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话硬件》是怎样炼成的?

2008-7-27 00:20 3917 2 10 分类: 工程师职场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陈忠民 

 


我读书时学的工业自动化专业,参加工作后一直做技术工作,动手能力不差,写作并非强项,没想到能够出版这本书


从维修工到写手


我因为有修理电器的手艺才被批准调入学校的。因为当时学校里有几个电脑教室,电脑坏了一大堆急需维修,本地又没有电脑维修店,只好送北京去修,维修费不说,来回运费就是个不小的数字,领导很着急。联系到我以后,我答应来帮忙。可是工厂事情总是很多,我又是负责技术的副厂长,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只好抽一礼拜天到学校来,把损坏的电脑全部修复了。一天学校人事部门派人去工厂考察,我当时正带着一帮人在车间里安装锅炉,他们觉得我不像一个官僚,是个干活的料,加上我吹嘘说自己会修电脑,他们很快就同意我调入了。


之所以敢吹这牛皮,因为我在工厂摔打了几年,已经有了些积累。不过,说自己会修电脑确实是自我吹嘘,此前只是业余时间帮工人师傅们修过电视机、录音机之类的家电,压根儿就没修过电脑,甚至接触电脑的机会都很少。反正学校也大锅饭,先混进来再说。凑巧的是,学校里损坏的只是显示器。据我判断,显示器的电路应该比电视机简单,既然能修电视,显示器也应该没问题。实践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调入学校以后,主要工作是维修机器,为了把一个业余维修员变成专业维修员,学校派我去北航参加了一个芯片级硬件维修学习班。从北航回来以后,我心里就有了底儿,也敢大胆实践了,决心用五年时间苦心修炼。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读了很多书,加上不断实践,几年之后就什么活儿都做得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现,技术水准得到了老师们认可,工作性质也不再单纯是维修员了,还兼《微型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外部设备》两门硬件课程的授课任务。那时对电脑硬件了解很不深入,每天要花很多时间看书,看报刊杂志,边学边教,边炒边卖。


2001年的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IBM推出自愈内存的消息,觉得这玩意挺有意思,但消息只几行字,看着不过瘾,于是去网上找资料来研究。在弄清楚内存自愈的道理之后,整理出一篇短文《自愈内存,要的就是你!》发给了《微型计算机》,想不到很快就收到沈颖编辑的回复:文章已被录用。


牛刀小试,偶尔一次成功让我平生了不少自信,此后每每看到最新的技术报道,我就有意识地去发掘新闻背后的事实,然后整理成文发给报刊杂志。慢慢地我发现,写作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把学到的东西整理成文,学到的东西才更加深入,也更加扎实。如果不把它写出来,则往往浅尝辄止,知识水平多半会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发表是最好的记忆。每当看到自己的Word文档变成了铅字,都平添了几分愉快,并伴有小小的激动。从那以后,写作就成了我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段日子里不写东西,就会觉得学习没有进步,生活比较空虚。


牛刀小试


我属于一条道走到黑的那种人,决定要做的事情,不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这次我卯上了只谈硬件的《微型计算机》,力争占据这家刊物当家写手的位置。从2003年开始发力,决心用差不多五年的时间实现目标。这也是我进学校之后给自己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万事开头难,写作也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写起来还是相当的吃力,从找到题材到完稿,往往耗时一两个月,辛辛苦苦爬一年格子,也就发表三五篇。坚持,坚持,再坚持。逐渐掌握写作技巧之后,每年发表十多篇也不在话下了。当然,这里面也存在机遇的问题,这些年来国内硬件类科普刊物普遍稿源不足,小编们常常等米下锅,心急如焚。


IT写手圈子里,多数作者系在校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与这些80后、90后的写手同台竞技,我的年龄是他们的两倍以上,比他们多喝了几十年的稀饭,无论技术功底还是经验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发现好的题材时,小编们总是先来找我。被我推掉的,才会压到旁人身上。有了这样的优势,再加上自身努力,2004年就被《微型计算机》杂志评选为特约作者,提前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特约作者享受自主选题,稿件优先录用,稿费从优等种种便利和优惠,成为某家刊物的特约作者也是很多IT写手梦寐以求的愿望。《微型计算机》作为国内IT科普刊物中唯一的国家级刊物,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刊物“我们只谈硬件!”的合理定位。另外,建立了一支高水准的作者队伍,总能在第一时间报道最新硬件技术,并不断推出经典技术文章,也是受到读者追捧的原因。当其他刊物为生存而苦苦挣扎时,《微型计算机》却维持很高的发行量。成为《微型计算机》特约作者,一年发十几篇文章,取得这些成绩让很多同事倾慕不已。


从开始大量投稿到成为《微型计算机》特约作者,前后也就两年多的时间。成功似乎来得有点快,仔细想来也得益于当年做维修工作时所做的积累,得益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的基础。


