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bms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2025-5-21 13:47
    0 个评论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和储能电站装机量年增长量的不段提高,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电池的“大脑”,BMS承担着监控、控制和保护电池安全运行的重要职责。而BMS硬件在环(HIL)测试通过高精度仿真与硬件闭环验证,在虚拟环境中再现真实世界的极端工况(如高温、低温、短路、电池老化等),是验证BMS的故障检测与保护逻辑,实现对电池的全面监控和管理,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的高效、安全运行的核心技术之一。 北汇信息在汽车电子测试领域深耕多年,从2002年开始就针对新能源测试领域,与当时德国最知名的电力电子仿真测试专家Scienlab公司(现已并入Keysight公司)合作,在国内开始推广和交付逆变器的Power HiL、电池充放电测试、BMS HiL以及充电测试等系统。在交付了当时电池单体模拟最高特性的BMS HiL之后,我们在2015年发布了《基于VT和电池单体模拟的BMS HiL解决方案》一文,填补了当时国内BMS HIL功能验证的高端空白,该测试设备十年来还一直在使用中,为客户的产品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们十年之前的BMS HiL方案基于VT系统(Vector工具链)以及Scienlab的BMS测试柜组成。该方案硬件上通过模块化的架构设计,软件上通过等效电路模型(如RC模型)模拟电池单体行为,也支持SOC估算、均衡控制等基础功能的闭环测试,解决了早期BMS开发中真实电池环境难以复现的痛点。但当时的方案是为了匹配当时400V时代的“功能验证”需求,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演变,我们的方案也不断地优化、更新。 一、BMS的演变与扩展 随着消费者对充电速度和性能的需求提升,从2015年至今,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在技术架构、功能集成和测试验证等方面经历了显著变革,尤其在高压化、多域融合和储能领域表现突出。以下是具体分析: 1. 高压架构与系统集成的演变 (1) 随着消费者对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需求的提升,高压平台从400V逐步向800V演进,如今800V以上的电压的架构也逐渐兴起。 (2) BMS架构从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变,支持模块化扩展。例,分布式架构普及之后,菊花链通信变成了BMS从板之间和主、从板之间的主要通信方式。 2. 国标充电协议的演变: GB T 27930-2011——GB T 27930-2015——GB T 27930-2024 3. 多域融合的演变:BMS与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充电系统等深度融合 例:某主机厂将以VCU为基础,将BMS、DC/DC等模块的软硬件集成到一个域控制器内,通过高性能芯片支持跨域算法融合,来实现动力系统的全局优化。 4. 车用BMS到储能BMS的拓展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储能系统作为平衡电网波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核心技术,正迎来爆发式增长。BMS HIL作为BMS验证的核心手段之一,其高效、安全、可控的特性同样可为储能BMS开发提供关键支撑。北汇凭借在BMS方向上积累的成熟经验和车用BMS HIL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针对储能BMS HIL的新方案并完成了多个储能项目的成功实施。 二、BMS HIL方案的演变 为应对上述BMS的演变与扩展内容和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我们在基于Vector工具链方案的基础上对我们的软件和硬件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具体的内容如下: 1. 高压平台从400V逐步向800V演进的影响: (1) 400V的高压平台上我们通常串联96节电芯即可,但到800V平台上就需要串联192节电芯。电芯数量的增多其实也对我们选配的电池模拟器的硬件接口扩展性和CAN通信协议兼容性提出了要求。 (2) 设备对高压的要求,也提高了我们对机柜内部连接器的选型、设备整体布局、绝缘性能以及安全保护方面的标准。 (3) 对总压仿真的电压源选型和绝缘电阻板卡的阻值及设备的耐压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国标充电协议的演变的影响: (1) 国标充电协议的变化在推动着我们试验管理软件中的相关的充电协议功能不断地完善。 (2) 国标充电协议的变化也在推动我们不断地更新相应标准的测试用例库。 