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地震的发生, 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转向汶川. 近10年来,因为对川西高原风土人情的沉迷, 我曾经多次到过汶川, 也正因为如此, 才对汶川有别样的情感. 两年前那场5.12汶川特大地震, 以及4.14玉树大地震, 虽然毁掉了汶川和玉树人民的家园,但是更让我们看到了汶川人民的不屈不挠, 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
人类日益频繁的工业活动,导致全球变暖,南、北极冰山正在加速融化,引起海洋中原有的洋流发生紊乱,并在潮汐的共同作用下,以其巨大的能量,迫使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于是引发了这次严重的地震。
出于职业的原因, 我更关注地震的成因,思考预防检测的科技手段.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用于石油勘探的地震仪器、计算机以及信号处理手段已经达到很先进的水平。但是地震检测预报的地震信号传感器—地震检波器却仍然沿用有50多年发展史的动圈式机电感应传感器. 这种传统的检波器由于动态范围小、矢量保真度低、交叉轴灵敏度大等缺点,不能检测深层低频地震信号,直接影响到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已成为制约地质物探技术和地震检测预警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 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 有效的途径就是使用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新型数字地震检波器, 这种检波器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矢量保真度高,能获得高质量的地震勘探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能对地下构造的岩性等特征有更清晰的描述, 从而大大提高对地震检测预警的准确程度. 但是这种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新型地震检波器成本高昂, 往往一套MEMS检波器的成本要达到1000美元, 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地震检测预防的应用范围和力度, 尤其是在汶川和玉树这些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 更加不可能大面积地安装使用. 所以, 自主开发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数字检波器, 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可喜的是, 这项技术的开发, 已经列入中科院“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内容, 中科院将联合有关应用单位, 研制满足高分辨率、高保真、高精度勘探需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地震检测装备,大幅度提升我国地震监测的技术水平和普及应用, 最大限度地避免大型地震灾害的发生。
五月初, 应四川大学之邀, 我加入了他们的岷江科学考察队, 再次进入川西高原, 重访了一直牵挂在心的汶川灾区. 出发前的心情是复杂的, 充满了沉重和思念, 头脑里不停出现的只有一句话" 汶川, 你还好吗 ? " . 然而, 当我们真正驱车进入熟悉的紫坪铺大坝, 漩口, 映秀, 最后因为茂县的再次塌方而停止前进, 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让人感动和欣慰. 汶川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不是悲怅, 而是不抛弃不放弃, 生生不息, 重建家园的那份实实在在的坚强, 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 我为汶川喝彩, 为玉树喝彩, 更为中国喝彩. 愿汶川的明天更美好.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