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OS时代,电脑操作可不像今天这样轻松自在。那个时候,如果你没有经过电脑培训班的专业学习。如果你不知道dir、cd、copy、del这些命令的话,当你面对或隐或现的提示符时,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下手,简直像个傻瓜。<?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在介绍DOS命令时,老师会特别强调,关机前必须执行下面这条命令,把硬盘的磁头停放到指定的区域,否则硬盘可能损坏!
C:>park↙
当时我并不晓得DOS在背后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情,后来接触到如何在COMS中设置硬盘参数的知识时才知道,硬盘的磁头在电源打开后有一个滴滴答答的起飞过程,电脑工作时盘片高速旋转,磁头会一直悬浮在盘片上方,而当电源关闭后,磁头才会降落在盘片上。为此,硬盘的盘片上专门划出了一片地方用来停放磁头,这就是所谓的LandZone,中文译作“起停区”,或“着陆区”。
LandZone位于盘片的内测
LandZone的大小是用柱面数的多少来表示的。通过下面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硬盘,LandZone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有的大,有的小。譬如,类型17这个40MB的硬盘,柱面数为977,而LandZone正好从第977个柱面开始,这样,有效的数据区就是976个柱面。而类型23这个10MB的硬盘,同样是977个柱面,着落区却是从第336个柱面开始,这样真正可以存放数据的地方就只有335个柱面了。
那个时代,CMOS中的硬盘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或者从BIOS中的硬盘参数列表中选择
有些资料里将LandZone(着落区)称作ParkZone(停靠区),前者强调磁头起飞和降落的过程,后者则表示一种状态。两种称谓表明了它的两个功能,一是作为磁头起飞和着陆的跑道,也做为关机后磁头的停机坪。Park命令的作用就是让磁头降落在这个地方,否则就可能降落在数据区,导致坏磁道,甚至于导致整个硬盘报废。
My god! 在那个时代,一块20MB硬盘的市价超过千元。倘有闪失,赔进去我两年的工资不说,还会给领导留下“毛手毛脚,不可重用”的印象,后果是相当的严重。为了避免糟糕的结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在电脑开关旁边上贴了个纸条,上面写着:注意!关机前执行park命令。
虽然是千小心万仔细,一旦遭遇到突然停电的情况,糟糕的结果仍然还是要出现。有幸的是,IDE硬盘出现以后,改由硬件来执行park功能,硬盘在接到停机信号时会自动完成磁头着陆的工作,无需操作者通过键入park命令来“人工”停放磁头了。
再后来,大约在1997年前后,不知道谁出了个主意,在磁盘外面设置了一个起落架上,专门用来停靠磁头。如此一来,不仅更加安全了,盘片的利用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起落架的诞生,使得LandZone成为历史
回顾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电脑确实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今天三岁小孩也可以轻松地打字、上网了。联想当年自己被park命令、LandZone设置这些东西搞得懵里懵懂、神经兮兮的紧张神情,倍感技术进步力量的伟大。
lfine 2015-9-6 13:11
东莞元宝代理Microchip长电二三极管 2015-9-6 11:35
用户1775422 2015-9-6 09:20
用户377235 2015-8-27 15:29
用户1846711 2015-7-23 13:53
用户124183 2009-7-13 18:05
用户191889 2009-6-8 19:36
用户1377166 2009-5-28 14:47
用户396103 2009-5-26 15:03
用户1409899 2009-5-23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