打工仔的命运


初战告捷十分有益于增强写作信心,但接下来的写作之路该怎么走,让我再次面临选择。如果沿袭过去那种由编辑牵着鼻子走的模式,写什么、怎么写都由编辑决定,这样继续写下去意义就不大了。按照我个人的想法,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应有独立的主题,文章与文章之间内容最好不发生重叠,同一个问题不去反复讨论,出现不同版本。坚持写新主题,新设备,坚持写自己未曾写过的内容,坚持写上三到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最终把文章集结成册,就是一部内容全面的硬件教材了。沿着这条思路,

几年里我在《微型计算机》、《个人电脑》、《微型机与应用》、《电子世界》、《中国计算机报》等刊物发表的文章内容涵盖了CPU、内存、主板、外设等硬件领域的所有方面,一部硬件教材的框架基本形成。


但是,事情发展并不顺利。作为作者来说,有自己的想法这没有问题,问题是小编也有想法,作者与小编的想法不可能总是一致。一旦想法不一致,作者自然占下风。小编把自己定位为老板,作者便成了打工仔。


大约从2006年开始,我与小编之间的不一致越来越多,申报的选题常常被pass,自我感觉不错的文章也难逃被枪毙的厄运。身为打工仔,命该如此。


我为博客狂


想在刊物上发文章,就得听小编的话,小编让你朝东,你不能朝西,发篇文章好难。在博客上发文章就特别自由,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博客一样可以作为学习的工具,一样可以为读者服务,一样可以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没有了稿费。


我接触博客多年了。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就在一家名为Blogger的网站安了家,当时这个网站还是英文界面,被Google收购之后才有了中文界面。那个时候,只有Weblog这个名词,“博客”这个中文名称尚未诞生,国内知道博客的人很少,记得我还在报纸上发过一篇短文来介绍Weblog这个工具。后来,在清华读书的方兴东给Weblog起了个中国名字,还边炒边买,建起了博客中国网,我也跟风在博客中国网安了第二个家。


开始的时候,博客中国网还算有点学术氛围,主页上收罗了不少有关科技、经济的文章。后来,为了抢夺眼球,方兴东搞来木子美,芙蓉姐姐,网站搞得乌烟瘴气。在一片嘈杂的声音里,科普文章不再受追捧,点击率急剧下滑。辛辛苦苦写出的东西,不就为了有人看嘛?单就这一点来说,在网络上做科普跟木子美、芙蓉姐姐有意作践自己丢人现眼找着挨骂,目的是一样的。


生活在功利社会里,做没有报酬的事儿,看上去有点傻。但是,对我这样一个染上写作瘾的人来说,博客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写博客可以聊以自慰。在我无可奈何愁眉不展的时候,收到了EDN网站组织博客大赛的邮件。抱着试试看的心理,20069月在EDN安下了第三个家。


我来EDN安家时,博客比赛已经开始了。随着比赛的继续,各路好手各自使出看家本领,优秀文章不断涌现。那段时间里,我基本上忘记了投稿的事儿,全力投入到比赛之中。比赛期间,我的数十篇文章被EDN网站作为精华转载,还有几篇被EDN网站当作头条。通过参加比赛,“效应大搜捕”和“史海钩沉”两个主题的写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发了30多篇,这两个主题是我一直想写而迟迟没有动手写的。比赛结果,我的博客【探长日记】以原创特色赢得了网友的投票,获得了唯一的“最佳原创博客奖”。


EDN博客大赛结束后,网站设立了“博客名人堂”,【探长日记】博主avan荣登榜首,知名度迅速提升,日访问量破千,博文不时被其他网站转载,影响力有了,参赛目的达到了,而且超出了先前的预想。


天上掉馅饼


自从进了博客圈以后,我真得把博客当回事做了。每天不在网上留下点什么东西,就好像生活中缺了点什么,有项任务没有完成似的。当然,除了阅读和写作,还关注博客的发展。好比买了支股票,不由得要看看它的走势。


我注意到,随着博客的流行,博客出版已经发展成为一股新潮。博客出版是挑选博客网站上人气较高、内容适合成书的博客作品,对文章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后,以图书的形式出版。EDN网站上一个网名为匠人的博客作者张俊就被北航出版社找上了门来,并以闪电般的速度推出了《匠人手记》,据说卖得相当好


看到《匠人手记》出版的消息,可把我给馋坏了,心想哪天要是能被哪一家出版社盯上,运气不要太好。正这么美美地想着,收到一个Email


我是北航出版社嵌入式系统事业部主任胡晓柏,很高兴通过EDN了解到您。来信主要是来说声抱歉,匠人的书重印了,封底加了读者的热评,我从您的博客中选用了一段话,事先没有通知您,实在抱歉,还请您谅解。为表达我的歉意,特别赠送一本新版的《匠人手记》给您。另外,知道您是学校的老师,不知您有没有意愿出版图书呢?可以和我沟通一下。