3. BMS架构从集中式架构向分布式架构转变的影响: 随着800V高压平台的发展和分布式架构应用的增多,使BMS架构中的AFE芯片数量也在增多,这里部分客户有从全实物测试到部分实物和部分菊花链仿真联合测试再到全部使用菊花链仿真测试的方式来完成多电池簇并联管理的需求变化,这里我们也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多域融合及三电协同测试的演变的影响: (1) 虽然控制器多域融合及三电协同测试导致整个系统中的I/O和通信资源的数量增多,但基于Vector工具链的开放式架构和丰富接口资源,系统具备高度灵活性与可扩展性的优势,使我们可以对测试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以契合各种测试场景。 (2) 多域融合及三电协同测试的演变也推动着我们在电池模型、电机模型、热管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上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5. 车用BMS到储能BMS的拓展的影响: (1) 新能源汽车BMS大多使用的是被动均衡的方式,但到储能系统中会有使用主动均衡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方案中配备支持更高均衡电流的设备。 (2) 针对储能国标《GB_T 34131-2023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我们也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完成设备交付。 (3) 储能系统BMS需与能源管理系统(EMS)、冷却系统、消防系统等外围设备建立通信,我们也在多套实际项目的交付中行成了成熟、标准的仿真方案,可助力客户缩短开发周期,加速产品落地。 6. 基于VT HIL的其他业务扩展 Vector工具链中高性能的VT系统(VT System)与VN系列接口设备(如VN16xx/VN50xx),具备高精度、强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的优点。使用VT HIL平台不仅可以完整覆盖BMS的复杂功能验证,我们还通过VT HIL平台扩展支持电机控制器(MCU)、整车控制器(VCU)及充电系统的深度测试,实现不同控制器多种工况需求覆盖。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集成化测试需求,早在2021年我们使用VT HIL平台已扩展至“三电”HIL(电池、电机、电控)联合验证领域,可模拟真实工况下的能量流交互与极限边界条件,支持动力域全栈闭环测试。 凭借多年在BMS HIL项目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基于Vector工具链构建的高精度仿真平台,我们也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及动力电池企业提供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BMS测试验证服务,来帮助客户缩短验证周期,助力产品快速迭代。 可参考文章: 《基于VT系统的MCU硬件在环建模与仿真应用分析》 《会充电的CANoe - 欧标充电控制器EVCC HIL测试系统》 《会充电的CANoe又来了|OBC HiL 实践篇》 三、总结 2015年至今,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HIL已成为BMS开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BMS技术围绕高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800V平台推动架构革新,多域融合提升系统效率,而三电联合测试则为整车安全与性能提供保障。未来,随着800V+高压平台普及和AI技术的深度融合,BMS将进一步成为电动汽车与储能系统的核心“大脑”。而北汇也会紧跟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不断优化我们的解决方案,为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和储能领域相关企业提供从研发到量产的全程赋能,共同迎接能源变革的新时代。
  • 热度 2
    2024-12-13 15:58
    434 次阅读|
    0 个评论
    提高团队响应速度,优化维护运营 在工业或商业建筑中,集中告警管理已成为确保安全性或检测故障的必备工具。通过将所有安全系统集中管理,企业能够将所有告警统一在一个HMI界面中,大幅提升响应速度。 关键要点 ✔ 集成所有安全系统,获取全面的告警视图。 ✔ 集中管理告警,可自动触发维护请求,提升团队响应效率。 一、安全系统的统一管理 通过集中管理,监控摄像头、对讲系统、入侵检测、火灾报警和门禁控制等安全设备可以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界面中。这不仅提供了全局的告警视图,还能更好地检测潜在威胁。 1.实时全局视图 通过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情况,您可以在突发事件中迅速作出反应,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 潜在威胁检测 安全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识别可疑行为,实现提前干预。 3. 故障管理 集中管理还能迅速检测安全系统的故障或异常,第一时间触发警报,确保快速处置,减少风险。 二、值班与告警管理 集中告警管理确保适当的人员能够自动接收正确设备的维护通知,从而优化维护操作。 1.实时告警通知 即时告警通知使安保人员能迅速做出响应,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2. 