式,集成了USB免驱相机,工业面阵相机和iDS以太网相机等SDK。对算法组件进行接口封装和测试结果输出。 图4 软件框架 对于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其 数据采集流程 大体包括 打开设备 、 设置相机参数和格式 、 申请内存缓冲区 、 驱动视频流和图像循环采集 等步骤。通过 模块化的设计理念 ,将每种相机的采集流程都映射成一个组件,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各种参数配置。此外,在与可视化组件和存储组件进行数据连接,最终可实现多相机的快速集成与可视化采集。 图5 相机采集工程 图6 相机采集工程运行 三、应用案例分享 在软件界面右侧 Streaming Source Details 那栏中,可以点击Help,可以 快速查看 Usb Camera Capture组件的使用手册,包括环境准备,组件信息以及工程案例搭建使用。 图7 组件使用手册 比如,在 MV Camera Capture组件 的Properties栏中可以查看到组件配置的属性。可以设置相机的挂载结点,曝光时间,帧率以及图像采集模式。其中图像采集模式分为采集模式和灰度模式,MONO8为灰度图像,RGB8为彩色图像。 图8 2路相机采集工程 图9 2路相机采集工程运行 通过 相机采集的数据与算法组件 结合,可以进行算法的测试。比如,通过集成Usb Camera Capture组件、Face Detection组件、Qt5 Video Display组件和Qt5 Meida Description Display,可以快速实现一路相机采集与算法测试工程。 图10 人脸识别算法工程 图11 人脸识别算法工程运行 四、结语 多源相机数据采集与算法集成测试方案 提供了一种 高效、灵活 的解决方案。通过康谋的 BRICKplus/BRICK2硬件采集平台与ADTF软件框架的结合 ,能够实现多源相机的快速集成和数据采集,同时保证了算法测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优化这一方案,以适应未来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应用需求。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