晓柏老师的邮件,不啻天上掉下一块硕大的馅饼,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揉了揉眼,缓了缓神,我回复到:


看到《匠人手记》出版和热销的消息时,我心里痒痒的,如果也能被北航出版社这个姓胡的家伙发现,我真是幸福死了。想不到幸福来得这么快。。。


本书从取名到内容筛选,我与晓柏一拍即合。接下来的事情完全按照晓柏老师的办事风格,申报选题、签约、编辑、出版,一切都闪电般的速度,酣畅淋漓,一蹴而就。


后话


这人生也就好比套圈儿,不套进这个圈子,必套进那个圈子。喜欢读书有书友的圈子,喜欢旅游有驴友的圈子,喜欢搓麻有麻友的圈子。套对了圈子能够成就事业,而套错了圈子必然自毁前程。


《大话硬件》的出版,提前完成了我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回首本书写作和出版的历程,从意外成一写手,到占据《微型计算机》当家写手的位置,到结缘博客,再到被北航出版社盯上,我就这样一步步地套进了

IT写手的圈子,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一切似乎都安排在先。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8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275742 2009-7-6 15:06

呵呵,恭喜!

zwj-gg_818035047 2009-7-6 13:20

恭喜啊,可喜可贺。

用户208429 2009-6-16 21:02

很敬仰前辈. 晚辈正在努力学习, 但愿能及得上前辈.

ash_riple_768180695 2008-8-2 21:54

我们尊重知识,所以我们更加尊重传播知识的人。

用户6529 2008-8-1 16:57

真替你高兴!! 老陈哥,小妹我永远支持你!!!

程序匠人 2008-7-29 10:19

恭喜啊,呵呵

ash_riple_768180695 2008-7-28 07:42

看到别人的博客能够成书,着实是羡慕不已。看到avan老师的博客能够成书,真是打心底里为你高兴。我和avan老师差不多是同一时期进入EDN blog的,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博客大赛时期的种种沸沸扬扬的好现象、怪现象。avan老师坚持下来了。写博客就要有这种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炒作和攻击的精神。从avan老师的博客上获益很多,写人写事、读人读事,作者和读者的沟通就在于此。对于我们这些80后的年轻人来说,avan老师自强不息的职业发展轨迹和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是值得借鉴的。

ilove314_323192455 2008-7-27 07:48

呵呵老博手,厉害

用户125336 2008-4-30 12:47

哇,巨力称为老大了? 他们还来我们学校招聘呢,要是能够进取多好啊
相关推荐阅读
用户1034861 2012-04-21 16:23
利用超短波热脉冲取代传统磁头,可提高硬盘存储速度数百倍
现代磁记录技术利用我们熟知的磁铁同极排斥和异极相吸现象,通过改变磁铁的磁极存储数据,因此需要借助一个外部磁场。外部磁场的强度越大,数据存储数据越快。 美国纽约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项新的电脑硬盘...
用户1034861 2011-10-24 12:49
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研究模式受追捧
    把科学研究从传统封闭的实验室搬到开放的互联网上进行,会取得怎样的效果?一些年轻科学工作者对这种科研方式予以肯定。他们在网上征召合作者和志愿者,在博客里发表科学设想并征求意见,令互联网成为科研新...
用户1034861 2010-10-30 17:34
闪存芯片的密度提升在下一年将会停滞
企业存储论坛网2010年9月17日发表了一篇题为Why Flash Drive Density Will Stop Growing Next Year的文章,文章指出:闪存芯片的密度提升在下一年将会停...
用户1034861 2010-03-29 09:29
热启动组合键的第三个功能
同时按下[Ctrl]+[Alt]+[Del]三个键,可以让电脑重新启动(DOS环境下)或者弹出Windows管理器(Windows XP环境下),这是大家熟知的热启动组合键的两个功能。昨天偶尔发现,它...
用户1034861 2010-01-11 20:20
子虚乌有的“防辐射机箱”
一瓶普通的二锅头被吹嘘成宫廷御液酒,白萝卜跟胡萝卜合在一起,便成了群英荟萃……这是赵丽蓉、巩汉林表演的小品《打工奇遇》里面的场景。这种场景在现实世界里也时有发生,在IT界更是不乏其例。一度被炒得沸沸扬...
用户1034861 2009-05-08 11:54
按键跟开关不是一回事儿
昨天,一个学生让我帮他诊断一下电脑。他的电脑电源工作正常,按下电源按钮以后,电源风扇和CPU风扇都呼呼地转了起来,可是机器却完全没有自检的迹象,一开机便死在那儿了。   我重新插拔了内存条和显卡,故障...
我要评论
8
2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