维护运营优化 通过集中化的告警管理,维护操作可结合更详细的上下文信息,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 三、集中化的全面监控 集中监控允许单个主管管理多个设施,从而提高安全操作的效率和协调性。 1.提高消防安全性 集中管理消防安全系统可以有效协调防火门、排烟系统和洒水装置等设备。这种方法有助于控制和限制火势蔓延,同时促进救援和疏散行动。 2. 跨多个站点管理系统 集中化可以更好地查看和监控跨多个站点的关键系统,从而简化管理并确保遵守法规。 四、在安装过程中进行交互 集中管理意味着企业可以快速干预,从而减少损失。 1.集中化的访问管理 将所有访问权限、数字锁和识别系统统一在一个界面中,简化管理流程并提高设施安全性。 2. 访问权限管理 根据特定的地点和时间为人员群组定义访问权限,增强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3. 数字锁定系统 相比传统机械钥匙,数字锁定系统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支持实时监控和可编程访问权限。 选择宏集Panorama E2这样模块化、可扩展的安全SCADA系统,企业能够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确保持续适应性和定制化。 集中告警管理为设施的安全性提供了许多优势。它可以实现对不同安全系统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深度分析,帮助企业更快地应对潜在威胁。它还简化了对访问和干预的管理,并通过集中资源优化成本。采用这一方法,企业不仅能增强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还能提升维护和安全团队的运营效率。
  • 2024-12-4 10:50
    0 个评论
    过去十年间,商业建筑大规模地安装了楼宇管理系统(BMS),用于智能控制各种设备,包括暖通空调(HVAC)、电力系统和门禁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初衷是通过优化和合理化能源使用,助力能源转型。然而,据法国生态转型署(Ademe)统计,65%的系统在安装五年后便被弃用。 那么, 如何确保这些系统具备长远的使用价值,真正为商业建筑的能源转型服务?成熟可靠的宏集Panorama 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软件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 。 DPEB 2018/844:雄心勃勃的欧洲建筑能源性能指令 为了提高欧盟范围内建筑的能源效率,欧洲议会于2018年通过了DPEB 2018/844指令,也被称为《建筑物能源性能指令》。该指令的主要规定包括: 能源效率目标:该指令为新建和现有建筑的能源性能设定了改进目标,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最低标准:为新建和现有建筑的能源性能设定了最低标准。 检查与能源性能证书:建筑物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并颁发能源性能证书,该证书提供有关建筑能源表现的信息。 自动化和控制系统:指令推动使用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以提升建筑物的能源性能。 尽管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在建筑节能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一话题却很少被深入探讨。 实施统一、易用的SCADA软件 商业建筑内设备种类繁多、品牌各异,且分布广泛。每台设备都有其独特的通信协议,而这些设备自带的HMI(人机界面)往往不够直观,也未针对建筑行业的不同需求进行优化。这种复杂性很快让运维团队感到挫败。 通过SCADA系统的集中管理,所有建筑设备都能被统一连接,并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可视化管理 ,如暖通空调、电力、门禁等。宏集Panorama软件通过标准化的通信协议(如BACNET)与现场设备和其他系统对接,宏集的Panorama套件还在2022年获得了BTL认证,增强了系统的互操作性,促进了楼宇控制系统的实施。 更重要的是, 设备通过直观、符合人体工学的界面进行控制 : Panorama的开发环境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基础,便于监控应用的开发。 宏集CODRA还建立了一支Panorama平台的专家集成商网络,这些本地公司具备专业技术,能为SCADA应用的实施、使用和升级提供支持。 构建有组织的节能计划 商业建筑内的每一件设备都可能是节能的潜力来源。然而,系统操作员往往希望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但这种做法往往事倍功半。相反,制定一份包含明确目标的路线图更加高效。 借助宏集Panorama这样的SCADA平台,管理者可以全面了解建筑的各个系统状态,并逐步实施节能计划 。比如,他们可以首先集中提升电力系统的效率,然后依次优化通风、供暖等系统。 宏集Panorama集中管理所有设备,使团队能够更迅速地响应并纠正偏差 。这对新设备尤为重要,虽然它们的效率通常高于旧设备,但从一开始就需要进行精细调整,以确保更好地被采纳。 