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近期发表一篇题为《科普刊物仅剩《科幻世界》一根独苗 》的文章(以下简称《独苗》),指出: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至少有三四十种专业科幻刊物和报纸,一百七八十种科普期刊。此后20多年来,科普刊物锐减,目前仅剩一家《科幻世界》,成了13亿国民的一根独苗。在力倡科技原创与自主创新民族精神的当下,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哀。
一、科幻只是科普的一个子集,科普刊物在变化中发展
引用这篇文章,并不代表本人同意作者刘效仁的观点(网上十分流行的表述方法)。这些年来,我一直订阅的《百科知识》,就是一本很好的科普刊物,《微型计算机》、《电脑爱好者》、《电子世界》、《大众硬件》等也都是发行量很大的科普读物。很显然,为了制造出耸人听闻的标题,作者(或编辑)将科幻与科普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了。
不管怎样,作者确实反应了一个现象,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事实上,不只是科幻刊物逐渐消失,学术刊物也在不断地减少,但整个刊物群体仍然在发展之中。这几年里,不少学术性刊物正在走向科普化,更贴近大众读者了。上面提到的《微型计算机》已经改版9周年了,紧接着《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被德国媒体收购,改成了《CHIP新电脑》,《电脑时空》被美国ZIFF DAVIS MEDIA收购,改头换面后闪亮登场,《微型机与应用》也于去年开始以《e制造》的名称出现了。
如果说《科幻世界》是一棵独苗,那么《走进科学》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刊物的经营者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思想,不是以自己的兴趣去办刊物,而是找准市场定位,主动迎合读者的需求。科普刊物也好,学术刊物也罢,在吃不到皇粮之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都得由市场决定了。《独苗 》的作者所担忧的问题确实存在,这也是纸质媒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网络的迅速普及已经夺走了许多纸质媒体原有的市场,如果找不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生存的压力确实很大。
二、科普市场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金矿
在《独苗》作者刘效仁同志看来,造成国内科幻读物萎缩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没有得到政府的扶植,而是科普作者整体水平偏低。我以为这两个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独苗》的第一个观点,反映了他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文化出版业还是要靠政府养着。这种想法既不现实,也不利于刊物的发展。政府如果不给刊物断奶,刊物是永远长不大的。如果说离开了政府的扶植,科普刊物就无法生存,那么,国外媒体频频收购国内媒体,又说明什么问题呢?作者文章中谈到美国有148种科幻刊物,作者本人做过调查,哪一个刊物是靠政府养着的呢?
《独苗》的第二个观点,反映了作者的孤陋寡闻。在作者看来,我国科普作者整体水平低,缘于思想受到禁锢等等,言下之意,国外作者都是训练有素的科普作家。其实并非这种情况,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对科普读物的市场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从《哈利·波特》到《时间简史》,两部同样来自英国的畅销书,其实它们的作者都不是专业的科幻、科普作者,无论是《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还是《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他们都是因为生存的压力,说白了就是为了挣到一笔钱来养家糊口,才写出了这样优秀的著作。
罗琳因为生活所迫,才写出《哈利·波特》
罗琳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在穷困窘迫中构思并创作了《哈利·波特》,霍金虽然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同时他还是一个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的残疾人,为了挣到一笔钱供三个孩子今后上大学,才起了写作科普读物的念头,并且克服了写作科普读物的困难,历经5年艰辛,才完成了《时间简史》。也就是说,只要认识到写出好的科普书可以挣到一大笔钱这样一个道理,然后又能找到一家善于包装和宣传的出版社,国人也是可以写出畅销书的。只要国内学人能够认识到做科普同样可以有所作为,未必要往做学术的独木桥上挤,优秀的科普作品自然会越来越多。
霍金为了挣钱给孩子上学,才写了《时间简史》
总之,科普刊物想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放弃依赖政府扶植的思想,其次要相信国人同样可以写出好的作品。只有思想上走出了刘效仁式的死胡同,科普刊物才能走出困境。
用户1053025 2006-12-4 09:49
科幻世界,我很早就不看了,觉得里面的东西够科幻,但是整个呈现一种悲观气氛。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AVAN有兴趣的话,自己写一本好了。我一定尽力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