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专利问题
I2C是Philips在1987年获得的专利,必须得到Philips的授权才能使用,比如Maxim带有I2C接口功能的产品中一般都声明:
购买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或其它经过认证的相关公司的I2C产品,需转让将这些产品用于I2C系统的Philips I2C专利许可协议,保证系统符合Philips定义的I2C标准规范。
I2C协议虽然简单,但却受到Philips专利的限制。ATMEL,Maxim,Cirrus Logic,Linear等厂商都曾被Philips起诉侵权,就连使用这些产品的一些台湾主板厂家也未能幸免。
很多厂商采用多种手段来规避Philips专利,最典型的就是避称I2C,而采用其他称谓。一些厂家把串行控制接口设计成与I2C兼容(是I2C协议的子集),但却称为“Two wire”接口,如今手机市场中应用最多的CMOS Sensor芯片的串行控制接口采用的就是这种策略。
还有一类处理器,其采用软件模拟I2C接口时序的策略与其他设备通信,而不将I2C协议固化再硬件中,此举也可有效避开Philips专利。比如目前最流行的台系手机平台,即便将硬件I2C接口设计入芯片,但参考软件中仍然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来完成I2C通信。
不过,基本的I2C专利在2004年已经期满,大多数I2C应用已经不受Philips的专利限制(从基本I2C扩展的一些高速规范以及I2C地址分配等仍然受到专利限制)。以目前某最流行的台系手机平台为例,在其某平台手册中,串行接口标称支持SCCB(OV所有,与I2C兼容协议);而在其升级平台中则标称支持I2C/SCCB。笔者推断,这两个平台芯片的控制端口不可能做过硬件修改,名称的变化或许就是受到了专利到期消息的刺激。
上拉电阻阻值的确定
......
全文在 http://www.rd3721.com/Tech/ShowInfo.asp?InfoID=352
用户1133718 2007-10-9 13:57
深刻,精辟,已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