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国际分销巨头并购胡思之一
看看这些巨头,似乎都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老板对什么负责?不是产品、不是市场、也不是客户,老板就对那张财务报表负责!胜者王侯败者寇,方方面面做得再好,报表不漂亮,什么也白搭。
如果理解了这些,你就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有些作为而有些不作为了。
上市公司追求的是什么?九九归一就是股价,不断上升的股价是投资者、股东的终极追求。提升股价需要股东、**的追捧。他们最看重的是什么呢?无非是企业的成长性和市场占有率。
电子产品的分销还有什么什么成长性可以吸引投资者眼球的?这个行业的发展早已无孔不入,该玩的概念早已被人玩得滚瓜烂熟了。竞争的同质化,在你具有某种成长性的同时也意味着你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具备了相同的成长性。
看来只有市场占有率才是需要你抢我夺的目标了。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无非两种方式,所谓的内生式与外延式。
电子产品分销市场表面上风起云涌,你争我夺。可实际上此消彼长,在你抢夺别人市场、地盘的时候,你原有的地盘、市场也在被别人所蚕食,所以总量基本平衡。
所谓“内生式”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扩大地盘、增加销售。惯用的手段就是快速增加销售力量同时配合价格战。事实证明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惨烈的。基本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剩下的就是所谓的“外延式”了。说白了就是去并购同类企业,与其劳民伤财,四面出击还不如花同样或更低的成本把看中的同行收入囊中,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占了别人的地盘、销售也转眼就成了自己的。
这样对投资者、**看到的是什么?在极短的时间段内,投资对象无论销售额还是市场占有率短时间里都有了爆发式的增长。股价岂有不飞之理?
在这过程中被并购的企业得到了什么呢?通常被并购的企业会得到以他们年度净利润的数倍作为收购金额。也就是说被并购企业一下子就可以收到他们今后几年可能产生的利润,岂不妙哉?
那并购企业又得到了什么?在这过程中他们市值的增加=收购企业年净利x 该公司的市盈率(PE)。他们利用了股市的放大作用。
举个例子,某家上市公司准备收购一家年净利为1亿元的企业,如果他们以5倍的溢价作为收购价格,被并购公司将收入5亿元,也就是该企业的所有者今年5年再也无需辛苦,未来该得的利润已系数入袋。今后是另起炉灶还是吃喝玩乐全由着自己的性子了。
那家并购的上市公司,如果是欧美公司,他们的资本市场比较成熟,市盈率通常15倍左右。以此计算,他们化了5亿元,公司的市值将增加15亿元。这瞬间多出的10亿元如果靠自己的销售要多少的订单、多少的时间才能出来啊。
如果是国内上市公司,这就更夸张了。国内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平均50-60倍,超过百倍的也屡见不鲜。如果以50倍计算,收购1亿元的公司,花掉5亿元。股市上的市值将增加50亿,两者之差就是45亿元。
这皆大欢喜的游戏谁不愿意玩?
至于业务上会出现的问题,他们早已了然于心。收购就是“报表合并”。你不是看到了,A公司并购了B公司,业务完全独立,只是公司名称改成了A-B公司。同理,收购了C公司,名称就是A-C公司了。
并购后的业务整合谈何容易,人员整合、系统整合、政治整合等等,没有一件是容易的,万一被竞争对手乘虚而入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对外形象一块牌子、集团公司,内部则业务照旧,井水不犯河水,顺取自然。各自的生意相互之间该合作的合作,该兵戎相见的还是手起刀落。
关键的关键是通过并购,公司的经营目标实现了,即:使投资者、股东利益最大化。
我的理解,这就是并购的最终目的!不过,好像没有一家是这么承认的。算了,心照不宣吧。
QQ:10543 49517
用户1277994 2011-1-13 14:30
867013424_620402995 2011-1-13 12:40
用户1577331 2011-1-13 11:43
用户1125492 2011-1-13 10:18
用户1379339 2011-1-13 09:23
用户1566895 2011-1-13 09:18
用户1544106 2011-1-12 16:09
用户1277994 2011-1-12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