HMI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调动所有利益相关方 能源转型不仅仅是系统操作员的责任,还需要调动所有建筑用户的积极参与。没有他们的参与,真正的变革管理将难以实现。这种参与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赋能与信息透明。 1.创建专属的控制界面 借助宏集Panorama, 操作员和集成商可以为建筑用户创建专属的控制界面 。用户能够控制与他们相关的设备,如空调或窗户等系统。这不仅提升了控制的精准度和动态性,还显著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 2. 建筑能源消耗报告 宏集Panorama套件中还包含了数据集成与处理平台 “Panorama H2”,其H2报告模块能帮助操作人员生成建筑能源消耗报告 。这些报告可以定期提供给建筑用户,让他们随时了解能源转型的进展。 结语 在谈论建筑脱碳时,设计固然重要,但运营管理同样不可忽视。 通过提升建筑的运营效率,可以更直接地减少能源消耗。高效的建筑离不开高效的设备,而SCADA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简化了建筑的管理和控制,构建了结构化的节能路径,并调动了所有相关方,为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 热度 3
    2024-9-12 07:12
    709 次阅读|
    0 个评论
    随着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在中国市场的日益普及,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这些车辆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BMS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安全和寿命,因此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德州仪器(TI)作为一个在半导体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的公司,长期致力于为汽车行业提供高性能、高集成度的BMS解决方案。TI的BMS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精确的电池监测和管理,提高电池组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确保安全性。 1. BMS基础知识:首先回顾了BMS的基本功能和在EV/HEV中的作用,包括电池监测、状态评估、均衡管理和故障诊断等。 2. 16节AFE(模拟前端)解决方案:介绍了TI最新的16节电池单元监测IC,该IC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电压和温度测量,支持多达16节电池单元的监测,适用于复杂的电池包配置。 3. 主动平衡技术:详细讲解了主动平衡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提高电池组整体性能和寿命的重要性。主动平衡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电池单元之间的容量差异,提高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 4. 设计考虑:探讨了在设计BMS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成本效益以及与车辆其他系统的兼容性等。 5. 参考设计介绍:最后,提供了一系列的参考设计,这些设计展示了如何将TI的BMS解决方案应用于实际的EV/HEV电池包中,帮助工程师快速理解和应用TI的技术。
  • 2024-6-18 13:36
    0 个评论
    昔诺达科技 ( www.sinota-sz.com ) 创立于 2014 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家专业的电子应用方案提供商;专注于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BMS )、 PD 快充、大功率电源、 BLDC 等产品。企业以产品为核心,技术为导向,公司员工超过 45% 研发比例,拥有众多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是南芯、英诺赛科的战略合作方, NXP 的金牌合作伙伴 , 也是瑞萨独立设计公司( IDH) 。 公司以 “研、产、销”一体化运营,集方案设计、技术支持、 PCBA 和 Open BOM 提供物料的生意模式服务于广大客户。 昔诺达 BMS 研发骨干成员来自于知名电池企业,十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库仑计算法行业领先,产品畅销全球。 公司的 BMS 功能具备如下优势特点: 1 、领先的 SOC 库伦计, 6 种核心算法互补互成,精度可达 1~3%. 2 、全方位保护功能,拥有极低的待机功耗。 3 、拥有 OTA 功能。 4 、齐全的通讯接口功能: CAN/485/232/uart/ 蓝牙等。 5 、历史数据保存功能。 6 、误差校准功能。 7 、均衡功能。 8 、并机功能 9 、预放电(充电)功能。 10 、加热功能。 11 、收集 APP 监控功能。 12 、 SOH 功能。 详细资料请登录: WWW.SINOTA-SZ.COM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