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悼念乔布斯
作者: 董 湘 麟
巨人骑鹤去,
看乾坤,
英雄陈迹,
苹果传奇。①
玉宇已无乔布斯,
何人硅谷写新曲,
厌禅理,
蜜柑稀,②
名满欧美。
气壮云天造PC,
界面佳,
粉丝幽梦里。
忆布斯,
濽清泪。
当仁不让互联云,⑥
又恐被,祸起萧墙,
英雄弹涙?③
手机平板播音器,
网上音乐吐蕊。
忍看苹果日憔悴,⑤
又创玩具听惊雷。④
已无言,
面对沧浪水。
悼布斯,
寄残酔!
【注释】
①苹果指“AppleⅡ”计算机。
②蜜柑指“Macintosh”,第一个图形界面。
③倒装,按时间是85年不堪被削权,辞职后再创NEXT公司。
④96年第一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由乔布斯的Pixar公司制作。
⑤NEXT公司被苹果公司收购,乔布斯重返苹果。
⑥苹果icloud云计算平台。
-----------------------------------------------------------------------------------------------------
以下文章来自天则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王军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撰稿
无论是天才,还是大师,他们都是极具天赋的人,他们以不同方式向世人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各个国家的各个行业都需要有自己的天才和大师,他们是这个行业真正的领航者和舵手。套用一种流行说法,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大师是好东西,而天才是比大师更好的东西。
以上市价值来衡量,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如今已是史上最昂贵的公司,其价值比不少国家的GDP还要高。这个由美国人打造的商业奇迹仅凭借少数几款产品就把北欧老牌劲旅诺基亚的上千种产品逼得要死不活,仅此一点乔布斯就可以进入名人堂,载入各类教科书中。乔布斯把美国人的简练、方便和实用,当然还有美观,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一招显然比北欧人的架势要更加管用。
巧合的是,乔布斯的英文名Jobs,具有多个工作的涵义,我们不妨把这简单理解为乔布斯一个人就干了N个人的活,仿佛长了N个脑袋一般,这不是天才是什么?上帝或许认为乔布斯“偷走”了太多的东西,于是将他召回。有人惋惜地说,正是这个名字,天妒英才,乔布斯才英年早逝的。
今年某个时候,在乔布斯传记问世不久,我听到一位学者是这样评论乔布斯的:乔布斯本人就是一个艺术品,是可以欣赏的人。我以为这种比喻是十分贴切的。天才好比天上的星星,可欣赏,但可望而不可及,没有星星的夜空好比没有梦想的人类。天才能够带给我们灵感、想象力还有憧憬和激励等积极情绪,他们数量虽少但绝不可缺。
国内媒体报道,中国南方某“不差钱”城市,准备出台一项人才工程,计划在未来5年培养出1400名乔布斯式的领军人物。不过,这一计划有可能落空。因为乔布斯这样的天才根本不是靠什么人才计划,用什么教材能够培养出来的,乔布斯式人物能否出现取决于整个社会是否具有创新的土壤,还有常被忽略的存在于这种土壤中的“益生菌”,因为看不见的微生物对于天才的成长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说过,能提出一个好题目,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因此,提出好的题目无疑也是创新,而且属于概念性创新。从这个角度看,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都应该属于概念性创新的先兆。这里的关键是,题目要诱人,有人愿意做题目。概念性创新的天才并不一定要亲历躬行,因为有时他们自己也无法做出自己出的题目。因此,只要能出一个绝好的题目,同样可以推进文明的进程而名垂青史。毕竟,这个世上还有大师,他们能够将天才提出的创新理念完美地落实和展现,他们是解决问题的能手。
下面一个比喻对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差异做了一个有趣的对比:西方人喜欢出题目,中国人善于跟着后面做题目,有时做得还不错,甚至出题人做不出的题目我们也能做得很好,比如哥德巴赫猜想等。中国人非常看重的“奥运会”和“世博会”等也都是外国人出题目,中国人争着做题目。什么时候中国人也能发明一道如奥运会一般的“中式大餐”,供外国人拼命也要尝上一口呢?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概念性创新的意义,我们不应满足于把题目做好,一直充当大师的角色,我们更要善于自己出题,并吸引一代又一代的人跟着我们做,这才是格兰森推崇的概念性创新,是天才应该干的活。
用户403664 2012-10-10 09:17